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81.85KB ,
资源ID:126764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6764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锂离子电池纳微结构电极材料系列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锂离子电池纳微结构电极材料系列研究.docx

1、锂离子电池纳微结构电极材料系列研究第 16卷 第 2期电化学Vol. 16No. 2文章编号 :1006-3471(2010 02-0119-06锂离子电池纳微结构电极材料系列研究郭玉国 *, 王忠丽 , 吴兴隆 , 张伟明 , 万立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北京 100190收稿日 期 :2009-10-27, 修 订 日 期 :2010-01-02*通 讯 作 者 , Tel :(86-10 62557908, E-mail :ygguo iccas. ac. cn ;wanlijuniccas. ac. 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50730005,20821003 和国家重大

2、基础研究计划 (No. 2006CB806100, 2009CB930400 资助 摘要 :纳米储锂电极材料由于奇特的纳米效应与动力学优势 , 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 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尺寸效应 、 形貌效应以及电极材料碳包覆的作用 ; 并以作者的近期研究为主 , 着重讨 论了几种 “ 动力学稳定 ” 的纳微结构电极材料和具有 “ 三维混合导电网络 ” 结构的高倍率电极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尺寸效应 ; 形貌效应 ; 碳包覆 ; 纳微结构中图分类号 :TM911文献标识码 :A1引 言“ 锂离子电池 ” 的核心思想是 M. Armand 1于 1980年提

3、出的 , 后来由日本科学家将其正式定名为锂离子电池并由 SONY 公司于 1990年率先商品化 . 在短短的 30年内 , 锂离子电池取得长足的发 展 , 至今已成为能量密度最高的绿色二次电池 , 并 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等领域 . 它最初主要以小型 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问世 , 经过近年来研究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 (如电动汽车等 , 锂离子电 池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推进 . 其应用主要有如下 5个方向 :高能量密度电池 、 高功率动力电池 、 长寿 命储能电池 、 双高 (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 电 池和微型锂离子电池 纳米材料由于较小的尺寸 , 较大的比表面积 , 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 用之

4、于储锂方面显示了较 大的优势 , 成为各国研究开发的热点 , 但又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陷 . 因此如何构筑 “ 动力学稳定 ” 的 纳微结构电极材料是当前纳米储锂电极材料研究的核心问题 2. 下面即以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为 主 , 分别就纳微结构电极材料的尺寸效应 、 形貌效应 、碳包覆的作用以及 “ 三维混合导电网络 ” 结构 高倍率电极材料等几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2纳微结构电极材料2. 1电极材料的尺寸效应大量研究表明 , 当电极材料的尺寸降到纳米以下时 , 由于动力学因素使不能储锂的材料也显 示了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 其根本原因在于 ,Li 在固 体电极材料中的扩散时间 ( 与扩散长度 (L

5、 的平方成正比 ,即 :=L 2/2D (D 为 Li 的化学扩散系 数 . 因此当材料尺寸变小时 , 由于扩散路径之缩短 , 大大减少了 Li 的扩散时间 (也就是存储时间 从而可使电极材料动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 这一发 现使得许多没有储锂活性的传统材料又重新纳入 人们的关注范围 . 例如 ,Li 在金红石 TiO 2中 ab 面 上的扩散系数极低 (D ab 1015cm 2/s , 故一般认 为 ,金红石 TiO 2对储锂没有活性 . 但 Hu 等 3的研 究表明 , 本来没有活性的微米金红石 TiO 2当尺寸缩小至几纳米级时 ,则表现出很高的储锂活性 . 同 样 , 锐钛矿 TiO 2

6、也存在尺寸效应 . 作者利用 TiO 2-CdSO 4复合亚微米球为中间体 , 成功制备出介孔 TiO 2亚微米球并发现相对于无孔的亚微米球 , 该 介孔 TiO 2明 显 提 高 了 它 的 储 锂 容 量 和 循 环 性 能4.正极材料 LiFePO 4电化学性能发挥也受到尺寸效应的影响 . Xia 等发现 5, 在相同的电化学测试条件下 , 粒径为 2 3m 的 LiFePO 4放电比容量在 80mAh /g左右 ,而当粒径降低到 500nm 以下 时 , 比容量可以达到 140mAh /g左右 . 利用水热法并添加表面活性剂 PVP , 可以合成由纳米片构成的 1 2m 的哑铃型 Li

7、FePO4纳微结构 , 因它包含较 小的一次粒子 , 使其充放电比容量大大提高 6. 小尺寸对体积变化较大的合金材料循环性能 十分有利 , 因此储锂合金常被制成各种尺寸很小 的纳米材料 7-10. Yang 等 7-8由电沉积的方法制备 了超细 Sn 及 SnSb 、 SnAg 金属间化合物 , 结果发现 其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即如当 Sn0. 88Sb 合金 的尺寸为 300nm 时 , 循环 200次仍可保持 95%的 容量 . Li 等 9发现 , 将纳米尺寸的硅粉 (80nm 与 碳黑混合后 , 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 可逆 容量达到 1700mAh /g.该材料目前已经

8、成为锂离 子电池负极的研究热点 , 有望成为下一代高容量 负极材料之一 .纳米尺寸效应也引发了新的储锂机制 . Taras-con 11小 组 系 统 研 究 了 过 渡 金 属 氧 化 物 (CoO 、Co 3 O4、 NiO 、 FeO 、 Cu2O 、 CuO 等 的电化学性能 , 发现这类材料的可逆容量可达到 400 1000mAh /g.透射电镜和吸收谱等研究指出 , 其可逆储锂机制 为 “ 相转换反应 ” , 即锂插入到过渡金属氧化物后 形成了纳米级 ( 5nm 的过渡金属 M 和 Li 2O 的 复合物 . 小的尺寸是 Li 2O 在室温下显现电化学活 性的主要原因 . 后来发现

9、 , 这一反应体系同样适用 于过渡金属氟化物 、 硫化物以及氮化物 12-13. 利用 这一机理 , 作者建立了普适的 “ 自上而下 ” 的电化 学锂化法用于制备纳米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纳 米多孔金属 14.对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储锂体系 , Maier 等 15认 为在嵌锂末期形成的过渡金属 M 和 Li 2O 的界面 两侧会分别吸附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锂 离子 . 这种储锂方式称之为 “ 界面储锂 ” . 在对应的 充放电曲线上这一储锂机制通常表现为类似电容 器的斜线形充放电曲线 . 此外 , 在纳米体系中还发 现存在 “ 纳米孔储锂 ” 机制 . Li 等 16-17利用水热法 从蔗糖

10、溶液中制备出纳米孔硬碳球负极材料 , 经 HRTEM 观察 , 纳米孔可以储存大量的锂 . 进一步 研究发现孔尺寸的大小对该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 动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较小的孔可引起储锂 电压升高并增加储锂量 , 而较大的孔会使材料有 .2. 2纳米电极材料的形貌效应纳米电极材料的形貌也会影响其储锂性能 . 本研究室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合成了形貌规 则 、 尺寸均匀的碳纳米弹簧 18. 电化学测试表明 , 在 50mAh /g的电流密度下 , 该碳纳米弹簧的比容 量在 450mAh /g左右 , 循环 100次容量几乎无衰 减 ; 在 3A /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 160mAh /g, 循环

11、 200次容量也几乎没有衰减 . 其电化学性能较 之石墨电极和多壁碳纳米管都有较大改善 . 主要 原因可归因于其新奇的纳米弹簧形貌 :首先 , 弹簧 的直径只有 100nm , 很大程度缩短了锂离子的扩 散距离 , 从而提高其电化学动力学过程 . 再次 , 在 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脱出与嵌入会引起碳的体 积变化 , 由此而产生的应力很容易被这种在 Z 方 向上可自由伸缩的弹簧结构所化解 , 从而有利于 保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 , 乃至提高材料的循环性 能 . 总之开发具有自适应特征的纳微结构电极材 料将有助于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研制 .鉴于空洞结构有助于缓解电极材料在嵌锂 /脱锂过程的内应力 ,

12、所以中空结构和纳米结构常 被联合起来用于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 能 . 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很多 . 如 :Xia 等 19对不同形 貌的 LiMn 2O 4纳米材料 (纳米棒 、 纳米刺自组装成 的微米球 、 空心纳米球 的电化学测试表明纳米棒 具有最高的放电比容量 , 而空心纳米球具有最好 的循环稳定性 ; Yao 等 20研究了 Co 3O 4中空八面 体笼状纳米结构材料 , 结果表明 , 得益于中空笼状 形貌和纳米尺寸 , 这种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材料时表现出很高的电化学活性和良好的循环性 能 , 在 178mA /g的电流密度下 , 首次放电比容量 可达到 1500mhA /g,

13、 循环 50次后仍有 800mhA /g左右的放电比容量 ; Chen 等 21指出相对于微米级 的棒状和球形 -Ni (OH 2, 纳米管状 -Ni (OH 2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储锂比容量 . 需要指出的是 ,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能 、 界面能和缺陷 形成能 , 在储锂过程中 , 表面容易发生副反应 , 从 而导致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充放电效率大大降 低 . 作者比 较 研 究 了 3种 不 同 形 貌 和 尺 寸 的 -Fe2O3纳米结构 (纳米球 、 纳米菱面体和纳米聚集 体 材料 22, 从样品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 联看 , 较之菱形颗粒 , 球形颗粒表面更有利于形成 均

14、匀一致的 SEI 膜 , 从而其电化学性能的发挥也就 更好一些 , 即储锂容量和循环性能都优于菱形颗 粒 . 另一方面 , 虽然颗粒尺寸降低可以使材料的电 化学活性提高 , 但由于表面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 过度的纳米化并不能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 只有适中的尺寸和比表面积才能够很好地发挥电极材料的综合储锂性能 . Gao 等 23采用简单的方法合 成了 CuO 多晶纳米棒 , 棒的直径约 10 20nm , 长度有几个微米 ,经测试该多晶纳米棒的放电比容 量为 776mAh /g, 比单晶纳米块状 CuO 的放电容量 (416mAh /g 高得多 ,这可能是因为前者具有较 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

15、的晶体缺陷所致 . 但它的循 环稳定性却不如单晶纳米块 ,这可能是由于细小 的多晶纳米棒在锂离子的脱嵌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逆形貌改变和晶体结构改变所致 .2. 3碳包覆在纳米电极材料中的作用碳包覆不但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子电导 , 而且还是改善纳米储锂电极材料表 /界 面稳定性的常用方法24. 作者成功地在 Fe 2O 3纳米纺锤体表面包覆一层均匀的碳保护层 , 制备了 Fe 3O 4C复合材料 25, 其扫描电镜 (SEM 和透射 电镜 (TEM 照片如图 1所示 . 经 SEM 和 TEM 观察 充电与放电前后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尺寸变 化 , 发现碳包覆层能够稳定充放电过程中材料表

16、 面形成的 SEI 膜 . 电化学测试显示该稳定 SEI 膜的 生成的确为 Fe 3O 4电化学性能的提高起到重要的 作用 . Fe 3O 4C 纳米纺锤体的首圈库仑效率可达 80%, 在 C /5充放电倍率下容量可达到 750mAh /g ,C /2下达到 600mAh /g, 8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 量仍保持在 530mAh /g, 是未包覆的氧化铁纳米纺 锤体的 5倍. 图 1Fe 3O 4C 纳米纺锤体的 SEM (a 和 TEM (b 照片 Fig. 1SEM (a and TEM (b images of the as-synthe-sized Fe 3O 4C nanospindl

17、es除了稳定界面的作用外 , 碳包覆还具有分散细小纳米颗粒 ,抑制充放电过程纳米颗粒的团聚 、 长大作用 . 例如 :当把尺寸只有几个纳米的 Fe 3O 4颗粒分散到碳基底并以所得 Fe 3O 4C复合材料作 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 , 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 储锂性能 26. 在 0. 1C 倍率下 ,Fe 3O 4C 复合材料 循环 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 700mAh /g左 右 , 而没有碳包覆的 Fe 3O 4纳米颗粒 , 循环 30次后 容量已衰减到 100mAh /g左右 .金属锡可以和 Li 形成 Li 4. 4Sn 合金 , 具有很高 的理论比容量 (992mAh /g .

18、然而 Li 与 Sn 形成合 金时 , 伴随着巨大的体积膨胀 , 造成循环性能差而 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 而碳包覆对于这类材料的电 化学性能提高同样非常有效 . Yang 等 27报道了以 Sn-Co-C 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 在 100mA /g的电流密度下 , 首 次 放 电 比 容 量 达 到 451mAh /g, 循环 40次后可逆容量为 486mAh /g.作者借助溶液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花状 SnO 2纳 微结构 , 并由此得到了 SnO 2C和 SnC两种纳微 结构复合材料28. 电化学测试表明 , SnO 2C 具有最优的储锂性能 , 其次是 SnC, 最后是 Sn

19、O 2. 这说 明在嵌锂过程中于 SnO 2C原位形成的 Li 2O 和 C在一起有助于缓解 Sn-Li 合金化过程的体积膨胀 问题 .作者设计了预留空腔的电极结构 , 从而提供了另外一种简易的解决 Sn 体积膨胀的方案 29. 其 核心关键在于把 Sn 纳米颗粒填充到弹性的碳空心 球中 , 由此合成出具有特殊纳微结构的 SnC复合 材料 , 即如图 2所示 . 该纳微复合结构含有一定体 积的空腔 , 使得嵌 Li 体积膨胀后的 Li 4. 4Sn 合金也 可以被容纳在 C 空心球中 , 从而消除了 Li 插入 /脱 出过程产生的应力 , 极大地改善了电极材料的循 环性能 . 电池测试结果表明

20、 ,100次充放电循环后 , 该复合材料仍具有高达 550mAh /g的比容量 , 为 目前广泛使用的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 (372mAh /g 的 1. 5倍.图 2SnC 纳微复合结构的 TEM 照片 (a 及其充放电 前后锂嵌 /脱过程示意图 (b Fig. 2TEM image of the SnC composites (a and the scheme of the insertion /extractionof Li +during discharge /chargeprocesses (b 另一方面 , 非碳材料包覆也是稳定电极材料界面的常用方法 . Wu 等 30在层状结构

21、 LiNi 1/3Co 1/3Mn 1/3 O2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 TiO 2颗粒 , 其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比起没有纳米层包覆的都得 到了提高 , 特别是大倍率性能尤为突出 . 作者最近 的研究也表明 , TiO 2等无机包覆层对稳定负极材 料表 /界面 , 提升负极材料的高倍率循环稳定性同 样有效 31.2. 4“ 三维混合导电网络 ” 结构高倍率电极 材料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不但需要高速的 Li +传输 , 还需要快速的电子传导 . 为此 , 在充分利 用电极材料的尺寸效应基础上 , 作者提出 “ 分级三 维混合导电网络 ” 电极材料设计 32, 为开发高能 量 、 高功率动力型

22、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提供了新 途径 . 方法是利用纳米孔道和纳米电子导电网络 分别实现纳米尺度上 Li +和电子的快速输运 , 从而 构筑出纳米级的三维离子 /电子混合导电网络 ; 再 以该纳米网络作为结构基元 , 并与导电添加剂复 合形成微米级的三维混合导电网络 , 从而实现锂 离子和电子的高速输运与存储 . 这种纳微米两级 三维混合导电网络结构电极材料不仅具有纳米结 构基元的自身优点 , 而且比单纯的纳米结构材料 更容易分离 、 回收和便于操作 , 并且还可以有效地 解决纳米结构的团聚和 “ 热力学不稳定 ” 等问题 , 是双高锂离子电池电极的一种理想结构 . 在这一 电极设计思想指导下 ,

23、 作者在介孔 TiO 2亚微米球 中又引入具有高电子导电性的纳米 RuO 2网络 , 成 功构 筑 出 性 能 优 异 的 TiO 2-RuO 2复 合 负 极 材 料 31. 另外 , 还进一步将这一电极材料设计思想 成功地应用于正极材料 LiFePO 4, 开发出性能优良 的 LiFePO 4-C-RuO 2复合正极材料 33.在构筑 “ 三维混合导电网络 ” 结构锂离子电池 的电极材料的同时 , 为了替代价格昂贵的 RuO 2, 尝 试采 用 具 有 优 良 电 子 导 电 性 能 的 碳 纳 米 管 (CNTs . 方法是在应用湿化学方法制备 CuO 纳微 球过程中引入 CNTs ,

24、原位得到了具有 CNTs 导电 网络的 CuO-CNTs 纳微复合球 34. 研究表明 , CNTs 对 CuO 储锂性能具有双重功效 , 不仅可以形成三 维电子导电网络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能力 (提高 5个数量级 , 还可形成三维弹性网络结构 , 有效消 除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和收缩引起的内应 力 , 从而显著提高 CuO 的储锂容量 、 循环性能和倍 率性能 . 利用具有类似作用的 CNTs 构筑出纳微复 合材料 , 在提高电化学电容器性能方面同样也取 得成功 . 如 Cao 等 35采用电沉积技术在 CNTs 阵列 上生长 MnO 2纳米花 , 得到了高电容和长循环寿命 的超电容电极材

25、料 .纳米多孔碳具有纳米三维导电网络结构 , 可 实现锂离子 、 电子的高速输运 . 利用这一特点 , 作 者成功把 LiFePO 4纳米颗粒分散在多孔碳三维导 电网络中 , 开发出 “ 三维混合导电网络 ” 结构高倍 率正极材料 (图 3 36. 其高效性在于 , 作为主要活 性物质的 LiFePO 4颗粒尺寸处于纳米尺度范围 , 有 效地减小了锂离子的传输距离 , 很好地提高了活 性组分的利用率和高倍率性能 ; LiFePO 4纳米粒子 均匀地 分 散 于 碳 导 电 网 络 之 中 , 避 免 了 纳 米 级 LiFePO4颗粒的团聚 , 增加了 LiFePO 4-C 纳米复合 物的可加

26、工性 , 提高了整个体系的电子传输能力 . 电池测试结果表明 , 该复合正极材料不但可以分 别在 16s 内完成超快速充电和超快速放电过程 , 而且在 1. 5C 倍率下 700次充放电循环后 , 容量保 持率仍可达 97%以上 .图 3LiFePO 4-C 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 TEM 照片 (a 及 其结构示意图 (b Fig. 3TEM image (a and schematic illustrations of thenanocomposite of LiFePO4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a nanoporous carbon matrix (b 3结束语锂

27、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纳米化将是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的一个发展方向 .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经纳米化后会产生许多在微米尺度不能达到的优 异性能 , 例如 , 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快速的电化学 动力学过程等 , 而这些优良性能又和电池的高能 量密度 、 高功率密度紧密关联 . 所以应用纳米技术 开发高能量和高功率的电极材料不失为一种有效 的手段 . 但是材料纳米化后带来突出的不可逆表 面反应使其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受到挑战 , 而设计具有 “ 动力学稳定 ” 特征的纳微复合结构和表面 包覆有望成为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 , 特别是设计 与构筑具有 “ 三维混合导电网络 ” 结构的高倍率电 极材料将会是今后

28、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的 一个研究热点 .致谢 :感谢文中涉及合作发表文章中的所有合作者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Murphy D W , Broodhead J , Steele B C H , et al. Materi-als for advanced batteries M . New York :Plenum Press , 1980.2Guo Y G , Hu J S , Wan L J.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 J . A

29、dv Mater , 2008, 20:2878-2887.3Hu Y S , Kienle L , Guo Y G , et al. High lithium electro-activity of nanometer-sized rutile TiO2J . Adv Mater , 2006, 18(11 :1421-1426.4Guo Y G , Hu Y S , Maier J.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ly mesoporous anatase sphe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ith-ium batteries J . C

30、hem Commun , 2006, 2783-2785. 5Wang Z L , Sun S R , Xia D G. Synthesises , characteriza-tion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pherical-likeLiFePO4by hydrothermal method J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2008, 184:633-636.6Yang H , Wu X L , Cao M H , et al. Solvothermal synthesisof LiFePO4hierarchica

31、lly dumbbell-like microstructures by nanoplate self-assembly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a cathode material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J . J Phys Chem C , 2009, 113:3345-3351.7Yang J , Winter M , Besenhard J O. Small particle size multiphase Li-alloy anodes for lithium-ion-batteries J . Solid State Ionics , 1996, 90:281-287.8Besenhard J O , Yang J , Winter M. Will advanced lithi-um-alloy anodes have a chance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 J . J Power Sources , 1997, 68:87-90.9Li H , Huang , X J , Chen L Q , et al. A high capacity nano Si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 for l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