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7.23KB ,
资源ID:129290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290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作业规范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作业规范文档格式.docx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本公司固定场所之外开展所有计划申请认可和已获认可的检测活动。3 .术语和定义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由公司检测人员在本公司固定场所之外实施的检测活动,主要 包括携带设备在非固定场所开展的检测活动、利用临时设施开展的检测活动、利用移动设施 开展的检测活动等。注:利用临时设施开展检测活动时,不应与CNAS关于多地点、多场所检测机构申请 的政策相违背。4 .职责4.1 总经理对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进行任命和授权;4.2 技术负责人4.2.1 确认非固定场所检测能力和资源配置情况;4.2.2 审查和批准非固定场所检测项目的作业指导书;4.2.3 考核和确认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

2、4.3 综合管理部4.3.1 协调和配置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所需的检测设备和配套设施,为非固定场所检测 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支持;4.3.2 收集和归档管理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产生的各种记录、报告。4.4 检测部负责人4.4.1 负责检测人员在非固定场所开展检测活动的分工和组织协调;4.4.2 组织非固定场所检测项目的结果有效性监控活动(包括内部质控、能力验证/测 量审核、实验室间比对);4.5 质量监督员4.5.1 对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的监督管理;4.5.2 审查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结果报告;4.5.3 非固定场所结果有效性监控活动的监督。4.6检测员4.6.1 按检测部负责人的分工安排开展

3、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4.6.2 客观记录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和结果,填写体系要求的所有原 始记录;4.6.3 编制非固定场所检测结果的报告。5.作业流程和规范5.1 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组织5.1.1 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公司资源配备情况在检测能力表中明确公司有能力开展的 非固定场所检测项目。5.1.2 检测部负责人组织人员编制非固定场所检测项目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应 至少包含以下内容:a.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需要使用的设备,及其操作方法;b.对非固定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c.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检测方法及补充规定;d.对非固定场所获得的检测活动的记录、处理和偏离的要求(应包

4、括防止未经授权 修改数据的措施)。5.1.3 3由技术负责人审查和批准非固定场所检测项目的作业指导书后,综合管理部将其 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发放至参与开展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人员。5.1.4 检测部负责人以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计划书的形式提出参加非固定场所检测 活动人员的名单和相应职责,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组织检测活 动的实施。每一次开展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均应指定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担任项 目负责人。5.1.5 5综合管理部应按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计划书的要求为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并提供必要的联系和协调服务;5. 2对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的管理要求5. 2.1非固定场

5、所检测人员的选拔、招聘、培训、考核、能力确认、任命授权、监督和 能力监控、人员档案管理等要求应与固定场所检测人员完全一致,具体工作参照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执行。5. 2.2在对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的实操培训时,如果公司内不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应 由检测部负责人安排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带领培训对象前往具备资源和条件的 非固定场所实施,培训过程和考核结果也应按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的要 求进行记录,并提交综合管理部归档到受培训人员的个人档案中,以作为该人员 具备实施特定现场检测活动的能力证明。5. 2. 3检测部应确保从事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足够的监督。新上 岗人员实习期间须在有

6、经验和有能力的正式签约人员的陪同下方可从事现场检 测活动。只有熟练级的具备独立检测工作能力的人员才能单独开展非固定场所检 测活动,且综合管理部应注意收集客户反馈信息,确保检测活动受到委托方的监 督。5. 2.4检测部应对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的能力实施持续监控,包括通过内部质控表现、 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检测记录和报告的审查结果、现场监督的 结果、客户和公司人员的反馈意见等信息来评价检测人员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 应根据评价结果对人员的岗位和授权做出调整。5. 3非固定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5. 3.1到达非固定场所后,项目负责人应在开展检测活动前对目标场所的设施、场地和 环境条件进

7、行确认,确保满足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要求;5. 3. 2检测人员应对可能影响非固定场所检测结果的环境参数予以记录;5. 3. 3在非固定场所检测多个参数时应注意避免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5. 3.4当人员的活动、行为影响检测范围内的环境条件并可能导致检测结果无效时,应 对进入现场的人员做出限制规定,例如,使用门禁、告示牌等形式约束闲杂人员。5. 3. 5检测部编制的非固定场所检测作业指导书中应包含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环境的 控制要求和处置方法,确保开展检测活动的环境不受到破坏。5. 3.6在实行带电操作检测时,检测人员应穿戴必要的绝缘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 缘鞋,现场还应配备绝缘钩,并在委托方人

8、员陪同下开展检测,以确保在发生意 外时得到及时救援(必要时,应在开展检测活动前对委托方陪同人员进行简单的 救援动作培训)。5. 4设备管理要求5. 4.1本公司不允许租赁或借用检测设备,所有检测设备均为自有资产。5. 4.2确有必要时,可以向非固定场所现场管理人员借用不影响检测结果的辅助设施 (如:绝缘防护用具、工作台、设备支架等),但项目负责人应核查其是否对自 有检测设备产生不利影响,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5. 4.3用于非固定场所开展检测的设备,其运输、安装、操作、维护、存储、校准、期 间核查等同样应满足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所有要求,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 止污染或性能退化。5. 4.4

9、当需要在非固定场所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且这些参考标准对环境条件有 要求时,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保存参考标准,以确保处置、运输、存储过程中 校准状态有效。5. 4.5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检测之前和之后,检测人员均应对设备的校准状态和功能进 行适当的核查,以确认校准状态和在用设备的适宜性。如果在现场不具备核查条 件,要保证在检测前后在公司内部场所进行核查。对移动比较敏感的设备,应在 检测前进行核查。核查可通过但不限于使用参考标准、设备比对、留样再测、质 控样等适当和可行一种或多种方式来实现。如果核查发现设备不适合继续使用, 应立即停止使用,加贴明显停用标记,实验室应检查缺陷或偏离对以前检测结果 的

10、影响,同时启动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5. 5计量溯源性要求5. 5.1当有必要利用参考标准时,检测人员应采取足够的措施确保标准在运输过程中以及非固定场所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校准状态。适用时,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 震、防碰撞、防静电、防止未经授权的调整等。5. 5. 2检测人员还应了解参考标准对环境变化或其他相关参数变化的反应和如何有效 避免和减轻这些变化及其反应的适当措施,当确定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后,应将 这些措施在检测方法的作业指导书中做出明确规定,确保不同人员操作的一致 性。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使用前进行充分的环境调节、统计不同环境条件 下检测的数据后形成对照表用于换算标准条件下的结

11、果数值等方式。5. 6委托受理的评审要求5. 6.1当公司接到客户的在非固定场所检测要求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测部人员充分 了解相关信息,如客户的设施、环境条件等是否满足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要求 等,确认是否可提供该非固定场所检测服务;5. 6.2如需要客户提供检测辅助设备,应在合同中约定,并保存相关记录。根据客户要 求制定的现场检测实施方案应得到客户确认。5. 7方法的选择和验证5. 7.1综合管理部应确保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方法标准、 手册、参考资料及时发放至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并且能够及时得到更新的版本 和其他的技术支持。5. 7.2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测

12、部负责人应分别就与自身职责范围相关的要求对 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开展培训,确保其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要求。5. 7.3对在非固定场所实施的检测方法验证或对其偏离的验证,都应在非固定场所开 展,并确保满足相应的检测环境条件。5. 7.4适用时,检测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评估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且要充分考虑到 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检测的环境条件。如果不适合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则应证明经 验证的方法性能指标在标准方法规定的范围内。5. 8检测样品管理要求5. 8.1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检测对象在存储、处置、运输和准备过程中发生损坏或混淆。通常,本公司承接的检测对象均为大型的固定安装设备, 因此

13、基本不考虑运输环节,但对其安装环境、工作环境、检测环境、工作状态等 应进行必要的核查,确保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5. 8.2为了防止同类检测对象不同的个体发生混淆,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应对每个检测 对象张贴具有唯一性的样品标识,必要时,在征得委托方同意的情况下可拍摄图 片作为记录的补充内容。5. 8.3检测开始前,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应对待检样品进行检查,当发现或怀疑样品出 现异常时,应及时向委托方反馈。委托方不能重新提供样品时,应在检测记录和 报告中对样品状态予以描述,可能时,应分析样品的损坏或污染等对检测结果的 影响,并在检测报告中做出免责声明。5. 9技术记录的管理5. 9.1检测人员在非固定

14、检测场所开展检测活动所产生的所有记录,除了检测地点为相 应非固定场所外,其他要求应完全依照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执行。5. 9.2非固定场所检测人员在开展检测活动过程中,应实时记录检测产生的数据和结 果,只要可能,应将采集到的电子数据进行备份或以公司邮箱发送给检测部负责 人,检测人员应遵守公正性保证程序及保护委托方机密及所有权程序的 要求,不得私自将数据和结果对外发送,当使用移动存储保存备份数据时,应使 用公司配发的移动存储设备,严禁利用检测结果和数据及其他客户信息牟取私 禾U。如果不能保证数据及相关信息被带回公司后导出的完整性,应在现场导出数 据及相关信息。5. 9.3如果所承检的样品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或具有其他危险性,接收记录中应至少包括 数量以及危害性信息的描述。5. 10检测结果有效性监控的要求5. 10. 1在非固定场所开展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质量监控活动时,同样应依照检测结果 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5. 10. 2适用时,可使用现场平行试验、非固定场所仪器比对试验、非固定场所与公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