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8.11KB ,
资源ID:12762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62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长江流域防洪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docx

1、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简 本)前 言长江流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洪水很大,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领导、组织广大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长流规)和1999年批转的水利部关于长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流域的防洪减灾作了全面安排,在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快,尤其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发生了变化,

2、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布置了开展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的工作。根据1998年10月水利部防洪规划任务书的安排及要求,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长江委编制完成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并组织流域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重要水系之一,其流域防洪规划水利部已安排太湖流域管理局另行编制,本规划只纳入太湖流域的经济社会状况资料。2005年1月19日21日,水利部组织召开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及特邀专家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本次规划是在长流规和其后开展的有关

3、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特点:(1)通过调查、收集及测量,获取了流域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地形资料;(2)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专题研究工作;(3)根据防洪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了规划思路;(4)利用新资料,开发新技术,贯彻新思路,提出防洪规划新成果。2008年7月,国务院以国函200862号文正式批复本规划。1 流域防洪形势1.1 流域概况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km,流域面积约180万km2。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布及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8个

4、省(自治区)。2005年底流域人口约42464万人,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60332亿元,耕地面积约2237万 hm2。长江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上游,长约4500km,集水面积约100万 km2;宜昌至江西鄱阳湖出口(湖口)称中游,长约955 km,集水面积约68万 km2;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约938 km,集水面积约12万 km2。长江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8万 km2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8条。1.2 洪水特征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70mm,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510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9

5、0%。上游和中游北岸地区降水量最多的时期为79月,中游南岸和下游地区为56月。长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除青藏高原外,流域内各地均可能发生暴雨。暴雨发生季节一般中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由于暴雨发生季节的差异,一般年份干支流各河洪峰互相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中下游支流和上游干支流洪水,不致造成大的洪灾。但如气象异常,干支流洪水遭遇,会形成大洪水或特大洪水。长江流域暴雨量大、历时长,致中下游干流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1.3 洪水灾害长江的洪水,按暴雨地区分布和覆盖范围大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全流域型洪水,另一类是区域性洪水。前一类洪水造成洪水灾害是流域性的,范围广;后一类洪水引发

6、的洪灾是局部或区域性的。根据洪灾情况,长江洪灾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山丘区因暴雨引起的山洪及诱发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因上中游干支流洪水上涨漫溢,造成冲毁、淹没两岸河谷阶地的灾害;中下游干流及其支流洪水泛滥或堤防溃决造成平原区大片土地淹没的灾害;河口滨海地区受台风暴潮侵袭而造成海塘溃决的灾害等。各种洪灾中以长江中下游洪灾最为频繁、严重。二十世纪以来,长江发生了多次大或特大洪水,形成严重的灾害。1931年全流域型洪水受灾面积达13万km2,淹没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1954年全流域型洪水长江中下游淹没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余人,京广铁路中

7、断运行达100天;1998年长江又一次发生全流域型洪水,中下游累计溃决堤垸1975座,淹没耕地358.6万亩,倒塌房屋212.85万间,受灾人口231.6万人,死亡1562人。1935年洪水为发生在中游的区域性洪水,淹没农田2263万亩,受灾人口1103万人,死亡14万人;1981年洪水为发生在长江上游的区域性洪水,淹没农田1311万亩,受灾人口1584万人,死亡888人。1.4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水、沙情势三峡工程是长江干流上的控制性枢纽,建成后长江中下游天然水、沙情势会发生较大改变。水库泥沙淤积研究成果表明,推移质泥沙大多数被拦在库内,下泄的悬移质泥沙量比天然情况也将减少,粒径变细,

8、水库运用前10年平均排沙比约为30%,运用50年以后约为50%,运用80年后可达80%。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坝下游河道冲刷具有以下特点:冲刷的距离长,可影响到距坝1100km的大通河段;河道冲刷自上而下逐步发展,城陵矶以上冲刷量较大,武汉以下河段冲刷量较小;各河段经过一定时间冲刷后,冲刷量达最大,其后再回淤,呈现出“冲刷平衡回淤”的变化过程和自上而下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峡工程建成后,与其下游河道冲刷相应,同水位过水断面增大,同流量河道水位将降低。枯水期水位降低较多,洪水期水位降低少,甚至不降。下荆江上段水位降低值相对较大。当水位降低值达最大后,随着河床回淤,中枯水位也略有回升。三峡工程建

9、成后,荆江河段冲刷发生早,河道冲深较多,同流量水位降低,将使从三口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量较现状减少,江湖关系相应发生调整。三口分流衰减最为严重的是藕池口,其次为太平口。由于入洞庭湖的沙量减少,洞庭湖淤积将有所减缓。1.5 防洪形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大力建设,长江初步形成以堤防、蓄滞洪区、防洪水库为主体的防洪体系。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河段现有防洪能力大致为:依靠堤防、蓄滞洪区、三峡等水库共同作用,荆江地区可防御100年一遇洪水,荆江以下河段满足防御1954年洪水需要。目前长江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长江中下游洪水来量大,而各河段的安全泄量相对不足;规划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适时按量分洪十分困难;

10、长江中下游连江支堤,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和主要支流的主要堤防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隐患,又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测和抢险设备、技术手段;长江中下游干流一些河段局部河势变化较剧烈,威胁堤防安全,特别是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坝下游河道发生冲刷,荆江河段河床下切尤为突出;由于泥沙淤积和围垦,江湖行蓄洪能力下降;山丘区面积广,暴雨大,山洪灾害频发,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荆江地区防洪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1)荆江地区遇百年一遇及以下洪水,通过三峡水库调蓄,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4.50m,不需启用荆江分洪区;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

11、年洪水,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80000m3/s,配合荆江地区的分洪区运用,可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00m,从而保证荆江两岸的防洪安全。(2)城陵矶附近地区一般年份基本上可不分洪(各支流尾闾除外);遇1931年、1935年大洪水,可减少分蓄洪量和土地淹没。(3)武汉附近区可以避免荆江大堤溃决后洪水取捷径对武汉的威胁;三峡水库调蓄提高了对城陵矶附近地区洪水控制的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市附近地区的蓄滞洪区运用,可避免武汉水位失控。由于长江河道安全泄量与长江峰高量大洪水的矛盾十分突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防洪形势仍然严峻,长江防洪仍然要依靠综合措施,防洪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三峡工程建成

12、以后,将会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长江干流的蓄泄关系、江湖关系及长江中下游河势都将发生新的变化,这些都还需认真研究。长江防洪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长江防洪治理的艰巨性与长期性。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2.1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水法和防洪法,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治理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长江流域防洪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总体布局,以反映三峡工程及上游大型水库建成后防洪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防洪的要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有序、综合开发利用长江,给洪水以出路

13、,适度承担洪水风险;统筹协调防洪减灾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防洪建设与洪水管理的关系,加强依法治水、科学治水,提高长江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为维护健康长江提供防洪安全保障。2.2 规划原则(1)根据长江洪水与洪灾特点,对上中下游、干支流洪水治理做出全面规划,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规划重点。根据国家防洪标准和防洪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洪标准,做到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分析研究上中下游、干支流的洪水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统筹安排洪水治理措施,做到“综合治理”、“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突出防洪体系的整体作用。加固堤

14、防、清淤除障、疏浚河道,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对湖区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湖区重点圩垸的防洪除涝标准;建设好干支流水利枢纽控制工程,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考虑三峡等水库的调蓄洪水能力,并结合规划堤防建设后形成的河道行洪能力等因素,对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蓄滞洪区规划进行调整,搞好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强洪水预报、调度方案研究,建立和完善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受洪水威胁地区的风险管理水平。(3)坚持防洪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积极推行封山育林,对过度开垦的土地有步骤地退耕还林,加快林草植被恢复建设,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恢复与改善已遭破坏

15、的生态环境,减少江河、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4)规划拟定的防洪目标、防洪标准及防洪工程布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协调。2.3规划水平年和防洪减灾目标本次防洪规划以2015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以2025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规划到近期2015年,巩固、完善现有防洪体系,考虑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防洪的作用和影响,加快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建设,使荆江地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在遭遇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时有对策和措施,两岸主要防洪大堤不溃决,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城陵矶以下河段能防御1954年洪水;重要蓄滞洪区能适时按量使用;主要城市、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垸、主要支流堤防基本

16、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规划到2025年,进一步健全和提高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体系,妥善处理超额洪水,增强防洪减灾能力,遇常遇洪水和较大洪水时,可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在遭遇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致发生大的动荡,生态环境不会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进程不会受到重大干扰。对山洪灾害、风暴潮灾害等,有对策和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 防洪体系及整体布局3.1 防洪区长江流域防洪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面积为15.38万km2,虽仅占全流域面积的8.5%,但区内有11533万人,占全流域的27.2%,地区生产总值约24127亿元,占全流域的40.0%。长江上游防洪区主要是河谷滩地和平坝盆地,总面积为1.34万km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