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14.61KB ,
资源ID:127339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339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骨伤科检查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骨伤科检查方法.docx

1、骨伤科检查方法临床检查法本章共6节。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是:了解人体各关节的运动的正常活动范围,肢体力线、长度和周径测量,以及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关节超声检查的原理及其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熟悉四诊的基本内容,各部特殊检查方法、神经功能检查方法、X线常用检查方法及CT、MRI的原理及其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掌握损伤的症状及体征、骨疾病的症状体征的检查方法,重点是掌握问诊、局部望诊及触诊常用方法,各种检查方法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提示的诊断信息。深刻领会四诊合参、辩证论征是思想内涵,正确运用临床技能的能力,培养建立诊断思想能力。中医骨伤科学是以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防范为研究范畴,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大部分

2、为损伤性疾患和筋骨关节疾病两大类。骨伤科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临床骨关节、肌肉、神经检查和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将搜集到的临床资料作为依据,按病因、部位、伤势、病性等进行分类,并以脏腑、气血、经络、皮肉筋骨等理论基础,根据其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在骨伤病的辩证过程中,既要有整体观念,重视全面的检查,又要注意结合骨伤科的特点,进行骨关节局部检查。骨与关节检查是诊断骨伤科疾病的最基本手段,是发现临床客观体征的重要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骨伤科检查是发现患者有无骨与关节病变,及病变部位、性质、程度等的重要方法。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务求认真仔细还要有整

3、体观念,避免误诊、漏诊;检查时要与正常解剖和运动机能相对比,通常使用与健侧对比法;局部检查要从病变以外的区域开始,先检查健肢或症状较轻的肢体,对小儿患者更应如此,以免小儿因疼痛拒绝检查;检查时要注意室温,尽量充分暴露受检查部位,女患者应有女护士或家属陪同;有些骨科情况如畸形、肿瘤应该绘图,比用文字描述更为简明易懂。检查时还应注意不可一味的侧重于骨科检查,而忽略了影响生命的病因。第一节 关节运动检查一、 视诊(一)一般性视诊检查应对患者的各个侧面和各种不同体位进行观察。包括发育、营养、身材、体型和姿势等。仔细观察躯干和四肢的姿势、轴线,以及步态;四肢是否对称、患部有无肌肉萎缩、脊柱生理弯曲有无改

4、变;有无痉挛、肿胀、包块、分泌物及其性质以及局部包扎固定的情况;皮肤色泽、出汗多少、有无畸形等。仔细观察需要检查的关节,要特别注意以下5点:1.有无肿胀 如果有肿胀,肿胀是弥散的还是局限的如果肿胀是弥散的,观察肿胀是局限于关节还是超过了关节,如果肿胀局限于关节,那么肿胀的原因可能是:(1)过量的滑液(渗出液): 如外伤或其他非化脓性炎症(风湿性或骨性关节炎等)(2)出血(关节积血):如近期发生的急性损伤或放血异常;(3)脓液(化脓性关节炎) :如急性化脓性感染等引起。若肿胀跳过了关节区域其原因可能为肢体的感染、肿瘤。淋巴和静脉回流异常等。如果是局限性肿胀,应注意肿胀的位置以及其下方的结构,因为

5、这有助于提供肿胀的可能原因和鉴别。2.有无擦伤 擦伤则提示可能有外伤,外伤可以是冲击伤、重力伤或其他的速度伤。3.有无皮肤的颜色的改变或水肿 这些通常是外伤或感染的局部反应。4.有无肌肉的萎缩 肌肉萎缩的一般是有疼痛或其他的机能不全或肌肉的神经改变等引起的失用性改变。 5.有无任何形态或姿势的改变,或有无肢体短缩 许多原因可能造成形态和姿势的改变,(包括先天性异常既件的外伤、骨的矿化紊乱和损坏性关节疾病):如果有这些异常应该加以注意,以便在以后的检查中洋细了解有关的情况。(二)步态检查 步态是指患者在行走时的姿势、步伐、足印的形态等。通过步态检查,不仅说明其下肢是否正常,也反映全身运动是否协调

6、。步态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及血管系统等有密切关系。1.步态检查的内容(1)步行方向:是指左右足印之间中点的连线,观察此线是否与检查者指定的方向一致,有无偏斜。在前庭系统疾病、小脑共济失调时,此线偏斜或不成直线。应分别检查前进、后退、闭眼、睁眼时的步行方向。(2)步行宽度:即足印的足跟内侧缘至步行方向的距离。髋关节后脱位、膝内翻等病变时,此距离变大;在膝外翻、偏瘫等病变时,距离变小。(3)步行角度:即足印与步行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正常人约为15。角度过大,称外八字脚,可见于膝外翻、股骨头骨骺滑脱等。角度过小,称内八字脚,可见于膝内翻、髋关节后脱位、平足症、偏瘫步态、剪式步态等。(4)步行长度:即

7、同一足前后两足印足跟之间的距离。在一侧下肢短缩、偏瘫等步态时,此长度缩小;在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及小脑共济失调时,此长度变长(图6-1)。图6-1步行方向、角度、宽度与长度2.正常步态:正常人行走时的步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足跟接触地面开始,过渡到第5跖骨头、第1跖骨头触地,一直到脚趾离开地面,这一段时间称为触地相;第二阶段是从脚趾离开地面到足跟再次着地的这段时间,称为迈步相。在一定时间内双足同时着地,称为双足触地相。步态检查时,嘱患者以自然的姿态和速度来回步行数次,观察其全身姿势是否协调。步行周期各阶段,下肢各关节的体位和动幅是否正常,速度是否均匀,骨盆摆动、腰椎活动的重心转移和上肢

8、摆动是否协调。嘱患者做闭眼步行可观察出轻度异常步态。对使用拐杖的患者,要测不用拐杖时的步态。3.临床上常见的异常步态如下:(1)疼痛性跛行 为一种保护性跛行,患侧着地后迅速更换健侧。患肢迈步小,健肢迈步较大,步态急促不稳。(2)下肢短缩性跛行 一侧下肢短缩超过34cm以上时,骨盆及躯干倾斜代偿不全,患者常以足尖着地或屈健侧膝行走。(3)髋关节伸直位强直步态 步行时患者需转动全骨盆使患肢向前迈步。(4)髋关节屈曲位强直步态 屈曲位强直小于2025,以腰椎前凸代偿,步态前俯后仰;大于4590腰椎无法代偿。(5)膝关节伸直位强直步态 行走时患侧骨盆升高或患肢外绕弧形前进,与偏瘫步态相似。(6)膝关节

9、屈曲位强直步态 屈曲位强直小于30,以马蹄足代偿;30,呈短缩性跛行。(7)臀大肌瘫痪步态:步行时,以手扶持患侧臀部挺腰并使上身稍后倾,由于臀大肌瘫痪、髋关节后伸无力所致(图6-3)。(8)摇摆步态:臀中肌无力时,不能固定骨盆及提起、外展和旋转大腿。因此,当患肢负重时,躯干向对侧倾斜,呈摇摆步态。由于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髋关节脱位等病变引起的大粗隆上移,使臀中肌的作用支点或杠杆臂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臀中肌肌力的相对不足,同样可呈现此种步态。若为双侧无力,行走时则骨盆左右交替起伏,躯干交替向左右侧倾斜摆动如鸭行,也称鸭步(图6-3)。(9)股四头肌瘫痪步态:行走时,

10、患者用手压在患肢膝上并向后推压,以稳定膝关节,这是由于股四头肌瘫痪,伸膝无力,不能支持体重所致(图6-3)。(10)尖足步态 小腿伸肌群瘫痪或踝关节马蹄位强直,引起足下垂,即尖足畸形。尖足畸形使患肢相对增长,健肢相对变短。步行时,为了避免足尖擦地,骨盆向健侧倾斜,使患肢抬高,但跨步小,形似跨越门槛状,故称跨阈步态或跨阶式步态。(11)跟足步态 胫神经麻痹、小腿后侧肌群瘫痪、跟腱完全断裂等,致足不能或无力跖屈,足弓变高,步行时只能以足跟着地,步态不稳,如小脚妇女走路。(12)平足步态 严重平足,足弓塌陷,步行时足呈外翻位拖行。(13)剪式步态 因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股四头肌与股内收肌群痉挛,所以步

11、行时,双膝僵硬伸直,足跖屈内收。跨步时,两膝相互交叉,两腿牵曳而行,足迹各呈半圆形;踏地时与正常人相反,先以足尖着地(图6-3)。(14)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 又称运动性共济失调步态,醉汉步态或横行步态。小脑疾病使四肢肌张力减低,或前庭系统疾患使躯干运动失调,患者步行时辨距不准,跨步时步伐大,步距宽,举足探步,漂浮不定,左右摇摆,蹒跚而行,形如醉汉。自己明知步伐错误,却又无法矫正。(15)偏瘫步态 步行时偏瘫侧下肢表现与剪式步态相似。患侧髋关节处于外旋位,膝僵直,足内收和跖屈,各趾跖屈,所以患肢跨步前,靠躯干肌先抬高患侧骨盆,以提起患肢,然后以髋关节为中心,直着腿,足趾擦地,向外划半个圆圈跨前一

12、步,故又称弧形步态。(16)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走路时总是两眼注视地面,步行宽度过大,步行长度不一,举足过高,整个足底同时踏地而“叭!叭!作响,步态蹒跚,左右摇晃。若闭眼或在暗中,则步态更加不稳,甚至跌倒。 (17)间歇性跛行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的患者,每行lkm左右小腿后部与足底即感酸胀、疼痛,以致被迫停步休息,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再走。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每行lkm左右,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加重,被迫停步蹲下或坐下休息,然后再走,行程越来越短,休息次数越来越多,但骑自行车可行数千米。 股四头肌瘫痪步态 摇摆步态 剪式步态 臀大肌瘫痪步态图6-2二、触诊 触诊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无压痛及压痛

13、的部位、性质、程度、范围等。检查时应将患部置于松弛体位,尽量减少痉挛对检查的影响;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脊柱有无侧弯等;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音;局部皮温及湿度;有无肿胀及包块,及包块的部位、大小、硬度、有无压痛、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及有无波动感等。(一)压痛点的检查 先让患者用一个手指指明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然后检查者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做按压动作,检查有无压痛。一般先由外围健康组织逐渐向痛点中心移动,动作应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由静止到运动地进行按压。勿使用暴力,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防止并发症(如骨折)的发生。检查时要注意分析压痛的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如局限性压痛、放射性压痛、感应性压痛等)

14、。若干常见病都有一定部位的压痛点,若病灶表浅,压痛点很容易找到,若病灶深在,则需要用多种方法寻找压痛点,如间接压痛、叩击痛、轴压痛、痛点封闭试验等。根据压痛的深浅可判断病变的解剖层次,熟记这些压痛点的部位有助于诊断。若要判断压痛点的真伪,可以在局部反复检查几次压痛点,如果压痛点的位置固定不变,则说明是真正的压痛点。此法常用于腰背痛的检查。 (二)有无异常活动及摩擦感。如髌骨软化症有摩擦感,骨折有骨擦感或异常活动。 (三)有无包块及包块的部位、大小、硬度、数目、活动度,边界、波动感、搏动感,震颇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 (三)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改变。 (四)局部皮肤的温度、湿度、硬度、弹性,有无可

15、凹性水肿,对瘢痕组织要了解其与周围组织和深部组织有无粘连。三、叩诊 叩诊分为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主要检查叩击痛。 (一)纵轴叩击痛(传导痛) 怀疑长骨或关节病变时,检查者可握拳沿患者四肢长轴方向叩击,如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骨关节的急性损伤或炎症的病例。 (二)棘突叩击痛 用叩诊锤叩击相应的棘突,如有骨折或炎症常出现叩击痛。叩击痛也可以判断病变的深浅,浅层软组织损伤压痛明显,而叩击痛不一定明显。反之深部骨关节病变压痛不明显而叩击痛却较明显。 (三)骨突点叩击试验 当软组织病变和骨组织病变一时不好鉴别时,如上臂或小腿的损伤,分别用叩诊锤叩击肱骨内髁或胫骨内踝,软组织和骨组织的震动痛性

16、质不同,可以帮助鉴别。叩击大粗隆突出部,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有股骨颈或粗隆部骨折。四、听诊听诊主要注意以下声音:(一)骨擦音 骨擦音是耳闻的骨摩擦音,骨摩擦感是手触得的骨摩擦感觉。用手指轻压骨折局部,逐渐加重再逐渐放轻,在一压一放时,即可听到骨折端粗糙的摩擦音或触到摩擦感,此为诊断骨折的可靠体征。(二)骨传导试验 当怀疑有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时,以震动的音叉放在两侧肢体末梢对称的骨隆起部,然后把听筒放在肢体近端的骨隆起部(一般上肢放在胸骨柄处,下肢放在耻骨联合处),当股骨或肱骨完全骨折时,可闻及骨传导音明显减弱。此法简便,在急诊时可以采用。(三)关节活动时的响声 正常关节可有生理性关节响声,但无症状。

17、若关节内和邻近组织产生不正常响声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则应视为异常响声而引起注意。如膝骨性关节病时发出碾米样粗糙响声,伸屈髋关节时,阔筋膜在股骨大粗隆部前后滑动引起弹响,通常谓之“弹响髋”。(四)肌腱摩擦音 如腱鞘发生炎症而变得粗糙、增厚,在肌腱活动时就会产生摩擦音和摩擦感。若形成纤维骨管的腱鞘增厚,在肌腱活动时,可以发生弹响,称之“弹响指”或“扳机指”。肌腱摩擦感多发生在手部,在掌部与手指结核性屈肌腱腱鞘炎时,摩擦感最为显着。(五)肢体的血流杂音 动脉瘤、动脉瘘、骨肉瘤、血管瘤等可于局部听到血流杂音,并可用手触到震颤感。五、关节运动检查关节运动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查关节、肌肉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18、巾的功能状况察患者活动姿势、运动范围以及肢体活动与疼痛的关系,以便及时发现疾患的部位。运动功能检查对脊柱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关节运动功能检查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无论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大或减小,以及临床症状的出,均为不正常。临床上一般先检查主动运动,后检查被动运动,并作好记录。(一)、主动活动的检查 人体各关节的功能活动范围,是指每个关节从中立位运动到各方位最大角度的范围。包括中立位0法和邻肢夹角法。脊柱和四肢关节的活动范围检查以中立位0法为标准。1.中立位0法:即以关节中立位为0,每个关节从中立位到关节运动所达到的最大角度。各关节中立位(0)的标准如下:肩关节:上臂自然下垂,并靠近胸壁,屈

19、肘90,前臂伸向前。肘关节:上臂与前臂成一直线。前臂:上臂贴胸,屈肘90,拇指向上。腕:手与前臂成一直线,手掌向下。拇指:拇指伸直,与第2指相并。第25指:伸直位,以中指为心测量第2及第4、5指外展,测量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屈曲和超伸。脊柱:直立,两眼平视,下颌内收,测量屈、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及右旋。髋关节:平卧位,腰不过分前凸,两侧髂前上棘在同一水平线上,下肢自然伸直,髌骨向前。膝关节:大腿与小腿成一直线,测量屈曲及超伸。踝关节:足纵轴与小腿呈90位,测量跖屈及背屈。足:足尖向前方,趾与足底平面呈一直线。2.邻肢夹角法:以两个相邻肢段互相移近时形成的角度来计算。关节完全伸直时定为180

20、,关节屈曲时,随着屈曲程度的加大,而夹角度数逐渐减小,它表示两相邻肢段的位置关系。如膝关节伸直时为180,屈曲为120,活动范围为18012060。但此种记录方法容易引起理解的混乱。3.量长度法:不易精确测量角度的部位,关节功能可用长度测量以记录各骨的相对移动范围。如胸椎屈伸时颈椎及胸椎棘突间距可增减46cm。腰椎前屈时测量下垂的中指尖与地面的距离。腰椎正常前屈时颈椎到骶椎的棘突间距可增加15cm。手指的屈曲范围可测量指尖距掌面远侧横纹的距离。(二)被动活动的检查(1)与主动运动方向相同的活动:正常时其活动范围比主动运动的范围大。当关节节强直时,主动及被动活动均有障碍;肌肉瘫痪时,不能主动活动

21、,但是被动活动正常。甚至超过正常的范围。(2)与主动运动方向不同的活动:包括沿躯干、肢体纵轴的牵拉、挤压及侧方活动,注意是否有常活动及疼痛。被挤压的组织主要是骨与关节,以及椎间盘与神经根等;被牵拉的组织主要是韧带、肌肉、筋膜、肌腱、关节囊及椎间盘等。(三)、关节活动异常1.肌肉痉挛:急性外伤或关节炎时,由于疼痛,可使主动及被动运动受限,甚至完全强直;局部肌肉有压痛、紧张、僵硬感等。2.肌肉挛缩:多见于肢体长期制动,或因瘢痕引起关节囊、韧带、筋膜、肌肉、肌腱结构上的变化,导致肌肉挛缩,使关节活动受限。3.关节强直:多由于关节内纤维性粘连或关节周围大量瘢痕组织的形成所致。引起关节强直的病理性改变的

22、原因很多,但以损伤和炎症多见。4.关节活动范围超常:见于关节囊被破坏、关节囊或支持韧带过度松弛或断裂等。5.假性关节活动:指不在关节处肢体(骨干)的异常活动,见于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四)、关节活动范围1. 颈、胸、腰功能活动范围 颈部活动范围: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图6-3)。腰部活动范围: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 (固定骨盆,以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的角度计算) (图6-4)。2.上肢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90,后伸45,外展90内收2040、肘尖达腹中线,内旋80,外旋30,上举90(图6-5)。肘关节活动范围:屈

23、曲140,过伸010,旋前(掌心向下)90,旋后(掌心向上)90(图6-6)。 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3560,掌屈5060,桡偏2530,尺偏3040(图6-7)。 3.下肢关节活动范围髋关节活动范围:屈曲145,后伸40,外展3045,内收2030,外旋40,内旋40(图6-8)。 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145,过伸10(图6-9)。踝关节 活动范围;背伸2030,跖屈4050(图6-10)。 图6-5 肩关节活动范围图6-7 腕关节几手部活动范围 背伸45跖屈3040足外翻 3035足内翻3000跖趾关节中趾关节图6-10踝关节和足活动范围(五)、关节运动检查的注意点:1.测量关节运动范围,

24、应注意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方式及锻炼程度造成的个体差异,并注意与健侧肢体作对比测量。2.先查主动运动,后查被动运动。如果主动运动正常,一般不必要再作被动运动检查;如果主动运动异常,则应进一步检查其被动活动。3.注意关节内外障碍的鉴别。主动运动异常,被动运动正常时,说明病变不在关节内,可能为神经、肌肉等关节外疾患;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均受限制,说明病变可能在关节内或其周围软组织内。4.注意排除相邻关节的互相影响或互相补偿。如髋关节运动限制时,可由腰部各关节补偿。 5.体征与运动的关系:在关节运动检查时若出现疼痛、摩擦音或摩擦感,应注意它们与活动的关系,对疾病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如冈上肌肌腱炎

25、时,肩关节外展60o120o时出现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可以在直腿抬高试验30o70o范围内出现疼痛。第二节 肢体的力线、长度和周径测量(一)、人体解剖学姿势和常用的方位术语人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在检查中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必须有相对固定的姿势做标准,才便于准确地描述和记录检查结果。这个标准姿势就是解剖学姿势,即人体直立,双目向前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脚靠拢,脚尖向前。常用的方位术语有:上、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对四肢而言,接近肢体根部者为上端,也称近端,远离肢体根部者为下端,也称远端。前、后: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内侧、外侧:接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线者为外侧;前臂内侧也

26、称尺侧,前臂外侧也称桡侧;小腿的内侧也称胫侧,小腿的外侧也称腓侧。常用的断面术语有:矢状面:从前后方向沿人体的长轴把人体纵切成左右两部分而设的平面。额状面:从左右方向上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而设的平面,它与矢状面成直角。横断面:从水平面上将人体切为上下两部分而设的平面,又称水平面。(二)、 骨科测量的常用标志1.骨性标志:枕外隆凸、第七颈椎棘突、肩峰、肱骨外上髁、髂前上棘、外踝、内踝等。2.表浅静脉标志: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静脉等。3.肌腱标志:股二头肌肌腱、肱二头肌肌腱、跟腱等。4.皮肤皱纹标志:臀横纹、大腿皱纹、腘横纹等。5.身体标志线: 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中线、腋后线、后正中线等。

27、6.体表分区:腹部可分为九个区。右季肋区、上腹区、左季肋区、右腰区、脐区、左腰区、右髋区、下腹区、左髋区。(三)、骨关节临床检查常用的工具尺:应备有公制刻度卷尺。量角器:包括关节量角器、指关节量角器、旋前及旋后量角器。叩诊锤:锤头应以有弹性的橡胶制成品为好,勿用弹性较差的叩诊锤,以便取得正确结果。大头针:多用于检查皮肤感觉障碍的范围或区域,以便明确支配该区域的神经和脊髓节段。其它:音叉、听诊器、棉花、握力计等。(四)、肢体力线的测量1.正常上肢的力线 肱骨头中心、桡骨小头和尺骨茎突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正常肘关节呈生理性外翻,其外翻角女性约为15,男性为10左右(图6-11)。2.正常下肢的力线

28、由髂前上棘开始,通过髌骨中点,止于第一、二趾间趾蹼。幼儿膝关节有生理内、外翻,34岁后逐渐消失;成年人有10的生理外翻(图6-12)。膝内翻与膝外翻畸形方向的判断:畸形的方向是依据身体的中线,而不是某一肢体的中线;畸形的方向以肢体远端部分的方向为准。膝内翻时,两踝并拢,测量两股骨内髁间距;膝外翻时,两膝并拢,测量两胫肢骨内踝间距(图6-13)。3.正常脊柱的力线 从枕骨粗隆到骶骨的连线,应当通过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全部棘突(图6-14)。(侧面)正常人有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椎后凸4个生理性弯曲(图6-15)。身体重心在一定的水平上与生理弧相交,落于第2骶骨上。正常人脊柱在矢状面有个生

29、理弧度,但在额状面则无任何弧度。若脊柱的某一段偏离身体中心线,则为脊柱侧凸。4.正常骨盆的力线 骨盆入口的平面与地平线成一定的角度,即骨盆倾角。女性为55,男性为50.若骨盆倾角增大,为骨盆前倾;若骨盆倾角减小,为骨盆后倾。力线测量时,站立位较仰卧位可靠,重锤法较皮尺法准确。(五)、长度测量 测量时应将肢体置于对称的位置上,先定出测量标志。四肢长度测量方法如下:1.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肩峰至中指指尖)(图6-16)。(1)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2)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2.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脐至内踝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疾病时用)

30、(图6-17)。(1)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2)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下缘,或腓骨小头顶点至外踝下缘。3.肢体的短缩或延长(1)假性短缩或延长:无骨骺结构的实质性破坏,主要是肢体畸形所导致:假性短缩 肢体骨关节结构破坏,肢体关节固定于屈曲强直、挛缩、僵硬的状态,或关节屈曲畸形,或由于肢体的代偿作用,此时所测量的长度较为缩短。假性延长 髋关节前脱位、髋关节外展强直位、马蹄足可见测量的长度较为延长。 (2)真正短缩或延长:是肢体正常骨骺结构的实质破坏所致:真正短缩 两侧肢体在对称位置上测量时,一侧肢体显出短缩,则为真正短缩,主要原因为骨骼的骨骺损伤,影响了肢体的生长发育,或由骨折短

31、缩移位及关节破坏所致。真正延长 多见于创伤,慢性炎症对骨骼局部的刺激,是骨骺。(六)、周径测量 肢体周径的测量,不仅可了解肢体肌肉有无萎缩或肥大,同时也可作为定量检查,从而有利于了解病变是否发展及其进展速度。测量时,两侧肢体应放在对称同等高度的水平位置上。测量肢体肿胀时取最肿胀部位为测量点,测量肌肉萎缩时取肌腹部位作为测量点。肢体周径测量不仅可用于诊断检查,也可作为随访的一种手段。1.上肢:上臂在腋皱褶平面、三角肌止点处环绕二头肌中段作测量(图6-18)。前臂在最粗处测量最大周径,在最细小处测量最小周径(图6-19)。2.下肢:大腿在髌上缘上10cm平面作测量(图6-20)。小腿在小腿最粗处作测量(图6-21)。图6-18上臂周径图6-19 前臂周径图6-20 大腿周径图6-21小腿周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