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9 ,大小:239.03KB ,
资源ID:126829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6829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docx

1、实验诊断学全套笔记完整精华版第一章1.危急值 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师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危急值。2.灵敏度 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3.特异性 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4.参考值 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5.参考范围 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一 红细胞检测(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人群 参考值 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成年男性120160g/L (4.05.5) 1012/L成年女性110150g/L (3.55.0) 1012/L新生儿170200g/L (

2、6.07.0) 1012/L国内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血红蛋白标准Hb30g/L:极重度 3060g/L:重度 6090g/L:中度 90g/L:轻度红细胞形态改变 小细胞低色素性RBC 缺铁性贫血巨细胞高色素性RBC 巨幼细胞贫血大细胞嗜多色性RBC 溶血性贫血球形RBC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RBC 巨幼细胞贫血口形RBC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DIC靶形RBC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镰形RBC 镰形细胞性贫血泪滴形RBC 骨髓纤维化棘形RBC 棘细胞增多症裂细胞 微血管病性溶血缗钱形RBC 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 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蛋白聚集或沉淀而成的

3、蓝色颗粒。对见于铅中毒。染色质小体 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0.51m,一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卡波特环 红细胞内的环形或8字形红色丝状物,为有核红细胞失核后核膜的遗迹。常含于嗜多色性红细胞中,见于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抗凝全血标本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Hct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检测Hct作为治疗参考。另外在真红、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时,Hct常可达60%以上。Hct减低:见于各类贫血。红细

4、胞平均值参数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以fl为单位。参考值:80-94fl。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pg(皮克)为单位。参考值:2734 pg。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g/L表示。参考值:320360 g/L 。类型MCV(fl)MCH(pg)MCHC(%)病因大细胞性贫血100323135MA等正常细胞性贫血809426323135AA,急性失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802630ID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贫血80263135慢性感染、炎症、尿毒症等4.红细胞容积

5、分布宽度测定(RDW):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即RDW-CV。参考值RDW14%。RDW的临床意义用于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用于IDA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RDW贫血类型常见疾病增高正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慢性AA增高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MDS、巨幼贫正常正常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增高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AA减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贫血轻型地中海贫血增高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IDA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定义】 网织红细胞是指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之间的过渡型细胞。由于胞浆内残存多少不

6、等的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液进行活体染色,嗜碱性物质即被染成浅蓝或深蓝色。【临床意义】1.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2.观察贫血疗效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 临床意义: RPI3,提示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RPI2,提示骨髓增生低下或红细胞系成熟障碍所致的贫血。红细胞沉降率(ESR) 【定义】简称血沉,是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影响因素】 1. 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2. 红细胞数量和形状临床意义 血沉较为常用但缺乏特异性,对判断机体有无感染、组织损伤、坏死或某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无活动进展

7、、恶化及肿瘤浸润等有一定价值。血沉测定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白细胞的检测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2)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或炎症、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增多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其他核左移 外周血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 常见于感

8、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临床意义: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棒状小体(Auer小体) 细胞之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m,一条或数条,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或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见1条细长的棒状小体,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2.嗜酸性粒细胞(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

9、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急性传染病的极期。 3.嗜碱性粒细胞(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CML、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1) 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2)淋巴细胞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是机体受病毒感染后,由正常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成的一种病理细胞。型 :泡沫型 型:不规则型 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过敏性疾病等5.单核细胞增多1.

10、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2.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TB)、某些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减少:无临床意义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贫血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和地区的正常人最低值。溶血性贫血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原理 持续血管内溶血时,一部分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被分解为含铁血黄素及蛋白质。当这些细胞脱落至尿中,铁染色法见尿沉渣中有深蓝色物质。临床意义 阳性 慢性血管内溶血 阴性 可能正常,也可能溶血初

11、期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Hb存在于RBC中,当RBC破坏时,Hb才进入血,因此主要检测血浆中Hb含量。参考值 20050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0:1200300100左右1020白血病、增生贫血增生活跃20:16050左右210正常骨髓、某些贫血增生减低50:12020左右1慢性AA、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增生极度减低300:11010左右0.5急性AA对于不易鉴别的急性白血病-特殊染色(组织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临床意义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原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原单核细胞呈阴

12、性,少数弱阳性。4.白血病性幼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反应。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幼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真红、AA、骨髓纤维化、CML急性变等。 2.减低:主要见于CML慢性期 3.用于疾病的诊断:CML与类白血病反应; PNH与AA ,ALL(高)与AML(低)。铁染色临床意义 1.缺铁性贫血 2.非缺铁性贫血 3.诊断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重要依据。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第一节 血管壁的筛查和诊断试验1.出血时间(BT)参考值:6.92.1分钟,9分钟为异常临床意义: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

13、ITP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vWD血管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药物影响:阿司匹林、肝素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是一种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大分子糖蛋白,成为血小板粘附在内皮下的桥梁。vWF、纤维素连接蛋白(Fn)可与血小板糖蛋白GPb/a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vWF还是保护因子活性和稳定因子 mRNA的物质,可促进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临床意义:减低:血管性血友病(vWD)增高:血栓性疾病,如心梗, 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 第二节 血小板的筛查和诊断试验1.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 400

14、 109/L,慢粒,真红, 急性感染,某些癌症 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测定原理:ELISA临床意义:增高:ITP、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次输血)、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观察病情:ITP患者的治疗效果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原理:玻球法、玻璃滤器法临床意义:PAdT增高: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 PAdT减低: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等 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原理:血小板聚集仪比浊法临床意义:PAgT增高: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 PAgT减低: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服用抗血

15、小板药物 第三节 凝血因子的筛查和诊断试验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临床意义: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延长见于:1.、明显减少,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和因子缺乏症;2.严重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缺乏(均属共同途径所需凝血因子);3.严重的肝病(不能满足正常机体所需凝血因子的供给);4.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类药物治疗或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血栓性疾病等。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报告方式:PT(秒);PTR;INR。PT:11-13秒,超过正常3秒以上为异常凝血酶原比值(PTR):即被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秒)与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秒)的比值参考

16、值为1.00.05;ISI:国际敏感度指数,ISI值越小(2.0,则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高,一般采用兔脑粉(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以脑、肺、胎盘中含量最高),如果采用人脑,则ISI为1,是最理想的。IN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RISI,参考值1.00.1。 ISI 是监测口服抗凝剂时使用PT试剂的敏感国际卫生组织 (WHO) 提供的一级国际参比品的PT试剂 ISI为1.0临床意义 、PT延长 1、2、5、7、10缺乏 、PT缩短 血液高凝状态 PTR和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第四节 抗凝血系统的筛查和诊断试验1.血浆凝血酶时间(TT)测定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

17、酶试剂,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临床意义: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见于低(无)纤维蛋白血症,DIC,肝素治疗中。2. 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测定原理:发色底物法临床意义:增高:血友病,口服抗凝药,白血病等急性出血期减低:先天性AT缺乏症,获得性AT缺乏症,如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第五节 纤溶活性的筛查和诊断试验1.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DPs)原理: 胶乳凝集法。于受检血浆中加入FDP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悬液,若血浆中FDP的浓度超过或近于5 mg/L,胶乳颗粒发生凝集。根据受检血浆的稀释度可计算出血浆FDPs的含量。参考值:小于5mg/L(g/ml)临床意义:

18、阳性或增高主要见于原发性纤溶、DIC(继发性纤溶)、溶栓治疗后。需注意:阳性无法鉴别原发及继发性纤溶。2. 血浆D-二聚体(DD)测定原理:胶乳凝集法,ELISA法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阳性或增高常见于继发性纤溶(深静脉血栓、肺血栓栓塞),阴性或不升高可以排除。第七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诊断定义: 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血栓出血综合症。(早期为高凝状态,后期为低凝出血状态) 第四章 肝脏疾病常

19、用的实验室检查蛋白质代谢检查总蛋白减低常与白蛋白减低平行,总蛋白增高常同时有球蛋白增高1、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水分减少 2、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低蛋白血症(白蛋白降低才有临床意义)合成减少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质丢失血液稀释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高蛋白血症(Hyperproteinemia)明显的M蛋白血症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脱水、水分不足4、球蛋白降低:生理性减少,免疫功能抑制蛋白,先天性低球蛋白5、A/G倒置:明显的M蛋白血症,严重肝功能损伤二、血清蛋白电泳ALB 、1球蛋白、 2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三、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前白蛋白(PAB) 由肝细胞合成,分子量比

20、白蛋白小。前白蛋白半衰期约2d,因此比ALB更能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被认为肝脏损害的早期灵敏指标。减低: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晚期;肝胆系统疾病,尤其早期肝炎和急性重症肝炎四、血浆凝血因子 PT APTT TT AT-五、血氨检测 升高:严重肝损害;门脉分流;上消化道大出血;尿毒症;高蛋白饮食二、黄疸类型溶血性黄疸 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UCB在血中积聚,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CB和尿胆原也增多。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的损伤致肝细胞

21、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血中CB、UCB均升高,尿中CB及尿胆原亦升高。梗阻性黄疸 胆红素在肝外或肝内原因造成的胆汁排泄障碍,肝内转化生成的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血中CB明显升高,尿中尿胆原减少或消失,尿中CB阳性。血清胆红素检查的临床意义血清总胆红素(STB) 3.417.1 mol/L结合胆红素(CB,DB) 06.8 mol/L非结合胆红素(UCB,IB) 1.710.2 mol/L34.2mol/L17. 1 mol/L 34.2 mol/L:隐性黄疸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 STB: 17.134.2 mol/L 隐性黄疸 34.2 171 mol/L 轻度黄疸 171 342 mol/L 中度黄疸 342 mol/L 重度黄疸2、推断黄疸病因STB: 342 mol/L 完全梗阻性黄疸3 、根据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情况,根据CB/TB 比值,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UCB增高明显,CB/TB0.5 提示梗阻性黄疸 二者均增高,0.2CB/TB1710.5()()溶血性黄疸85.5AST(AST/ALT1)。 ALT是反映肝损伤的一个很灵敏的指标,也是病情及预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