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03.20KB ,
资源ID:126767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6767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滦平一中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滦平一中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1.docx

1、河北滦平一中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题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有学者说,春秋诸侯的争霸与战国七雄的逐鹿都是在小农经济崛起为其扩大了赋税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按该学者的理解,小农经济的发展A.解决了各国的战争开支问题 B.得益于诸侯战争的推动C.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D.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2.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3.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

2、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4.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A.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B.农民的购买力低下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长途贩运呈现萎缩5.产生于汉朝的区田法是综合运用深耕、施肥、保墒、灌水等系列措施进行耕作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防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的高额丰产。这种耕作方法A.使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 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生产模

3、式C.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D.是古代农业长期领先的关键6.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土地国有7.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 B.脆弱性 C.连续性 D.分散性8.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不能“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和任何的一种政治组织”,因此,他们需要一个主宰这个主宰“是高高站在

4、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来代表他们,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这意在说明A.中国小农经济极其保守落后 B.封建政府对小农的剥削的沉重C.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D.专制王权庇护了小农经济发展9.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朝代农业措施西周休耕制战国“尽地力之教”秦汉“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唐宋禁捕青蛙明清“桑基鱼塘”这些措施体现出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10.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

5、己也。”这说明汉代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1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1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A.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技术世界领先C.男耕女织的小农个体经营 D.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自成体系13.国语齐

6、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14.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15.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

7、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A.看到有粉彩瓷器 B.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16.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17.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B.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

8、官营 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18.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材料说明当时A.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 B.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C.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 D.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备品19.汉代大将军周亚夫因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遭汉景帝的治罪。汉景帝治罪周亚夫的主要罪名可能是:A.违背国家禁止厚葬的规定B.违背皇家专用产品不许作为商品出售的规定C.泄露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D.违背了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规定20.“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

9、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A.精美的青铜酒樽 B.削铁如泥的钢刀 C.色泽鲜艳的彩瓷 D.波斯风格的织品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22.春秋时期的范蠡认为:“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土地就要荒废。

10、”这种观点实质上A.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片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C.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 D.肯定了农商并重的思想23.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市”门紧闭2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25.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

11、.生活习俗改变 B.城市的的功能以政治为主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26.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据此可知A.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 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27.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穑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

12、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C.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28.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旨在A.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 B.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 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29.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民间丰富的建筑文化的要求

13、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买房置地”社会风气使然 D.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的制约30.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材料体现了以佛山为代表的A.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B.由于闭关锁国松弛,沿海城市的发展C.我国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D.近代城市兴起31.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A.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B.抑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C.确立土地私有,保护地主田产 D.恢复周礼古制,实现儒家理想32.

14、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33.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

15、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34.有学者言:“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州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沿海民众及士绅热衷于通过科举实现价值B.海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D.海禁政策的松紧影响了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3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

16、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6.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37.统计,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三年(1832),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了

17、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社会动荡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有一定发展38.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9.海禁,系封建王朝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的政策。“禁海”、“迁海”、“南洋贸易限令”、“一口通商”等政策对清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

18、些影响主要包括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A. B. C. D.40.中国古代的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涉及几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 B.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C.迁徙豪富是整顿吏治的主要手段 D.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对于市的设置,有明确规定“景龙元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依据唐市令的这一规定,唐代的市可分为四个等级,即都市、府市、州市和县市。都市,通

19、常指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的市。长安有东西两市,洛阳有南北两市。同时,唐代在各级市均设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吏。摘编自武建国唐代市场管理制度研究材料二 入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空间结构的呆板性和落后性,故而坊市界限被打破,街衢两旁商店林立,店铺“侵街”的现象屡次发生。宋人普遍意识到“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在思想领域引起“功利主义”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农民或主动或被动的进入市场。兼做小商贩,官僚士人也参与商业活动,甚至寺院僧尼经商也普遍化。许多上层士人“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摘编自胡建华宋代城市场管理简论材料三 明清时期,政府改革赋税制度,从而减轻

20、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增加农产品产量,还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并且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开始出现了手工作坊,打破以往“男耕女织”的生产局面,并且出现劳动分工现象,为创造更多的社会商品提供了契机,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商业领域,随着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市镇经济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和区域性的商业中心。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市”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21、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试卷答案1.C“春秋诸侯的争霸与战国七雄的逐鹿都是在小农经济崛起为其扩大了赋税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说明小农经济是争霸战争的经济基础,C正确;A、B和D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合。排除。2.D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B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农业古代农业的发展明清农业点睛:明清社会转型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到

22、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明清社会经济的转型表现有:赋税制度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农作物引进、租佃制盛行、人口增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帮和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朝贡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3.A【详解】根据材料现象可知为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既有家庭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也有个体农耕模式,故B项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无法证明妇女的地位提高,排除。D项,题干内容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4.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提高了生效效率,但是由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占据

23、主导地位,该技术强化了耕织结合的议案小农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民购买力的情况,无法推断出农民的购买力低下,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而是强调纺织技术革新深受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的影响,排除C。材料强调纺织技术革新深受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的影响,没有涉及长途贩运呈现萎缩的信息,排除D。5.C“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防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的高额丰产”显然是单位面积内提高产量,属于土地利用率的提高,C正确;A是原始社会后期;古代生产模式一直是小农经济,没有改变,B错误;D属于精耕自作的作用。点睛:6.A材料信息“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说明对土地要勤耕勤

24、除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男耕女织,故B项错误;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生产特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C项错误;土地国有是土地制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7.B【详解】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特征。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容易受到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破产,这反映了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特征;C选项不是小农经济的特征,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农经济分散性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C【详解】从题中可以看出小农因为本身不能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和政治组织,所以需要专制集权制度赐予“雨

25、水和阳光”,因此体现了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C选项符合题意。题中强调的是封建社会小农因为本身不能形成全国性联系和政治组织,所以需要专制集权制度赐予“雨水和阳光”,并不是强调小农经济本身的保守落后,A选项排除。题中强调的是封建社会的小农因为本身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封建专制集权制度赐给“雨水和阳光”,反映的是封建小农离不开封建政府,并不能反映封建政府对小农的剥削沉重,B选项排除。题中只是提到小农因为本身的局限性,所以需要专制集权制度赐予“雨水和阳光”,只能说明专制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并不能说明专制王权庇护了小农经济发展,D选项排除。9.D从材料给出的历朝历代的一些具体农业措施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

26、农业耕地问题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态度,无论是肥料的使用以及后来的生态循环问题都是可续发展的体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直接”管控问题;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化”的特点。点睛:本题是一道表格类的问题。我们在解答本题的时候首先要看清楚表头,要明确本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是什么,本题主要是与农业有关的内容。其次要对比分析问题,本题涉及到的是历朝历代的对比,我们抓住的是共同的特征。10.B【详解】材料反映自耕农在田赋之外负担依然沉重,这导致“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可见自耕农饥寒交迫、生活困苦的原因是田赋之外的负担,而非土地兼并,故排

27、除C,选B;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耕农一致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材料表明自耕农困苦的根源在于“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而非高利贷,排除D。11.D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所以选D。12.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结合材料“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可知题目所反映的正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故C项正确;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营方式,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农业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排除B项;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28、,自成体系与题目主旨意思不符,且材料也无法体现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排除D项。13.B材料“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反映技术的世代传承,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4.C“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

29、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表明“它”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投入市场,而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场为目的,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点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管理制度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某些部门在明清时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15.C南越王国是秦汉之交的边际小国,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铁制农具尚未出现,故选C;元朝时期才出现青花瓷,排除A;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才比较繁盛,广州应在此时成为重要港口,

30、排除B;曲辕犁在唐代北方地区出现,排除D。点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部门众多,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精湛,深受世界各个国家的欢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象征,尤其是丝绸,瓷器,青铜器等最具世界影响力。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纺织,制瓷和金属铸造技术等手工业部门,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为主,准确识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16.D材料中“工商食官”是指西周时期手工业者和商人由官府供养,当然手工业者和商人生产经营的成果全部归政府所有,说明当时的手工业被官府垄断,答案选D;B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C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工商食官”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31、点进行思考。17.D古代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而图片显示的古代丝织业中心东部、中部、西部都有,故A项错误;关中地区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图片无法显示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丝织业中心分布,无法说明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故C项错误;元明时期丝织业中心主要在东部地区,故D项正确。18.A【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器,但冶铁水平制约了铁制武器的大规模生产,导致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铁制武器很少,故选A项;秦兵马俑坑中出土了铁制兵器,说明秦国已经掌握了生铁铸造技术,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秦军战斗力强大,并没有因为青铜兵器导致战斗力下降,故排除C项;青铜兵器出土于秦兵马俑坑,并不能说明当时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需品,故排除D项。19.【题文】汉代大将军周亚夫因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遭汉景帝的治罪。汉景帝治罪周亚夫的主要罪名可能是:A.违背国家禁止厚葬的规定B.违背皇家专用产品不许作为商品出售的规定C.泄露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D.违背了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官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