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45.98KB ,
资源ID:129141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141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的版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的版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案.docx

1、最新的版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案2015版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案 第1课 徐悲鸿与奔马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2、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以临摹或创作的方式画一画奔马,体会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思想情感。3、 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三、 教学课时一课时四、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手机徐悲鸿的相关资料、中国画的工具。 (教师)中国画的工具

2、、教学课件、奔马图片等。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公司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让学生竞猜成交价。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1)自幼习画,艰难求索。 (2)旅欧深造,孜孜不倦。 (3)技融中西,名垂画史。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纵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3)欣赏雕塑

3、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

4、(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3)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2)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第2课 戏曲人物一、教学目的 1了解传统戏曲艺术,掌握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 2欣赏、总结戏曲人物的服饰、动作、道具等相关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向水墨戏曲人物表现名家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尝试用简练的墨色效果进行表现。 3体会戏曲艺术的魅力和用水墨画来表现戏曲艺术的快乐,增进

5、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倡导在结合戏曲艺术人物造型、水墨戏曲人物美术作品欣赏的基础上加以展开。戏曲是一项中华民族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人物造型、服饰、化妆及道具等,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趣味。采用水墨这一传统绘画方式来表现戏曲人物,我国的艺术家曾作出过广泛探索,形成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可以启迪学生的水墨表现和个性创作。为此,我们要善于用好戏曲艺术、水墨表现戏曲人物作这两大课程资源,通过课前收集戏曲人物图文资源和课堂的典型图片导引等办法,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强化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抓住戏曲人物的艺术造型特点,并采用水墨方式加以童趣表现,这是本课关键学习点。为此,我们要善于选取典型图片引导学生以角色体验等方式感受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在创作上,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表现。水墨画的表现上,不仅要借助教师的局部示范获得创作所需基本表现技能的支持,更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其多样个性的表现方式,从而使之获得稚拙、天真、自由的水墨造型表现信心与热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对具体的戏曲人物造型特征的捕捉、把握及个性化的表现。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

7、、教学设计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及其相关故事等资料;水墨画的相关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欣赏水墨微动画,趣味人课。(1)引导学生边欣赏水墨微动画边想一想这段动画片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的?用水墨表现的戏曲人物给你怎样的感觉?(2)引出学习主题:(戏曲人物) 2欣赏戏曲人物获得感知: (l)以“我的戏曲印象”为话题,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过的戏曲。戏曲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研讨、发表个人独特看法。 (2)引导学生说一说戏曲人物有哪些特点。请他们秀秀戏曲人物的有趣造型:谈一谈这些戏曲人物在服饰、化妆和

8、道具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3探究水墨表现,增长技能。 引导学生探究关良的作品戏曲人物,思考:艺术家是用怎样的笔墨来表现戏曲人物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图片解构,进行必要的提点和示范,从而使学生获得多种水墨表现技能: 4借助比较欣赏,发展个性。 (l)比较陈九和韩羽的戏曲人物水墨画作品,说说其不同之处(如线条、墨块等)。 (2)比较这两幅儿童水墨戏曲人物在色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如一幅色彩比较艳丽浓重,一幅以淡雅点缀为主)。 (3)再看这组儿童水墨戏曲人物和前一组相比,在色彩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如这组纯粹以墨色的变化来加以表现)?这样的水墨画创作需要注意什么(如水的比例控制、墨色浓淡变化等)?5我

9、画戏曲人物,个性表现。(1)学生选择收集的戏曲人物图片,截取最佳的表现角度。(2)引导学生用简练的墨色效果表现戏曲人物。6展评结合拓展,激活学习。 (1)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水墨韵味、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赏评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使学生在参与自我、他人的作品评议过程中,获得对于本课所学的“活用”。 (2)我们再来欣赏几种表现戏曲人物的不同艺术表现方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和喜欢的理由:想一想:我们还能怎样表现戏曲人物?以此激发学生持续创新表现的积极学习情感。第3课 水墨人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掌握用水墨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2、在欣赏名家水墨画作品的基

10、础上,尝试用水墨来写生表现身边的人物。3、提高对水墨画的兴趣,培养对这一传统绘画方式的持久热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体验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方法。难点: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宣纸、墨汁、中国画颜料、毛笔、调墨盘、水桶等工具。 (教师)范画、墨汁、中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墨盘、水桶等工具。教学过程:1、 说一说。(1)、课件出示三张画,说一说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画种。让学生比较它们不同的特点。(2)、教师小结,引出课题。2、赏一赏。 (1)、教师通过从古至今水墨人物画图片欣赏,介绍水墨人物的历时发展过程,感受水墨艺术的魅力。 (2)

11、、教师引导学生对名家作品进行谈论、交流,分析水墨人物画不同用笔和表现方法。 (3)知识回顾:通过作品欣赏总结出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手法:泼墨写意、勾线设色、墨色的浓淡变化等。常见的画法有:纯用水墨画法、色彩渲染画法、细线勾描画法,粗笔大墨块画法,细笔与粗笔结合画法、干擦与湿染结合画法等。3、想一想。 出示爱因斯坦像与学生的作品。仔细观察,作者是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爱因斯坦的形象的?着色有什么规律?4、学一学。(1)、出示一幅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对于交流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补充。(2)、教师示范:

12、1、从五官入手,先画眼睛,以淡墨为主画出人物脸部。2、用变化的浓墨以侧锋画头发。3、画出人物的胸部及上肢。4、添加人物背景。5、待墨色干后着色,完成作品。(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4)学生作品欣赏。5、画一画。要求:根据素材,观察人像特点,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6、作业讲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7、课后拓展。欣赏彩墨人物画作品。第4课 画家林风眠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

13、色技巧。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三、教学课时一课时五、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教学过程:1、 设疑激趣。(1)、出示课件。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2、讲授新课。(1)、初步了解。(林风眠生平介绍)

14、 A、了解林风眠生平B、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2)、作品初赏。A、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B、教师提问。(说一说)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C、学生欣赏、讨论。(3)、对比欣赏。(比一比)A、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B、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仕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

15、装饰意味。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C、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D、教师总结。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为“风眠体”的彩墨画。(4)、尝试实践。(试一试)A、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演示作画步骤:第

16、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B、学生作业。C、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5)作业评价。(评一评)A、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B、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3、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4、 课后拓展。(1)、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2)、收集林风眠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艺术对其学生及后世的影响。第5课 蔬果造型一、教学目标1、根据蔬果自身的特点加以想

17、象进行夸张装饰,掌握蔬果造型的基本方法。2运用蔬果变化多样的质感、肌理及形状,采用削、剪、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 3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艺术源于生活,那些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蔬菜瓜果只要稍加改变,就变成了情趣盎然的艺术品。在课上学生找到了立足点,点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用美点缀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本课要求学生首先选取相应的蔬果,然后根据塑造对象特有的形、色进行联想,运用削、剪、拼、插等方法,做一个有趣的蔬果动物造型,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快乐,在动手操作中提高造型的技能。 2重点

18、、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创作出有趣的蔬果形象。 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联想,创作生动的蔬果造型。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参考教科书设想自己想要的造型,寻找合适的蔬果。牙签、切刀、彩纸及一些废弃物品等。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蔬果、刻刀等。教学过程 1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蔬果: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形状及颜色特点。 (2)观察自己带的蔬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准备将它变成什么?怎么变?(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3)揭示课题。 2深入感知,发挥想象。 (1)变变变,我是怎样变出来的?(指向蔬果造型的不同方法。) (2)变变变,看我有几变?(指向相同蔬果的不同

19、造型。)萝卜变变变。茄子变变变。菠萝变变变。生姜变变变。(3)变变变,大家一起变。(指向多种蔬果的组合造型。)3熟悉技能,尝试表现。(l)变变变,我来变一变。分小组将收集到的蔬果展示出来,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2)指导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做出作品的大致造型,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教师现场制作兔子造型。 )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刀具。(注意用刀安全。)(3)分组自由创作。4展示评价。(1)这节课你开心吗?(2)这节课你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了吗?(3)课后你会尝试做更有趣的蔬果作品吗?第6课 秋之韵一、教学目标 1感受秋天的收获与

20、色彩缤纷之美,掌握用秋天植物材料造型的方法。 2利用植物的原始形状或纹理来造型或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3培养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情感,增强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秋天是多彩的,那黄叶、绿树、红花,还有那旷野、长烟、黄昏的牧童、暮色里的笛声、溶溶月色中的阵阵馨香,秋林间的美丽背影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如诗、如画、如歌、如梦,在人们的心头萦绕,牵动着人们一片片悠悠的远思。 教科书通过各种摄影作品向学生展示了秋天多姿多彩的美丽。这些图片为学生观察、感受秋天提供了很好的视觉资源,使学生从多角度感受秋天。特别是从自然、生活等角度引导学生感受秋天不仅

21、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运用秋天大自然所特有的植物树叶、树皮、种子等材料进行造型表现,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习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2重点、难点。重点:用植物材料表现对秋天美的感受。 难点:植物材料的运用和创作主题的结合。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秋天的树叶、树皮等材料,手工用白乳胶、水粉笔一支、剪刀。 (教师)课件,秋天的树叶、树皮等材料,手工用白乳胶、水粉笔一支、剪刀。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欣赏一段时长2分

22、钟的关于秋天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有更直观的感受。 (2)说一说:能用最美的语言描述你喜爱的秋天吗?(在视频欣赏、图片感受、身边亲历之后谈感受。) 2欣赏评述。 (1)讨论:所谓“一叶知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多彩的季节。随风飘落的秋叶缤纷满地。你有办法留住秋天的美吗?(2)美就在脚下,你发现它们了吗?这些树叶美在哪里?3技法探究。 (1)每一片叶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作的想法一样。 (2)仔细观察自己捡到的叶子的形状、颜色有什么特点。 (3)拼摆游戏。 和同桌一起拼摆一下自己的叶子,根据形状和颜色,启发学生讨论该材料最适合表现的形象。

23、 (4)想一想:除了变换角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联想?(上下左右旋转、正反面、叠加、适当裁剪、各种植物材料组合) 4评价交流。 (l)欣赏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探究这些拼贴作品的制作方法。(材料、技法、粘贴的顺序等) (2)师生共同讨论综合材料的运用需要注意的事项。(布局、预先拼摆、拼贴先后顺序) (3)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4)白选作业。 可以用树叶、树皮、草、枯枝等材料拼贴一幅作品。 可以用以上方法拼贴设计一枚独特的书签。 5展评拓展。 (l)教师巡回指导,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观赏。 (2)师生互评;学生自评。 (3)学生自我小结实践心得,说一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需要完善的部

24、分。(4)拓展:收集落叶和种子、剪刀、双面胶等,可以在课余制作信纸、贺卡等。第7课 做做陶艺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进行立体造型练习。 2欣赏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在实践中用捏塑、泥片、拉坯成型等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3提高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泛指以陶瓷为主要媒材,从事艺术创作的活动。在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类文化艺术活动中,陶瓷以其丰富的造型与多彩的釉色,留下了许许多多精美的艺术珍品.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深受学生喜爱。 陶器诞生于火与土的交响之中,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被

25、自然而然地发现的。制陶技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有着近万年的历史。陶器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从碗、盘、杯、壶等日用器物扩大到现在的建筑、室内装潢、卫浴设备、机械工具、医疗器具、电器材料、电子制品、航天工业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由此可见,陶瓷在当今的人类生活中,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现代陶艺作品是从日用陶瓷品中演变而来的,它更注重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摆脱了实用功能的制约。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知识及简单的技法,并大胆进行立体造型。教科书呈现了古今中外几件风格各异能陶艺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激情,使学生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和审美情趣。教科书中的“小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白

26、现代陶艺作品的主要特点,初步了解陶艺的相关知识。制作工序图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清晰地了解陶艺制作的不同工具材料和一般制作工序,从细致处感悟到陶艺制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教科书还提供了陶艺成型的四种简单技法图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不同的制作技巧。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陶艺知识,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技法,大胆尝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从而提高学生泥塑的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这“土与火的艺术”的情感。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陶艺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技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技法制作陶艺作品。三、教学课时 2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等。 (教师)课件

27、,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材料,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东汉时期的陶艺作品绿釉陶水亭图片,感受该作品的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欣赏隋代的陶艺作品彩绘伎乐陶俑图片,了解彩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做做陶艺。4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的陶器,了解陶器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导学生欣赏现代名家的陶艺作品碗、狗,说说这些作品各自的特点。6.欣赏比较:与古代的陶艺相比,现代陶艺作品有什么新颖和奇特的地方?7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说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8引导学生认识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材料,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9玩一玩:感受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材料,掌握陶土的特

28、性。10.课后拓展:查阅中国古代陶艺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等。(教师)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等。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陶艺相关知识。2师生共同探究:重点了解陶艺的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及拉坯成型四种成型方法,学习一种简单手工成型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3结合步骤图,教师适当进行演示其中捏塑、泥条、泥片等方法。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陶艺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5学习建议:选择合适的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6展示评价,以“陶艺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7拓展延伸: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

29、方的应用。第8课 中国扇子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扇子的历史文化和工艺特点,掌握用水墨画扇面的基本方法。 2欣赏不同时代和不同种类的中国扇子,体会中国扇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扇子制作的工艺和扇面的绘制过程中,感悟中国扇子的独特魅力。 3感受中国扇子的文化气息,提高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关注与热爱。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扇子虽然是我们夏季日常纳凉的用具,但却有着丰富的种类与艺术形式,特别是在我国的古代,扇子更是以其独特的造型以及与诗书画的巧妙结合而成为一种艺术品。这种把实用与艺术结合的方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教科书中呈现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作品的局部,引导我们

30、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扇子的文化背景。同时,教材的整体设计紧紧围绕有关中华扇子的种类、形式、内容、结构、艺术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扇面的表现内容涉及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和层次进行了解与感受、比较与分析,在欣赏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艺术感受与理解,并展开自己的创作活动。构图作为教学的一个侧重点,始终贯穿其中,帮助学生掌握随形构图的能力。由于教科书中以欣赏优秀的中华扇面作品为主,较少有学生水墨创造素材和方法的展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给予一些考虑,适当地提供一些学习的素材,演示一些简单的水墨表现技法,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水墨创造活动。由于教科书中关于中华扇面的知识点涉及较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更多地引导学生自己了解与感受,多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展开教学活动,而不要过多地对有关知识进行讲解与灌输,要注意充分地挖掘中国扇子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对中国扇子艺术特点和构思构图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2重点、难点。 重点:对中国扇子的了解、感受与创造。 难点:根据扇面的特点来设计创作水墨画。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 (学生)水墨画工具,收集一两把好看的扇子带到课堂。 (教师)教学课件,课件可以包括一些优秀的中国扇子、人们日常使用的扇子、扇面画等图片,教学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