1、完善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明确技改工程、新建工程、依托工程等。已进一步完善项目区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见报告书P73、P92P97;已进一步落实项目厂界区域,见报告书P48;已完善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明确了技改工程、新建工程、依托工程等,见报告书P39P41。2使用最新报告书编制依据、导则要求和执行标准;进一步规范、条理报告书编制章节。已使用最新报告书编制依据、导则要求和执行标准,见报告书P10P12及P22P26;已进一步规范了报告书编制章节。3进一步明确、落实技改工程内容;分别采暖期、非采暖期进行项目水平衡分析;补充、完善项目物料平衡、产品方案内容。已进一步明确、落实了技改工程内容,
2、见报告书P39P41;已分采暖期、非采暖期进行项目水平衡分析,见报告书P51P53;已补充、完善项目物料平衡、产品方案内容,见报告书P34及P46。4完善大气环境监测内容,复核监测点位,细化项目区大气环境影响自查情况,评价项目开采石灰岩5万t/a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扩建的环境可行性。已完善大气环境监测内容,已复核监测点位,见报告书P83P85;已细化项目区大气环境影响自查情况,评价了项目开采石灰岩5万t/a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扩建的环境可行性,见报告书P109P113。5简化自然环境、矿产资源的介绍内容。已简化自然环境、矿产资源的介绍内容,见报告书P82P83。6补充项目开采原料的堆存及其封闭抑尘
3、措施内容;落实原料、产品储库容积大小,细化产品库的设置及其分隔使用情况,配置库顶喷淋(雾)设施。已补充项目开采原料的堆存及其封闭抑尘措施内容,见报告书P39P41;已落实原料、产品储库容积大小,细化了产品库的设置及其分隔使用情况,配置了库顶喷淋(雾)设施,见报告书P39P41。7补充破碎入料口半封闭设施;落实输送系统物料跌落高差的具体措施内容。已补充入料口半封闭设施,见报告书P39P41;已落实输送系统物料跌落高差的具体措施内容,见报告书P58。8结合项目生产实际情况,完善废石场的防治措施内容,特别是废石拦挡设施;完善剥离表土保护措施、落实暂存场所,明确覆土利用去向。已完善废石场的防治措施内容
4、,见报告书P137P138;已完善剥离表土保护措施、落实暂存场所,明确了覆土利用去向,见报告书P63P64。9复核大气污染物产生、排放量的计算;复核剥离表土量、开采废石量;补充技改前后“三本帐”的分析。已复核大气污染物产生、排放量的计算,见报告书P56P61;已复核剥离表土量、开采废石量,见报告书P63P64;已补充技改前后“三本帐”的分析,见报告书P70。10补充、落实石粉、除尘灰备用处置场所。已补充、落实石粉、除尘灰备用处置场所,见报告书P39P41。11根据项目区大气环境现状,进一步评价项目技改的环境可行性。已根据项目区大气环境现状,进一步评价项目技改的环境可行性,见报告书P86。12进
5、一步完善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环保防治措施汇总表内容。已进一步完善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环保防治措施汇总表内容,见报告书P154P156。13补充和规范有关图件内容,特别是项目平面布置图;核实环保投资明细。已补充和规范有关图件内容及项目平面布置图,见报告书P48P49;已核实环保投资明细,见报告书P152P153。14进一步完善项目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内容。已进一步完善项目生态恢复与治理措施内容,见报告书P138P144。15复核经济损益分析内容。已复核经济损益分析内容,见报告书P157P161。目 录1 概述11.1 项目提出的背景11.2 评价任务的由来2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31.4
6、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31.5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51.6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82 总则102.1编制依据102.2 评价目的及原则132.3 评价因子152.4 评价标准182.5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222.6 环境保护目标273工程分析313.1现有工程概况313.2技改工程333.3工程生产工艺分析433.4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分析53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24.1环境现状调查方法724.2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34.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83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4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4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9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
7、32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326.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346.3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环保投资150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77.1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1577.2建设项目环境损益分析1577.3小结161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628.1环境管理1628.2环境监测计划1698.3环境管理和监测经费预算1719结论1739.1项目概况1739.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739.3污染物排放情况1759.4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75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1789.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89.7总结论1781 概述1 概述1.1 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加和建筑业
8、的兴起,市场对各种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基本建筑材料之一的石料,其市场前景良好。随着未来几年公路建设、维修工程以及房地产开发等的不断进行,石料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时长(治)安(阳)高速、潞(城)林(州)公路、中南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石料。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位于静乐县杜家村镇青阳尾村东约0.9km处,隶属于静乐县杜家村镇管辖,矿区西北部于山西潞安集团潞宁大汉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相邻。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于2006年12月取得采矿权,2008年非煤资源整合为单独保留矿山。后经过几次换发采矿许可证,现持有忻州市国土资源局于2009年12月31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9、,采矿许可证号:C1409002009127120054220,证载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 5.00 万吨;矿区面积 0.2795km2,有效期为2009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开采深度由1980m至1850m标高。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于2007年填报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并由静乐县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10月24日进行了审批。取得环保手续后,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对矿区进行了建设,工业场地建设了2间砖混结构办公室及一台颚式破碎机,对物料进行简单破碎后外售。未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于2007年至2009年进行了间断性生产,后由于市场原因停产至
10、今。现建设单位拟续办采矿许可证,重新启用该矿区,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现采矿许可证已到期,新的采矿许可证正在申领中,采矿权人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已委托山西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省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018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并取得了评审意见,根据矿山取得的六部门核查意见,矿区北部、南部及中部部分区域与国家公益林存在重叠,矿区西北部与已关闭的山西潞安集团潞宁大汉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存在重叠。依据矿山提交的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避让林地变更采矿权范围)及专家论证意见,矿山自愿放弃矿区与国家公益林区、与山西潞安集团潞宁大汉沟煤业有限公司
11、煤矿重叠区域,缩小矿区范围。拟调整后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本项目技术改造内容主要为矿区矿界的减小及工业场地石料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静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已于2019年8月13日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项目编号2019-140926-10-03-102312。1.2 评价任务的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四十五、非金属矿采选业”中“137土砂石、石材开采加工”,由于项目位于静乐县,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位于环境敏感区内,因此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静
12、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于2019年8月正式委托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持证参评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该公司现有工程概况、污染排放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物理(质)环境、自然生物(态)环境、生活质量、周围污染源、存在的敏感因素以及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建设场地、排土场、废水排放情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收集了有关的环境资料。评价工作严格按照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环评技术规范及环保管理部门要求进行。在此基础上,我公司编制完成了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开采石灰岩5万t/a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2019年11月22日,忻州市生态环
13、境局静乐分局委托专家对本项目进行了技术审查,评价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补充修改,完成了静乐县鑫业建筑石料厂开采石灰岩5万t/a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现由建设单位提交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经现场调查,本工程尚未开工建设。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针对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环评工作进行中首先在做好工程分析及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在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等部分结合项目工程和运营特点进行了较充分的分析及论述,并就影响分析结果提出切实可行及具体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见图1-1。本工程不在国家及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14、湿地公园、国家一级公益林、二级公益林、保护林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矿区范围不是国家及省级珍惜保护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域;静乐县林业局已出具了本项目采矿权延续征求意见。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本次评价要以贯彻国家和山西省有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尤其是以近年来国家和山西省对石灰岩矿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为原则开展工作,综合考虑项目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作为评价原则。(2)本评价将针对石灰岩矿建设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对各类污染、生态影响实施从严控制,并将石灰岩矿生产设计、生产管理、污染控制等方面的一些先进经验反馈给企业,使企业实现稳步、可持续的发展做为指导思想。(3)本着“清洁生产、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论述生产过程中对关心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图1-1 技术工作程序图(4)评价中要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加强污染源强等基础数据的分析计算,提高其可信度。环境监测要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评价对工程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