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2.76KB ,
资源ID:127884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884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安交通大学军事理论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理论总结.docx

1、西安交通大学军事理论总结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 国际战略环境1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关系中有关各方力量校长、利益得失等方面的总状况和总趋势。2 战略是军事斗争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战略环境是独立于战略指导者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因此,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3 战略环境概述: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1)、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2)、局部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二)、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三)、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四)、军备竞

2、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赛更加激烈1)、核军控进程受到挫折2)、加快了高科技建军的步伐五)、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1)、政治强权有所发展2)、军事干涉更加频繁4 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世界国际关系近半个世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国际社会的各种力量进行新的组合,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国际战略格局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同时,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5 国际战略格局:(特点: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一)、美国欲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二

3、)、欧盟力量在不断增长且自主意识日趋发展三)、俄罗斯力保大国地位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五)、其它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与地位也在增长六)、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6 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威胁:一、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二)、日本对我国安全潜在和现实的威胁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四)、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7 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缓和,缓和是我国安全环境的主流: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四)、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8我国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邻8个,与越南海上边界150

4、万平方公里存在争议,东线(海洋)最有威胁。第二章 中国军事思想1 中国军事思想(来源于实践)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着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哲学等,也是各个历史阶段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中国军事思想时人类军事思想的组成部分,具有军事思想所供有的阶级性、时代性、对抗性和实践性。2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鸦片战争时期(原始奴隶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公元前2070年公园1840年)产生和发展的军事理论。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一)夏、商、西周时期(奴隶)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5、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着作:反映这一时期军事理论的文献有:尚书、易经、诗经;专门的军事文献有:军志、军政(是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标志)二)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封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着作:兵书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三)秦汉至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四)宋至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体系化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着作:北宋时期,编纂了中国第一步兵书汇编: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宋神宗元丰年间,又将: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

6、子、三略、李卫公问对汇编为武经七书,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茅元仪编纂了军事百科全书性的着作武备志(最早)。军事思想的总结与革新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除了元朝的金戈铁马、气象万千外,两宋时期,统治者所主张的“道德文章“不能从技术上解决当时的社会与民族矛盾。明朝尽管火武器发达,但采取的却是修筑长城等消极防御政策。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在军事方面丝毫没有意识到世界范围内火兵器时代的到来,对海防、海战也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军事思想在走向成熟的同时,也逐步走向保守与没落。)4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特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崇尚道义,追求和平;注重谋略,力求智

7、取;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固有缺陷:1)偏重谋略、轻视技术;2)消极防御,不思进取;3)关注政治,忽视经济。5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二)战争指导思想: 先发制人; 速战速决;力争主动; 集中兵力; 出其不意; 奇正互变; 兵贵其和; 先戒为宝;(三)治军理论: 将帅修养; 以治为胜; 教戒为先6 孙子兵法孙武,字长卿,成熟于春秋时期,有兵法13篇,被中外称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经典”。7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指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产生和发展的军事理论。8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一)伦理观念占有极为重要地位;(二)具有

8、多元化的结构层次;(三)体现了由低级向高级,由进步替代落后,逐步转变,更新、完善、发展的总趋势。9 魏源的军事思想:魏源先后撰写了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三部军事着作。他在海国图志中阐述了他的军事思想,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过在“师夷”问题上,魏源比林则徐更多地强调开放意识,更多地着眼于军事方面。他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师夷”就是要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学习西方的练兵之法,像西人一样,创办军事工业和其它工厂企业。10 李鸿章的军事思想:第一,率先改善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方法;第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第三,筹办海防,组建北洋海军;第四,兴办近代军事教育

9、。1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四)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体系1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从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开始,逐渐认识到军事工作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我们党独立领导

10、武装斗争的新时期。“八七会议”,毛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毛提出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在反“围剿”武装斗争中,毛提出并实践了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和武装群众的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几个阶段,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发展。1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军事辩证法,主要研究和解决:1 如何正确地认识战争与对待战争的问题(第一,战争产生于私有制和阶级矛盾,只要存在私有制和阶

11、级,战争就不会消亡;第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和平时期的斗争也是政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第三,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两类,共产党人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2 如何认识与解决武装力量建设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问题(第一,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第二,军队的内部和外部存在着各种矛盾,正确解决这些矛盾,才能推动军队建设的发展;第三,国家安全有赖于国防的巩固,国防建设又依赖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3 如何认识与运用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问题(第一,重视研究一般战争规律,更重视研究特殊战争规律;第二,研究战争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第三,舒适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

12、规律,并应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第四,在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自觉的能动性,争取战争的胜利;第五,懂得照顾战争全局,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第六,军事理论来源于军事实践,但又必须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二)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制导路线,主要包括:1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2 组织最广泛的人民革命统一战线3 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4 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5 各种斗争形式相配合6 创立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7 坚持军民结合增强战争力量或国防力量的方针8 正确处理战争个国防建设过程中人民的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的关系(三)人民军队,

13、是服从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的工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夺取与保卫政权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它把马列主义的建军原则同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制度民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重视军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2)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3)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4)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5)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6)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7)充分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第一,一切作战行动,必须事先有严密的计划和尽

14、可能的充分准备;第二,从最困难的情况出发,多手准备。)(五)国防建设理论第三章 中国国防1 国防的含义: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扞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2 国防的类型:(1)扩张型: 美国、日本;(2)自卫型:中国;(3)联盟型:欧盟;(4)中立型:瑞士3 现代国防的目的:(1)扞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的安全4 现代国防的特征:(1)现代国防概念的内涵更丰富;(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4)现代国防与

15、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5 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扞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其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6 中国国防历史(指导思想: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四章 兵役法基本知识1 兵役法是规定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外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其核心是确定国家兵役制度和形式,制定兵役法的目的在于保障军队平时的兵员补充,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保障社会主义祖国安全和四化建设大业的顺利进行。2 我国历代兵役制度简介

16、:1)夏商周秦汉:主要实行民军制(兵役寓于田制之中,平时耕牧为民,战时出征为兵),这一制度直到西周才比较完善;春秋后期,又出现了考选勇士从军的办法;战国时期,开始实行征兵;秦汉时代主要实行征兵制度;西汉初年,规定20岁的男子都要向官府登记,从23岁起服役两年。2)隋唐时代,主要实行府兵制3)宋代盛行募兵制4)元明清时代,主要实行世袭兵役制,把士兵之家列为军户,父死子继,兄终弟继,世代服兵役5)民国初期,由于军阀割据,各自为政,一般都实行募兵制。6)历次革命战争时期:1、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的兵员补充,一般都采用由乡赤卫队,区赤卫队,县赤卫队到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逐步升级的办法进行。2、抗

17、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工农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人民军队,参加民兵组织。3、建国初期,我国仍实行志愿兵役制。为了使我国兵役制度系统化,法律化,1955年7月30日经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系统规定了定期征兵和退伍制度,集中点在于将过去的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1978年3月7日,将义务兵役制改为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1984年5月31日,颁布了新的兵役法,将原来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改为以义务兵役制为主题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1998年12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

18、会议,对兵役的服役年限;士兵预备役的分类、参训办法、误工补贴;退出现役的安置;对违反兵役制度的处罚办法及我国兵役制度作了修改。3 我国现行兵役法的主要内容:1)把兵役制改为“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2)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3)规定了民兵的性质、任务和编组原则及预备役人员、大专院校、高级中学学生实施军训的办法。4)对士兵、军官服现役制度作了重要补充。5)明确省军区、地方军分区、各县市人民武装部为各级政府的兵役机关。6)对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出现役的安置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7)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

19、实行新的军衔制(本法也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对违反兵役法的行为规定了处罚办法。4 兵役法的最鲜明特点是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简称两个结合)。5 兵役法的优越性:1)有利于部队兵员更新,保持兵员年轻化;2)有利于部队保留技术骨干,提高部队战斗力;3)有利于加强民兵建设,为在现代条件下开展人民战争打下基础;4)有利于健全预备役制度,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6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1)服现役;(2)服预备役;(3)参加民兵组织;(4)高等院校的学生参加军事训练7高等院校的学生参加军训的原因:是高等院校教学内容的需求;是大学生厉行兵役义务的一种最

20、基本形式;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最基本途径。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1 新军事变革,是以人类技术社会(时代)形态由工业社会(时代)向信息社会(时代)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提高信息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2 七维战争包括:海陆空天电、网络、信息3 军事革命,是军事领域系统的全面变革,一般包含三个要素:即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编制体制,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一般来说,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是军事革命的物质基础,创新的军事理论是军事革命的思想基础,科学的

21、体制编制和作战方法是军事革命的落脚点。新军事变革主要包括: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信息化体能热能机械能智能大刀、长矛火枪、火炮坦克、飞机信息化武器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使用,使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形成体系二)、军事理论的重大突破三)、作战方法的历史演变四)、军队结构的空前变革五)、指挥控制领域的鼎新4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5 信息化战争的现状:战场透明化;作战反应实时化;实施打击的精确化;作战

22、体系的一体化6信息化战争的特征:1)战争动因更趋复杂;2)战争概念的内涵扩大;3)战争目的更加有限;4)战争力量趋于信息化、智能化;5)战争模式将趋于体系化、精确化;6)战争持续时间短;7)战争毁伤破坏小;7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2)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场支撑;3)作战形式将产生质的跃进;8 信息革命:语言、文字、印刷和造纸术、无线电技术、微电子、现代通信、计算机。第六章 精确制导技术1 制导技术,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含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备攻击目标的军事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2 制导系统由导引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导

23、引系统一般包括探测设备和计算机变换设备,其功能是测量武器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和速度,计算出实际飞行弹道与理论弹道的偏差,给出消除偏差的指令。控制系统通常由敏感设备、综合设备、放大变换装置和执行机构(伺服机构)组成,其功能是根据导引系统给出的制导指令和武器的姿态参数形成综合控制信号,再由执行机构调整控制武器的运动和姿态,直至命中目标。(精确度在50%以上)3 制导技术的种类:自主式制导;遥控式制导;自动寻的制导;复合制导;4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其战斗部打击目标的一种现代武器。5 导弹武器的组成:战斗部系统、动力系统、制导系统、弹体。6 按作战使命分类的导弹武器:1)战略导弹

24、,特点是突击性强,杀伤威力大,投射工具战斗性能好,舍尘缘,准确性能高,通常按射程划分;2)战术导弹7 按飞行弹道特点分类的导弹武器:1)弹道式导弹;2)有翼式导弹,在大气层中飞行,通过弹体、弹翼和舵面产生空气动力,控制和稳定导弹的飞行,如空对空、地对空以及巡航导弹。8 导弹武器的特点: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重量重,体积大;9 制导弹药,在普通炸弹的基础上,加装制导装置后即为制导炸弹,又称“灵巧炸弹”。美国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制导炸弹,1967年装备部队,随后在越南战场用于实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1年海湾战争中,制导炸弹命中率达90%以上,战争期间美国使

25、用激光制导炸弹摧毁巴格达95%左右的要害目标,基本上百发百中。10 制导炸弹主要有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两种。第七章 电子对抗技术1 电磁波的发现:1888年,物理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2 电子战的形成与发展(有人称电子对抗为“第四维战争”,五维战争:陆海空天电):1)首开纪录(日俄海战):1904年,日本与俄国围绕争夺中国重要港口旅顺发生大规模海战;2)电子战形式初步形成:一战后二战结束3)电子战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二战以后(光电对抗设备;反辐射武器;精确定位与攻击系统)3 电子对抗是指作战双方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的电磁斗争,也称电子战。主要包括侦察对抗、干扰对抗等。4 电子对抗在战争中的作用

26、:1)获取军事情报,如电报、电话、网络;2)破坏敌方作战指挥,如防空系统、武器系统、C41SR; 3)保卫重要目标;4)保护自己电子设备正常工作5 无线电通信侦察包括:侦收、识别、测向、定位。(中途岛海战运用反侦察技术)6 雷达侦察机的组成:天线、天线控制设备、接收机和终端设备。7电子干扰就是通过干扰电磁波或使用其他器材吸收、反射电磁波,达到干扰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的目的。8 无线电通信干扰的基本原理是,当干扰信号的频率与通信信号相同或接近时,接收设备就会同时收到干扰和通信信号,从而扰乱了接收设备对正常信号的接收。根据干扰性质的不同,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9 雷达干扰分为

27、:1)有源干扰,利用雷达干扰设备(干扰机)发射无线电波对敌雷达造成的干扰。2)无源干扰,它与有源干扰的区别是:它不是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对敌造成干扰,而是利用反射无线电波或衰减“吸收”无线电波的器材造成干扰。(反射性干扰器材主要有干扰“箔条”、电离气体和角反射器等)第八章 航天技术1 航天技术(距地100110km),是通过将无人或载人的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航天时代真正到来)2 现代航天技术的组成:一)航天运输系统:(1)运载火箭,特点成本低,一次性;(2)航天飞机二

28、)航天器系统,世界各国已先后向太空发射了6000颗左右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其中用于军事目的的占2/3左右,按照是否载人来划分,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与载人航天器两大类。三)航天测控系统3 卫星(指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绕地球运行的条件:1)速度条件,7.9km/s ; 11.2km/s ; 16.7km/s (逃逸速度) ;2)高度条件,一般都在离地面120km以上空间飞行。4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同其它航天器一样,有两种方法:一是多级火箭;二是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5 特点:飞得高、视野宽、观察卫星不受大气影响;速度快,约8km/s,如在150km的高度绕地球一圈,只要1.5个小时;寿命长,一般可在

29、10年内连续发挥作用。6 侦察卫星的种类: 1)照相侦察卫星;2)电子侦察卫星;3)导弹预警卫星;4)海洋监视卫星(欧洲目前正在积极实施“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5)核爆炸探测卫星7 航天技术展望:建立永久性空间站;发展反卫星技术;发展微小型卫星技术8 (1)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飞船的国家,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个太空使者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320km高的地球轨道,之后前苏联又进行了“联盟”号飞船的发射工作。(2)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了登月飞行,成为世界上惟一使用过的登月式载人飞船。(3)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6艘“神舟”飞船,

30、特别是“神舟”五号(杨利伟)“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及在太空成功地完成多项科学试验并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4)前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建造空间站的国家。他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于1986年2月20日升空,是世界上迄今在宇宙空间运行时间最长的一个空间站。 (5)1981年4月美国航天飞机首航成功。9 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概况,里程碑有:1)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2)2003年10月15

31、日“神舟”五号飞天,杨利伟3)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4)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景海鹏,刘伯明,翟志刚(出舱人)。10 1975年11月,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1 建国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特点:一上一下(卫星成功返回),两同步(地球,太阳),一箭多星(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多颗卫星,目前只有中国(实践一号)、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拥有),人上天。第九章 夜视技术1 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2 狭义而言,夜视技术装备是人眼夜间观察的助视器;广义而言,夜视技术装备是指能将非可视目标转化为可被人或技术装备感知的信息的传感装置。常用的夜视器材有微光夜视仪、微光电视、热成像仪、激光成像雷达和微波成像雷达。3 最早的夜视仪是德国人首先制造出来的,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用于战场。目前,夜视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光、机、电的综合应用技术,其中最基本的是微光技术和红外技术。4 夜间也有一些能被人眼所直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