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6.69KB ,
资源ID:127141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141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docx

1、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方剂学讲课稿:麻黄汤上一次我们讨论到麻黄汤的主证分析,功效归纳,方解以及这个方常用的临床加减方法。下面在运用当中,辨证要点和使用注意两个方面。辨证要点,实际上就是主证加上左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紧,是作为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本证型,辨证要点,也就使用的基本依据,在使用注意方面,作为表虚证,阴血不足,因为伤寒论里讨论了很多,涉及到亡血的这种体质,它不宜用,阳虚也不适合,因麻桂相须,发汗力较强,容易引起大汗亡阳,这在后面相应的扶正解表里,讨论治法。而且用麻黄汤应该遵照张仲景伤寒论的要求,密切观察中病即止,不可过量。这是一个用解表剂的通则。这是对于这个使用注意方面,和辨证要点方

2、面的。附方作为教材来讲,我们教材上有五张附方,重点讨论后面三张,前两张兼湿的,因为现有内科教材里应用当中,都有这些方。这个麻黄加朮汤,麻杏苡甘汤,结合风寒表证,密切运用的,常用方基础方,以大青龙汤,华盖散,三拗汤,我们选择做为附方的重点。今后的很多基础方它的附方,重点选择一部分,像大青龙汤,在临床上这个常用方,临床应用意义比较大的,它是一种寒热俱重,他这个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他恶寒发热,特点是寒热都重。恶寒重发热也重。本身风寒是恶寒重发热轻,由于它有内热,所以在表邪正相争所发的热,以及寒邪入里所化的热,形成的这种状况,造成的寒热俱重。大青龙汤【组成】麻黄去节六两( 12克), 桂枝二两(6克)

3、,甘草炙二两(6克),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克) ,生姜切三两(9克),大枣擘二十枚(10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20克)【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900毫升),先煮麻黄,减二升(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300毫升),去滓,温服一升(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注:关于“温粉”,伤寒论中未注明系何方、何药组成,后世所载也不尽相同。伤寒论讲义(统编教材5版)录有三种:1、葛洪肘后备急方姚大夫辟温病粉身方为“芎 、白芷、藁本三物各等分”;2、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为“锻牡蛎、生黄芪各三钱,粳米粉一两,共研细末,和匀

4、,以稀疏绢包,缓缓扑于肌肤”;3、孝慈备览扑身止汗法:麸皮糯米粉二合,牡蛎、龙骨各二两,共为极细末,以疏绢包裹,周身扑之,其汗自止。【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在临床上,这类证候、这个方的运用,这个常用方,青壮年居多。而且目前看,用于像大叶性肺炎早期这种,表里同病,寒热俱重的这一类。风寒重证,兼内有郁热这一类。这个方是作为治这一类证的基本方。这是常用。尤其是北方地区更多一些。因为风寒入里化热,这个是普遍存在的。过去体会不是很深,开始学的时候,过去做一个附方,体会不是很深。我记得有一年,那个还比较

5、早了,70年代,有一次到东北去,我体会很深。因为近年来很少,虽然去哈尔滨、沈阳这些机会较多,每年都经常去,机会还是多,但多数坐飞机。那年坐火车去给我印象很深。那年过春节前夕,最后是在内蒙通辽过的春节。在这春节前到齐齐哈尔,广播里广播零下42度,我想我过去北京那段时间呆得时间长,过去出生在江苏,一听是零下42度,非常害怕,下了火车,进入候车室,那里边热气腾腾,眼睛上都蒙上一层蒸气了。擦一擦,再一看,使我大吃一惊,候车室里卖什么东西最多?卖冰棍最多。而且都是插在草把子上卖的。就像北京卖冰糖葫芦那样卖的。不是放在箱子里边。因为外面零下42度,里面再热热不到哪去,大家穿得都很厚的,所以那种卖冰棍,它不

6、会化的。它只会越来越粗。当时我就奇怪,怎么这么冷的天都吃这个冰棍呢?在齐齐哈尔住了到第二天,自己咽干口燥,喉咙开始痛了。外寒太甚,阳气不能透发,很快郁而化热,也想吃点冷饮了。所以中医很讲究,辨证当中这个辨证法。辨证论治当中症状这种辨证法。所以在历来加减方当中,虽然风寒是属于寒证,寒郁化热这类证型,以及配套的方剂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说它这种外感风寒,引起肺气不宣的咳嗽,和这些,它同样列为一个郁而化热,一个常见的兼证。所以这类证型多见,尤其北方,以烦躁口渴化热,有的时候它可以兼有咽干。甚至于化热以后咽痛、口苦,可以兼有这类内热、早期发生的这种症状。所以这个方里组成的情况,麻黄汤,增加麻黄用量,就加倍

7、了。再加石膏,同时这个方里,还有姜枣。对于这个方里姜枣的理解,要结合在桂枝汤讨论里去理解,它在表和营卫,在内调和脾胃,调和气血。姜枣这种基本组合,也是从仲景开始的,突出体现在桂枝汤里。当然一直到后世以后逐渐,像汪昂医方集解把很多东西规范的同时,他有好多方里头加姜枣。对内调和脾胃,调和气血,对外可以调和营卫,这是大青龙汤。三拗汤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鼻塞声重,语声不出,咳嗽胸闷。组成麻黄汤去桂枝。三拗汤是个基础方。宣肺解表,用于表证较轻,风寒轻证,而以肺气不宣为主要表现。所以它反映出是一种肺系的症状为主。肺系重象。鼻塞声重,语声不出,咳嗽、胸闷,这个重像。它可以有风寒表证,恶寒

8、,发热,无汗,但较轻,这前面我们讨论过了。因此它去掉桂枝。它没有明显的头身疼痛。加上风寒较轻,因此去掉桂枝了。华盖散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咳嗽上气,呀呷有声,语音不出,咳嗽胸闷。华盖散是个常用方,它发散风寒,因为去掉桂枝,所以用于风寒表寒证较轻。其中反映在肺气不宣,兼有痰气互结。三拗汤里仅仅说到咳嗽有痰,引起一点胸闷,痰阻气机。这里痰气互结严重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类病人,平素就是痰湿之体。平素就有痰湿,加上外寒引动,那就痰多。外寒引动引起肺气不宣,那这个痰气互结就较重了。本身有痰就会平时阻滞气机了,所以内外两因素结合,

9、就使得它在肺气不宣,痰气互结上非常突出。表现出咳嗽上气,上气喘,咳喘,咳嗽可以兼喘,呀呷有声,痰气互结产生的,咳喘的时候,产生一种临床上一些哧拉哧拉那个声音。语声不出,可以产生痰气互结,声音发生重浊,甚至于发音不利。咳嗽胸闷,这个程度,根据痰气互结程度不同,可以不同。所以这个方里的特点,它功用里很重要的特点,祛痰止咳,祛痰它包括降气,它都宣降肺气。这个方降气突出。像苏子,既能温化,化痰,又善于降肺气,降气平喘。陈皮是理气的,和茯苓相配,茯苓健脾渗湿,治疗生痰之源。和陈皮结合,加上理气化湿。这是治疗素有痰湿,治本的。桑皮配合苏子,它既擅长于降(肺)气止咳,同时它偏凉性润,也可以防止温燥药物过于温

10、燥。它是比较润,有一定润肺作用。所以整个这个方,是以三拗汤为基础,治疗感冒轻证,兼痰气互结。降气化痰为其特点。针对痰气互结比较重的。在临床上,这种证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容易反覆感冒的病人。在发作时候,用华盖散来控制。一感冒,感冒并不重。一咳,咳嗽有痰,排痰不利,痰气互结。这个突出的,小孩也很多。所以发作时,有时用华盖散来治,这类治疗很重要是在平时治疗,控制了以后,我们临床观察很多小儿,吃几付华盖散,效果挺好,但是气候稍一变化又来了。内外相引,外邪引动内里的痰湿。关键在于治本,症状控制以后,像苓桂朮甘汤,如过偏阳虚的,这一类的基础方。或者是像特别参苓白朮散,兼气虚型脾运,脾胃气虚型居多,参苓白朮散

11、,长期配丸药吃时间长,那才能治本。这是麻黄汤的常用的附方。所以基础方都要选择一些,做为各个方面的代表性附方。桂枝汤 伤寒论一类方学习桂枝汤的典型性意义在解表剂里,一类方较多一点。因为一类方要比较全面掌握了。桂枝汤也是伤寒论里的方,学习桂枝汤,有哪些典型性的意义?为什么把桂枝汤叫仲景群方之冠?当然从形式上来看,伤寒论排第一个就是桂枝汤。从典型性意义上来看,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在外感风寒证当中,桂枝汤证和桂枝汤体现的治法,又是一个类型。它是一种祛邪调正相结合治法的典型代表。前面麻黄汤是祛邪为主的。桂枝汤是祛邪调正相结合的,治疗外感风寒证的一个代表。从病机来看,也是针对外感风寒表虚,这类病机的

12、一种治法。另一个典型性意义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础方。通过桂枝汤的学习,可以体会调和阴阳,调和营卫的一些治法,和配伍的一些基本结构。所以除了学这个方本身以外呢,它还有这两种典型性意义。所以它既是一种基础方,也是一种代表方。前面的麻黄汤呢,我们在教材运用里写它是基础方了,因为它是一种治疗风寒表实证,一种基础方。桂枝汤是治疗风寒表虚证的一种基础方。同时它的结构又反映出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一种代表方。主证证候病机分析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卫阳浮强 恶风、发热、头痛、脉浮营阴泄弱 汗出、脉缓肺胃不和 鼻鸣、干呕首先分析它的主治证候,主治证候的病机分析,历来把外感风寒表虚证,又叫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叫

13、做卫强营弱证。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实际上这个话,仍然是外来风寒,伤及人体体表营卫以后,产生的系列表现。那外来风寒在这里叫太阳中风。从六经辨证,太阳中风,它这个风寒,相对于麻黄汤证的太阳伤寒,它这风寒里侧重于风,侧重于以风邪为主,寒邪较轻。这种风寒结合。麻黄汤证是风寒里寒邪较重。作为风邪较重的话,它就风性疏泄。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寒性是一种伤阳气,寒性是收引凝滞特点;风邪呢,风性疏泄,风邪作用于体表的卫阳之气,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由于它的疏泄,能使汗孔打开,能使他汗出。所以这里所指汗出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本身风性疏泄,能够出汗。第二个含义,由于你疏泄,体表卫阳之气,可以有一定的散失。所以我们说卫阳

14、浮强。有些学员初始学不太好理解。说到桂枝汤,阳强,卫强营弱。这个卫阳这个强,是强大吗?这是一个疑点。不是强大,是一种浮强、浮散、浮亢。向外浮散、浮亢。要消耗这个过程,凭什么根据呢?内经里大家记得提到,阴阳的关系,谈到“阴在内,是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同时说的什么?“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那个强,是不是阳强大?不是。就是一种浮散、浮亢、消耗。所以在风性疏泄下,卫阳之气也会浮散、浮亢,所以这个阳强指的这个,卫阳浮强。这样卫气不能固护体表,它自然要恶风恶寒。由于寒性较轻,伤阳气本身并不重,是由于风性疏泄使它浮、浮亢的。所以它恶风。那恶风、恶寒区别,中医诊断学里讨论了。方剂学要以这个主治。以中

15、医诊断学知识为基础,“有风则恶为恶风,无风则恶为恶寒”。门窗紧闭还在怕冷,还在发抖,那是恶寒。关好门窗,他怕冷就缓解,就好一些。这是恶风。所以它比风寒、恶风寒要轻。发热,是由于风为阳邪,和体表卫阳,使其两阳相争,会有发热,但这种外感风寒,偏于风的呢,病邪较轻,发热也并不太重。所以它的特点,恶风发热。“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部气血逆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头痛。邪正相争,毕竟在体表,可以脉浮,所以卫阳浮强,这个病机,关键是理解这个卫气在风性疏泄下,这种浮越耗散,有一点浮越耗散。所以它用桂枝。桂枝能够温通,能够助阳。营阴泄弱呢,营弱,卫阳浮强,卫强营弱证,泄弱是阴泄而弱。因为出汗,汗血是同源的。“汗

16、为心之液”。由于出汗,造成了营阴的外泄,那这个出汗的原因有两方面,因为卫阳不能固护它,它要出。风性疏泄,它要出。而目前这种反应出汗,要注意它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因为汗出,有自汗,营阴受损伤.第二个趋势,营阴还在,由于体表营卫失去平衡协调,卫阳不固护它,还有继续外泄之势。所以它两个问题。一个已经由于自汗丧失的营阴,有不足,营弱。同时呢,卫阳不能固护营阴,那营卫两者不协调,这就是营卫不和,还继续存在着。营阴还有继续外泄之势,这是治疗它要考虑的。所以营阴泄弱要考虑到两个因素。由于营弱,影响到脉道充盈,它就脉缓。风寒证候,虽然伤及肺卫,由于肺和肺胃,这是脾胃的胃,前面说到伤及肺卫,是卫阳的卫,卫阳反

17、映出横向的,但由于影响到肺气宣降,就会引起胃气的不和。所以所谓鼻鸣,反映出伤风之后有一定的气道不畅。有时候鼻塞了,或者有流鼻涕,鼻涕抽畜发生鼻鸣声音,干呕,胃气上逆。所以这个病机分析,实际上根据伤寒论的张仲景原文来的。“太阳中风,阳浮(卫阳浮强)而阴弱(营阴泄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一段是完整描述了桂枝汤证的病理过程。所以如果说这个证候名称的概括,我们把它叫外感风寒表虚证,而外感风寒表虚是它病机的本质。病机是这个,加个证,那就是证候名称。这个证候表现,恶风、发热、头痛、汗出,鼻鸣、干呕、脉浮缓。所以这个其中它作为主证来讲,

18、那是桂枝汤证应该是恶风、发热,不是恶寒了,跟恶寒有一点区别。这是它主证的证候特点。汗出是常见,要鉴定它是属于表虚的。这是它的主证部分。没有汗出,你很难说明它是表虚特点。鼻鸣、干呕这都出于兼证。当然兼证可以有多样,这作为基础方,列举出来的是体现出感受风寒,特别以风为主的。太阳中风里常见的肺卫不和,它实际上除了营卫不和,还有肺卫不和,这是证候表现。我们在每个证候分析要分清楚,证候名称,证候表现、病机名称,这之间关系,病机名称加证,就指的这个证候表现一个概括。这个证候的名称。证候名称是病机加证构成的。具体叫证候了,候,那就是这个证的表现有了,这种提法都有些区别。我们现在有很多容易混淆了。所以它的病理

19、过程是怎么样呢?完整描述它病理过程,那就外感风寒,卫阳浮强,营阴泄弱,肺胃不和。就像麻黄汤证前面讲了,整个病理过程是外感风寒,这个(寒)为主。而这个桂枝汤外感风寒(风)为主。麻黄汤证整个病理过程完整叙述,那就是一个外感风寒,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宣,这才完整描述一个病理机制。这个病理机制概括出来叫病机。病机就是外感风寒表虚,或者外感风寒表实。那描述是这样一个关系。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归纳它这个病机,那是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这里用的外感风寒,广义的范围。我们要明白它是属于外感风寒,病邪偏于风,而且它属于表虚的本质。和麻黄汤证相比,病机上一个偏于风,一个偏于寒。一个偏于表虚,一个偏于表实,同时它

20、有营卫不和,营卫不和指的什么呢?指的卫阳不能固护营阴。营卫失去协调,正常情况下,卫阳和营阴的关系,就内经所说的阴阳的关系。“阳在外,阴之使”,要固护营阴的。阴在内,阳之守,营阴是卫阳,有物质基础这个含义。两者要相互维护的,形成协调平衡的。现在呢,卫阳不能固护营阴了。形成一种不协调,不平衡。那功用就要从两方面去考虑:对病邪要解肌发表,松动分肉,透邪外出。桂枝本身有发散风寒作用,力量比麻黄要弱,要和缓。它是个解肌发表。对正气来讲,要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是指,恢复卫阳和营阴的平衡协调。从这个功用和病机来看,跟麻黄汤证或者麻黄汤的病机,以及麻黄汤功用形成两种模型,麻黄汤是外邪当中是祛邪为主,对人体正气,

21、它没有主要的治疗方法。因为它没有正气不协调的问题。而且它是基础方,从证候没有反映出一种表虚。桂枝汤,它还要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本质上是调和正气,所以我们概括讲麻黄汤证,是祛邪为主的,从功用来讲。桂枝汤是以祛邪调整相结合。这是两个在功用,或者说体现治法方面很大的一个区别。方义分析君桂枝1.散风邪(风寒以风为主,也能散寒)2.助卫阳臣白芍1.益营阴2.歛汗出佐生姜助君药散邪,兼和胃止呕大枣益气补中,健脾生津佐使甘草1.助桂枝、生姜以辛甘化阳以实卫;助白芍、大枣以酸甘化阴以和胃2.调和诸药我们看看桂枝汤方义分析,桂枝汤是个很典型的方剂。因为桂枝汤的产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配伍的基本结构。很宝贵的,很多配

22、伍基本结构。很多沿用至今。历代医家都很尊崇。君药是桂枝。桂枝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个它可以散风,风寒以风为主,它可以散风。当然温性的也能散寒。但这里祛邪当中突出的散风。第二个,桂枝有助卫阳的作用。这个在神农本草经里,这个跟仲景同时代的。桂枝,当时很多方里,桂枝和肉桂分得不是很清楚,不分的。所以后世当然都是用桂枝了。它也有一定的助阳作用。由于它又能发散,也能走表,所以作为阳,可以补充体表因风性疏泄而耗失的阳气。所以它一个药,反映出来祛邪、助正两个方面。芍药为臣药。芍药有两个作用,营阴外泄,营弱了,它可以有益阴养血的作用,能够补充已经外泄的营阴,由于出汗而丧失的营阴,它益营阴,因为它有益阴养血的作用

23、。第二方面,芍药酸收,能够阻止营阴继续外泄之势,正在自汗,阻止营阴继续外泄之势。收敛,有止汗作用。这两个君药、臣药相配,体现了祛邪调正的相结合,体现了卫阳、营阴治疗方面,补充方面同时并举。那调和营卫的基本结构了。既能助卫阳,又能益营阴,既能散风寒,又能够敛汗出。它就形成了邪正兼顾了。这两个结合,又能调正,又能散邪了。同时又是营卫并调,调和营卫的,这是个基本结构,后世也就成为调和阴阳常用的基本结构。调和五脏阴阳,外可以解肌和营卫,内可以化气和阴阳,一种基本结构。佐药,生姜和大枣。生姜在这里用它两个作用,一个帮助君药散邪,佐药、佐助药,有一类是可以和君臣药方向一致的,这里和君药帮助散邪。但散邪上比

24、桂枝力量小。第二方面,它可以和胃。它兼有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这是治疗次要兼证。大枣,可以益气补中,这一点和甘草结合,它可以有这个安中,益胃安中。因为安中的目的可有滋脾生津作用。大枣本身能够益气,也能够有养血作用,益气又可以滋脾生津,是和芍药相配,帮助补益营阴了。生姜和桂枝相配,既能散邪,和胃降逆,也能帮助卫阳,增加体表的卫阳,所以和甘草配合,古人把它归纳叫做桂枝、生姜、甘草一个系列,“辛甘化阳”,芍药、大枣、甘草这个系列,形成“酸甘化阴”这是一个标准的阴阳双向调节。因为作为甘草来讲,它调和寒热、调和阴阳,它能调和诸药。甘草在这里既是佐药又是使药,从它协助桂枝、生姜,辛甘化阳,补充阳气要辛散,

25、温和补结合,那甘草之甘,桂枝之温,温补结合,可以补充阳气了。助桂枝、生姜辛甘化阳以实卫,充实卫气。和芍药、大枣相配,酸甘化阴以补充营阴,这是佐药的意义。第二个,它可以调和阴阳两组,调和诸药,佐使药。从桂枝汤的方义分析里,就产生了很多组的基本组合,后世常用的配伍的基本组合。而这种组合的相互关系,是不能单用一味一味药解析。它有一个协同和相互配合。从这里我们看出来,一些基本的配伍组合和这组合的一个特点。比如说,整个方配伍特点,解表剂有发散作用。但是发中有补,散中有收。它既祛邪又调正。所以它发散祛邪,还要调正,还要固护到卫阳营阴这个正气。既发散,还要收敛止汗,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是

26、邪正兼顾的。而且它调正是阴阳并调,这是总的方的配伍特点。作为桂枝、芍药配伍的意义,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桂枝得到芍药,散中有收,汗出有源,桂枝解表辛散,毕竟要出汗。辛散是要汗法了,要出汗了。本身营阴外泄了,已经营阴受损伤了,发汗要有源,所以芍药以及从芍药到大枣、到甘草这个系列,以芍药为主,它以芍药益阴养血,能够使汗出有源,供给发汗有资源。发汗,邪才随汗而解了。芍药得到桂枝,滋而能化。因为这个有邪了,芍药阴柔了。在这种桂枝阳药,善于温化的药物同用,能够滋而能化,补不敛邪。所以这两味药,它既有分工合作,这种相辅相成,又有相互制约,扬长避短,相反相成。包括性味,一个散还有一个敛,性味,一个温,一个寒。

27、它还有相反相成,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分工合作、相互协同的一面。这是桂枝、芍药配伍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后来用在调整五脏阴阳方里,很多要有这种基本的思路格局了。这是配伍组合要注意的,第一个。这个方我们还要注意一个,就是关于生姜大枣。生姜大枣在这里,认为生姜帮助桂枝是作用在卫气为主。大枣帮助芍药,是作用在营阴为主。调和营卫,生姜大枣。它是一种做为一个调和营卫的一个小单位,小的结构。它也是两个,一个是涉及到卫阳,一个涉及到营阴,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气血,所以后来在,比如解表药当中,后世时方里经常加点姜枣。解释它代表可以调营卫。在内来讲,它由于和甘草相配的,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整个这个桂枝汤结构,后来就把姜

28、枣认为能够在内可以调和脾胃,调和气血。实际上本质来看,生姜能够振奋脾胃功能,大枣可以补益脾胃,既能益气,又能益阴,益阴养血。所以这两味药结合,在外调和营卫,在内调和脾胃。营卫是气血的浅层,所以又说它可以调和气血。所以后世很多方里都有姜枣。有的作为药引子有的加进去。而且它本身药食同源,本身都是食物,也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结构。这个方里的基本结构,还有。刚才谈了桂枝、芍药形成一种配伍的基本结构,生姜、大枣一种常用的基本结构。那桂枝、甘草呢,伤寒论上有个桂枝甘草汤,有温通心阳的作用。桂枝之温,大枣之补,温补结合,温通阳气很好,不仅助阳,可以通阳,由桂枝这个,也就形成一种温通阳气,一种基本结构。桂枝、甘草

29、。芍药、甘草呢,是我们常用的酸甘配合以后,缓急止痛的基本结构。伤寒论有个芍药甘草汤。能治疗脚孪急,吃了以后其脚即伸。柔肝、舒筋、缓急,又能止痛。这又成为后世常用一种基本配伍结合。所以一个桂枝汤,古人很推崇。反映了很多的基本的配伍组合。而且是被后世长期沿用,也就成为后世组方,包括很多时方里,都借用过来的。所以我说过,伤寒论贡献来说,不但对整个中医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创造了六经辨证这种模型,对方剂学来讲,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而且它还对方剂学来说,应该说它在很多基础方的组合当中,形成了很多基本的配伍结构,基本的配伍组合和技巧。也被后世一直沿用。这是从桂枝汤的方义分析当中,归纳它的一个基本的配伍组合

30、。我们这里重点抓桂枝、芍药。但桂枝、甘草,芍药、甘草这种基本配伍组合,也是后世方解里常用的。实际上芍药经常用来止痛。要注意芍药用于止痛的方里,都是芍药、甘草相配的。从机理来说,源于芍药甘草汤。那和桂枝汤里边芍药、甘草这类的基本组合是一致的。这个方的用量特点要注意的,从张仲景用规律来讲,桂枝、芍药是等量的,桂枝、芍药等量是要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本结构。如果说量变了,在伤寒论里来看,芍药量变了,增大了,加倍了,叫桂枝加芍药汤,药味没变。桂枝加芍药汤就不同了,这时候突出一个什么,肝脾不和腹痛了,突出兼有肝脾不和腹痛了,里证出来了,它突出的主治在里证方面,用量变了,功效影响了,功效发挥方向开始变了,

31、如果桂枝加了,桂枝加桂汤,加桂二两,桂枝变五两了,芍药还是三两,它治疗什么呢?可以治疗奔豚,寒气上逆。利用大量桂枝平冲降逆,跟桂枝汤证,跟桂枝汤原方主治相差很大。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必须是桂芍等量。所以在桂枝汤学习当中,它的用量比例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否则桂枝汤开得挺对,桂枝一开开,比如说15克,芍药一开开10克,这个方你说是桂枝汤,它已经不标准了,不是桂枝汤了。伤寒论上叫什么呢?叫桂枝加桂汤。你多一份了,如果芍药量大,那治里的成分多了,不是治表为主了,它就成了桂枝加芍药汤了,又一个方了。所以在这一点上,学习时候要强调的。用这个方有些问题了,这个方本身治汗,为什么又用桂枝汤发汗,一

32、般初学的时候,容易成为一个疑点。麻黄汤它无汗,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发汗,随汗而解。桂枝汤,它本身这个汗出啊,是由于体表营卫不和,营卫不和是风邪侵犯所致,体表还是有风邪,引起来了卫阳浮强,营阴泄弱,卫强营弱,营卫失去协调,才出的汗。我们通过这个汗法,还要来恢复它营卫的协调平衡,通过汗法来祛邪,风邪得去,那卫强营弱的根源不存在了,然后结合全方的配伍里边,又有益阴收敛的芍药,又能调和正气了,这样通过发汗,所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在桂枝汤后面那个服法里、用法里面,通过出汗,然后使得体表风邪得去,体表的气血就营卫调和,那祛邪调正都恢复了,那病就痊愈了。这是这个证当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作为原因来说,两个汗的原因不一样。以第一个汗,本身出汗,我们下面讲它是病汗,因病导致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固护营阴而出汗。第二个,用桂枝汤发的汗,这种汗叫药汗。这个药汗,它是用来调和体表营卫,又能够通过这个汗散风邪,祛除风邪,随汗而解,这个意义。病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