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50.53KB ,
资源ID:129127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9127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docx

1、浅谈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本科毕业论文 (人文科学) 题 目:浅谈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院(系、部):艺术学院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郑建宇 职 称 副教授 2012年5月2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资料目录1.学术声明页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7 页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89 页4.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012页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13页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14 页7.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汇总表1516页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1719页9其他反映研究成果的资料(如公开发表的论文复印件、效益证明等)2028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浅谈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院(系、部)名 称 : 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音乐学 * * * * * 学 生 学 号: * * * * * * 2012年5月2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学 术 声 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3、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人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摘 要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品质,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精神失落、传统琴人消亡和现代文化冲击,古琴传统生存状态受到威胁,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要努力让古琴走进社会、走进学校、走进家庭。本文从古琴的地位、古琴的现状、古琴的发展机遇、对古琴的重新认识和对古琴保护的建议五个方面来谈中国古琴的保护与今后的发展。关键词:古琴;传承;地位;现状;保护与发展Abstract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

4、ent of the China guqin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with its rich spirit connotation and humanistic quality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profound effe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traditional spirit lost, traditional piano and modern culture shock people die, a

5、ntique traditional survival state threaten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we work to get into society, into the school guqin, walked into the fami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tus, the guqin guqin pres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o guqin gu qin again understanding and protection of the adv

6、ice of guqin five aspects to talk about Chinas protection and future guqin development.Keywords: Guqin; Inheritance; position; statu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一 绪论 (一)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 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琴”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必修的功课之一, 达到了所谓“士必操琴, 琴必依士”的一种境界,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古琴本身也十分突出的诠释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

7、明。但是古琴流传至今天遇到了一些尴尬, 包括大多数的中国人在内对古琴都比较陌生, 略有音乐常识的人都会将它和古筝相混淆, 所谓“琴筝不分”。这也难怪,因为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尽管延续发展了几千年,但更多的是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娱乐公众的表演性乐器。2003 年11 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瞩目,同样,古琴的保护以及发展传承问题也随之而来。二 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一) 古琴的地位古琴艺术是中华艺术宝库中晶莹璀璨的艺术珍品,是世界古今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可谓博大精深的国粹艺术。从伏羲削桐为琴,至今三千多年来,先辈

8、们为我们留下了二百多部琴谱,三千多首琴曲以及关于古琴的诗、词、歌、赋。形成琴道、琴论、琴谱、琴家、琴斫等科学系统的琴学体系。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古琴推为琴、棋、书、画四大雅品之首,可见琴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古琴是高雅艺术,初始是文人贵族自娱自乐、抒情述志的一门艺术,也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艺术,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佳宾,鼓瑟吹笙”的诗句。魅力无穷的古琴音乐使听者有“绕梁三日”之感,孔子听琴“三月不知肉味”,伯牙弹琴“沈鱼出听”,成连抚琴使“六马仰秣”,出身贫寒的司马相如因弹琴,博得卓文君的爱情。楚庄王迷恋琴艺,当他得到“绕梁”琴后整日弹琴,七日不临朝【1】等

9、等数不清的有关古琴的传说和美谈已使古琴的艺术价值超过了一般的乐器,古琴的文化内涵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使中国古琴艺术精髓上升为一种新的精神。古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是中国古文化的缩影和活化石。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观念,儒、释、道各种流派无不留有古琴深刻的记忆。班固白虎通承袭儒家乐记思想,认为“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东汉刘向琴说琴能“明道德,感鬼神,美风俗,流文雅”。明代徐青山溪山琴况崇尚古琴的“宁和、古淡、雅正”是中华琴道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炉的集大成者【2】。因此中国古琴是中华先贤留于后世之国宝艺术。(二)古琴的现状清末一直到20世纪末,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巨变。

10、尤其“文革”时期,传统文化受到强烈打击,旧式文人群体逐渐消失,古琴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危机,表现在琴派琴社日渐衰败、琴家琴人寥寥无几、琴学研究停滞不前等诸多方面。据古琴艺术申报书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琴会琴社26家,60岁以上的古琴传人仅有34人。”【3】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琴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古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代表作”后,我国政府从政策、经济、宣传等诸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对古琴艺术的保护和研究。现在,各类“古琴打谱研究会”“古琴艺术学术研讨会”不断举办,新的琴人和琴社组织不断涌现。据“中国古琴”网站不完全统计,自从2004年建

11、网至今,仅注册会员就有47931人,帖子总数438343篇,【4】就连很火热的“古典吉他村”,注册会员仅28965人,帖子总数只有11429篇。【5】“中国古琴网”曾对其注册会员的职业和年龄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1:职业结构 职业人数比例 学生4927工人、农民116公司职员8447教师、公务员3318专职古琴工作者21合计179100表2:年龄结构年龄人数比例18岁以下39918-30岁2235430-50岁1202950-70岁16370岁以上122合计410100(三)发展的机遇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古琴是崇高的东方文化的代表和象征,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团长爱丽丝夫人在扬州听完琴曲渔樵

12、问答后,赞不绝口地说:“中国古琴艺术是世界上杰出的音乐艺术,比交响乐更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一九八六年法兰克福日报有篇题为寂静的交响来自中国的文章宣称:“没有任何乐器能在体现中国伟大的传统气息能力上与古琴相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爱川纪子谈及古琴未来和发展趋势时说:“我持乐观态度,我认为把古琴介绍给全世界人民是很有意义也很必要的一件事”。 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七日,这个充满意义的日子,古琴的申遗成功,为古琴艺术的定位找到了依据,为古琴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它预示着古琴的超越民族,为全世界人类所认识,所接受,所欣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古

13、琴,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从中国文明史角度来审视古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宝乐器,中国古琴艺术不是老古董,是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先进文化的代表,根据胡锦涛主席和平发展战略思想,中国古琴应成为和平的使者,成为世界和平的吉祥物,完全可以作为国粹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6】(四)对古琴的重新认识古琴艺术要不要抢救、保护,古琴艺术能不能继承和发展,这是关系到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大事,这里有一个对古琴重新认识的问题,也影响到人们对古琴的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古琴是古代文人自娱自乐之器,不适应大庭广众。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古琴从诞生起就具有自娱和娱人的双重功能,文人琴家当然属于自娱范畴,他们大都

14、弹给自己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被称为文人琴。但古代还有一大批职业琴人及宫廷乐师,他们以古琴演奏为业,是在实践古琴娱人的功能。我们把这种称之为艺人琴,钟子期能从伯牙的演奏中感到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意境。当今古琴音乐会都是一个话筒,一张琴,一人弹琴百人听,这难道说古琴不是表演艺术不适合大庭广众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琴已远离时代,与现代不能产生共鸣,古琴不适宜创新也不需要发展。这是制约古琴发展的一种错误认识。古琴是中国音乐文化灿烂的极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由于他出身髙贵一直被帝王文人垄断,与人民大众相距较远。在中国各历史阶段都存在“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现象。但这不是古琴

15、乐器本身的问题,而是乐曲需要创新的问题。“士无辜不撤琴瑟”,撩开古琴神秘的面纱,古琴不是法器,而是一种民族乐器。在当前青少年学琴人数不断增加的今天,古琴应和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一样得到推广和普及。古琴音量不大,但扩音电声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让古琴的音响变得更理想。古琴是寂静的艺术,在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繁华喧嚣的时代,人们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身心疾患者与日俱增,多听一些古琴音乐便多了一份宁静,多一人学琴,多一个知音,好似红尘浊浪中多了一股纯澈的清流。这就是古琴的魅力,这就是古琴能与时代产生的共鸣。(五)对古琴的保护与发展的几点建议1牢固树立保护、传承和弘扬古琴艺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6、”的观念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保护与传承古琴艺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政府及相关领导重视古琴,古琴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才有希望。文化部门应该对古琴遗产的抢救、保护、发展和推广给予全面、及时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保护、传承和弘扬古琴艺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观念,在不违背“护其貌、扬其韵、铸其魂”的原则下,用现代的理念去利用中国古琴文化。2大力推广普及古琴艺术古琴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音乐资源,是一种活态传承的时间艺术,是可以“再生”并在不断“再生”的音乐文化遗产,古琴的推广普及关键在于古琴艺术精髓的渗透。魏晋田园诗人陶

17、渊明有弹奏无弦之琴的美谈,即便不会抚琴,也能从欣赏古琴演奏中得到琴趣。伯牙抚琴遇知音、摔琴谢子期,“邹忌说琴谏威王”,嵇康临刑弹奏千古绝唱广陵散,诸葛亮城头弹唱空城计【7】等有关古琴的美谈已使古琴的文化内涵超越了音乐的范畴,使古琴艺术精髓上升为一种崭新的精神理念和哲学认识。我们要重视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使“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的理念深入人心。还要加大观赏古琴的生产量,大力宣传琴学、琴道,充分展示琴史、琴艺、琴论、琴斫等古琴的丰富文化内涵。此外,可以通过媒体炒作精品古琴鉴定会、古琴拍卖会等,在群众中逐渐形成学琴、听琴、藏琴的风气,使“旧时王谢堂前燕”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18、”。3扩大古琴知音队伍古琴并不是笼罩着神秘面纱的法器,而是凝聚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积淀的中华民族乐器,古琴艺术不应该成为博物馆艺术。要大力出版古琴琴谱及相关教材、教学VCD、DVD等系列音像材料,包括出版各类有关古琴故事与传说的书籍给想了解或想学习古琴的人提供方便。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古琴艺术节和古琴音乐会、积极推广大众化演出活动等途径,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古琴、热爱古琴,从而使知音队伍不断得到发展扩大。我们还可以尝试将古琴与古筝等其他民族乐器结合,通过举办琴筝音乐会、琴筝艺术节、琴筝交流会等形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琴是中国的,古琴也是世界的。在演奏形式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与将古琴与钢琴等西洋乐

19、器结合,珠联璧合、中西合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信古琴一定能够被更多的外国友人所认识所喜爱。4 培养人才,挖掘琴曲艺术院校开设古琴专业的不多,造成了古琴的专业人才短缺,并且古琴的音乐专场比较少。至今全国的琴社主要集中在南方江浙一带、川蜀一带,而北方却很少看到。如果琴社的明显增多后,直接的影响就是古琴的人才增多,进而会提升古琴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同样也会带动专业院校毕业的古琴学生的就业,所以说这就是一条产业链,其最终结果就是古琴在国内外的繁荣。对古琴曲的挖掘还是不够,古琴流传了三千年的历史,产生了大量的曲目,而至今可弹奏的古琴曲却不到几百首。这就涉及到打谱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 如果要打

20、谱, 就打出经典之作,要不然就不要糟踏古琴音乐。还有一点就是,应该训练古琴的演奏人员学习减字谱等具有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记谱法,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古琴的演奏问题, 能够给听众一个原貌的古琴音乐。结论古琴艺术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 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乐器之一。它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魅力好似桃花潭水, 深不可测。古琴曲中蕴含的文化审美理想和艺术精神是中国古代思想在音乐艺术中最集中、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8】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灵魂。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去发展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 早日让祖国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古琴艺术传承到现代社会,受到了现代化社会的一定

21、冲击。但是,现在的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对古琴的保护力度也逐年加大;中国的媒体也在大力的宣传传统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再者,古琴艺术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以,我们应该借着这股东风让古琴艺术再度辉煌, 也许路途是艰难和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参考文献1 缪天瑞. 音乐百科词典M .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2 袁静芳. 民族器乐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古琴艺术申报书. 2007-10-8 .4 “中国古琴网”. 2007-10-85 “古典吉他村”. .2007-10-86 刘承华. 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J

22、 . 黄钟, 1999 , (2) : 72.7 许健.琴史初编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8 易存国. 中国古琴艺术M .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致谢感谢我的指导教师郑建宇老师,我的论文写作离不开他的指导,郑建宇老师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维、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民主而严谨的作风,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郑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鞭策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朋友,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百行孝为先,在

23、此也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您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许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附录我们应借鉴古筝推广普及的经验,走群众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首先加强师资培训,诸葛亮应走下城头当园丁,不要再唱空城计。国家应大胆提出古琴普及,在全国中小学生中推广古琴。青少年学琴的多了,让他们有 “绕梁三日”“三月不知肉味”之感,网吧、游戏机吸引力就会大大减弱了,要让青少年成才,中国人的法宝还是琴、棋、书、画。这是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同时又是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教育

24、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对古琴艺术最好的保护和抢救。在此基础上音乐院校就可设置专业,培养大批专业化的演奏人员、职业教师、作曲队伍和研究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壮大了,古琴就大众化了,古琴就会更加普及了。关于古琴音乐创新和发展的问题,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古代就有不少主张变革的琴家,桓谭就主张琴曲创新,他公开主张“余颇离雅操而更为新弄”新论,古琴曲应随时代的脉搏而跳动,除打谱以外还可以改编。要吸收当代优秀的民族音乐精华,优秀的民歌、儿童歌曲也可以改编成琴曲。要弘扬伯牙精神,让古琴艺术走进人民大众,要关心少儿学琴,让古琴走进青少年,要支持创新和发展,让古琴走进新时代,

25、成为与时俱进的民族音乐艺术瑰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题 目浅谈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院(系、部)名 称 : 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音乐学 学 生 姓 名: 史晓光 学 生 学 号: 1812080116 指 导 教 师: 郑建宇 2011年12月15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一、主要研究内容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品质,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精神失落、传统琴人消亡和现代文化冲击,古琴传统生存状态受到威胁,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要努力让古琴走进社会、走进学校、走进家庭。主要从古琴的地位、古琴的现

26、状、古琴的发展机遇、对古琴的重新认识和对古琴保护的建议五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古琴的保护与今后的发展。二、基本要求古琴是中国音乐文化灿烂的极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由于他出身髙贵一直被帝王文人垄断,与人民大众相距较远。在中国各历史阶段都存在“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现象。在当前青少年学琴人数不断增加的今天,古琴应和古筝、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一样得到推广和普及。古琴音量不大,但扩音电声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让古琴的音响变得更理想。古琴是寂静的艺术,在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繁华喧嚣的时代,人们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身心疾患者与日俱增,多听一些古琴音乐便多了一份宁静,多一人学琴,多一个知音,好似红尘

27、浊浪中多了一股纯澈的清流。这就是古琴的魅力,这就是古琴能与时代产生的共鸣。三、工作进度2011年12月 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 月底 完成文献综述2012年1月 搜集资料、分析与评价相关资料、确定初步设计小样2012年4月 完成总体设计,细部设计、方案的修改和完善2012年5月 完成外文翻译、工作总结 提交论文及设计方案终稿四、参考文献1 缪天瑞. 音乐百科词典M .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2 袁静芳. 民族器乐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古琴艺术申报书. 2007-10-8 .4 “中国古琴网”. 2007-10-85 “古典吉他村”. .2007-10-86

28、 刘承华. 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J . 黄钟, 1999 , (2) : 72.7 许健.琴史初编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8 易存国. 中国古琴艺术M .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浅谈古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院(系、部)名 称 : 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音乐学 学 生 姓 名: 史晓光 学 生 学 号: 1812080116 指 导 教 师: 郑建宇 2011年12月23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一、课题来源 与指导教师商定后自拟题目二、主要依据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 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

29、史。在古代“琴”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必修的功课之一, 达到了所谓“士必操琴, 琴必依士”的一种境界,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品质,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精神失落、传统琴人消亡和现代文化冲击,古琴传统生存状态受到威胁,现状不容乐观,并且古琴本身也十分突出的诠释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明。但是古琴流传至今天遇到了一些尴尬, 包括大多数的中国人在内对古琴都比较陌生, 略有音乐常识的人都会将它和古筝相混淆, 所谓“琴筝不分”。这也难怪,因为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尽管延续发展了几千年,但更多的是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娱乐公众的表演性乐器。我们要努力让古琴走进社会、走进学校、走进家庭。2003 年11 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瞩目,同样,古琴的保护以及发展传承问题也随之而来。三、研究内容古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品质,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精神失落、传统琴人消亡和现代文化冲击,古琴传统生存状态受到威胁,现状不容乐观,我们要努力让古琴走进社会、走进学校、走进家庭。本文从古琴的地位、古琴的现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