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00.93KB ,
资源ID:127014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014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必修2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拔高 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必修2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拔高 文档.docx

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必修2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拔高 文档单元宏观思维图表宏观知识结构宏观识记方法项目一二三四古代农业一个模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两大阶段: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三大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四大特点:独立发展、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封闭分散古代手工业一个新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两张“名片”:丝绸、瓷器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田庄)手工业四大特征:规模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资本主义萌芽一个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两个推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

2、的繁荣三个特征:微弱稀疏,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四个阻碍:自然经济的抵制、官府的剥削、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海禁”政策的实施两大热考命题主线主线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知识主线方面特点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但以家庭手工业最为普遍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经济思想农本思

3、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奉行重农抑商政策。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的冲击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真题优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摘自2014年全国大纲高考)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

4、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原题)(2)“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的特点。这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什么?(新思路)材料二(摘自2013年浙江高考)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

5、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3)阅读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原题)(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原因。(新思路)答案(1)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2)不能说明。原因:尽管工商业相对发达,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特点: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形成地域性的专业分工;产生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原因:农业

6、、手工业发展;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总结提升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4)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主线二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型

7、的因素知识主线1.制度性因素(1)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2.政策性因素(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8、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缴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真题优练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摘自2014年天津高考)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

9、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摘自2010年天津高考)(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原题)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

10、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原题)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在目的、内容和影响方面的相同点。(新思路)(4)除上述因素外,影响中国由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型的因素还有哪些?(新思路)答案(1)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其他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2)内容: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政策。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维护封建统治;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

1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传统封建专制制度及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扰;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儒家思想观念的束缚。总结提升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发展状况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同时期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却茁壮成长,并最终整体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原因如下:(1)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的超常稳定性。政治上:受“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严重阻碍。思想上: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重儒轻贾、“重农抑商”等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往往是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2)欧洲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

12、取性。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产生,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外交上: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科技发展,近代科学产生。十大全新押题视角考向1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列材料不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A.本草纲目:“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B.农政全书:“海上(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C.三言两拍:“杨佥宪有所红花场庄子,满地种着红花(药材),广衍有一千余亩。”D.红楼梦:“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来往。”答案A解析A项

13、描述的是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没有涉及商品化趋势,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项中描述棉花大面积种植,而棉花作为经济作物,体现出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描述药材的广泛种植,药材也是经济作物,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描述的是货币地租现象,体现出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考向2史料的选取、甄别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指导教师认为它不能当成原始史料使用。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农业劳动的场景 B.使用的生产工具C.“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 D.文字的字体与书写方式答案D解析图片中的农业劳动场景是开垦荒地,战国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

14、,大量荒地被开垦,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采用铁农具,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大量私田,井田制逐步瓦解,各国纷纷变法,废除井田制,重新划定土地边界,承认土地私有,故C项错误;图片中的文字为楷书,楷书形成于汉末,战国时期所使用的文字为篆书,故D项正确。考向3精耕细作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答案B解析五谷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与提高农业产量之间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人善治之,

15、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在土地上进行认真细致的耕作,符合精耕细作的含义,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铁犁和牛耕,故C项错误;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与提高农业产量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考向4考古遗存对史学研究的价值清代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而考古资料表明其最早的瓷业遗存在晚唐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作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有()清代县志距汉代年代久远,故不可信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可能早于唐代,但须证实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考古发现可以填补

16、文献记载的不足,应当重视A.B.C.D.答案D解析不能说县志因年代久远,“故不可信”,过于绝对化,故错误;符合史证原则,故正确;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不对,也可以是其他史料证实,过于绝对化,故错误;依据材料中“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的信息可知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考向5徽商信奉的商业精神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括()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B.

17、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C.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D.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答案D解析捐资、募勇抗倭与A项相一致;一贾不利再贾、三贾等反映了B项;数月不沾鱼肉反映了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诚”“义”的信息。故答案为D项。考向6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期,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对此,下列观点最确切的是()A.抓紧考古发掘,力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支持战国秦汉说,以证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支持明清说,因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吻合D.应该首

18、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答案D解析材料中“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说明各方都已经找到了自己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欠缺的不是证据,故A项错误;其他说法也都有自己的证据,没有理由单独支持战国秦汉说,故B项错误;支持明清说,是证据仅从与西方资本主义时间相吻合的证据不充足,故C项错误;因为各个历史时期均已找到了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要想确定哪个正确,需要的是标准,所以首要做到的是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才能选择支持哪一方,故D项正确。考向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C.均田制的实行 D

19、.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不是自然经济出现的原因,故B项错误;均田制是北魏时期出现的封建土地国有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考向8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答案C解析

20、“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A、B项不够全面,选择C项;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考向9明清时期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

21、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答案D解析材料指出自郑和航海之后中国日益保守,而同时代的西方日益进取,这种保守和进取的差别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其最终带来的是中国与西方后续发展方向的大相径庭,故D项正确。考向10认识宋代社会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宋代不仅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而且具有其特殊的认识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宗赵顼元丰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

22、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等。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材料二法国学者、国际宋史研究开创者埃狄纳巴拉兹明确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同为法国学者的迪艾那则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日本文史家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

23、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材料三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人民版必修3)(1)有人说:唐朝三省制标志着宰相制度的成熟,宋朝二府三司制则昭示着宰相制度趋向衰落。请依据材料一指出,与唐朝相比,宋代宰相地位和职权的哪些变化体现了这种衰落的趋势?(2)与国内学界对宋代历史评价长期流行的“积贫积弱”说相反,材料二中多位学

24、者认为宋代社会出现了近代社会的一些因素。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的商业和城市发展角度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近代因素”的发展结果。(3)请依据材料三谈谈宋代儒学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答案(1)变化:宋代宰相地位下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职权范围缩小,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2)论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打破了坊市的限制,形成商业街,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农村允许置市贸易,并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结果: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封建经济在宋代达到新高;这种“近代因素”并没有促使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3)作用:材料三认为“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原,应有强烈的

25、社会责任心,突出了道德和自我约束的力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主张“正君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得出宰相地位下降,据材料一“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尚书三省”“宋朝设置枢密院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得出职权范围缩小,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第(2)问第一小问论证,结合所学分析可得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打破了坊市的限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农村允许置市贸易,并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分析可得出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结合所学可知这种“

26、近代因素”并没有促使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第(3)问据材料三“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得出“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原,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据材料三“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而后国治、天下平”得出,主张“正君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结合所学分析即可。单元针对练(六)一、选择题1.下图是逢年过节时乐山人民喜闻乐见的“牛儿灯”表演,生动地用舞蹈形式表现了斗牛、牛犁田、牛戏水等场景。这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A.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B.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C.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牛耕在

27、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表现的是与牛有关的表演,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表现的是与牛有关的表演,不能说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C项错误;据材料“逢年过节时乐山人民喜闻乐见的牛儿灯表演,生动地用舞蹈形式表现了斗牛、牛犁田、牛戏水等场景”可知牛耕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2.江浙地区,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明朝中后期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这种变化造成的深远影响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消失 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C.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 D.生态环境的恶化答案B解析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社会始终,

28、没有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由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到种植经济作物棉花,经济作物比重的上升,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B项正确;江浙地区仍然以水稻为主食,饮食结构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故D项错误。3.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D.小农应当建

29、立政治组织答案C解析马克思认为小农彼此没有“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因此又不是一个阶级。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从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看,小农是一个阶级,故B项错误;小农的缺点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整体的观念,因此国家意识比较淡薄,故C项正确;小农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只是其缺点的一部分,不够全面,因此D项错误。4.北宋京西北路滑州白马县,立有一块重修古庙的布施碑,其上记载:“口饼行黄立,磨行人行潘贵,绳行王立从,食行邓顺,磨行人曹庆同已了毕,谨书姓名上石。”材料反映北宋时期()A.社会分工越来越细B.官员盘剥

30、工商业者的现象严重C.出现手工工场D.政府加强了对工商业的管理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口饼行磨行人行绳行食行磨行”可知分工越来越细,故A项正确;“重修古庙的布施碑”,未涉及官员盘剥工商业者,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手工工场”,北宋时期也不会有,故C项错误;“重修古庙的布施碑”,未涉及政府管理,故D项错误。5.下图为清乾隆十九年江浙盐运使司发给黟县商人汪岫云的运销执照。此现象反映了清政府()废止了盐铁官营制度允许私人经营盐业对盐业经营严格监管实行“海禁”政策A.B.C.D.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图片是运销执照,不是废止盐铁官营制度,故错误;商人汪岫云的运销执照说明允许私人经营盐业,故正确;运销执照的颁发说明政府对盐业经营管理严格,故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海禁”政策的信息,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6.清代景德镇陶录载:“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陶瓷业的分工较细 B.陶瓷业存在雇佣关系C.工人领取计件工资 D.工钱发放因工种而异答案C解析从材料“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其为画作上工”可知陶瓷业分工较细,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坯房发给人工(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