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2.68KB ,
资源ID:129814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814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 识的获取与保持;(3)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 和管理;(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 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5)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 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本课题我们拟在小学各学科上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以求改革上述学科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 率。在各个学科上建立用于分层教学的自主学习网站,改革各学科 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 综观

2、这些 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 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 “小整合论”。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 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 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 课程体系。 “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 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 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 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 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 流观点。信息技术与

3、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 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 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 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 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三、重点与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1)以多媒体 计算机的交互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 2) 以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保证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 3) 以多媒体体系的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4)以计算机网络特性来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 展的协作式学习;(5)

4、以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来实现能培 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难点是: 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改革传统教学结构的 弊病,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 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 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关键是教 学观念的改变。四、课题组织机构负责人:卢至男组别组长组 员语文黄丽萍许文英、李水红、欧丽英、陈建琴、王可余、杭毓锋、李爱分、祭瑞央、钱志琴、史秋琴、黄香君、

5、沈春化、闵 欣、周 霞、余方仙数学朱凤娟杨付娣、史国洪、黄小兵、徐 琴、吕跃春、胡银娣、黄伟强、王芳红、沈燕飞英语潘俊静潘俊静、史桂香、赵 燕、单伟琴、韩 芳、朱建英、王淑慧信息技术王之鎏史桂香、赵 燕、韩 芳、黄伟强、潘俊静、史国洪、余方仙科 学郑明史瑞娣、吕跃春、许文央五、课题总体设计(一)课题研究理论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儿童知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 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 对于学习者来,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他不是 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

6、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 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基于此,教师不是 简单的知识呈现者,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 主动建构主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 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当个体 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 “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最高的喜悦, 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最高的奖赏和奖励。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 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 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将为教师在有

7、限的时间内展示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 信息资源提供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 者,协作者和鼓励者,这便是本课题研究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效应。六、理论假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 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制定教学 目标(发展性领域目标和知识性领域目标),充分运用以计算机和网 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 和发展平台,变封闭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开放的、主 动的、探

8、究式的学习方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 围和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及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七、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策略研究目标: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三大主题整合, 实现学习方式的全面改革;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探 究的学习方式,使教育资源的利用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自 主学习的载体;实现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重视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 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 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

9、有丰富 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科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资源环 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 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探索与创新能力研究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 根 据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 无缝接合,对于整个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其整 合思路可从四个方面切入: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性的特点,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认识主体的作用。 2、利用计算机超文本 特性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方

10、便师生摄取信息。 3、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性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 的协作式学习。 4、利用因特网网络平台,架设学校课程整合资源和 学科资源网站,进行网络社区的教育与辅导,开展基于网络应用的 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活动。研究策略: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 包括问题情境 以及虚拟实验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思维能力;利用信息化的 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扩展链接等特点,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 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 和

11、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 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 理和表达交流能力;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 评价反馈的机会;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八、课题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 踪、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2、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 论与实践模式等。3、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 集相关资料。4、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九、课题研究条件1、在最近几年时间内,学校大力投资硬件

12、设施建设:建成 10M宽带接入因特网; 新建二个网络教室; 增添教师用机做到二人一台; 新建多媒体教室 12 只。2、目前正在筹建校园网资源库,主要包括:素材库、自制课件 库、历年购买的 CAI 课件及素材等、预算中要购买的“腾图资源 库”,等等。3、目前正准备购买 “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在线学习, 资源整合,实时交流,即时反馈,远程协作,灵活开放,为学科教 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尝试模式。数字化教学的实施首先 必须解决的是师资的问题, 最理想的当然是通过教师的进修形成 “双 师型”的学科教师或信息技术课教师,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瑞 博数字化教学平台能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科教师走近信

13、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十、课题实施步骤在 2005 2007 年度中,课题按照预定的开展计划有条不紊地 进行着,主要的研究、实验和实践工作有:1、2005年 3月份,召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开题仪 式。2、2005年 7 月-12 月份,配合学校开办了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 提升了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3、2006年 9月 11 月份,举行了青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 课堂教学大比武竞赛,帮助教师在比赛中运用自己制作的课件整合 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容量、高效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结 合。4、2006 年 5月和 11 月,课题组研讨了关于开展课程整合模式 的方法和操作性,并对整合过程中

14、的困难进行了大胆估计,对开展 整合实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邀请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学科课题小组成员来校指导研究。5、2007年5 月组织各研究组及骨干教师制作了个人主页和素材 积件,并进行评比。6、2007年9 月课题组开始尝试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运用BBS和专题网站,实践师生互动学习的新学习模式,其 中在各学科的探究学习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7、2007年 9月 12 月,总结本课题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 广。十一、课题实施策略(1) 理论学习。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信息技术”及学生 “学习方式”的相关理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不断更 新教育观念,明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 专家指导。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