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级财务会计自考资料精华版2011高级财务会计自考资料(精华版).txt让人想念而死,是谋杀的至高境界,就连法医也鉴定不出死因。 本文由dong_qiang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导论 一、 会计发展的回顾和现代会计的形成 会计的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是从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至封建社会末期这一漫长时期的会计。 近代会计是从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巴其阿勒的有关簿记著作算术、几何 及比例概要 公开出版到 20 世纪 40 年代末会计获得较大发展的时期。 这一阶段将复式记账 法推向全世界。 从 20 世纪中期至今是现代会计
2、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现代会计的形成有着以下三个重要标志: (一)会计工艺的现代化 (二)企业会计形成两个重要分支:财务会计(外部)和管理会计(内部) 财务会计是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 以为外部与企业有 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 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 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又称外部报告会计。 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为企业内部 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因此又称为内部报告会 计。 (三)会计边界不断变化,职能范围日益扩大 (在企业会计分化
3、为财务会计与管理 会计两个独立会计分支的同时,亦出现了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民经济会计、绿 色环保会计等新的会计分支。 ) 二、财务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容 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是指财务会计所依据的会计基础观念的构成。 财务会计理论的 基本结构主要由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概念和会计原则等基础观念构成。 (1)会计目标,又称“会计报表目标” 。是指会计为哪些人提供哪些快及信息,以及满 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哪些需要,因此,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 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 (2)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假定” ,或“环
4、境假设” 。它是指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 社会环境做出的合理推论,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假设包括了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 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3)会计概念。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以及经济业务等。 (4)会计原则。又称会计准则 2、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 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以及科学的会计程序。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1、财务会计以对外报告为主要目标,以编制企业通用会计报表为最终目的。 2、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准测”指导和规范会计核算。 3、财务会计仍然运用传统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与加工。 三、高级财务会计的产生(看)
5、 高级财务会计的产生( 高级财务会计是运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以及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发展了的 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对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传统财务会计中不予包括或不经常发 生的企业特殊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 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 经济管理活动。 四、高级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 (一)各类企业均可能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 1、外币交易与折算的会计业务。 2、企业所得税的会计业务。 3、股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会计业务。 4、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业务。 (二)特殊经营行业的特殊会计业务 1、期货交易与经营的会计业务。 2、现代租赁经营的会计业务。 (三)复合会计主体的
6、特殊会计业务 1、企业合并的会计业务。 2、集团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总公司与所属分支机构及各所属企业间内部往来的 会计业务。 3、企业合并和集团公司建立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会计业务。 (四)特殊经济时期的特殊会计业务 1、通货膨胀信息披露的会计业务。 2、企业停业、破产与清算的会计业务。 有的内容在分类中也会有所交叉。 如企业清算会计, 它是突破了会计分期假设的特殊经 济时期的特殊会计业务,也是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均可能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 五、关于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大纲未要求) 关于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大纲未要求) 第一章 外币会计 第一节 外币会计概述 一、外币与外币业务 (一)
7、外币与外汇 金融上的外币:外国货币,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会计上的外币=非记账本位币 (在会计上,对外币核算有广义的理解。会计上是以 记账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非记账货币就作为外币。 ) 外汇是外币资产的总称, 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包括可用于国际 支付的特殊债券,其它外币资产,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2、在国 内能够得到偿付的债券;3、可以兑换成其它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二)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对于发生多种货币计价核算的会计主体, 必然要选择一个统一的成为会计计量基本尺度 的记账货币,并以该货币表述和处理经济业务。我们把这种用于会计记账
8、、作为会计计量基 本尺度的货币,称为“记账本位币” 。在我国,通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1、 企业选用记账本位币的选用原则: (1) 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 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 的计价和结算; (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 2、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9、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3、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 生重大变化。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 应当采 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三)外币业务 外币业务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是指企业以非记账本位币进行收付、结算等业务。 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满足特定的目的, 将一种货币单位表述的会计报表折算成所要求的 另一种货币单位表述的会计报表。 二
10、、外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看) 外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外币会计是以记账本位币核算和监督企业各项外币业务活动的专门会计。 三、汇率及汇兑损益 (一)汇率 汇率: 又称: “汇价” 或“外汇牌价” 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价或比率; 。 或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依据和标准。 1、 汇率的标价 汇率的标价: 是汇率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或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 格。 汇率的标价方法分为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的含义: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特点:外币 数固定不变,本国货币数随汇率高低发生变化
11、,本国货币币值大小与汇率的高低成反比。目 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汇率的标价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也采用这一方法。 2)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全成一定数额的外币。间接标价法 的特点:本国货币数固定不变,外币数随汇率高低发生变化,本国货币价值大小与汇率高低 成正比。 通常英、美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方法,但美国对英国采用直接标价法。 2、 银行挂牌汇率和外汇市场汇率 按外汇经营形式的不同,分为银行挂牌汇率和外汇市场汇率。 银行挂牌汇率: 是由银行挂牌进行外汇兑换的汇率, 分为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和中间价。 银行挂牌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价。 (以银行为主体买入、卖出) 1
12、)买入汇率:是银行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又称“买入价” 2)卖出汇率:是银行在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又称“卖出价” 3)中间价即买价和卖价的平均价。 外汇市场汇率:是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外汇买卖汇率,一般有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 卖出汇率、 卖出汇率 间价。 间价。 3、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3、按外汇付款期限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是外汇买卖成交后第二个工作日应交割的外汇汇率。 远期汇率: 是属于预定的外汇买卖, 按事先约定的将在未来一定时日, 据以交割的外汇汇率。 远期汇率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标明远期外汇的实际汇率;二是用升水、贴水和平价间 接标明的远期汇率。 汇
13、率。 汇率 升水:表示远期外汇价格高于即期外汇价格 贴水:表示远期外汇价格低于即期外汇价格 平价:表示远期外汇价格等于即期外汇价格持平。 平价:表示远期外汇价格等于即期外汇价格持平。 (二)汇兑损益 1、汇兑损益的概念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在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时, 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记 账本位币的折算差额和不同外币兑换发生的收付差额, 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对此又称 “汇兑差额” 。 2、汇兑损益的类型 根据汇兑损益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交易汇兑损益 2)兑换汇兑损益 3)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4)外币折算汇兑损益 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 一、外币交易及其会计
14、处理 外币交易是用外币计量的交易,具有许多表现形式,常见的有: 1)以外币标价的商品购销交易和劳务供应 2)以外币进行结算的借入和出借款项 3)以外币进行的保险业务,管理咨询来务。 对已经发生的外币交易,会计上要处理以下问题: 1)交易发生时按一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予以记录 2)进行汇兑损益计算和账务处理。 3)在交易结束日按一定的汇率折算和记录收回的外币应收款及偿付的外币应付款。 4)在报告期末,按编报日汇率调整各外币账户余额,以便报告外币资产和负债。 二、外币交易会计的基本方法 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单一交易观点或两项交易观点。 (一)单一交易观点 单一交易观点, 是指企业将发生的购货或
15、销货业务, 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均分别视为一 笔交易的两个阶段, 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 最终取决于它们结 算时日的汇率。因此,年终不确认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汇兑差额不计入长期损益) 在单一交易观点下,只有当外币偿还货款时,以人民币表示的购货成本才能确认。 会计处理要点是: 1、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汇率将交易发生的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2、在编制报表日,若交易尚未结算,按报表编制日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交 易发生额,并对有关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账户进行调整。 3、在交易结算日,按结算日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交易发生额,并对有关资 产、负债、收入、
16、成本账户进行调整。 (二)两项交易观点 两项交易观点,是指企业发生的购货或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两项交易, 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采购成本或销售收入,取决于交易日的汇率。 在两项交易观点下, 有两种方法处理交易结算前汇兑损益: 第一种方法是作为已实现的 损益,列入当期收益表;第二种方法是作为未实现的递延损益,列入资产负债表,直到交易 结算时才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入账。 两项交易观点被认为符合公认会计准则。 三、我国外币交易的会计核算 (一)我国外币交易会计的核算原则 我国采用两项交易观点的第一种方法,遵循以下原则: 1、外币帐户采用复币记账。 2、采用即期汇率与即期近似汇率折算记账本
17、位币金额。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 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即期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 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 通常 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通常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3、对所有外币账户的余额要按月末汇率进行调整。 (二)我国企业外币交易会计的科目设置和帐务处理 (参考核算) 第三节 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 一、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意义 为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在年末或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将对所属 各企业的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成由统一的记账本位
18、币计量的会计报表, 以及为了特定目的将一 种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折算为另一种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对此称为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 外币折算是指把各种不同的外币金额用单一的同种的货币来重新表示。 习惯上, 是以总 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作为统一货币。 在外币报表折算中,会计要处理如下问题: 1、选择外币报表的折算标准。 2、处理外币报表的折算差额。 二、外币报表折算的主要方法(看) 外币报表折算的主要方法 外币会计报表采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 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 (一)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它是把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传统地分为流动与非流 动两大类,然后按各项目的流动
19、与非流动分别选用适当的汇率进行折算。 (二)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它是指将资产负债的项目分为货币和非货币两大类, 折算外币报表时, (分别采用不同的汇率) ,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性项目,按报表编制日的 现行汇率折算;对非货币性项目及业主权益项目,按原入账的历史汇率折算。 (三)现行汇率法:它是将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外币资产项目和外币负债项目,均 根据编制报表日的现行汇率(及期末汇率)进行折算,因而它是一种单一汇率法。 (四)时态法:时态法是指要求现金应收和应付项目(包括流动与非流动的)按资产负 债表编制日当时现行汇率换算,其他资产和负债则依其特性分别按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换 算。 国际会计准
20、则委员会要求各国 “从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中选择其一进行外币报表这算” 。 三、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概念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是指在报表折算过程中, 对表上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 的差额。又称外币报表折算损益。 外币报表折算损益是未实现损益,它一般不在账簿中 反映,只反映在报表中。 (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方法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方法: 1)作为递延损益处理;指:对外币报表折算的差额不计入当期损益而且递延到以后各 期,即将报表折算差额以单独项目列示于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内,作为累计递延处理。 2)作为当期损益处理。指:在收益表中确认折算
21、金额。 采用现行汇率法(我国)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递延处理;采用时态法时,外币报表折 算差额列为当期损益。 四、我国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实际上是现行汇率法) 我国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 (一)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 1、企业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 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3)上述折算所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 独列示。 (4)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按上述规定处理。 2、
22、企业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的应用 (1)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折算日即期汇率折合为相应人民币数额。 (2)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实际发生美元数乘以历史汇 率折合成相应人民币。 (3) “未分配利润”项目数额根据利润表及其分配表中该项目的数额直接填列。 (4)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即资产与权益合计数的差额。 3、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及外币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二)关于处置境外经营 1、在完全处理境外经营时,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 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2、在部分处置境外经营时,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
23、表折算差额,并 将该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三)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境外经营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1)最近 3 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 100%; (2)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3)一般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 础; (4)一般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 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 (5) 即使信用期限很短, 赊销、 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对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处理: (1)首先对资产负债
24、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 变动予以重述;然后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2)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并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 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五、外币折算会计信息的披露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的性质 一、 所得税的性质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所得和其它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收益分配观和费用观 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由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构成。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看) 概括起来,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
25、历了 3 个主要发展阶段。 (一)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的共同发展时期。 税法和会计走过了一段相互承认、相互修正,共同发展,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彼此一致的发 展时期。在此期间,税法借鉴于会计的可行方法和合理的思想内容,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 时, 税法的改进也加速了优良的会计实务的推广和使用, 从而导致了对会计程序和概念的修 正与发展。 (二)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逐步分离时期 (税法与会计的差异) 税法和会计两者密切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服务宗旨,工作目标和研究 对象的差异, 最终导致了二者停止相互仿效的不适用的方法, 朝着各自的学科方向发展。 二 者最主要的差异是: 1.目标不同。 所得税会计
26、依据公平税负,方便经营的要求,根据国家政治权力的需要确立 纳税所得范畴, 对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必须有所约束和控制, 在所计算的企业利润中超过税 法扣减成本、 费用范围规定的支出要依法纳税。 而财务会计按照会计的收入和成本的实现原 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和资产所有者的要求,着重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反 映某一时期收支相抵后的利润总额。因而二者在确认会计收益上存在差异。 2.计量所得的标准不同。 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大差异在于确认收益的实现时间 和费用的可扣减性不同。税法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混合计量所得,对某些依照会 计原则而确认的收益允许在纳税时予以扣减。 而财务会计计算收
27、益的原则主要采用权责发生 制, 不管当期是否客观实现了现金的流进或流出。 由此而产生的收益确认的概念和标准不同, 成为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又一分歧点。 3.核算依据不同。 所得税会计依据现行税法规定计算纳税所得,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 则计算会计所得。 从现代会计学科观点来看, 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 是税法与会计的关系问题,核心也就是纳税所得与会计所得的关系问题。 (三)所得税会计兴起和发展时期。 1994 年 6 月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沿革 (一)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额对所得税的影响数额, 在当期
28、确认 所得税费用,计入本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这种方法下,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 期应交的所得税, 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一 项资产,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的程度。 (二)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 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 办法。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目前大多数采用) 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加额。 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债务法是将本期
29、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并同时 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 需要调整递延税款 的帐面余额。 1、贯彻了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界定 2、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交易或事项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与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亦 应在该期间内认。 四、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一)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二)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三)确定暂时性差异 (四)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五)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六)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负债的
30、计税基础 资产、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 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即: 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扣除的 金额 。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 抵扣的金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二、暂时性差异 (一)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二)暂时性差异的分类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
31、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 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 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产生原因: (1)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 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 得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产生原因: (1)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32、 (2)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三)资产、负债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资产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3)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4)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5)固定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6)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7)其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2、负债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2)预收账款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3)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四)特殊项目产
33、生的暂时性差异 1、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2、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的意义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的意义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体现了资产负债的定义以及会计核算基 础。 首先企业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导致未来应纳所得税金额的减少或增加, 从而导致企 业未来经济利益发生变化, 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资产和负 债的定义。 其次,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遵循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 二、递延所得税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