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理论考试复习提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理论考试复习提纲(说明:黑体大字未必看内容,小字部分为学习参考内容)1、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还有哪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六项具体目标:(1)课程功能(2)课程结构(3)课程内容(4)教学模式(5)课程评价(6)课程管理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是什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5、为什么说转变学习方式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传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使学生的主
3、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6、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7、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1)面向全体学生;(2)全面发展;(3)主动地发展。8、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哪两种??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9、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基本特征是什么??探究式
4、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10、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哪四种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11、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12、新课程中教师要树立怎样的教师观(1)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
5、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2)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3)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
6、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
7、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4)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1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位学生
8、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二
9、)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
10、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14、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1)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2)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3)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4)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
11、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15、新课程下如何备课(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16、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1)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3)三维目标的落
12、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4)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17、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提问要注意些什么(1)注意提问的目的。(2)注意提问的功能。(3)注意提问的内容。(4)注意提问的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因此,为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一要构造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二要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三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18、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现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3)学
13、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19、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20、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
14、型师生关系。即由教师作为权威主体转向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要视自己为学生团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同行人。(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动起来,自由地发出内心的呼声。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中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体验,共同成长。(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不必苛求课堂的绝对安静,确保课堂吵而不乱,闹而不散,收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课堂教学
15、中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教师“管理课堂,驾驭课堂”能力的突出表现。21、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
16、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17、;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
18、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22、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
19、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2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
20、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24、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1)明确分组、分工。?(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3)指导倾听与互助。?(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25、如何处理好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的
21、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还可能造成好学生的“垄断”,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将会产生依赖情绪。教学中,在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6、什么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内在学习
22、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既定的学习内容或生活情境,根据学习需要,采用分工、交流、互助的方式,相互协作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试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国外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
23、设计、开放性的研究。27、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来实现。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并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去事事包办,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8、如何理解课程的
24、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即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之中,是师生发掘生命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命成长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29、展示的基本要求?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
25、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可分为组内的小展示和班内的大展示。要展示普遍性、具有代表性问题,合理取舍展示内堂;让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30、“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教育观?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
26、谐的氛围。“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3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交替训练发散性思维和幅合性思维。(3)鼓励知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4)引导学生向具有创造性的人学习。(5)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有创造潜力的学生。32、学生评价改革重点是什么?(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
27、生发展的状况。33、评价的五个功能是什么?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3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1)关注学生的潜能。(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3)关注弱势群体。(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5)关注“违规事件”。(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35、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客观性原则。(2)指导性原则。?(3)探究性原则。(4)情
28、感性原则。36、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是什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中心。(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37、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是什么?(1)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2)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38、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有哪些?教师要成为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首先要
29、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助手;(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3)一节高效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4)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39、高效课堂的普适性教学模式?“五步三查”:第一步:自学;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40、高效课堂小组的要求和评价?(1)分组
30、: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2)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或学科长”。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3)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小组长(学科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小组长(学科长)负责解决各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4)即时性评价:一要评知识;二要评情感态度,三要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5)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学科长)负责,班内“大展示”由教师负责。(6)一节完整的课题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4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
31、性学习有哪些特点?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独立自主的开展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特点:(1)学习目标的多元性。(2)学习内容的开放性。(3)学习过程的自主性。(4)解决问题的探究性。(5)学习形式的灵活性。(6)学生参与的全员性。(7)课程层次的多样性。42、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设计理念(2)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流程(5)教学反思43、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
32、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二)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