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66.31KB ,
资源ID:129303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303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

1、二、 间接自适应系统分析与建模2.1 系统的分析系统过程动态方程: y(k+1)= -0.8y(k)/(1+y2(k)+u(k), 参考系统模型由三阶差分方程描述:ym(k+1)=0.8ym(k)+1.2ym(k-1)+0.2ym(k-2)+r(k)式中, r(k) 是一个有界的参考输入。如果输出误差 ec(k) 定义为 ec(k)=y(k)-ym(k),则控制的目的就是确定一个有界的控制输入 u(k),当 k 趋于正无穷时,ec(k)=0.那么在 k 阶段,u(k)可以从 y(k)和它的过去值中计算得到:u(k)=0.8y(k)/(1+y2(k)+0.8y(k)+1.2y(k-1)+0.2y

2、(k-2)+r(k)(1)于是所造成的误差方程为:ec(k+1)=0.8ec(k)+1.2ec(k-1)+0.2ec(k-2)(2)因为参考模型是渐进稳定的,所以对任意的初始条件,它服从当 k 趋于无穷, ec(k)=0。在任何时刻 k,用神经元网络 N2 计算过程的输入控制,即u(k)=-Ny(k)+0.8y(k)+1.2y(k-1)+0.2y(k-2)+r(k)(3)由此产生非线性差分方程:y(k+1)=-0.8y(k)/(1+y2(k)+Ny(k) +0.8y(k)+ 1.2y(k-1)+0.2y(k-2)+r(k)(4)故设计的要点是设计一个神经网络来逼近 0.8y(k)/(1+y2(

3、k)。2.2 系统的建模设计过程第一步,用 BP 神经网络逼近,神经网络的结构包含三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BP 网络的训练过程如下:正向传播是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层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得到了期望的输出,则学习算法结束;否则,转至反向传播。第二步,输入测试样本,对神经网络的逼近程度进行测试,将测试后的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曲线画出。第三步,控制器设计。将控制器设计为u(k)= -Ny(k)+0.8y(k)+1.2y(k-1)+0.2y(k-2)+r(k)。系统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参考模型e神经r控制器过程y系统的原理框图若将控制器设计成 u(k),则可得到相应曲线。三、 系统的 MATLA

4、B 编程clear all; close all;x=-10:1:10;%训练样本输入 for i=1:21d(i)=0.8*x(i)/(1+x(i)2);%目标函数,期望输出 endnx1=length(x);%样本的大小 y=zeros(1,nx1);%输出初始化 nx2=8;%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 times=20000;%学习次数w1=0.05*rand(nx2,1);%第一层的连接权值 theta1=0.05*rand(nx2,1); %第一层的阈值 w2=0.05*rand(1,nx2);%第二层的连接权值 theta2=0.05*rand(1);%第二层的阈值 ux=0.2;%学习

5、率for n=1:timesEpx=0;%误差初始化 for i=1:nx1s1=w1*x(i)-theta1; %隐含层输入 x1=1./(1+exp(-s1); %隐含层输出 s2=w2*x1-theta2; %输出层输入 y(i)=s2;%输出层输出 error=d(i)-y(i);delta1=(error*(w2).*x1.*(1-x1); delta2=error;w1=w1+ux*delta1*x(i); %第一层权值修正 w2=w2+ux*delta2*(x1); %第二层权值修正 theta1=theta1-ux*delta1; %第一层阈值修正 theta2=theta2-

6、ux*delta2; %第二层阈值修正 Epx=Epx+0.5*error2;%误差输出end Error(n)=Epx;epoch(n)=n; if Epx=0.01break; end endn, figure(1);subplot(221);plot(x,d,b-,x,y,r-);title(训练完后的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 grid on;subplot(222);plot(epoch,Error);训练误差输出xlabel(epochylabel(误差 Egrid on;xt=0:20;n3=length(xt);%dt=sin(xt); for i=1:dt(i)=0.8*xt(i)/

7、(1+xt(i)2); %目标函数,期望输出endfor k=1:n3s1=w1*xt(k)-theta1;x1=1./(1+exp(-s1);s2=w2*x1-theta2;yt(k)=s2; Et(k)=dt(k)-yt(k);end subplot(223);plot(xt,dt,xt,yt,r:legend(期望输出,实际输出测试时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 subplot(224);plot(xt,Et); 测试误差输出 测试样本),ylabel( 误差E%control%u(k)=0.8*yf(k)+1.2*yf(k-1)+0.2*yf(k-2)+r(k);%final_y(k+1)=-

8、0.8*final_y(k)/(1+final_y(k)2)+u(k); xf=0:n=length(xf);for i=1:d(i)=0.8*xf(i)/(1+xf(i)2); %目标函数,期望输出 fc(i)=0.8*xf(i)/(1+xf(i)2);yf(k)=s2; endu(1)=0.8*yf(1)+sin(2*pi/25); u(2)=0.8*yf(2)+1.2*yf(1)+sin(4*pi/25); for k=3:u(k)=0.8*yf(k)+1.2*yf(k-1)+0.2*yf(k-2)+sin(2*pi*k/25);yt(k)=-fc(k)+u(k); final_y(k)

9、=yt(k); if(k21)fc(k+1)=0.8*yt(k)/(1+yt(k)2);figure(2);plot(xf,fc,-,xf,d,%n1=length(fc)%n2=length(d) figure(3);plot(xf,u,xf,final_y,xf,fc,xf,(u-final_y),:四、 matlab 仿真结果如下:训 练 完 后 的 期 望输 出 与 实 际 输 出训 练 误 差 输 出0.40.20.30E误-0.20.1下图所示的是利用神经网络训练后得到的仿真图:差-0.4-10-50510测 试 时 的 实 际 输 出 与 期 望 输 出期 望 输 出实 际 输 出0.2E00.050100200300epoch测 试 误 差 输 出05101520-0.05测 试 样 本训练后的结果图测试时和训练时的目标函数期望输出:-0.1-0.302468101214161820当时得到的最后控制响应曲线为:1.510.5-0.5-1五、 结论由上述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间接自适应控制的神经网络,可以对复杂的非线性和不确定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神经网络对未知的过程进行离线辨识,再根据辨识结果以及参考模型进行控制器的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