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意识B推翻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 4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这些省份的社会群体参与公推本省都督的情况见下表。由此可见()省别参与公推的群体省别参与公推的群体湖北革命党人、部分咨议员及绅商代表 浙江各界代表湖南革命代表、省城士绅、商警各界代表江苏党人代表、新军、官绅陕西革命党人、新军广西咨议员、革命党人、新军贵州省城各机关及团体代表安徽咨议员山西起义领导人、学界、警界代表广东云南
2、军、政、学、商各界代表福建福建同盟会分会江西新军、绅学各界四川士绅和军官A共和制度正式确立B地方势力割据自立C民主政治渐成潮流D南方力量走向联合5“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标志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其作用主要在于上层政治统治的变动,而未能伴随社会革命。”()A具有伟大的丰功伟绩B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实质是一场政治革命D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6/561912 年 2 月,南京临时参议院以17 票(全票)通过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也“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B改良有利于社会稳定C民主政治到来的必然性D袁世凯上台的社会基础7. 著
3、名历史学家秦晖著文指出,辛亥革命时期“民族意志所要实现的,是每个国民的利益、自由、公民权利和国民整体(国家)的对外主权,而不是什么宗教、学派和思想的至高无上地位。”这说明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意志”( )A完成翻地反封建的任务为目标B着重培养国民意识 C促进各种宗教、学派和思想的发展D将实现人权与主权独立相结合8.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这里的“一场革命”可以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19
4、12 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 A强烈的排满色彩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明显的限袁倾向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10面对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混乱,梁启超提出要有一个能够领导多数人的中坚阶级。章士钊认为:“代议政体制,本以少数人谋多数幸福之事,非任多数人自谋幸福之事。”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 ) A主张君主立宪B主张贤人政治C强调开启民智D反对民主政治111905 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
5、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121904 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 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这反映出() A中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B教学内容适应了社会发展C清末培养出了大批人才D清王朝以教育加强君主专制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他们
6、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 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这主要表明当时“他们”() A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成果的肯定和赞扬C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41912 年 3 月宋教仁被杀后,在社会舆论强大压力下,袁世凯被迫批准严查,最后却查到内阁总理赵秉钧身上,如坚持依法追究下去,袁世凯极为被动,国民党于法有据且哀兵动人,胜算很大。但国民党不顾 舆情和力量对比发动“二次革命”,结果不到两月二次革命失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7、民主共和已深入人心B国民党破坏民主宪政C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D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15.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16.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B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
8、的结合 C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17. 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 )A美国独立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中国辛亥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 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材料反
9、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现象是( )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共和政体飘摇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19.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 年,张勋拥立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出()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20. 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资产阶级地位提
10、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 3 小题,共计5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2016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
11、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 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人民日报刊印(1949 年 10 月 1 日)材料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请回答: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 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在政治制度建立上和中国古代的“革
12、命”相同之处。简要概括辛亥革命“垂之青史”的原因。孙中山曾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逝世前推动的国民革命所取得的成就。(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解放南京”的战役和“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据材料二,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筹建新中国的会议和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建设中国“政治文明”的原则是什么?22. 阅读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对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出版于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的各种文集、翰墨、资料、史籍谱传、回忆录之类,大多属于史事记述,粗疏浅薄。及至30 年代,辛亥革命史基本上被纳入国民党党史范畴,许多史书削足适履,掩饰涂改,以致往事面目全非。从1956 年下半年到 1957 年上半年,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文章已发表 200 余篇之多。19581960 年顿形冷落,发表的有关孙中山的应景文章不过十来篇“。文革”期间把辛亥革命的历史歪曲得面目全非,正常的学术研究被迫完全中断。1979 年 11 月,在广州举办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 到会代表 145 人,其中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