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第一章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域发展差异2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课时2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学习目标1.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2.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3.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发展方向。一、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2.区域差异:特征具体表现北方温度带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自然资源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面临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南方温度带跨越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自然资源水热丰富,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
2、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面临问题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思考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哪些地理分界线?答案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下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的地方:(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最冷月均温0等温线。(3)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4)农田以旱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6)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北京、哈尔滨、武汉和广州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我国南、北方气候各属于哪种气候类型?(2)我国南、北方植被类型的差异如何?(
3、3)我国南、北方河流的流量差异如何?答案(1)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2)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3)北方河流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南方河流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知识点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自然条件差异区域项目南方北方地理位置约32N34N以南约32N34N以北地貌以丘陵和低山为主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800mm4 500积温8 000夏秋季东南沿海多受台风影响,长
4、江流域有梅雨、伏旱天气温带季风气候为主400 mm年降水量800 mm积温4 500夏季多暴雨,春季干旱多沙尘天气,春旱、夏涝、寒潮灾害影响大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较长水量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汛期较短土壤红壤、砖红壤棕壤、钙质土、黑土、黑钙土,部分地区有盐碱土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区域项目南方北方工业资源条件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石油和铁矿资源丰富工业生产轻工业发达和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农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以小麦、玉米为主居民生活主食
5、以大米为主以面食为主传统民居房屋多尖顶,墙体轻薄,注重通风、散热、排水房屋多平顶,墙体严实厚重,注重防寒保暖传统交通以船为主以马为主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大于北方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答案1.C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的人口比重较大,即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但南方的耕地只占35.9%,说
6、明北方的耕地比重远大于南方;但北方的水资源所占比例极小,这说明北方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不足;用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耕地比重除以人口比重,得到两个比值,再将这两个比值进行比较,可知南方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第2题,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南方地区距东南季风的源地近,受其影响较大,降水量丰富,而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降水量较小;即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差异主要是由年降水总量差异导致的。方法技巧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二、西部大
7、开发1.目的:为了缩小地区差异,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2.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3.区位分析(1)优势资源: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2)制约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4.意义(1)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思考西部地区
8、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哪些制约因素?答案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开展边境贸易的区位优势;制约因素的基础设施差,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等。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深圳相比,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深圳市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类产品需求量多达8.5亿件,准备在喀什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2)简述在喀什兴办棉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1)喀什纬度位置较高;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周边接壤的国家较多。(2)地价便宜;接近原
9、料产地;廉价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靠近中亚,国际市场广阔。解析(1)地理位置的差异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进行比较。(2)结合新疆的特点从影响棉纺厂的区位因素如地价、原料、劳动力、政策、市场等角度分析。知识点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与重点措施 下图反映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
10、工业部门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轻工业部门A. B.C. D.答案1.C2.D解析第1题,西部最初是以资源为主导因素,未来以M为主导因素的相关因素有资源、信息、品牌、科技、人才等,所以M代表市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2题,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专项提能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类区域图的判读 (1)找位置: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方面找出两地所处的地理位置。(2)找要素:从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各方面找出两区域的地理条件。 (1
11、)析要素:气候:长三角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土地:长三角人多地少,以水稻土为主;松嫩平原土地面积广,以黑土为主。矿产: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矿产资源丰富等。(2)析差异:对地理环境要素进行差异比较,包括发展条件、优势、限制条件等。 地理位置对地理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地理环境要素又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气候、地形对农业的影响,资源、交通对工业的影响;在答题时既要分析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又要考虑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从整体上思考区域的发展。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水源、土壤 B.劳动力
12、、技术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2)与区相比,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3)下列地区中,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A.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B.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C.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D.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答案(1)C(2)C(3)A解析第(1)题,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受各地水热条件影响较大,另外各地的地形不同农业发展类型也不同,因此造成各地农业生产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和地形。第(2)题,与区相比,区纬度低,降水多,水热资源丰富,区人均耕
13、地面积、机械化水平均不如区,两地土壤均较肥沃。第(3)题,区属于黄淮海平原,多旱涝、盐碱,故应进行盐碱地改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区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较充足,不必发展大棚农业。区位于华南地区,应保护热带森林,发展特色林果业和旅游业。区位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增加牲畜数量会造成草场超载,破坏生态环境。教材P21活动探究提示1. 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等均有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土壤棕壤、黑土、黑钙土红壤、砖红壤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以水田为主工业生产重工业比重较大轻工业
14、比重较大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高交通运输陆路交通为主水陆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程度较高2.略。教材P23活动探究提示1.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较落后;而东部地区位于沿海地区,以汉族为主,社会经济较发达。所以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又反映了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异。2.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
15、会经济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侧重于公平。知识小结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答案1.B2.C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包括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其中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等,典型植被是温带落
16、叶阔叶林;这条界线以南包括亚热带和热带。第2题,这种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明显。3.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用斜线表示)。(2)简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3)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重点抓好_和_建设。答案(1)略。(2)西部地区多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区,距离海洋远,交通不便;乡镇企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起步晚;改革开放晚等。(3)基础设施生态环境40分钟课时作业2010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将“线”还原成了宽度26
17、.42195.41千米的“带”。读图,完成13题。1.关于中国南北方分界带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B.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C.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D.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 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A.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带B.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C.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交界带D.森林向温带荒漠过渡的地带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A.区经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B.区纬度地带性差异较显著C.区垂直地带性差异较显著D.地带性差异均以热量为主导答案1.B2.B3.C解析第1题,南北分界带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
18、的分界、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第2题,从图示分析,该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横断山区,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第3题,区为森林区,干湿度地带性差异较小;区为温带荒漠、温带草原,纬度地带性差异较小;区海拔高,纬度较低,垂直地带性差异较显著;纬度地带性差异以热量为主导,干湿度地带性差异以水分为主导。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此分析完成45题。4.关于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5.有关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河网密布,灌
19、溉水源充足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答案4.B5.C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为四川盆地,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是我国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崎岖。第5题,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在坡度较陡地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结合教材“南方与北方”和“西部大开发”部分内容,回答67题。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主要有 ()甘、新多戈壁沙漠,藏多湖泊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青藏高寒,甘肃干旱A. B. C. D.7.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 B.南轻北重,
20、东轻西重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 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答案6.A7.B解析第6题,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部地区的范围大致与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相当。西北多戈壁沙漠,青藏多雪山冰川及湖泊;陕、甘、宁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上,地势较高;新疆虽多属内流区,但也有外流河分布;青藏高原呈现高寒特征,甘肃全年少雨,气候干旱。第7题,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大致上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区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地区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89题。8.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
21、本低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9.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改革开放更早 B.科技实力更强C.产业基础更好 D.经济腹地更广答案8.D9.A解析第8题,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交通运输便捷。第9题,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改革开放更早。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图中邮票上的民居判断正确的是()A.内蒙古民居陕北民居云南民居B.云南民居陕北民居内蒙古民居C.陕北民居云南民居内蒙古民居D.陕北民居内蒙古
22、民居云南民居11.三地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终年高温多雨D.湿热的气候答案10.C11.D解析第10题,为陕北民居窑洞、为云南民居竹楼、为内蒙古民居蒙古包。第11题,竹楼是滇南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民居形式,滇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竹楼下部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避洪水。12.综合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的比较。北方民居南方民居方位观强弱墙体特点严实厚重轻薄房顶坡度较小较大房檐窄逐渐加宽房尾进深和高度小逐渐加大建筑成本(同等面
23、积)高低房屋间距大较小材料二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众多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菜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山西人爱喝醋,四川人、贵州人、湖南人则以“不怕辣”闻名。(1)我国南方与北方在住宅民居上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我国由南向北_的差异。我国北方冬季_,因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房顶坡度由南向北逐渐_,则反映了我国降水_的分布特点。(2)我国川、贵、湘地区,气候_,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答案(1)地理环境寒冷干燥减小由南向北递减(2)湿热解析(1)民居的特征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如房顶坡度大小与降水量多少有关,降水多的地区房顶坡度大,利于排水;房屋间距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大
24、的地区房屋间距小。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大,因而民居特点差别很大。(2)我国川、贵、湘地区,气候湿热,居民喜食辣味以驱湿气。1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秦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介于关中平原与汉水谷地之间,东西长400500千米,南北宽100150千米,海拔多在1 0003 000米之间,主峰太白峰海拔3 767米。北侧断层陷落,山势雄伟,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南坡长而平缓,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
25、山、华山、崤山、伏牛山等,东西延伸千余千米。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1)设计一表格,以表格形式概括说明上述图文资料内容,并完成表格。(2)年降水量北坡山麓为600700mm,南坡山麓为750900mm,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秦岭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答案(1)(表格名称、行项目、列项目、内容为必备栏目)地形地貌、范围位置、分界等。(2)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夏季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秦岭以北地区正好相反。(3)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积温较高。(4)如北方人的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人的戏剧唱腔柔和委婉。也可列举出行、饮食、民居等方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