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0 ,大小:105.80KB ,
资源ID:126920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6920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职学生价值观培育途径初探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职学生价值观培育途径初探2.docx

1、中职学生价值观培育途径初探2中职学生价值观培育途径初探第1章 绪论1.1、选题背景1.1.1、开展中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中职学生已成为一个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据资料显示,当前高中阶段教育中,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已达到1:1,也就是说,在高中阶段教育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已占到学生人数的一半。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加以高度关注。2004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

2、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200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指出: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

3、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普通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同步推进。广大中职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努力学习、钻研技能,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新时期新阶段的任务要求,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素质偏低,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思想、精力不集中、情绪浮躁,学习效果不好等现象,学生“教育教学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逆反心理和纪律散漫,由于各种因素的渗透,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网络中有害信息的传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滋长,都会给中职学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观念模糊,公德意识薄弱。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同不良倾向作斗争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帮助他人看成

5、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提供方便。二是任性执拗,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同学在家长的过分溺爱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娇生惯养,一不顺心便用大声哭叫、摔打东西、耍小脾气等手段对家长要挟,想问题办事情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人。三是自由散漫,责任心缺乏。部分学生逃课、睡懒觉、抽烟、顶撞老师,对社会及身边的人和事感情冷漠,缺乏热情,没有责任心等等。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对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青少年价值观及其发展问题也成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

6、学家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1.2、开展中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首先,开展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是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德育、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

7、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其次,开展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是培养中职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之一。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代表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人们追求的动机和目的,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价

8、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和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3,开展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是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价值观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应具备的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当前,用人单位由注重学历资格取向、能力取向转变为注重人格素质取向发展,而人格素质的核心是价值观。此外,价值观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对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

9、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意义重大。 中职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对其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本研究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精神,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在中职学校不仅需要开发技能和知识,更要加强价值观教育。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探索“全员班主任制”管理模式、校军合作、“三生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进而使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得到

10、改善,纪律观念得到提高;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劳动观念、集体主义、道德法律意识等得到加强。达到我校确定的“培养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1.2.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开展本研究是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 的具体体现,是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中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途径研究,可以为中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实践意义:以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为例开展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职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树立

11、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改善,有效改变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难的问题,达到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目标。 1.3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3.1价值观的概念对于价值观的定义,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意见仍不一致。下面列举部分有代表性的定义。 (1)Super认为,价值观是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是一种相互联系,或者说是一种物质条件。(suPer,1980) 1。(2)Hofstede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偏爱某种情形胜过其他情形的普遍倾向(H。fstede, 1984) 2。(3)schwartz认为,价值观是令人向往的某些状态的并且可以作为在一系列行为方式中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3。

12、(4)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把价值观定义为: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4。(5)价值观是人们对特定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的一种持久性偏好。(杨国枢,1994) 5。(6)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理由(黄希庭,1994) 6。(7)价值观既是个体的选择倾向,又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因此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特征(杨宜音,1995) 7。(8)价值观是指

13、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对自己行为结果,其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它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8。(9)价值观是人们在目标确立、手段选择、规则遵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金盛华等人,2003) 9。从上面列举的定义,可以看出,价值观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比兴趣、态度等的概括性更广,因而它对个性的影响更具根本性。它不仅是态度的决定因素,也是自我观念和行为的决定因素。从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己经形成的价值观具有持久性,但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改变10。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

14、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式,是判断是非曲直和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价值观不回答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也不具体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或预测客观对象的未来趋势,而是反映某类客观事物对于人和人类的意义或价值1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代表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是人们追求的动机和目的,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

15、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综上研究,我们将价值观定义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是否有用以及自己行为是否有意义的一种评价标准,它引导人们做出决定、实施行动。比如守信用、金钱万能等。1.3.2价值观教育李斌雄(2001)认为,价值观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价值理论教育、价值观念培养、价值心理引导和价值活动调控,其中作为价值观念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其核心。

16、刘济良(2007)认为,价值观教育是指“用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作用和认识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关注自己的灵魂,形成自己坚定的信念,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养成自己的关爱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1.3.3价值观的特点从心理学分析,价值观具有知、情、意、行诸方面的特征。一个人的价值观必然是这个人对该观念有了相当了解甚至审慎思考、对它怀有满意的积极情感、在行动上愿意接受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践履。黄希庭(1994)从这一角度出发,认为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由选择阶段、对价值选择的珍视阶

17、段和行动阶段。他认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青年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并逐步定型的关键期。在由少年向青年早起转换时期,开始有了对人生意义的一些零散的尝试与探索。进入青年中期,个体对人生问题的探索逐渐从感性向理性发展,从片面向全面发展,但往往仍具有较大局限性。到了青年晚期和进入成年早期后,大部分人才行成了比较明确的人生价值观12。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

18、变化之中。本研究中的对象中职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可塑性很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很有必要。1.3.4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上理论界存在争论,主要有三种取向。有些学者主张价值观教育应采用多元价值观取向;基于价值澄清学派在实践中曾经导致的多元价值的混乱,有些学者便主张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主流价值观压倒一切”“坚持一元,反对多元”的取向;还有些学者试图调和上述两种观点的矛盾,他们认为价值观教育既要承认价值多元,价值平等,又要在平等中凸显“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课题组(1993)把价值观分为

19、生活价值观、自我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婚姻和性价值观。我国学者黄希庭(1995)把价值观分为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宗教的、职业的、人际的、婚恋的、自我的、人生的、幸福的十种类型。我国台湾学者黄光国(1995)将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两类,其中前者包括道德价值观和能力价值观,后者包括个人价值观和社会性价值观。兰久富(2001)提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可分为公共价值观教育和私人价值观教育,前者包括公德观念、诚信观念、科学观念、民主观念、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观念等,后者包括审美观、爱情观、择业观等,并认为公共价值观教育是整个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辛志勇与金盛华(200

20、6)将价值观分为手段价值观、目标价值观、规则价值观。其中目标价值观又可分为个人性目标、社会性目标和超然性目标;手段价值观分为知识努力取向、智慧机遇取向和人格品质取向;规则价值观分为法律规范取向、舆论从众取向和道德良心取向。从研究者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描述可以看出,学者对价值观教育的认识逐渐由笼统走向细化,由抽象走向具体。1.3.5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近年来有一些学者把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分为“传统方法”和“新方法”,把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中提炼出的价值观教育方法视为传统方法,把近代以后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教育方法归为新方法。如刘济良(2001)认为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

21、冶教育法、自我修养法,新方法主要有角色扮演、价值澄清、两难故事法。鉴于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对青少年的重要影响,石海兵(2006)还在新方法中加入了网络教育法。1.3.6价值观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道德行为源于个体的价值观,受其影响与支配,因此,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行为的根源在于价值观,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价值观的基础是需要,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在此期间,我国学者也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进入21世纪后,国内研究者除采用国外测量工具探讨价值观外,还根据我国社会各方面

22、的基本情况,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中学生价值观状况,把握其特点与趋向,本研究基于金盛华等人有关中学生价值观的分类结构,采用其与孙雪飞等人编制的测量工具,对我国中学生价值观特点进行了研究。1.4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4.1研究方法1、访谈法主要是非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现成问卷实施调查。3、事后回溯法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而且在研究中,研究者不需要选择与分配被试。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变量,只需要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结果或因

23、变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简单关系。4、统计分析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1.4.2创新点研究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访谈后发现,以往有关价值观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大都是普通教育中的学生,以职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较少。1.5 事后回溯研究由于研究对象是中职生,还属于基础教育层次,很难如大学生一样采取“公选课”“社团”等形式作为干预手段,因此采用事后回溯法。1.6 讨论中职生价值观1.7 结论与建议中职生价值观第2章 中职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2.1 问卷调查研究2.1.1 被试情况本研究共向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和玉溪技师学院一、二年级学生发放问卷32

24、3份,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100%。被试分布情况见下表:性别人数百分比男16049.5女16350.5合计323100.0年级人数百分比一16250.2二16149.8合计323100.02.1.2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金盛华、孙雪飞等人编制的中学生价值观问卷测量被试的价值观状况,问卷采用7点计分方式,由“目标价值”(52个项目)和“手段价值”(35个项目)两个分问卷构成。经过严格的信度、效度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所要求的标准。2.1.3研究程序首先,研究者宣读指导语;然后,发放事先打印好的中职生价值观问卷;最后,收回问卷、清点数目,并对调查对象的配合致谢。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7.

25、0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2.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2.2.1中职生价值观总体的描述统计通过考察中职学生在两个分问卷上的维度平均分和标准差,对中职学生的目标价值和手段价值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描述。具体的描述统计结果见下表。目标价值各维度平均值和标准差(N=323)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生理与安全4126.460.642享乐375.360.756物质1163.601.392自我实现3175.411.036认知375.190.817尊重3115.710.771归属3236.731.057情感395.730.733抽象感受3155.850.929社会295.790.881公理385.760.848从上表

26、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在目标价值大多数维度上得分的平均值都大于4,这说明除了物质因素外,其他各种目标价值在中学生看来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他们最看重的维度是归属感和生理上的健康与安全,最不看重的是物质享受。其中归属感被放到了第一重视的位置,与中职学生处于寻找自我同一性的阶段特点关联紧密。这与金盛华等人(2008)使用此问卷对普通中学生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手段价值各维度项目平均分等情况见下表:手段价值各维度平均值和标准差(N=323)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标准差自身能力3125.720.753性格特点4135.710.701与人交往的态度375.960.633行事方式4165.760.852从上表的结果可以

27、看出,中职生手段价值的各维度(与人交往的态度、自身能力、性格特点和行事方式)平均值都接近6分的高点,说明中职学生重视各种手段价值的重要性。并且,各个维度的选择倾向强度接近,意味着中学生对于与人交往的态度、自身能力、性格特点和行事方式等各个维度的价值都较为重视。这与金盛华等人(200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2.2中学生价值观选择的性别、年级差异1、不同年级在价值观问卷上的描述统计不同年级在手段价值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N=323)年级N均值标准差自身能力11625.650.88821615.800.579性格特点11625.590.83421615.830.510与人交往的态度116

28、25.830.63721616.080.606行事方式11625.610.70421615.910.956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手段价值问卷各维度中,一、二年级被试得分最高的都是“与人交往的态度”,且二年级被试在手段价值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一年级,但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还需进一步进行差异检验。不同年级在目标价值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N=323)年级N均值标准差生理与安全11626.320.72921616.590.507享乐11625.260.71521615.460.784物质11623.621.29921613.591.484自我实现11625.240.80121615.571.209

29、认知11625.100.78521615.280.842尊重11625.560.72821615.850.790归属11626.620.56921616.841.378情感11625.600.72621615.870.716抽象感受11625.841.15221615.870.634社会11625.650.92221615.930.817公理11625.620.84521615.890.831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目标价值问卷各维度中,一、二年级被试得分最高的都是“归属”,其次都是“生理与安全”,且二年级被试在目标价值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一年级,但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仍需进一步进行差异检验。2、不

30、同性别在价值观问卷上的描述统计不同性别在手段价值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N=323)性别N均值标准差自身能力男1605.600.569女1635.850.882性格特点男1605.570.543女1635.850.805与人交往的态度男1605.770.595女1636.140.615行事方式男1605.540.569女1635.971.015从上表可以看出,男、女生得分最高的都是“与人交往的态度”,且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还需进一步进行差异检验。不同性别在目标价值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N=323)性别N均值标准差生理与安全男1606.400.729女1636.510.540享乐男1605.200.770女1635.520.709物质男1603.590.9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