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192.81KB ,
资源ID:129230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230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专题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精析.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专题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精析.docx

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专题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含精析专题27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阶段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2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 )A“一枝独秀”的做法 B“百家争鸣”的方针C“百花齐放”的方针 D压制学术争

2、论的政策3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4下图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读图,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B.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C.中国的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D.形成

3、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5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6以下表格反映的是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的国际比较,这个表中的数据体现了( )( )国家195019731

4、992中国1.604.098.50印度1.352.605.55日本9.1112.0914.86英国10.8411.6614.09美国11.2714.5818.04A.教育发展是经济发达的基础B.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C.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是20世纪国际教育共同成就D.中国教育总体提升速度较快,但大学教育尚未普及7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A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B

5、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8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9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6、( )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10下示材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 某次会议上的讲话。他讲话是( )A.以实现言论自由为目标B.对修正主义进行批判C.对双百方针进行阐述D.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路线111949年6月16日,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由民盟副主席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后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旧貌变新颜”体现了( )A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 B“双百

7、”方针的贯彻与落实C学术自由的政策与成效 D“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12“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13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B.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适应“211工程”建设的需要D.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4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纲

8、要。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15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B舆论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C打破了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D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6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

9、,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 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 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171988年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文中省略的史实应该是( )A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的建成投产 B原子弹导弹氢弹试验成功C大型快速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 D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8194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

10、议提出教育工作的目的:“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毛泽东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 )A长期 “左”倾冒进 B具有时代特征 C始终获得优先发展地位 D一直模仿苏联19“张某,教授。1949年10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

11、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二、非选择题。20(26分)一定时期的教育与该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曹松叶先生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陆九渊等都热

12、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任继愈主编中国文化小百科中国古代学校材料二近代中国某学校的课程表(1876年)时间课程内容备注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1、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2、至于汉文儒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七年八年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材料三 1881和1882年,法国总理兼教育部长费里提出两项教育法案。第

13、一项法案规定母亲学校(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收学费。第三项法案规定对613岁的所有儿童实施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父母处以罚款、监禁等处分。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1)依据材料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学校最有可能是近代中国哪一政治派别创办的并说明理由。请举出该政治派别所创立的学校一例。(8分)(3)依据材料兰和所学知识,请列举出促成法国两项教育法案出台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6分)(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保障6岁以上少年儿童接受初等教育而颁布的法案和实行

14、的重大举措。(4分)21(13分)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一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丁建宏德国通史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

15、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指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德国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4分)22(20分)国际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历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16至1

16、8世纪世界白银的生产、出口和接收示意图(1)观察上图,说明16至18世纪国际白银流动的走向。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走向出现的原因。(8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揭开了近代中国留学潮的序幕,詹天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世纪初,中国出现留学日本的热潮。留日学生高达2万多人,黄兴等人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人物。五四运动前后,再次出现留学热潮: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留英、留德、留日等也有较大发展。胡适(留美)、邓小平(留法)、刘少奇(留苏)等人是这批留学潮中的著名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留学生的主要去向是苏联。1951年至1958年留苏学生共7493人,796学习工科和理科。改革开

17、放后的30多年来,中国有120多万人到国外留学,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2011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近现代中外留学发展变化的历程。(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23(20分)综合国力的竞争,归归根到底是经济的竞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医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材料二 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

18、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材料三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经费少速度快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1997年银河一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枝术跨人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20

19、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4分)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10分) (2)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4(14分)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时期译著类别译著来源总计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社会科学哲学艺术英美日本1850189940%30%10%8%3.5%85%15%567种1902190410.5%21%24%25.5%11.3%16.8%62.2%573种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8分)材料二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年份种数印数印张数合计其中:新出1950121537049274635909881951183

21、00137257033012625861952136927940785661698351195317819992575421213434719541776010685939132509035195521071131871079142798277195628773188041784374316681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2)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25(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李约瑟中国科学技

22、术史)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2分)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8分)材料二 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时期代表人物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

23、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4分)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24、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4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3分)26材料一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材料二 抗战爆发后,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主流的意见是学科要调整,以军事课为主;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

25、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胡适向蒋介石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高度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1939年3月,蒋氏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据抗战期间的中国教育奇迹材料三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同志亲自召集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当务之急

26、问题的意见,即“科学研究怎样才能搞得更快更好些,教育怎样才能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邓小平把招生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得更为透彻。他说:“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他进而说:“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关心招生,并将其作为大事来抓;同时把招生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放到同等重要地位来看待,足以见其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谋远虑,百年树人的远见卓识。摘编自全面领会理论,科学对待考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的背景

27、。(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抗战爆发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10分)(3)概括指出材料三和材料二中教育方针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在推动教育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史论结合)。(9分)答案与解析1A【解析】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不是在时期取得的。所以B错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时期取得的。所以C错误。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A。2B

28、【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属于学术问题,中央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所以答案是B。3B【解析】题中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和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没有因果关系。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所以本题选B。4B【解析】材料体现了1978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招生人数的极大提高。这些数据表明各级各类教育有了新的很大发展,跨上了新台阶。因此选择B。AD不够全面,C不

29、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5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所以应选A。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应该是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反之教育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B项错误,材料直接体现的是教育情况不是经济发展情况;C项错误,因为材料没有体现20世纪的教育情况;D项由表格中的1.64.098.50数据的变化可以分析出来,故本题选D项。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相关内容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属于无关项;A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不能够准确体现题干要求“这些决定反映了”。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