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1.03MB ,
资源ID:128892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8892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docx

1、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论文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很多价值,如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等,开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从中受益成为当代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以胶州秧歌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胶州秧歌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经济价值的开发成为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问题。胶州秧歌具有300年的历史,发源于民间,胶州向来具有“秧歌之乡”的称号,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发胶州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势在必行。胶州于2008年开始举办的秧歌节正是开发与保护胶州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透过胶州秧歌节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胶州秧歌的经济价值,深入了解非物质文

2、化遗产对经济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经济价值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a lot of value in itself,such as social value, economic value, cultural value, etc. The valu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explore and benefit from the focus of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people. This paper stud

3、ies mainly in Jiaozhou Yangko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iaozhou Yangko as the first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ic value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become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Jiaozhou. Jiaozhou

4、 Yangko with 300 years of history, originated in civil society, Jiaozhou has always been the titlethe town of yangko , these advantages of this development Jiaozhou Yangko the economic valu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is imperative. The Yangko Festival hold in 2008 in Jiaozhou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5、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through the Jiaozhou Yangko Festival we can dig out the economic value of Yangko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ffect on the economy, have great significance.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字典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6、heritage,Jiaozhou Yangko,the economic value前 言近几年,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原先靠引进工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新的经济政策要求下要改变思路,各地纷纷采取新的形式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尤其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期望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挖掘自身的经济文化特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一个瓶颈问题。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自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屈原成为韩国人之后,无不引起上至国家政府下至全国人民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保护的重视。我国政府自2006年开始,相继设立了多项国

7、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为我国文化传统在政策上提供保护,但是这仅仅是在标志层面上,如何真正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其所在地的政府和人民的齐心合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仅凭政府的资助就想拯救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其带动经济发展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非物

8、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他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能否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他的经济价值,是当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地的一个难题。各地争相采取措施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从中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开发经验与此同时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何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转化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元素,而不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别离开来。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胶州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观察和分析胶州在开发胶州秧歌这一非物资文化遗产时所作的工作,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研究以秧歌节为主的胶州秧歌的开发

9、和保护实例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述或无形遗产,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

10、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能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了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随着特定的文化现状发展起来的,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由遗产的本质所决定的,换言之,就是我们的祖辈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经过一代代劳动人民的积累和改良并以师徒或团体的形式流传下来,逐渐形成的。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的创造者

11、,即使有,也是后人对前辈已有技艺或习俗的加工和创新。口头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书面资料,其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这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及开发和保护胶州秧歌的紧迫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可塑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性和传承性,也就导致了她具有可塑性的特征。在开发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有用的元素来配合经济的发展。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录1.世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录)亚太地区:菲律宾的兰瑙湖玛冉瑙人的达冉根史诗唱述不丹的德拉迈茨的鼓乐面具舞中国的昆曲柬埔寨的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印度的拉姆里拉罗摩衍那的传统表演欧美地区

12、:比利时、法国的巨人和巨龙游行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征保加利亚的比斯萃萨的巴比肖普鲁克地区古老的复调音乐、舞蹈和仪式习俗意大利的西西里木偶剧阿塞拜疆木卡姆非洲:尼日利亚的艾法预言体系马拉维的维布扎治疗舞蹈仪式乌干达树皮衣制作尼亚加索拉的索索巴拉文化空间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的古勒-沃姆库鲁祭祀和舞蹈仪式马达加斯加扎菲曼尼里的木雕工艺拉美地区:秘鲁的塔奎勒岛及其纺织工艺巴西的巴亥瑞康卡乌的圆圈桑巴舞哥伦比亚的帕兰克-德-圣巴西里奥的文化空间哥斯达黎加的牧牛传统和牛车库库鲁舞蹈戏剧阿拉伯地区:巴勒斯坦希卡耶说书摩洛哥的坦坦地区的木赛姆牧民大会约旦的佩特拉和维地拉姆的贝都人文化空间伊拉克的木卡姆阿

13、尔及利亚的古拉拉地区的阿赫里2.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录民间文学:白蛇传传说 、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济公传说、阿诗玛民间音乐: 左权开花调 、河曲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呼麦 、川江号子 民间舞蹈:京西太平鼓 、秧歌 、井陉拉花 、龙舞 、狮舞 、花鼓灯 、傩舞 、英歌 、高跷 传统戏剧: 梨园戏、昆曲、河北梆子、黄梅戏、豫剧、京剧、徽剧曲艺:胶东大鼓、山东大鼓、京东大鼓、陕北说书、龙舟说唱杂技与竞技: 少林功夫、武当武术、抖空竹、太极拳、朝鲜族跳板、秋千民间美术:桃花坞木版年画、漳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 传统手工技艺: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傣

14、族慢轮制陶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磁州窑烧制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传统医药: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 民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很多价值,如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等,只有充分了解这些价值才能够正确的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运用到实处。下面就举例分析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1.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间的、口传的、

15、野史的、活态的特征,可以弥补官方历史之类正史典籍的不足,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当今世界面临着丧失文化多样性的严重威胁,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价值中的文化多样性价值,充分重视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其所在民族的文化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因此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潜在威胁下,确保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代

16、代相传,是每一个民族肩负的重要任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生动有效的手段和载体,能够很好地将民族精神等文化信息传递到每一个人、每一代人,从而造就一个有独特文化个性和崇高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 1.使社会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积聚成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人类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最好的融入社会的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共同的文化。因此,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其实也就是个体学习族群独特文化,接受、适应并在这种文化中成长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接受了族群的独特文化,也就是对这个社会进行了价值认同,从而

17、有效地融入社会而达致社会和谐。这样,作为鲜活的、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重要的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价值和作用。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标准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甚至可以成为国家间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间联系沟通的粘合剂。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大量的传统道德资源。在当今张扬个性的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利益和欲望的满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些人惟利是图,只为金钱和利润服务,不讲诚信、不讲道德,极

18、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需要我们倡导传统伦理道德,鼓励向善的个人美德,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含有大量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合谐社会的建设。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1.非物质文化的经济价值的特点:1依附性非物质文化的经济价值不会直接表现出来,它往往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来实现。这个载体的问题其实就是向经济转化的机制问题,这些载体可以是各种编制、纺织、制陶、雕刻等工艺品及工艺技术,也可以是音乐、舞蹈、戏剧等集艺术性、思想性、欣赏性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节目等。如果离开了非物

19、质文化的这些载体,它的经济价值就很难实现。因此,非物质文化的经济价值具有依附性。2潜在性许多非物质文化的经济价值恰恰在眼下还无法显现。因为这种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开发表达,有些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当这些条件尚未具备时,其经济价值只能够是一种可能,可能只是潜在性的。同时由于非物质文化本身不具有任何独立的实物形态,而往往需要具体化在人身上或客观化为文化产品,因此经济价值就又被蒙上了一层物质载体的面纱而更具潜在性。(3) 区域性非物质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内,有特定的群体或个人创立的,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如川江号子不可能产生在黄河之滨,伏尔加船夫曲不可

20、能产生在尼罗河畔。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活动区域,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对该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通常非物质文化都是在一定区域产生的,与该地域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等从各个方面决定了非物质文化的区域性。4独特性非物质文化的独特性表达在他的起源与集成身上,非物质文化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由于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地域性的特征也使得非物质文化的独特性更加鲜明。再加上自身的传播仅靠口头形式,传播的范围有限,继承的人有有限,自然就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性特征。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

21、,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1经济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地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这些地区就有条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自己的投入力度,扩大宣传力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

22、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并实现了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互动,例如日本、韩国积极开掘本国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恢复传统礼仪节庆仪式,以此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瑞士、芬兰、英国等国极为重视保护本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给予极好地保护、传承的条件,除了从维护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外,也是看到了在这些独具风情的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能够创造巨额经济收入。2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化、民俗

23、资源就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不仅有利于很好的保持、弘扬传统文化,而且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拓展文化资源范围,提升文化资本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提升到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高度,对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和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转化方式,这必将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范围,为未来的文化经济竞争取得资本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发展越来越证明,人类终将进入“文化发展牵引经济”的时代,随着文化产业的革命,文化不再仅仅是抽象地、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物质实践,而是将直接进入社会实践,变为直接的生产力。2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

24、值,有利于挖掘文化资源特色,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点,使之在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实现经济价值的转换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的特色。3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发现文化资源亮点,形成新型产业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理、研究和挖掘,还可能发现其中的去多资源亮点,培育出一些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广、涉及面大,能产生多种效益。对于其中的许多价值现在人们还很难做到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但一旦认识和发现,就可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增长点。4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丰富农民文化生

25、活。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珍珠般散落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中国农村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分布区,农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样式的主要传承者,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农民自己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就是该文化样式再生的过程,只要设计合理,就可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不断产生出文化产品,通过文化产品的营销,实现其经济收益。三、胶州秧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开发利用一胶州秧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绿杨城廓杏花村,迭臂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

26、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青。”这是清朝咸丰年间进士宋观炜描写当年人们摩肩接踵,争睹胶州大秧歌的一首绝句,今天读来,依然还睹“扇影”,犹闻“衣香”。胶州秧歌至今已有三个多世纪的历史,老百姓称之为“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为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又常称作“大秧歌”。大约三百多年前由于封建统治,社会动乱,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胶州东小屯村村民迫于生计,沿街乞讨。为了多讨些残汤剩饭,逼得一些人采用胶州民间小调,边舞边唱,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固定的表演程式和专门的行当,形成“小调秧歌”的雏形,在表演上也由原来的挨门串户,发展成为广场表演。据胶州志乾隆版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宣 竞夜

27、”据考察,“杂剧”就是指胶州秧歌。传统的胶州大秧歌有10名演员,5对角色,分为小嫚少女、翠花婆子、扇女少妇、棒槌小伙子、鼓子老头。秧歌内容分为跑尝戏剧两部分,跑场部分有十字梅、大摆队、剪子骨、四门斗、挖心、绳子头、两扇门7常戏剧部分又有本戏和移植戏之分,本戏有大离别、小离别、关东指书、拉磨、打水、闹学等70多种传统剧目,并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秧歌多为左右摆动式,胶州秧歌则是螺旋式舞姿。女角婀娜多姿,上身前倾、后仰、两边弯,有三弯九动的舞姿,俗称“三道弯”、“扭断腰”;男角动作大方、潇洒、剽悍、粗犷。音乐用唢呐、锣鼓等,曲牌有得胜令、隔止曲、木浪音、小白马、句句双等。二胶州秧歌节产生的背景及内容新

28、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挖掘、整理、创新,胶州秧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1951年进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改革开放后,胶州市组织大批文艺工作者对胶州大秧歌进行了反复整理、挖掘,系统编写了秧歌的音乐、造型、服饰、道具、动作说明等详细材料。并在每年正月十五举办一年一度的秧歌会,先后吸引了中央和全国29个自治区、市和解放军的150多个文艺团体,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外国艺术家、学者来胶州访问学习和研究挖掘。1990年,胶州秧歌全国性研讨会在胶州举行。1991年,胶州大秧歌参加全国优秀秧歌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1995年,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王泽群编剧的二集电视剧胶州大秧歌,由潍坊电视台和胶州市市委、市政

29、府和文联联合拍摄完成,并在各省市电视台播放,受到好评。1998年胶州大秧歌赴韩国大邱市参加“达句伐”祝祀活动,火爆大邱,数万韩国人为之倾倒。2002年11月,胶州秧歌40多人的代表队参加了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等主办的2002年“欢天喜地”中国新秧歌大赛,喜庆胶州大秧歌获得演出大奖。2004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健身节目中,采用了胶州大秧歌的音乐和舞蹈,向全国和世界播放,影响甚远。2006年胶州秧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重点抢救和保护的剧种。2008年首届胶州中国秧歌节于5月8日开幕。 经济主体主要是引进外资,但是外资引进不如青岛其他几个地市成功。假设是引进大型重工业企业则有悖于

30、胶州素有的“金胶州”之美称。在旅游业方面没有传统的旅游景点,远不如胶南等兄弟区市。 自身有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盲目跟风无视了胶州自身的文化财富。面对现在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特色成为胶州经济建设的重点。发展自己的经济特色决定了胶州能否在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走的比别的地区更远更好。鉴于胶州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临消失的特征,胶州市政府文化局为了使胶州秧歌发扬光大,同时使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胶州秧歌。这其中就包含胶州秧歌节的筹办。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以下胶州秧歌节的具体流程:胶州秧歌节时间:每两年一次,五月份开始,主期3天,

31、附属节目如美食街持续一周。目前举办了两届分别为2008年5月、2010年5月。以2008年首届秧歌节为例主要活动有开幕式、秧歌展演、秧歌艺术研讨会、书画笔会、秧歌彩车巡游和美食文化街暨城隍庙庙会,并且根据每年的不同话题举办特色活动。1、开幕式暨主题晚会。整台晚会以秧歌为主要元素,突出“扭起秧歌迎奥运”主题,分为华北、山陕、山东、西南、东南五大版块,16支来自全国各地的秧歌队伍为群众奉献了一场民间民族舞蹈的精彩演出,其中的10支队伍入选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摄像科全程参加了录制,节目经过剪辑将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和音乐频道播出,胶州电视台对整台晚会进行了现场直播。共有200多名来自中央、省和青岛市的领导贵宾观看了晚会,邀请央视著名主持人朱迅和顾斌主持了开幕式晚会。演出结束后,还进行了15分钟的礼花、礼炮燃放。2、秧歌艺术研讨会。邀请了20多名全国舞蹈界专家、教授,以及16支秧歌队伍的领队齐聚胶州,就中国秧歌的发展、秧歌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进行交流讨论,并研究通过了胶州宣言。3、书画笔会。20多位著名书画家挥毫泼墨,歌颂秧歌盛世和胶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共现场创作各类书画作品30多幅。4、其中首届胶州秧歌节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