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83KB ,
资源ID:129136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136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格理弗中土游记浅谈《格理弗游记》最早的三个中译本.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格理弗中土游记浅谈《格理弗游记》最早的三个中译本.docx

1、格理弗中土游记浅谈格理弗游记最早的三个中译本格理弗中土游记浅谈格理弗游记最早的三个中译本畸形的躯体在乱流中所映照出来的身影不只更大,而且更扭曲。格理弗游记第四部第五章中外翻译史上罕见的误译在中外翻译史上,像格理弗游记(Gullivers Travels,旧译格列佛游记、格利佛游记或大小人国游记)这般普受欢迎却又遭到误译与误解的作品甚为罕见。甚至夸张一点地说,格理弗游记的中译史本身便是一部误译史,因为这部公认为英国英文文学的经典讽刺叙事,在进入中文世界之后,不但易文改装,而且改头换面幅度之大不只是一新耳目,甚且是面目全非了。因此,这里便呈现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一方面格理弗游记在中文世界里几乎是一

2、部人尽皆知的儿童文学、奇幻文学之作,另一方面这种盛名反倒掩盖了这部作品原先在英文世界的经典文学地位,以及作者绥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身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作家的评价。换言之,过分强调这部作品中的奇幻成分,固然突显出这方面的丰富性,却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些从以往的中译便可明显看出。绥夫特的生平及作品简介绥夫特于一六六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父母亲都是英国人。身为遗腹子的他,在一位长辈的资助下,就读当地的最高学府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跟随当时知名的学者、宗教人士学习,一六八六年获得学士学位。一六八九年前往英格兰,担任着

3、名的文人、退休外交家、政治家田波爵士(Sir William Temple, 1628-1699)的秘书,一六九二年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尔后多次往返于英格兰和爱尔兰之间,一七二年获得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伦敦是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的中心,许多文人墨客都与政界人士过从甚密。绥夫特穿梭于伦敦与都柏林之间,一方面希望在英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结交许多文人朋友,包括当时诗坛祭酒颇普(Alexander Pope, 1688-1744),彼此之间时有往返,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政界发展,涉入惠格党(the Whigs)与托利党(the Tories)之争,写了不少宣扬政治理念的小册子,是托利党的一枝健笔

4、。1 然而也因为涉入党派之争,得罪当道,未能如愿在伦敦获得任命,只得于一七一三年六月接受都柏林最大的圣派翠克大教堂总铎(Dean of St. Patricks Cathedral)一职,直到一七四五年去世。绥夫特眼见爱尔兰在政治、经济上长期遭受英格兰多方压榨与剥削,心中甚为不平,提起如椽巨笔,发而为文,充当爱尔兰人喉舌,为民请命。时值新古典主义时期,讽刺文体(satire)盛行,他便以此文体撰诗为文,讽刺不平之事,匿名出版的布商书简(Drapiers Letters 1724),迫使英国放弃改变爱尔兰币制的企图,纵使英国政府悬赏指认作者,有意追拿,许多人也明知是绥夫特之作,却无人向官府举发,

5、他也因此被视为爱尔兰的英雄。野人刍议(A Modest Proposal 1729)一文更建议爱尔兰穷人把稚子卖到英格兰充当佳肴,既可减轻人口压力,又可赚取收入。2 全文以看似为民兴利的动机、无邪的口吻、生动具体的形像,呈现英格兰剥削、吞噬爱尔兰的情景,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讽刺文。他也曾撰诗自悼,悼绥夫特博士(Verses on the Death of Dr. Swift, 1739)一诗长达四百八十四行,自白、自褒、自讽兼而有之。总之,他深知自己的长处在于犀利的文笔,特殊的发言位置,并善于选择适当时机积极介入,济弱扶倾,伸张正义,发挥最大的效应。这种情况正如萨依德(Edward W. S

6、aid)所说的:知道如何善用语言,知道何时以语言介入,是知识分子行动的两个必要特色。3 无怪乎萨依德多年前便以知识分子一词相许,在晚近接受笔者访问时更推崇他为最伟大的英文文体家(stylist)。4在绥夫特的众多着作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一七二六年十月二十八日于伦敦出版的格理弗游记,当时他已年近六十,贵为圣派翠克大教堂的总铎。此书一出,不但颇受英国人瞩目,广为流传,不少人针对书中影射的人、事对号入座,而且得到外国人的青睐,第二年便出现荷兰文、法文、德文译本,第四年又出现意大利文译本,风行欧洲。然而由于书中有些讽刺过于露骨,伦敦书商莫特(Benjamin Motte)于初版时唯恐因文贾祸,于是增删、

7、改写若干地方。绥夫特甚为不满,九年后在都柏林书商福克纳(George Faulkner)出版的作品集中,纳入了亲自修订的格理弗游记做为第三册,书前特以主角格理弗的名义撰写一函,批评遭到窜改的前一版本。5绥夫特四十岁左右罹患梅尼尔症,导致晕眩、重听,以后一直为此疾所苦,不少人认为他作品中的愤世嫉俗与他的身体状况有关。七十岁之后,痼疾益发严重,逐渐丧失记忆与心智能力,于一七四五年十月十九日逝世。绥夫特终生未娶,身后与红粉知己琼荪(Esther Johnson,即致斯黛拉的日志The Journal to Stella中的斯黛拉)同葬于大教堂的地下,遗产的三分之一(一万一千英镑)在都柏林创立第一所疯

8、人院,6 甚具规模,至今依然是爱尔兰着名医院之一,以治疗精神病闻名。他除了为爱尔兰伸张正义,发扬人道精神之外,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便是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格理弗游记。必也正名乎?Gullivers Travels原名Travels into Several Remote Nations of the World,在中文世界里最耳熟能详的译名是大小人国游记,顾名思义,就是主角到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游记。然而对原作稍有认识的读者都知道,全书共有四部,依序为主角到小人国、大人国、飞行岛等国以及马国(慧骃国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的冒险记闻。前两部是分别到身躯比例为主角十

9、二分之一与十二倍的异国冒险。第三部其实写作的时间最晚,内容也较庞杂,分述主角到数个异地的奇遇,透过丰富的想象,讽刺人类的痴心妄想。第四部尤其引发历代批评家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其中所描写的慧骃是理性甚或理想的化身,作者认同格理弗的言行举止,表达对于人类的轻蔑与仇视;有人认为作者是在讽刺极度推崇理性此一作法的虚幻不实;有人认为其实慧骃只是理性的马,既不是理想的人类,也不是借机讽刺人类的理想;更有人认为作者笔下连格理弗也没饶过,透过仔细描写他对慧骃的过度推崇,显示他判断错误、容易受骗、行为荒诞不经,甚至重返人类世界、回到故国和家园之后,依然格格不入。7就此书最通行的译名大小人国游记而言,此名简单明了、

10、响亮易记,内容对称,既免去了第三部的纷杂枝芜,也避过了第四部的荒谬(人竟然不如马)。因此,这个版本尽管在内容上腰斩了全书,在书名上为了中文的音调而以音害义、掉反了顺序(大在前,小在后),却几乎成了中文世界里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经典,甚至是许多人所知道的唯一版本。其实,这种腰斩的现象并非不寻常,因为在英文世界里,也经常将前两部独立出版,当成儿童读物或奇幻文学。至于格列佛游记或格利佛游记,不但书名较忠实于原作,内容上也多能保留第三、四部。若细究本书的批评史,此译名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如前所言,不少批评家认为,主角到了第四部时,因为极端推崇理性的慧骃,反而鄙视甚至痛恨同为圆颅方趾的人类,此荒诞行为显示他

11、判断错误、容易受骗。而其姓氏Gulliver不仅甚为罕见,而且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gullible一字(容易受骗)。因此,旧译格列佛或格利佛,虽然称得上是忠实的音译,但并未试图传达原文幽微、讽刺之处毕竟像如此不安于室、汲汲为稻粱谋、三番两次抛妻弃子、远赴重洋,最后落得愤世嫉俗、格格不入的主角,如何与悲智双运,觉行圆满的佛相称。再者,以佛命名,在中文里也不多见。因此,笔者采取变通之计,将Gulliver译为格理弗,一方面避免过于标新立异,以致完全舍弃中文读者所熟悉的旧译格列佛或格利佛,另一方面有意维持原文中的意涵,暗示主角勇于冒险、敏于学习、致力于格物穷理,却屡遭拂逆,到头来却落得自以为是、窒碍难

12、行、违背常理、格格不入、落落寡欢(弗)。虽然弗字依然不似中文人名,但相较之下,新译格理弗在音译方面不亚于旧译,在意译方面则企图兼顾原作之用心及其批评史中衍生的意涵。是邪?非邪?有待读者自行判断。此外,全书以讽刺时政闻名,甚至原伦敦出版商唯恐引来牢狱之灾,更动了若干敏感的内文。然而,旧译对于版本的歧异、书中的历史与文学典故,或者茫然不知,或者视若无睹,顶多以最通俗的版本中的略注为满足,未能提供相关的典故出处及文化、历史脉络,让读者除了了解表层的普遍意思之下,有机会一窥可能蕴藏其中的特定讯息,探索作者的用心、艺术手腕与再现策略,浅尝当时读者对号入座的乐趣,甚至以类似的眼光来观察自身所处的政治与社会

13、环境,发掘其中的异同,进而对人生有更深一层的体悟。这也正是新译着力之处,希望配合绪论、译注及其它相关资料,进一步呈现原作之丰富奥妙,以及跨越语言、文化、历史疆界之后,在另一时空中可能展现、绽发的新面貌。早期的三个中译虽然一般人以为清末民初的翻译名家林纾与人合译的海外轩渠录是此书的第一个中译,其实不然。此书的第一个中译谈瀛小录其实是改写,于清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五至十八日(一八七二年五月二十一至二十四日)连载于当时的申报(比一八九九年林纾的第一本中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早了近三十年)。细观此申报版便可发现几项特色。首先,此时申报初创,报上还刊登广告希望民众能加入提供信息的行列,而由该报内容可充分感受到开民

14、智的意图。其次,申报版并未署名,以致不知究竟出自谁人之手。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此人精通中英文,必然是极少数涉及洋务的高级知识分子,甚至可能是清廷遣派出国学习富国强兵之道的留学生,或西洋传教士训练出来的外语人才。尤有甚者,此文夹在其它新闻报导与评论之间,就该报体例而言,呈现了虚实夹杂的现象。就是这种虚实夹杂的编排方式,反倒使得读者虚实莫辨:若读者以虚为实,固然不是译者与编者所愿;但若因而以实为虚,连带对其他的新闻报导与评论起疑,则更有违报纸的初衷。另一种想法这应该也是编者的想法便是:读者通晓文学与文化成规(literary and cultural conventions),对于译者和编者的策略默

15、而识之,因此非但未受其影响,反而因为自己的默识能力(competence),自由出入于虚实之间而沾沾自喜。申报版所采取的写作改写策略,也有意加强真实的印象。其实,绥夫特的原作便谐访(parody)当时流行的游记,以自述的方式强调其为纪实。然而申报版开头不是格理弗现身诉说自己的冒险,而是以头上安头的方式,加了一段文字,指称有人发现数百年前之遗稿,因而提供给报社披露。整个文本依照该报体例,以文言撰写,没有标点,更把主角转化为中国东南沿海人士,经常须赴海外经商,一次遭逢海难,死里逃生,醒来发现自己被绑在地上,接下来便是此人在小人国的奇遇。然而,连载不过四日,最后一期还说会续载,却不知为何戛然而止,毫

16、无下文。笔者个人猜想可能有几个原因:文言精简,每日连载,耗稿量大,翻译不及,无以为继;虚构之文与报纸的纪实性质不符,夹杂其间,即使读者能默识文学成规,依然难免不伦之讥;正式发行之后,报纸走向较为明确,稿源渐趋稳定,不再需要翻译奇幻之文,以充篇幅。再者,就报纸而言,读者的反应想必也扮演相当程度的角色。然而,此作品的第一个中译,不论就文本本身或当时申报、甚至更广大的文化、社会脉络而言,都有其特点,因为当时对于翻译的认定远比现在宽松,此作又属文学性质,再加上读者一时之间还不易适应外国文学的翻译(早在林译小说风行全国之前)。因此,申报版为翻译就是改写(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17、以及译文的驯化(domestication)、归化(naturalization)、本土化(nativization)提供了具体的例证。第二个中译出现于一九三年七月的绣像小说, 一直到一九六年三月(第五期至七十一期,先取名僬侥国,后改为汗漫游)。顾名思义,绣像小说是以插图配合小说。当时林译小说风行数载,读者已相当能接纳翻译小说,此译本虽然起初命名僬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矮人),但从开始便未掩饰其为翻译,容或为了标举异国风味,以招广徕。至于后来改用汗漫游之名,兼具不着边际的漫游及漫漶难以稽考之意,而其水势浩瀚汹涌之意涵,又与主角的多次海上冒险吻合,比起原先译名之限于小人国,可谓名实相副,后出转精。

18、然而,汗漫游一如谈瀛小录,依然未具译者姓名,显示其角色之隐而未现(invisibility)。如前所言,根据当时国情,通晓英文者往往是政府特意培养的外语人才,目标在于引介新知,追求船坚炮利、富国强兵。若为教会培育的人士,则着重宣教的作品。对于文学作品感兴趣固属人情之常,但耗时译出,并刊登于通俗刊物上,一连数载,不论就追求富强或传播教义的目标,都可能招致不务正业之讥,隐去译者姓名确也情有可原。基本上,汗漫游的特色在于以白话翻译,长期连载,并配合少许自绘的图像。白话翻译所设定的读者群不但更为宽广,而且表现出译者的文字、文学甚至文化策略,置于启蒙与救国的两大时代目标中,自有更深远的意义。长期连载不但

19、表示了此翻译广受欢迎,而且间接印证了印刷文化(print culture)在当时的传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至于图像则一方面维持了中国绣像小说文图相辅的传统,另一方面透过插画者对于洋人以及文本的想象或者,更精确的说,对于文本中的洋人的认知(或误认)提供了时人认识外人的具体图像。其图像之既中又西,或者说不中不西,以生动的方式图标了汗漫游的多重翻译(转换)与图文互涉的意味中译者对于文本本身的翻译;插画者为符合眼前的文本,对于传统小说绣像的翻译(转换);插画者根据文本所衍生、翻译、转化出的图像;以及此图像文本与文字文本并置时,两者之间的互动、互释、相辅相成、甚或相互瓦解。相较于谈瀛小录只译出原作的第一

20、部或林纾的海外轩渠录只译出前两部,汗漫游基本上将四部全都译出,提供了更完整的面貌,但也不乏歧出之处,细节姑且不谈,只举两个最明显的例子:第三部仅译出飞行岛之游,割舍其它奇国异域之旅,大刀阔斧,砍去枝芜;第四部结尾在主角离开慧骃国后,另增遭巨鲸吞入腹中一节,今之读者固然可立即联想到圣经中约拿(Jonah)的故事或木偶皮诺丘(Pinocchio)的奇遇记,但对百年前的中文读者,此事确实骇人听闻,恰可作为主角诸多奇遇中的高潮,除非读者对照原作(当时有几人有此意图与能力?),否则混入其中,实难察觉。此二例中,一为省略之过(sin of omission),一为增添之过(sin of commissio

21、n),显示汗漫游就相当程度而言,依然难逃改写的命运尽管此改写具有相当的理由与特定的效应。第三个中译则是林纾与魏易合译的海外轩渠录。此译于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该书第一个以专书形式出版的中译本,而且托桐城名家林纾之盛名,成为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知的译本达数十年之久。即使以后其它白话译本相继出现,逐渐在市场上取代了林译,却依然无法动摇林译在此书中译史上的独特地位。林译以海外轩渠录为名,意指以海外奇闻异事博君一粲,并藉以讽刺时事及人性,与中国的镜花缘有异曲同工之妙。8 林译特殊之处在于林纾不晓外文,只得与人合译,竟完成一百八十部左右的文学翻译,而且风行一时,成为时人了解外界的重要

22、橱窗,诚属世界翻译史上的异数(anomaly)。再者,林纾以桐城名家身分从事翻译,以典雅的文言迻译各国作品,其中一些作品的文学价值并不高,但拜其盛名之赐,得以与世界一流作品并列,其译者的可见度(visibility)及效应由此可见。此外,译者的现身也见于林纾为此译所撰写的序言。序言宣称,英国因有类似海外轩渠录的讽刺之作,故而兴盛(葛氏格理弗痛斥英国,而英国卒兴),因而寄望翻译对于列强侵略下的中国能发挥相似的作用。此说固有夸大之嫌,但多少掌握了原作讽刺的旨趣,而且证诸林纾在诸多译序中所表达的感时忧国的强烈情怀,可看出他从事翻译除了为稻粱谋之外,实有更深的怀抱。林译由于甚具名气,且出版专书,影响远

23、较前二版本深远。然而由于腰斩全书,以致国人非但未能一窥全貌,反倒误残为全,以讹传讹,形成中文世界里大小人国游记的传统。除了腰斩之外,林译之误译、漏译、添译、改译也所在多有,唯因系二人合译,仓促行事(耳受手追,声已笔止),责任谁属,难以认定。尤其原书有一处论及英国政体,林译与原文南辕北辙,究竟是口译者误解,林纾误听、误译,或君主立宪的政治立场使其有意曲解,实不得而知。话虽如此,林译海外轩渠录的地位不容置疑。9一般说来,此书虽可概称为奇幻文学,但中译传统大略有二,一为讽刺文学,一为儿童文学,后者大都以改写的腰斩版形式出现,直到晚近才渐有纳入全本的趋势。此外,中文世界尚出现一旁支:由于此故事具想象力

24、,内容生动有趣,半个多世纪以来便有英汉对照本或批注本,做为学习英文之用,延续至今。文学理念与策略笔者参观都柏林作家博物馆(Dublin Writers Museum)及翻阅爱尔兰文学史的相关论述时,发现几乎都以绥夫特为爱尔兰文学的鼻祖,然而不少民众似乎对他有着矛盾的感情,或许与其认同或讽刺有关。讽刺作家在写作时痛下针砭,不留情面,文笔辛辣,却也往往字字珠玑,令人痛快淋漓之余,有时却也不免觉得难堪。同为爱尔兰作家的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便是一例。绥夫特曾如此定义风格:适当的文字摆在适当的位置,便是风格的真谛(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

25、s, make the true definition of a style.)。此一说法为字字珠玑下了言简意赅的定义,在英文世界里耳熟能详。然而,讽刺文学为何如此受欢迎?绥夫特在为讽刺下定义时,顺带又讽刺了一下人性:讽刺这面镜子,观者在镜中通常只见他人的面孔,而不见自己。它之所以那么受世人欢迎,很少人反感,主要原因在此(Satire is a sort of glass, wherein beholders do generally discover everybodys face but their own; which is the chief reason for that kind

26、of reception it meets in the world, and that so very few are offended with it.)。换言之,人人自以为是,顾盼自雄,却不知睥睨、轻蔑的对象中可能也包括了自己。此说似乎可用来部分说明慧骃国中的格理弗,至于适不适用于作者本人,值得三思。绥夫特对自己讽刺的手法与心态,有如下的说法:其志从不在恶意;严厉斥责罪恶,却不指名道姓;无人可以憎恶他,因为成千上万的人都是他的对象;他的讽刺指向的缺点,无非是所有凡人都能改正的(Yet malice never was his aim; / He lashed the vice, but

27、spared the name; / No individual could resent, / Where thousands equally were meant; / His satire points at no defect, / But what all mortals may correct . . . )。绥夫特对于自己写作的目的也有独特的体认。他宣称自己殚精竭虑的主要目的是搅扰世界,而不是娱乐世界(The chief end I propose to my self in all my labors is to vex the world rather than divert

28、 it.)。吊诡的是,他不但以写作去搅扰世界,而且更因为讽刺手法独特,反使其搅扰化为娱乐;或者说,在他的讽刺艺术中,以搅扰来娱乐,以娱乐来搅扰,一体两面,互为表里。不仅如此,他在搅扰与娱乐中更有深心。一七二五年八月十四日,他对格理弗游记有如下的说法:我写完游记了,正在抄誊;这些游记精采,大益于世道人心(I have finished my Travells, and I am now transcribing them; they are admirable Things, and will wonderfully mend the World.)。由此可见,他所谓的搅扰甚或娱乐都只是手段,目

29、的还是回归到文学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效应。此为当时盛行的文学观。只是此处寓、载的方式,不再是单纯的说教或乏味的传道,而是透过搅扰与娱乐。进言之,其教、道本身未必比他人更高明,但由于搅扰、娱乐的手法高超,让人印象深刻,即使可能哭笑不得,却仍旧欣然受教。结论畸形的躯体在乱流中所映照出来的身影不只更大,而且更扭曲,格理弗游记第四部第五章曾用上这个比喻。此喻就相当程度而言可用来形容绥夫特以汗漫之笔、滔滔之势写来的这本书。至于此书跨越了语文、文化疆界的翻译、改写(含腰斩),其扭曲之大更是匪夷所思,上文所举的三个早期中文译本便是明证。然而,此逾越却可能产生其它另类的愉悦。绥夫特在格理弗游记中自创的Yaho

30、o一词的演化,具体而微地显示出(甚至在同一语言中)翻译与变易的潜能与不可预测:由原先形容低劣、野蛮、淫荡的动物;到被杨致远(Jerry Yang)和伙伴费罗(David Filo)挪用来命名自己的高科技网络事业;10 到广告中将此名词转化为动词(Do you Yahoo?);到中文以雅虎之译名兼具高科技之文雅与虎虎生风之威猛凡此种种,绥夫特地下有知,想必也颇受搅扰、娱乐。约翰生(Samuel Johnson, 1709-84)曾盛赞莎士比亚的戏剧宛如人生的一面镜子(the mirror of life),映照出人性。绥夫特以超凡的想象创造出小人、大人、慧骃、犽猢(Yahoo的另一中译)来对照人

31、类,提供的显然是一面哈哈镜,透过文字的折射,人性的某些方面被放大,某些方面被缩小,在映照与对比之下,看似扭曲,却是显微,然而其搅扰与娱乐正在于此,其寓教于乐也在于此。至于新的中文译注本之扭曲、搅扰与娱乐,其中的逾越与愉悦,敬请拭目以待。注释* 本文原刊于解读西洋经典,彭镜禧主编(台北:联经,2002年),页21-45,获授权转载。承蒙马泰来博士、吕洁桦同学提供相关资料,彭镜禧教授指正两处译文,纪元文先生与陈雪美小姐修润文字,谨此致谢。绥夫特由于个人的政治理念包括主张对外媾和,支持爱尔兰教会,为爱尔兰争取减税从惠格党转为托利党。此文全名为A Modest Proposal for Preventing the Children of Poor People in Ireland from Being a Burden to Their Parents or Country, and for Making Them Beneficial to the Public 1729) (为了防止爱尔兰穷人家的小孩成为父母或国家的负担并使他们有益于大众所提出的谦卑的建议),描写爱尔兰的惨状,提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