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4.22KB ,
资源ID:1283272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8327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课程代码00164.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课程代码00164.docx

1、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课程代码00164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课程代码:00164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劳动经济学,是劳动力市场现象系统化了的理论认识,是劳动力市场运行原理的体系。它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其形成与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现代劳动经济学学科系统的课堂讲授和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堂讨论,使学习者全面、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掌握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应用等内容。学习用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和成长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微观及宏观的问题和现象。基本要求:掌握劳

2、动力这种特殊资源使用、开发的机制和原理,能够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用实证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工资和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的问题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三、与本专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以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为基础,是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该课程的先期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学习该课程的后续课程,如就业理论与政策、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与纠纷处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企业制度与文化、国际劳工标准等。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

3、目标第一章 导言一、 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应掌握以下内容:1、劳动经济学的形成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特点5、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识记:劳动定义:在一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劳动力定义:(1)传统或者早期的劳动力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 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2)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3)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

4、本质特征上。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4)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劳动力: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生产物质资料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理解: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曾湘泉应用:实证方法:解决是什么的方法,描述事物本来的面貌。规范方法: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二)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次重点)识记: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学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和劳动力市场的特性联系在一起。劳动力需求,是

5、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需求所产生的需求,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三)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般)识记:劳动经济学形成的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工问题理解: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与产业关系或劳工关系;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第二章 劳动需求分析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内容:1、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2、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3、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4、劳动需求弹性5、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

6、的运用;劳动需求弹性(重点)识记:弹性的一般含义:一般用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例来表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公式:假定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具体的弹性公式为:E=(Y/Y)(X/X)=(Y/X)(X/Y) 式中,E为弹性系数,X和Y分别为变量X和Y的变动量。理解: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高的劳动需求工资弹性。1、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2、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

7、弹性越大4、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应用: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1、 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尽管我国各地都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但还没有完善的最低工资立法。2、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的关系: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是互补性生产要素,因此,当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下降时,企业将增加雇佣技术工人,因而对非技术工人的数量也将增加,导致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上升。女性

8、进入劳动市场对男性工资率的影响:1、男女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工作,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就是独立生产要素,故女性对劳动市场的参与不会对男性的工资率造成影响。2、男女劳动者在同一工作中,其中男性劳动者处于管理地位,女性劳动者受到男性劳动者的管理和指挥,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为互补性生产要素。女性劳动者的进入将增加对男性劳动者的需求,提高男性劳动者的工资率。3、由于女性劳动者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是替代性生产要素,因此,女性劳动者的市场参与将降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率。(二)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次重点) 理解:1、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9、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本(即劳动价格)相等。公式表示为:VMP W2、 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企业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作出反应。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平坦。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短期调整。 3、不完全竞争下,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比较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根据利润最大化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MR

10、PL=MPLMRP。由于买方垄断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故其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其产品的价格,因而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现实经济中,买方垄断企业增加劳动量的边际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必须支付给新增工人较高工资,二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任何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都是: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 卖方垄断企业在任何工资水平下都比完全竞争企业雇佣更少的劳动力。(三)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次重点)识记:派生性需求原理:生产

11、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不同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劳动的需求是一种生产要素需求。理解: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第三章 劳动供给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 2、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3、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4、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命周期理

12、论 5、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 家庭生产、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命周期理论;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劳动参与率(重点)理解:家庭生产的实质: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是物品和时间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效用。 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基础之上。经济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新家庭经济学认为,家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家庭生产、时间配置与个人劳动供给理论的结论: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是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其

13、二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如家用电器改变了家庭的生产过程,这对理解20世纪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有意义。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公式及作用概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其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公式: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作用: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居于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应用: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1、 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如果闲暇被假定是正常商品,家庭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会导致负的收

14、入效应,导致所有的或者部分家庭成员的工作时数下降。2、家庭成员的工资率变化对每个家庭成员时间配置的影响:(1) 成员i的工资率(Wi)变化将导致当事人自己工作时数(Hi)的正的替代效应,导致工作时数增加。(2) Wi的变化也将通过负的收入效应部分抵消了替代效应,从而影响Hi,导致工作时数减少。(3) 交叉替代效应 衡量家庭成员i的工资率变化对家庭成员j的影响大小。3、关于交叉替代效应的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没有孩子的丈夫妻子家庭而言,交叉替代效应为零;而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而言,交叉替代效应为负,即在保持家庭收入不变的条件下,丈夫(或者妻子)的工资和劳动供给增加将会导致妻子(或者丈夫)的市场工作

15、时间减少。(二)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次重点)识记: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1、人的自然属性方面2、经济方面3、社会制度理解:劳动和闲暇: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偏好: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心理愿望强度。偏好从性质上说属于主观的东西,受到许多如个人种族、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以及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无差异曲线: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

16、(H)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Y)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 0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很可能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在低工资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是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劳动者可以自由进出劳动市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 劳动力范畴分类(一般)识记:劳动

17、力范畴分类:劳动力,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劳动力,又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的法律规定有关。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口状况、教育制度、劳动力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了不同的就业年龄。第四章 人力资本投资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内容: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2、教育投资的分析3、在职培训4、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重点)识记:人力资本的涵义: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

18、久收入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人力资本的特征:1、是一种无形资本2、具有收益递增性3、具有累积性4、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了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简史:1、亚当斯密:最早在国富论提出这个概念,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的技能影响个人收入。2、奥多舒尔茨:他把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和人力资本联系在一起,代表作为论人力资本投资。3、加里贝克尔 他将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并提出了一套理论分析框架。其代表作为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分析。4、雅各布明塞尔 在收入分配和劳动力市场行为等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人力资本的方法,代表作为人力资本投

19、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理解: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这一学科研究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就叫做人力资本投资。-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1、各级正规教育;2、在职培训活动;3、健康水平的提高;4、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以资本决定的增长理论产生了一系列难解的经济之谜:索洛在1956年发表了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提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劳动力的增长和资本的增长。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产出增长要大于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增长。产出增长与投入增长之差,就是著名的索洛的残值。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罗默建立的经济增长理论-知

20、识推进型模型,除考虑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外,加进了了第三个要素-知识。认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加入,将使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解释了增长之谜。总之,解决增长与收益之间偏差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或包含人力资本,或考察技术进步。这两种方法都建立知识积累模型,都充分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并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二) 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次重点)识记:在职培训的意义:1、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2、技术方面的快速变化;3、员工在各类岗位间的轮换变得普遍理解:教育投资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教育投资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在职培训的成本 :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在职培训的收

21、益:最终收益是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普通培训:1、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多个雇主同样有用,例如教授基本阅读技能、指导秘书如何打字及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等;2、企业是不愿意为员工提供适用性很强的普通培训,这一类培训任务往往交给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完成;3、如果企业提供普通培训,一般是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接受一个低于本来能获得的工资更低的起点工资。特殊培训:1、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或者说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要高的多;2、在此条件下,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的辞职率,因为受训员工承担了一部分培训成本,而且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还不被其他企业所接受。同样,企业

22、也不愿解聘员工,此类员工的离去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双方协商解决各自承担的成本与分享收益。应用:教育投资的分析(成本与收益的模型分析结论):1、其它条件不变,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对上大学的需求将增加;反之,总成本上升,对大学教育的需求下降;2、其它条件不变,大学毕业生与无大学学历劳动者的收入差别扩大,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增加。即收入流的规模会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3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在职培训投资的主要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北欧模式;自由市场模式。有关在职培训的总结:1、在职培训涉及成本和收益。在普通培训下,一个人既负担成本又在以后获得收益;而在特殊培训下,成本和收益由提供训练的企业和获得训练

23、的工人分享;2、在两种情况下,人们对训练的支付都是通过在培训期间接受一个比市场均衡工资为低的工资来进行的,这种成本是接受培训的机会成本;3、在有特殊训练的工作中,在训练期间,人们的所得大于其VMP,此后则少于VMP。在有一般训练中,工人的所得总是等于VMP,但其VMP随着训练时间增加而上升;4、有风险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各种因素可能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三)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一般)识记:中国教育投资的现状及问题:我国的教育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方面的问题。总量问题,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家教育投资数量的偏低。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

24、、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和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脱节。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问题:1、企业职工培训在我国很不普及;2、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产业间发展不平衡;3、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存在显著的差异;4、企业职工培训在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理解:人力资本现状形成的原因:1、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与人力资本有关的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2、资金的限制;3、体制上的障碍;4、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智力外流造成大量人力资本的损失。解决对策: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的意义;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调整投资结构;3、从根本上讲,是要

25、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建设。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内容:1、劳动力流动的成因2、劳动力流动模型3、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4、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5、 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 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我国劳动力流动方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重点)识记: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地域之间、行业之间、职业之间、岗位之间理解:劳动力流动的意义:1、流动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流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3、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劳动力流动的代价:1、对企业来说:当一个有经验的工人离职而由一个缺乏经验的工人替代时,雇主就要

26、支付训练费用,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承担新工人生产效率低所带来的损失。2、对雇员来说,某些流动可能会造成失业。3、对社会来说:人员频繁流动,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1、如果工人不是在消息非常闭塞的情况下,自愿流动的结果一般来说都能够提高工人对工作的整体满足程度。工作满足程度的提高,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收益的提高;2、雇主通常是对工人的自愿辞职持反对态度的。这是由于在高度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流动频繁使得雇主难以对工人进行特殊的培训。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四大流向:1、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2、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3、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动;4

27、、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市剩余劳动力之间争夺就业岗位的冲突。2、农村进城劳动力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障碍:1、户籍障碍;2、信息障碍;3、成本障碍应用: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1、应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2、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3、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5、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二) 劳动力流动模型;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次重点)理解:单个劳动者自愿流动的经济分析:劳动力的流

28、动实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人力资本模型可以被用来理解和预测自发的劳动力流动。非法流动与移民当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非法流动或移民剥夺了一个当地居民或合法移民的工作机会。另一个观点认为,非法流动和移民从事的工作是任何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所不愿干的。移民的经济影响:1、由于移民有害于当地的体力劳动者,所以必然有害于全体本地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 2、廉价劳动的移入显然有利于这类劳动的消费者;3、重体力劳动的雇主显然受益,至少短期如此;4、那些与非熟练移民没有密切替代性的劳动者,受益于移民。应用: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年龄;家庭;教育;迁移的距离(三) 劳动力流动成因(一般)识记:

29、劳动力流动,是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在空间上的位移和工岗位上的变换。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仅仅是指劳动力在企业内的工作岗位变换,如工作性质的调整,职位级别的升迁或下落等。水平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工作岗位调换。劳动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职业;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劳动力行业性流动(易地在其它行业就业)。理解:劳动力流动的成因:1、生产社会化和经济产业化运动,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劳动力发生较大的流动;2、劳动者就业意向的变化,促使劳动力发生流动;3、经济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第六章 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内容:1、工资的历史、本质和形式2、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3、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4、报酬制度和水平设计与员工激励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报酬制度和水平设计与员工激励(重点)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