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52KB ,
资源ID:129151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151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中药学几大哲学问题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中药学几大哲学问题思考.docx

1、关于中药学几大哲学问题思考目录前言2第一章 对 “废医存药”的理解 41.1 “废医存药”观点是错误的41.2 “药”离“医”则不为药41.3 “药”是对“医”的补充和完善 51.4 临床用药必须以“医”为指导5第二章 对中药功效、性能、配伍相对性的认识和理解62.1 “相对性”是中医药理论的根本理论 62.2 功效、性能、配伍的相对性就是毒性的相对性 62.3 中药功效的相对性62.4 中药性能的相对性72.5 中药配伍的相对性72.6 临床用药必须充分考虑“相对性”7第三章 关于中药毒性“有故无陨,亦无陨也”得理解83.1 诸药皆有毒,毒为药之性83.2 对“有故无陨,亦无陨也”的理解 8

2、3.3 诸药皆有毒,诸药亦无毒 83.4 合理用“毒”是医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第四章 关于“整合药学”的一些思考 104.1整合药学的概念 104.2研究“整合药学”的目的和意义 104.3 关于“整合药学”的一些研究思路 11前言临床中药学选论历时10余周,终于上课结束。对于这门课程,虽然上课时间很长,但我对它仍然没什么感觉。既没感觉老师所讲的内容给我增长了许多新的知识,也没感觉老师的讲授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感觉每次课都是平平淡淡的度过。老师们喜欢通过课间讨论的形式上课。这种方法本来是极好的,其选择这种方法的初衷也是完全准确的!但是,其具体操作过程还不够科学。中国人向来奉行中庸之道,总

3、是默默无闻不愿出风头。不管这种传统是否正确,它都已镌刻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所以,每次老师找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沉默不语。正因如此,每次和老师讨论问题的都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我对此比较反感!本来我很赞赏这些人积极向上的精神,但是他们回答的内容我确实不太喜欢。他们回答的内容要么特别肤浅,要么偏离主题、钻牛角尖!更有甚者,居然连老师问的问题都不知道积极就抢答问题,然后站起来问老师刚才提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他们所谈论的都是不深刻的,甚至十分荒诞无奇的。更无语的是,他们口才又相当好,满腹经纶,夸夸其谈,一说就是半个多小时!我们眼睁睁的看着这两三个几个同学讨论完毕,老师就宣布下课了。然而就是在

4、这种情况下的所谓的讨论,老师居然要给他们加分,我不能理解。课虽然平淡,作业还是要认真做。我看了老师给的三个题目,一个是对“废医存药”的理解,一个是对中药药性等“相对性”的认识,还有一个是对“有故无陨”的理解。综观这三个题目,他们之间是有很多联系的。他们的主要思想都是建立在“中药合理应用”这个范畴的。中药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其内容也很广泛。所以,并不能通过几篇小小的文章就能说清楚,要完全研究透彻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就我而言,我认为“中药合理应用”的研究并不能通过一个学科就能解决,而是需要综合各个学科进行研究分析。之前听了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樊代明教授的讲座,他提出了一个“整合医学”的概

5、念,我觉得很有道理。因此,我认为我们药学界也应该具有“整合”思维。于是,我在他的基础上,想到了“整合药学”的概念。而这个概念的核心恰好能回答临床中药学选论老师作业提出的三个问题,因此我一并写出,作为作业的一部分与老师一起交流。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是对老师的问题的作答,最后一部分是关于 “整合药学”的一些简单思考。在内容上,所有观点均是根据以往所学知识为背景,结合后来工作和生活中的感触为基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而得出,并未专门参考其他文献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也是提到即止,并未深入研究。正因如此,本文虽极具原创性,但其中很多内容的论证是不够严谨的。所以,这些文章不外乎就是一些思想的交

6、流而已,并不等同于论文。并且,其中的观点,可能在许多专家眼里也是错误的。即便如此,我还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写出本文。既然是交给自己老师看的考试作业,我想,即便是贻笑大方,也不会感到耻辱!第一章 对 “废医存药”的理解1.1 “废医存药”的观点是错误的“废医存药”是十分错误的一个观点。正如中药的概念那样,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和使用的物质。说明了,中药是离不开中医理论的。一旦离开了中医药理论,就好比一棵大树离开了脚下的土壤,非但不能继续生长,反而会导致灭亡!现在的许多人认为中医理论是伪科学,认为应该摒弃,继而只是根据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中药的药理药性。这些观点都是偏见的,也是不可取的。那些说出“

7、废医存药”的人大部分都是不懂中医的人,甚至根本就不是医药界人士。他们完全不懂得中医药理论,或者是被社会上的“假中医”行为误导,以为那就是中医,以至于对真正的中医产生偏见。不仅中药离不开中医理论,西药也是离不开医学指导的。西医界一般是这样定义药物的: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物质。这个定义也充分说明了即使是西药是不能离开医学指导的。因此,“废医存药”的观点是错误的。1.2 “药”离“医”则不为药对于“药”来说,因为药是建立在医学基础上的,所以中药一旦脱离中医理论就不是“药”了。首先,中药的功效离不开中医理论。功效作为中药的使用目的的概括,是中药研究的重中之重。中

8、药功效,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这里的元气其实就是中医中的一个概念。其次,中药的性能也离不开中医理论。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都是在中医理论的背景下认识的。可以说,离开了中医理论,中药性能就无从谈起。此外,中药的应用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药的应用,首先要有对应症候的病人,其次要有适合的中医理论指导。病人的症候要以中医理论来认识,如何选择用药也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所以,“药”离开“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了。1.3 “药”是对“医”的补充和完善对于“医”来说,药有什么作用呢?其实,药是对医的补充和完善。医生治病,其方法是多样的,如推拿、针刺、艾灸、火

9、罐等等。所以,对于某些疾病,“医”离开了“药”也是可以治疗的。中药其实就是对中医治疗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1.4 临床用药必须以“医”为指导医生在临床上用药,一定要以医学理论和实践为指导。脱离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治疗都是不正确、不合理的。在同一个药物面前,不同的医生可以有不同的效果,正是因为其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差别。然而,当前许多“庸医”为了一些利益关系并不按照正常中医理论用药,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某些西医生根本就不懂中医理论,却为了药品回扣等利益乱用中成药;一些德高望重的中医生也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根据患者病情运用中医理论治病。临床用药必须以“医”为指导,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由于诸多

10、原因,特别是某些利益原因,中医理论没能很好的用于临床。很是值得深思!第二章 对中药功效、性能、配伍相对性的认识和理解2.1 “相对性”是中医药理论的根本理论中医的许多主要理论都来源于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哲学思想,都是辩证、对立、统一的,都可以用“相对性”来概括,“相对性”就是中医药理论的根本理论。比如,作为中医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阴阳理论,就可以概括为“相对性”。阴阳,即是对相互关联事物的对立双方的概括,具有相对性,可以相互转化。由此可见,阴阳理论基本可以等同于“相对论”。又如,五行理论也具有“相对性”。“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说明了五行相生的相对性;“金克木”与“木侮金”说明了五行相克的相

11、对性。医学并不像数学那样,是1就是1,是2就是2。在某种特定的状况下,医学里面的二可以变一,一可以化为二,这就是相对性。2.2 中药功效、性能、配伍相对性其实就是毒性的相对性中药的功效来源于其性能,中药的配伍又决定了中药复方的性能,所以说无论是单味中药还是复方中药都取决于针对某一症候的偏性,即广义上的毒性!中药的功效也好、性能也好、配伍也好,统统都是研究“毒性”的特点,合理利用或规避中药毒性,有目的地将中药用于患者,以治疗相应症候。2.3 中药功效的相对性首先,中药相对于不同的患者,功效是不一样的。比如,不同体质的患者用同样的麻黄,发汗作用不一样,对于过敏体质更是如此。其次,对于中药自身而言,

12、其功效由于用法、计量、剂型、用药时间等的不同,其功效不同。比如,人参功效大补元气,对于“大补”而言就是相对的。假如使用25克人参对某人来说恰好能“大补元气”,那么假如使用5克可能就不能“大补”了;再如,青皮口服行气作用很强,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积”功效,但是制成注射液之后它就没有行气作用或者行气作用变弱了,而是具有抗休克作用。如此例子,枚不胜举!再次,相对其他药物而言,其功效也是相对的。比如,荆芥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但是相对于羌活、防风而言,其祛风解表功效微乎其微。2.4 中药性能的相对性中药的性能也是相对的。就“四气”而言,其寒、热、温、凉本来就是两个大的属性(即“寒凉”和“温热”),

13、为了相对的比较而分为四个属性的,此后又分为大寒、小寒、大热、微温等等,充分说明了那就是相对性;就“五味”而言,如同“四气”那样,其酸、苦、甘、辛、咸也是相对的;就“升降沉浮”而言,很多药物并非只是“升浮”或“沉降”单一特点,往往是兼有“升浮”和“沉降”,比如,金银花、连翘等就有“双向性”;“归经”也是如此,并不是说某药归某经就说它只能作用于这个脏器,而是相对而言的;就“毒性”而言更是如此,有毒与无毒,大毒和小毒,往往是相对的,要根据病理病机、药物剂型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时间等等来讨论(第三章专门论述)。2.5 中药配伍的相对性中药方剂的配伍,其各个中药组成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首先

14、,同一配方,随着组成比例的改变,其方剂结构、功用主治都会变化。比如,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三个方剂的中药组成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各组分的比例,然而其主治的偏向就有差别。其次,其配伍的“七情”关系是相对的。比如,对某些所谓的相反的药物,按照原则是不能配伍应用的。但是当前有的医生在治疗某些特殊疾病(如癌症)时就利用相反配伍,并取得很好的效果。2.6 临床用药必须充分考虑“性对性”正因为中药具有相对性,我们每一个用药者在使用药物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相对因素。必须根据患者的差异、病理病机的差异以及药物状况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组方、不同的剂型剂量、不同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方式,“量身”用药!第三章

15、关于中药毒性“有故无陨,亦无陨也”的理解3.1 诸药皆有毒,毒为药之性人们对传统的侠义的“毒”的认识是肤浅的,认为毒就是对人体产生损害。其实,把“毒”看成是药物的偏性更为准确,更符合中药药性特点。正因为毒是药物的偏性,所以诸药皆有毒。比如,桂枝或肉桂,人们并未特别指出它有毒。但是,它的偏性就是温热,可以通血脉,加强血液循环,对于温热病或者高血压病人来说,桂枝和肉桂都有毒。所以,大家普遍认为的有毒或无毒只是根据常规现象狭义认识的。事实上,任何中药都有毒,毒是药物的偏性!3.2 对“有故无陨,亦无陨也”的理解“有故无陨,亦无陨也”来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文章记载: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

16、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有故无陨,亦无陨也”意思是说,有这个病(“故”),根据其病理病机(“故”)应该用某种药,合理使用了就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是,用药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对文中妇人而言“衰其大半”则说明此前病机已经发生改变,已经“无故”了,就不能继续使用了,再用就“死”。这就是其字面意思,同时反过来说也是正确而有意义的,可以叙述为“无故有陨,亦有陨也”。假如某个药可以治疗某病,而某人没有这个疾病,或者不在这个病理阶段(即“无故”)用了这个药就“有陨”了。比如,人参补气,但是一个正常的人本来没有气虚证用了人参就是“无故”用药,

17、用久了就会上火,甚至导致出鼻血等不良反应。这就是“无故有陨,亦有陨也”。3.3 诸药皆有毒,诸药亦无毒以上论述已经说明了,任何药物都是有毒的。要让中药之毒作用于该有之病,才能避免对身体的伤害。如果一个药用好了就有利于改善病情,有利健康;如果用的不好就不但不能治病,还会伤害身体。即使是某些食药两用型药物,看似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要注意“有故”和“无故”,否则会对人体有害。这里,我想反驳老师一个讲课的观点:老师课堂上大概讲了大枣、蜂蜜等药食两用的药就没毒。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上文已经阐述。这里我主要举例说明这个观点。首先,糖尿病就不能服用大枣和蜂蜜,因为含糖量高;其次,腹泻病人不宜用蜂

18、蜜,因为会加强腹泻作用。反过来讲,任何看似有毒的药品,只要使用正确得当,就有利治疗疾病且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传统的去毒方法有:炮制、配伍、减量等等,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在此不再累述。对于现在普遍认为对人体伤害很大,有很大毒副作用的中药,如砒霜等,相信也是可以去毒的,只是当前技术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很好利用它。试想,假如药剂学的专家某日研究了将砒霜制成纳米级或更小级别的微型药物,再为这个微型药物添加一套识别系统让它可识别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并通过靶向性作用专门作用于病变细胞,就可以治病而免毒了。这并非一个假想,现在已经有专家在研究纳米药物,也有专家在研究药物的识别技术,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因此,

19、虽然诸药皆有毒,但是合理使用就不会对人体有毒副作用。少数现在还无法避免的毒性,相信未来,聪明的科学家一定可以让这些毒性只作用于病变而不伤害人体,真正实现诸药无毒、为我所用的地步。3.4 合理用“毒”是医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生用药,就是以药的“毒性”来攻克疾病。如何合理用药,是医生理、法、方、药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医生在用药前必须以合理用“毒”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人而异、因病而已,采取不同的配伍、不同的剂型剂量、不同的给药方法、不同的给药时间,最后回到治病而不伤人的落脚点。第四章 关于“整合药学”的一些思考4.1“整合药学”的概念整合药学这个概念,当前还几乎没有人提出。在我看来,整

20、合药学”就是以临床合理用药为目的,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疗效,将医学、药效学、药理学、方剂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学科有机整合到一起以求研制出针对某种特殊疾病的药物的特殊学科。4.2研究“整合药学”的目的和意义当前,药学二级学科分的很细,研究也很深。比如我们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就有临床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等。这种分法,对于中药某一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分开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药学的研究目的。我相信,无论是药学下面的哪个学科,无论怎么研究,其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制成药物、用于临床、治病救人!然而,这种分离的单独的学科的学生大都忽略了这点,都是

21、为了学科知识的研究而研究该学科。比如,上次有个制剂专业的同学去校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胃肠道感染,开了蒙脱石散、左氧氟沙星和藿香正气滴丸三个药,这几个药我认为是作为药学类学生应该掌握的,但是他居然不知道而问我医生为什么给他开这几个药。这说明了,他们虽然制剂研究很深,却不懂药效。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因为,无论药剂学的学生研制的剂型多么高级,无论药物化学的学生分离出了多少化学成分,也无论药理学的学生在老鼠身上做了多少实验,如果他们不能将这些成果合理使用在人身上,一切都是“零”!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个合理有效的用药并不是仅仅通过一个单一的二级学科就能完成的。我在前面第一到第三章也讲了,正确用药其

22、实是和多个学科、多种复杂因素有关的。因此,很有必要整合各个学科,为了临床应用研制出特殊药物。4.3 关于“整合药学”的一些研究思路“整合药学”目前还没有相关模式和方法可以参考,根据研究目的,我认为可以设立“整合药学研究中心”并根据如下目的酌情设立多个部门既分工又合作。目的1:明确某种特殊疾病的病理病机,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其有效作用靶点等;目的2:通过文献、药理实验等寻找对该特殊疾病的特效药物(含方剂),即使对人体毒性很强,只要对治疗疾病有作用就要提出研究;目的3:多部门合作研究,看如何避免毒性对人体的伤害,专门作用于疾病:能不能通过特殊剂型减少毒性【药剂学】;能不能在不影响作用于疾病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化学结构减少毒性【药物化学】;能不能在不同的用药时间下减少毒性【时辰药学】;能不能通过改变配方在不改变治病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毒性【方剂学】其他。目的4: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得到合理制品,再通过非临床实验和临床实验,得出目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