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6.74KB ,
资源ID:127433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433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神病学期末复习资料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神病学期末复习资料模板.docx

1、精神病学期末复习资料模板精神病学第一章 绪论1.常用精神障碍分类系统(P13) 1)DSM: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BEST) 2)ICD:国际分类(WTO公布的) 3)CC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内感性不适(P23) 躯体内部产生的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等感觉。是一种感觉障碍。2.内脏性幻觉(p24)躯体内部产生的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常固定于某一具体的部位、脏器)的异常知觉。是一种知觉障碍。3.思维化声(思维鸣响)(P26)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被声音重复或在头脑里回响,即思想变成了清晰可辨的言语声,认为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是

2、一种幻觉。4.机能性幻觉(功能性幻觉)(P24)幻觉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机能性幻听最常见。*5.持续言语 持续言语指患者单调地重复某一概念,或对于某些不同的问题,总是用第一次回答的话来回答,思维联想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6.刻板言语 指病人机械而刻板地重复一些与当前情景无关的毫无意义的词或句子,如病人长时间地吟道:我去旅游、我去旅游,常与刻板动作同时出现。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1.临床分析与诊断 原则:“避轻就重”原则、“先急后缓”原则诊断:器质性障碍内源性障碍心因性障碍2.SCL -90又称症状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3、1.谵妄(P51) 1)定义: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又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2)临床表现: 大多急性起病,突然发生,部分病人可有1-2天的前驱期,表现为怠倦、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 .意识障碍:主要是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意识内容改变 感知觉障碍:错觉、幻觉 思维障碍:思维不连贯,有时伴妄想 记忆障碍:瞬时及短时记忆障碍,事后部分或全部遗忘 定向障碍:时间、地点甚至人物定向障碍 情感障碍:焦虑、抑郁、情感不稳、恐惧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不自主运动:震颤、扑翼样运动、多发性肌阵挛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一天内病情波动:

4、昼轻夜重2.痴呆综合征 是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全面性智能衰退,包括记忆、思维、理解、计算,乃至言语能力都受到损害,并因此影响到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的功能,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意识并无异常。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慢性脑病综合征。3.阿尔茨海默病(AD)(P55) 1)定义: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本病起病徐缓,病程呈进行性,病因迄今未明,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中较多见。病理改变以大脑弥漫性萎缩和神经细胞变性为主。2)临床表现: 第一期(早期) 1-3年,以近记忆障碍、学习新知识能力低下、视空间定向障碍、缺乏主动性,生活自理或部

5、分自理。 第二期(中期) 2-10年,智能与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皮质受损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也可出现幻觉和妄想。神经系统可有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第三期(后期) 8-12年,呈明显痴呆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明显肌强直、震颤和强握、摸索反射,大小便失禁,可出现癫痫样发作。3)预后不良,部分进展较快,最终常因营养不良、肺炎等并发症或衰竭死亡。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P74) 能够影响人类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 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心理、生理状态。2.依赖(P74)

6、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使用者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 分为:躯体依赖、心理依赖3.滥用(P74) 指反复使用药物,偏离了社会常模与医疗允许,导致了躯体或心理方面明显的不良后果(社会功能、心身健康等) 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滥用者没有明显的耐受性增加或戒断症状,反之就是依赖综合征4.耐受性(P74) 是一种大多数精神活性物质反复使用后的状态,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5.戒断状态(P75)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

7、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6.Korsakoff综合征(科萨科夫综合征、遗忘综合征)(P81、P54)是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的遗忘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 还可能有幻觉、夜间谵妄等,不是由于任何躯体或其他精神障碍所致。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1.精神分裂症定义(P89)一组是最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病程多迁延,缓慢发展,部分患者有发展为衰退的可能。*2.精神分裂症基本症状(Bleuler提出、P89)4A症状:联想障

8、碍、情感迟钝、矛盾观念、内向性3.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P94) 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未分化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发病年龄青少年15-25岁青壮年中年期起病快慢缓慢较快急性起病较为缓慢主要表现以懒散、漫不经心、情感淡漠和意志缺乏为主要征象情感改变和联想障碍表现为紧张性兴奋或木僵突然爆发的行为异常被害妄想常伴有幻觉和怪异行为进展及预后随病程的进展,精神衰退日益明显病程快,预后较差进展快、自发缓解、预后好病程发展较为缓慢,预后较好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要点: 在无意识障碍及智能缺损背景下出现以思维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精神活动紊乱。 多发病于青壮年,隐袭起病,缓慢进

9、展,呈现持续性,进行性疾病过程。 临床表现具有精神分裂的特征性症状 随病程进展可出现人格改变,精神活动常有趋于衰退的倾向。 自知力缺失,家族史阳性和病前的分裂性人格特征是诊断的参考依据。 一般无躯体病和神经系统的病理基础,化验及特殊检查结果亦无阳性所见。*4.首次发病,需服药2年(2年维持);再次发病,需五年维持;3次,终生维持。以往认为维持剂量为急性期治疗剂量的1/2-1/3,甚至1/4-1/5左右。现在认为维持量应为急性期治疗剂量的全量或至少不低于3/4量。第八章 心境障碍1.心境障碍定义(P103)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

10、精神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经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2.心境障碍病因(P103) 1)神经生化改变方面 5-HT假说: 5-HT1A和5-HT 2A受体功能相互拮抗,两者平衡才能使心境正常。抑郁症、躁狂症患者5-HT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NE假说:1受体和受体功能相互拮抗。抑郁症、躁狂症患者NE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DA假说:D1受体和D2受体功能相互拮抗。抑郁症、躁狂症患者DA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第二信使平衡失调假说:cA

11、MP和PI代谢异常。 褪黑素假说(季节性情感障碍):5-HT过多转化为褪黑素。*3.心境障碍生物学指标: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阳性4.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P106)典型症状: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和意向行为降低(“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性抑制、消极观念和自杀行为、思维内容障碍、生物性症状(睡眠障碍、晨重夜轻、食欲减退、与体重降低、性功能减退、其他生物性症状)、其他症状5.躁狂发作典型症状(P105) 1)典型症状:情绪高涨、思维活动加快和意志行为增强(“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随境转移、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睡眠障碍、其他症状2)药物治疗 需维

12、持血锂浓度:急性期0.8-1.2mmol/L,维持治疗0.4-0.8mmol/L第九章 神经症与癔症1.神经症的共同特点(P113)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患者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与人格基础临床主要表现有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分离或转换症状和多种躯体不适感 无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无精神病性的症状 对疾病有相当的自知力,有明显主观痛苦感受,有求治要求 一般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病程多持续迁延2.惊恐发作(P117)1)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 仿佛将要窒息、疯狂、死亡患者宛如濒临末日,会奔走、惊叫、呼救等 2)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心脏症状:胸闷、心动过速、心跳不规则等 呼吸系统

13、:呼吸困难、过度换气等 神经系统:头痛、头昏、眩晕、感觉异常、出汗、发抖、全身无力等3.强迫症的临床表现(P123)1)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情绪、强迫意向(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违背意愿的强烈内心冲动强迫性害怕失去控制) 2)强迫行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4.神经症治疗的核心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最根本目的是促进神经症患者人格的成长与完善5.癔病性人格特征(P131心理因素中的(3)) 情绪加强认识、思维服从于情感 高度暗示性和自我暗示性 表演性人格特征 高度自我中心主义 第十章 应激相关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P13

14、8) 1)定义: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指以急剧的、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数分钟至数小时)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2)临床特点: 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缩小,定向障碍。 情感症状:反应迟钝,情感麻木、淡漠,也可出现焦虑、惊恐、激越或情感爆发。 行为动作:运动迟缓,动作减少,木僵状态。 高度警觉状态:因触境生情而出现,闪回或重现创伤经历。 离开创伤环境后症状迅速缓解,事后可遗忘。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140)1)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

15、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2)临床表现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a.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 b.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 c.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状闪回) d.当面临类似情绪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 a.难于入睡或易惊醒 b.注意集中困难 c.激惹性增高 d.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e.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持续回避 a.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 b.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

16、回忆的活动或场所 c.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 d.情感麻木,与人疏远,不亲切,对亲人情感变淡 e.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 f.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3.适应障碍(P143)是指在易感个性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患者病前一般都有人格缺陷,适应能力差。十一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1.神经性厌食(P145)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异常进食行为,其特征是故意限制进食或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减轻体重,使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常伴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2.神经性贪食(P147)是反复发作的不

17、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进食后采取引吐、导泻、利尿、禁食或过度运动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后发胖的一种进食障碍。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年轻女性患病率约为1-3%。十二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1.人格障碍定义(P157) 于早年开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病人形成一贯的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患者也为此感到痛苦和贻害周围。2.人格障碍常见类型(P158)1)偏执性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4)表演性人格障碍5)自恋型人格障碍6)边缘性人格障碍7)冲动性人格障碍 8)癔症性人格障碍 9)强迫性人格障碍10

18、)焦虑性人格障碍 11)依赖性人格障碍3.人格障碍诊断标准(P161) 1)症状标准:个人内心体验/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文化所期待/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的、稳定的、长期的,至少有下列异常偏离中的一项: A.认知:感知及解释外部人和事,并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B.情感:范围、强度,情感的唤起和反应。 C.意志:控制冲动和满足个人需要的方式。 2)严重标准:因为行为模式偏离正常,病人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3)病程标准:开始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现年已18岁以上,已持续2年以上。 4)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5)诊断时注意事项 理解描述

19、性定义,尤其是“一贯”的涵义 短暂的接触印象、患者本人的评价都可能是不准确的!人格测验也只是参考!必须有长期接触者的描述! 必须18岁以上,病程2年以上。 注意和人格改变鉴别,注意重叠表现和合并诊断。4.易性症(性身份障碍、P163) 强烈渴望异性生活、认同自己的异性心理(纯粹的同性恋心理),对本身解剖性别的苦恼和不认同,强烈而持久地希望改变解剖性别以符合自己心理上认同的性别的愿望和行动,症状持续2年以上,需排除其他精神障碍。5.性偏好障碍(P163) 性唤起和性满足的方式持久地偏离正常,异常行为是满足性欲或达到性兴奋的唯一的/或必需的/或最主要的方式(不包括:特殊环境中暂时的异常性行为、正常

20、性活动中的异常辅助方式)包括:恋物症、恋物性异装症、(性窒息)、露阴症、窥阴症、恋童症、施虐受虐症、摩擦症、恋尸症等等6.比较分析诊断性定向性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对本身生殖器的态度异性服装的作用婚姻异装癖异性完全主动爱护引起自身情欲多倾向于结婚易性癖同性完全被动厌恶、弃除不引起自身情欲很难适应异性婚恋关系同性恋同性完全被动爱护不引起自身情欲很难适应异性婚恋关系第十三章 精神发育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MR)(P186)1)定义:是指起病于18岁以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原因所引起,以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2)临床表现分级等级智商心

21、理年龄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轻度50-599-12岁无明显障碍有一定计算能力不能完成小学教育,可学会简单的谋生技能中度35-496-9岁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生活,可以生活自理和简单劳动重度20-343-6岁能学会简单词句,不能进行交流 不会记数,不能建立数的概念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极重度203岁以下语言功能缺失完全没有数的概念完全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终生需要别人照顾 3)治疗(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教育训练:由教师、家长、医师相互配合,帮助其尽量掌握文化知识,学习和培养日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自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职业

22、能力)。 药物治疗: a.病因治疗:少数病因明确的(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要进行饮食治疗,避免或减轻智力损害。 b.脑功能发育药物治疗:脑复康、脑活素、-氨酪酸 c.药物对症治疗:多动、精神运动性兴奋、癫痫等。 心理行为治疗: a.支持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 b.家庭治疗2.儿童孤独症(P190) 1)典型症状 社会交往障碍: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患儿表现极度孤独,对自己家庭的亲人以及周围人均缺乏情感联系,回避与他人目光接触,对环境缺乏兴趣,父母离开时都无所谓不与小伙伴一道玩。 交流障碍(就诊主因): a.言语交流障碍:言语发育延迟最为多见,常发出尖叫声或无意义的音节。言语理解能

23、力障碍,缺少对讲话的反应,往往不能用语言交流,常模仿、重复别人简短字句。 b.非言语交流障碍:倾向于用动作和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身体语言仍较同龄人少。 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行为模式: a.异常的吃饭和睡眠姿势。 b.对人不感兴趣,常对某些无生命物体表示异常的迷恋,如对短予盖、旋转的东西(如电风扇)、门锁等产生强烈的迷恋,常表现为重复动作、刻板运动行为。 2)非典型症状 智能障碍: a.一般无明显呆滞外貌。 b.约75-80左右患儿智力低下。 c.少数患儿表现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代偿作用),如具有对字、数和歌词、诗词的识记、背诵表现超常的机械记忆和推算能力(高智能型和低职能型)。 感知

24、觉反应异常: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发生过分敏感,有的近似“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的征象。反复自伤亦不表示痛苦、而对触痒却忍受不了。 3)非特异症状 神经症症状:可有恐惧、紧张焦虑、甚至惊恐发作,年长、语言、智力较好者常伴有强迫症状。 多动症状和行为异常:多数合并注意缺欠和多动症状,1/5有抽动症状,自伤、冲动、攻击、破坏、违拗等行为多见,少数有性自慰和拔毛行为。癫痫发作:12-20%出现癫痫发作,低智能型多,其中1/3脑电图异常表现。 4)治疗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关键,经过诊断评估和全面的医学、心理检查,诊断明确,及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教育和训练(是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是

25、促进语言发育、提高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和学习技能。通常在家庭、特殊学校和医疗机构由教师、父母和医生对患儿进行特殊教育训练。 心理治疗 a.行为治疗(最为常用) b.认知治疗(对高智能型激发自身潜力) c.家庭治疗 药物疗法(无特异性药物,只是改善情绪和行为) a.抗精神病药(小剂量、短期使用,注意副作用): b.抗抑郁药: c.中枢兴奋药: d.抗癫痫药:苯巴比妥、硝基西泮、卡马西平。4.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相对较好有质的缺欠交流障碍与智力、言语水平相当言语、非言语交流均有明显障碍智能障碍普遍低下不平衡,机械记忆、空间视觉能力相对较好外貌特征多有先

26、天畸形、痴呆外貌外貌多正常第十四章 儿童情绪行为障碍1.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P196) 1)临床表现: 注意障碍(主要症状) 不能专心听课、做作业也心不在焉,丢三落四,容易因外界刺激而转移注意力。程度轻者对某些感兴趣的活动,重度者对任何活动都表现注意涣散。 活动过多与好冲动 从小起就特别好动,不论在家或在校都格外兴奋多动。不能安静听课,小动作明显增多,坐不住,不遵守课堂的秩序和纪律,常干扰别人。活动具有冲动性的特点,表现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常会做出不加思考的举动,易激惹或冲动,不顾后果。情绪不稳,一些小事就发脾气或叫喊、哭闹。 学习困难与认知功能障碍(就诊主要原因) 本症患儿大多数智力

27、正常或接近正常。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而影响学习,造成学业不良。少数多动症患儿表现有视听或视运动功能缺陷,动作技巧方面笨拙、不协调。 情绪与行为障碍 不听从父母和老师的管敦、好挑斗、打架、干扰集体活动、说谎、逃学、不守纪律或其他品行间题。本症患儿体格检查大多数正常。 2)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时间标准:起病于学龄前(7岁),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 症状标准(同时具备):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对社会功能(学业或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排除标准: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儿童期精神病、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神经系统疾病 3)治疗根据患儿及其家庭特点,采取对父母教育和训练、对孩子心理治

28、疗和药物治疗相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家庭疗法)心理治疗: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感觉统合治疗药物治疗:中枢兴奋剂(利他林)2.品行障碍(P201) 1)临床表现 反社会行为(违反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逃学、出走、外宿、盗窃、抢劫、强奸、虐待、伤人、纵火。 攻击性行为(对他人的攻击和对财产的破坏):分为言语性攻击(女性)和动作性攻击(男性)。包括打架、虐待(弱小、残疾人、小动物)、损坏公共财物。 对立违抗性行为: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不理睬或拒绝成人的要求或规定,因自己过失而责怪他人,与父母老师对抗争吵,故意干扰他人或违反规定。 共患问题:多动症、情绪抑郁或焦虑、容易激

29、惹,也可伴有发育障碍(智商低、接受能力差、运动不协调)。3.抽动障碍(P203) 治疗原则:对短暂性抽动障碍或症状较轻者采用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TS、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心理治疗。第十五章 精神疾病的躯体治疗1.抗抑郁药物全程治疗策略(P217) 1)急性期治疗:服药6-8周,控制症状,缓解发作 2)巩固期治疗:服药3-6个月,稳定疗效,医药原量 3)维持期治疗: 一次发作后,服药6-12个月。复发机率50% 二次发作,服药3-5年。复发机率70% 三次以上发作,需长期服药治疗,剂量可酌情降低。复发机率90%*2.大脑主要功能分层 网状激活系统(警觉系统)大脑皮层小脑控制知觉的脑中枢控制心脏和肺活动的脑中枢(酒精、咖啡作用顺序)3.电痉挛治疗定义(P225) 又称电休克治疗,是以适量的短暂电流通过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和痉挛发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