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2.27KB ,
资源ID:128117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8117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docx

1、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综述辉煌的历程天津改革开放30年综述上世纪七十年代,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曾是“天津制造”的骄傲。如今,天河一号、大飞机、大火箭、生物基因和制药等高端制造业依然制造着辉煌。改革开放40年来,传统工业城市天津不仅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更以其全方位的开放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津沽大地带来勃勃生机。3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过去,看到的是天津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天津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

2、利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确立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跃居全国前列,进入了建国以来经济增长最快、持续时间最长、运行质量最好的时期。 (一)经济实力连续跨越新台阶 经济总量30年跨越五个千亿台阶。30年来,天津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82.6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50.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7.4倍,年均递增10.6%,高于同期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1980年,全市GDP首次超百亿,达到

3、103.53亿元。到1996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第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1121.93亿元,提前4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率先完成了“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第一项。到2002年,用了6年时间,天津经济总量迈上了第二个千亿元台阶,达到2150.76亿元。此后5年,实现了3个千亿的突破。2004年达到3110.97亿元,2006年达到4344.27亿元,并提前4年比2000年翻一番,顺利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总量发展目标。2007年,迈上了第五个千亿元台阶,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为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均生产总值30年攀升两个发展层次。30年

4、来,天津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由1978年的1133元,增加到2007年的4612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9.0%,高于同期全国增速0.4个百分点。80年代,天津人均GDP不及1000美元,处于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的过渡阶段。1993年,天津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007美元,进入下中等收入地区行列。2003年突破3000美元,达到3086美元,圆满完成天津“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跻身上中等收入地区行列。2007年达到6065美元,提前3年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三步人均总量发展目标,成为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的地区。 财

5、政收入30年迈出三大步。30年来,全市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9.2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4.65亿元,年均递增12.5%。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全市财政收入始终在100亿元以下低速徘徊。1994年全国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995年达到117.3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2004年超过500亿元,达到502.17亿元;2005-2007年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均递增200亿元以上,到2007年突破千亿大关,迈上新的增长平台。 (二)运行质量不断取得新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整体经济素质明显提高,经济运行呈现增长不断加快、波动逐

6、渐减小、质量不断提升、物价走势更加平稳、能源消耗持续降低的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跃居全国前列。80年代,天津GDP年均递增7.3%,90年代提高到11.5%,进入新世纪进一步加快到14.2%。从1994年开始,天津经济增速已连续1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天津经济增长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4位,步入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行列。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80年代,天津经济增速波动幅度达到17.7个百分点,90年代波幅缩小为8.9个百分点,新世纪的7年进一步缩小到3.8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加快的同时,经济增长波动逐渐减小,呈现在高增长平台上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财政收入增长大幅提高。

7、80年代,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0.9%,低于经济年均增幅6.4个百分点。90年代财政收入年均增长提高到18.5%,高于经济增幅7个百分点。新世纪的7年进一步提高到24.8%,高于同期经济增幅10.6个百分点。物价涨幅更加平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在经济增长提速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降低,天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由80年代、90年代5%以上降到5%以下,新世纪前7年年均仅上涨1.6%。 节能降耗在全国名列前茅。2007年,天津万元GDP能耗为1.02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4吨标准煤,下降率连续第二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二位。随着经济发

8、展方式的转变,能源利用率稳步提高。“八五”时期,天津万元GDP能耗从3.28吨标准煤下降到2.58吨标准煤;“九五”时期,从2.19吨标准煤下降到1.64吨标准煤;“十五”时期,又从1.53吨标准煤下降到1.11吨标准煤。1991-2007年,天津能源消费总量年均递增5.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市GDP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滨海新区迅速崛起,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提升 1994年建区以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服务辐射功能进一步完善,一个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9、导的现代化经济新区迅速崛起。2006年,以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为标志,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滨海新区成为全市最大的增长点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新区生产总值为112.36亿元,占全市比重20.9%;经过9年高速增长,到2002年实现生产总值862.45亿元,占全市比重提高到40.1%,提前1年实现“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目标,也标志着天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提前1年全面实现。2007年,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364.08亿元,占全市比重已达46.8%。14年来,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20.6%,高于全市同期10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10、 新区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新区工业总产值从1993年的212.9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282.83亿元,年均递增27.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3年的15.2%,增加到2007年的59.8%,年均提升3.2个百分点。14年来,滨海新区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和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2007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18.65亿元,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63.6%;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产值规模占新区比重超过1/3。 开发区和保税区

11、比翼齐飞。1994年以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8.9%,主要经济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始终保持领先,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开发区之一;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保税仓库和物流分拨功能,生产总值以年均42.5%的速度迅猛增长,国际物流通道和进出口基地的作用日益突出。2007年,开发区和保税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39.40亿元和289.45亿元,合计占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二)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日渐显著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1994-2007年,滨海新区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累计达451.44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为61.4%;外贸出口总额累计1169.37亿美元,占全市的61.4%。

12、作为天津对外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始终坚持高水平集约化发展,引进和启动了一批项目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集聚效果好、带动作用突出的重大项目,成为世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007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占全市的74.4%。14年来,丰田汽车、三星手机、飞思卡尔芯片、LG化工、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中新生态城等大型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对外开放门户。 (三)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随着25万吨级航道工程的竣工,天津港已成为世界最大人工深水港。

13、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93年的0.37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3.09亿吨,增长7.4倍,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集装箱吞吐量从1993年的48万标准箱,增加到2007年的710万标准箱,增长13.8倍。国内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东疆保税港区,实现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运作,使滨海新区整体的辐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成功运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正式开通,在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地区设立了“无水港”,“一站式”通关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辐射服务功能向腹地进一步延伸。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从1993年的125.0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

14、1290亿美元,其中外地经由天津口岸进出口货值占到56.9%。 三、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中心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6.1:69.6:24.3,优化为2007年2.2:57.3:40.5,工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天津作为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一)现代沿海都市型农业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增长。天津农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03亿元,增加到2007年110.19亿元,年均递增6%。以粮为主的生

15、产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种植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80.4%,下降为2007年的48.8%,而养殖业比重则从18.9%上升到47%。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从1978年的85.8%,下降为2007年的67.3%,而经济作物比重则相应上升了18.5个百分点。1984年开始实施的“菜篮子”工程成效显著。2007年全市蔬菜产量274.37万吨,比1978年增长1.2倍;肉类、禽蛋和水产品产量也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奶类产量67.21万吨,比1978年增长38.1倍。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截至2007年,有76%的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达到270个。

16、以“十二镇五村”为重点的示范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城市化率达到52%,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已进入城市化进程中级阶段。30年来,相继实施了“351”劳动力培训、饮水管网入户、户厕改造等一系列农村公共事业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现地域全覆盖,人口覆盖率达到89.2%。 (二)现代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 老工业在嫁改调中焕发新活力。天津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4.3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661.87亿元,年均递增1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3%。经过嫁接、改造、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机械、化工、纺织、冶金为天津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的70%以上;80年代,

17、为了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政策加以扶持,到1990年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52.1%;90年代以来,逐步确立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现代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到2007年产值规模占全市工业的72.3%,重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1.3%。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工业品产量增势强劲。2007年,全市原油产量1924.28万吨,比1978年增长5.1倍,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从3%上升到10.3%;汽车产量45.69万辆,比1978年增长151.3倍,占全国比重从2%上升到5.1%。自行车保持30年优势不减,2007年产量达1711万辆,占全国的26

18、.1%;手机从无到有,年产9779万部,占全国的17.8%;无缝钢管占居行业龙头,年产276万吨,占全国的14.8%。 循环经济发展扎实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不断强化循环经济理念,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和天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门分工意见,落实分解了35项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工作。设立了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汉沽盐场滩田苦卤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天铁冶金集团高炉余热发电、华明镇太阳能利用等10个项目;贯庄垃圾发电项目列入国家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开发区、大港石化、海河下游现代冶金等6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初步

19、形成;天津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临港工业区、子牙工业园列为国家试点园区。工业节水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建设了天津石化、无缝钢管公司、国华电厂等一批工业节水减排示范项目。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有序发展,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三)现代服务业功能不断提升 第三产业发展得到强化。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0.0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4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11.1%,分别高于第一、二产业平均增幅5.1个和0.3个百分点。80年代,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9.6%;90年代提速到12.8%;从2000年起,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20、比重逐步提升。改革开放初期至1990年以前,第三产业比重始终在20%-30%的区间内徘徊;1990年超过30%,达到32.9%;1997年跃升到41.0%;此后10年,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在天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引导下,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房地产业六大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 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4.7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94.06亿元,年均增长13.0%。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

21、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6.9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91.22亿元,年均增长9.8%。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比重大幅上升。1978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0.13亿元,仅占第三产业的0.6%;2007年,增加值已达288.17亿元,比重上升到14.1%,提高13.5个百分点。1984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85亿元,占第三产业的2.1%;2007年,增加值达到189.42亿元,比重上升到9.3%,提高7.2个百分点。此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对促进天津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对外开放规模迅速扩大,外向型经济形成新格

22、局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天津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8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15.50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5.9%;其中,外贸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8.6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81.61亿美元,年均增长13.9%。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天津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了对外贸易规模连年跨越新台阶。2002-2

23、007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平均每年递增26.1%。2002年全市外贸出口115.95 亿美元,首破百亿美元,2004年、2006年又分别突破200亿、300亿美元大关。外贸出口依存度从1978年的17.1%,上升到2007年的56.3%,提高了39.2个百分点。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初,天津外贸出口以粮油、纺织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90年代以来,随着“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外贸出口战略的实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得到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石油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比重达68

24、.1%,比2001年提高15.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的38.4%,比2001年提高8.7个百分点。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积极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条件,改善环境,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努力促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在天津投资。30年来,全市累计外资合同额778.43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97.50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来津投资的全球500强企业达128家,天津已被誉为外商投资企业的沃土。中国加入WTO以来,天津利用外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1年,服务业外资合同额比重尚不足1

25、8%,2007年已达58%,成为全市利用外资的主体。房地产业外资强势涌入,外资合同额占全市比重从2001年的2.3%,上升到2007年27%。新能源领域成为引资新亮点,风力发电、海水淡化、工业气体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户津门。 五、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始终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大胆尝试,锐意创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渐明显,市场主体的活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 非公经济全面活跃。30年来,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

26、个体、私营、股份制和“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迅猛,2007年全市GDP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已达53.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100%下降为2007年的18%,私有经济和三资经济比重上升到53.1%。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中,股份制经济、私有经济和三资经济所占比重2007年分别达到26.3%、18.7%和6.9%。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大,2007年达到74.2%,成为天津外贸出口的主体。 (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经营机制实现重大转变。1984年,天津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通过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推行

27、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措施,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1992年起,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时期,围绕“抓大放小”的方针,转换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迈出重要步伐。2001年,“8年嫁改调”目标基本完成,累计嫁接改造国有老工业项目 1167 项,152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85%的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完成各种形式的改制。近年来,围绕嫁接改造、资产重组为重点的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入。截至2007年底,通过股权转让、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累计实施国有企业改制3417家,改制面达到91%,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17家。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突出。2007年,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

28、让完成交易的国有产权项目374宗,成交金额104.8亿元,增值42.9亿元,增值率达69.2%。在四大直辖市的央企国有产权交易试点机构中,天津国有产权交易增值率排名第一。 (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天津各项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逐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8年,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失业保险社会统筹覆盖面已达到职工总数的90%以上。2007年底,全市养老保险覆盖225.6万人,医疗保险覆盖382.46万人,失业保险覆盖221.5万职工,工伤保险覆盖257.17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194

29、.03万职工,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互助体系和灾害救助体系。全市收养性福利单位从1980年的50个,增加到2007年的288个,增长4.8倍;在院收养人员从1980年的1383人,增加到2007年的14736人,增长9.7倍。2007年,全市拥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19个,享受城乡低保的残疾人数达3.21万人。 六、投资建设硕果累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30年来,天津始终高度重视投资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逐步改善投资结构,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

30、化。 (一)固定资产投资突飞猛进 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20.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388.63亿元,增长116.7倍,年均递增17.4%。从年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发展进程看,1991年突破100亿元,1998年突破500亿元,2003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突破2000亿元。整个80年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规模不足百亿元,为62.1亿元,年均递增16.8%。整个90年代,年均投资规模迅速增加到392.1亿元,年均递增26.3%。新世纪的7年,年均投资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达到1368.19亿元,年均递增20.4%。30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

31、产投资完成1.4万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4.6%上升到2007年的47.3%。 投资重点不断变化。80年代初期,地震灾后重建成为投资重点。80年代中后期,投资重点支持了自行车、纺织、食品、家电等轻工行业发展。进入90年代,投资向汽车、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等重化工业倾斜。从“九五”开始,重点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交通、市政公用事业、邮电通信等服务业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98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比重达65.6%,而服务业比重为30.1%;2007年,工业比重下降到42.1%,服务业比重则上升到55.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得到加强,占全部投资的比重

32、达到33%。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 城市载体功能显著增强。30年来,天津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662.88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25.8%。80年代,以震灾恢复重建、引滦入津、消灭“三级跳坑”、建设“三环十四射”交通体系为标志,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90年代,以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地下危改”工程和建设一批交通、能源、通信、市政设施为标志,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城市建设攻坚战。进入新世纪,依托海空两港,强化交通枢纽功能,以公路、铁路、快速路、轨道立体化交通为骨架,多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转换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正快速形成。从2003开始,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市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近5年累计完成投资相当于前25年合计的1.7倍。5年间,港口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6亿元,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加速了天津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建设步伐;滨海国际机场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