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12.88KB ,
资源ID:126439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6439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docx

1、高中语文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第3课*朋党论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朋党论2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朋党论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蝶恋花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5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一、字词积累1字音 (hun)夔(ku)稷(j)契(xi) 后世不诮(qio)2一词多义(1)以(2)幸(3)之3古今异义君子八元古义:相传为高辛氏(帝喾)的八个儿子。元,最好的人。今义:八元钱。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而周用以兴古义:因而。今义:用来。此

2、辈清流,可投浊流古义: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今义:清澈的水流。4词类活用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名词用作动词,效力或利尽而交疏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名词用作动词,看作暂相党引以为朋者名词用作动词,结为朋党5文言句式判断句此君子之朋也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他状物写景及叙事的散

3、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赋自唐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在赋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为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对历史的精确了解,使欧阳修的史论文也极具特色。见解深刻,令人深思。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也极具特色。这类文章往往不是单纯记游、记事,而是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其人生感慨,寄托其人生理想。著名的如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欧阳修的辞赋类散文多为抒情小赋,如鸣蝉赋秋声赋等。欧阳修这类抒情小赋,多以散文式笔调,熔议论、写物、抒情于一炉,形式上更为灵活自由。此外,欧阳修还写过大量的书信、序、跋等。书信或是与政治斗争相联系

4、,或是与友人谈论诗文、畅叙友情。欧阳修为人所写的各种墓志铭、祭文,虽然有的难免“谀墓”之嫌,有的行文过于简略,但也有不少极具文学价值的佳作。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同时执政,推行政治改革,史称“庆历新政”。朝廷内部的保守派强烈反对新政,以“朋党”之名诬陷范仲淹、富弼等人。庆历四年,范、富等先后离朝外放,新政失败。欧阳修是新政的积极支持者,在朋党之说纷然的情势下,他写了这篇有名的奏章。3相关知识(1)文体知识“论”,一种议论文体,注重从正面树立一个观点,然后围绕它作逻辑严密的论证。在古代,这种文体有“史论”和“政论”两类。(2)文化常识“朋党”,政治斗争中结合成

5、的派别、团体。(3)欧阳修散文成就突出,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唐韩愈。政论文在欧阳修散文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类作品多是奏章,一般以说理见长,逻辑严密、中心突出,但也不乏委婉变化之妙。著名作品有朋党论纵囚论等。一、结构图解二、内容研读1文章开头为什么承认“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明确作者针对统治者下诏戒止臣下结为朋党和客观上存在朋党的现实,在文章开头不是否认朋党的存在,而是着重申说朋党的君子、小人之别。他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立论“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依据,同时也为下文征引史实埋下一笔。然后大笔一振,提出自己的希望“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从而展开论述。2君子之朋、小

6、人之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明确欧阳修认为二者的根本区别所在是“同道”“同利”。小人以“利”相结,“同利”则暂时为朋,见“利”则相互竞争,“利”尽则自然疏远,甚至互相残害,从实质上看,小人无朋;与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结,以道义、忠信、名节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从这一意义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3文章列举大量史实,作用是什么?明确文章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从各方面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这与文章开头的“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是遥相呼应的;对上文结尾的“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是有力的补充和论证。所列举的史实,或正或反,或正反对比,反复论证君子、小人之朋

7、的进退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亡,使得本文举证多样,说服力更强。4朋党论中哪句话可以阐明作者的观点?文章是怎样提出这一观点的?明确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论点是“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这一观点是作者在分析了何为“朋党”、有几种类别、朋党的作用之后得出的结论。5韩愈、欧阳修分别是唐、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试比较二者在散文内容与艺术方面的异同。明确欧阳修平生以韩愈的继承人自命,时人也以此评价他。苏轼就说过:“欧阳子,今之韩愈也。”欧阳修学习韩愈,不只是“文以载道”的思想,而且在散文的创作方面,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起来,强调作品必须有作者个人的特色,艺术风格必须有独创性,反对

8、因袭模仿。因此他虽然标榜学习韩愈,但能自成一家,创造出一种与韩文不同的散文风格。总的说来,韩文以气势雄壮见长,欧文则以情韵优美见长。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欧公文学韩而颇不似韩,此公文之所以能于八家中自树一帜也。”这种看法是很中肯的。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提倡写作要“文从字顺”,但事实上他有一些作品如曹成王碑平淮西碑等,有意识地摹仿尚书等古代经典著作,生吞活剥,读起来觉得佶屈聱牙,存在较浓厚的六朝骈俪气息。欧阳修的作品就不同,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平易自然的地步。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韩柳犹用奇重字,欧苏惟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三、主旨归纳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为

9、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也就是说本文主旨是希望君主区分君子和小人,善用君子之党,那么国家就会治理得很好了。四、写法鉴赏此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文理缜密,颇有气势。文章开头理论的简明扼要,干净利索,对“朋党”的新解都十分有气势。文章后半部分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连用五个“莫如”,颇有力度。再如文中散句与对句的错杂使用,散句主要用在理论分析和事实说明的时候,对句主要用在提出论点或关键性结论的时候,对句起到强调、突出语感的作用。一、基础过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以为:作为B而周用以兴 用以:用来C更相称美,更相推让 称美:赞美D能使

10、人人异心不为朋 异心:不同心解析:选B。用以:因而。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闻朋党之说 B自古有之C此自然之理也 D此君子之朋也解析:选B。B为代词,其余为助词,的。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例:古之人不余欺也A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B此君子之朋也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D吾其何择哉解析:选D。是宾语前置句。A.一般陈述句;B.判断句;C.定语后置句。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目为党人B素善留候张良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驴不胜怒,蹄之解析:选B。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其余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11、成59题。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

12、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

13、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党:结为朋党B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益:帮助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讥诮,责备D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拿解析:选D。举: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然纣以亡国B及其见利而争先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C君子则不

14、然然纣以亡国D用君子之真朋而周用以兴解析:选A。都是“因为”。B.表顺承/表转折;C项,这样/但是;D项,任用/因。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B汉室大乱,后方悔悟C此辈清流,可投浊流D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解析:选C。古义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在文中列举了各个朝代事例,论述兴亡治乱和朋党的关系,提出只有“用君子之真朋”才能治理好国家。B文章通过论述得出结论“人君善用朋党,国治而天下称美”,希望人君能善用“君子朋党”。C从本文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散文善于叙事,善于写景,善于抒情,具

15、有一定的思想性。D就写作技巧而言,欧阳修的散文善于用宕笔,善于用疏笔,善于抑扬顿挫。解析:选C。本文“善于议论”。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译文:(2)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译文:(3)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译文:答案:(1)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履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2)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任用君子的真朋党,天下就可以治理好了。(3)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欺骗,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君,原因就在

16、于他能辨别君子与小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

17、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错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注】选自新五代史宦者传评论中的一部分。帷闼:帐幕和小门。这里指宫廷之内。抉:挖出,可灵活译为“搜捕”。唐昭宗之事:唐昭宗(李晔)因宦官专权为祸,天复元年(901)与宰相崔胤密谋诛杀宦官。崔胤写信请朱温发兵迎接昭宗

18、。但事情被宦官知道了,先劫昭宗到凤翔。次年,朱温兵围凤翔。天复三年春,城中食尽投降,朱温尽杀宦官。后来,崔胤和昭宗也先后被朱温杀了。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能以小善中人之意B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C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D图左右之亲近解析:选C。古今都指日常生活。A项,古指迎合人;B项,古指学问渊博的谋士;D项,古指亲信、亲近的人。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源深于女祸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盖其用事也近而习黑质而白章C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则向之所谓可恃者宦者之为祸解析:选D。A项,均作介词,意为“

19、比”;B项,均为连词,表并列;C项,“以”均是介词,用;D项,第一个“之”,语气词,舒缓音节;第二个“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宦者谋取专权手段”的一组是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小信固人之心图左右之亲近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则惧祸之心日益切A BC D解析:选C。句是人君对宦官的态度,句是人君觉察“患以深”后的所想及对策,句是人君因“势孤”而产生的惧祸心理。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讲的是宦官给国家造成的祸害,远远超过女色所造成的祸害。第一句“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B文章详

20、细分析了宦官怎样通过“小善”“小信”而逐步把持政权的过程,指出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C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作者写此文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D作者以其独特的史学家的锐眼,提出了宦官祸害远胜于女色的见解,直接触及历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解析:选D。D项,文章并未“触及历代王朝”,也非“根本原因”。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译文:(2)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译文:(3)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译文:答案:(1)女人的祸害,不过是美色罢了;宦官的危害,就不只在一个方面了。

21、(2)如果操之过急,宦官就会挟持君主作为人质。(3)作为君王,并不是想在宫廷里面滋养祸患,把忠臣贤士疏远在外面,这是逐渐积累造成的,而且是形势逼使他这样的。参考译文: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它的本源比女色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女人的祸害,不过是美色罢了;宦官的危害,就不只在一个方面了。他们在人君身边办事,亲近、熟悉皇帝;他们的心思,又专横又残忍。会用小的好处去迎合君主的心意,用小信去稳住君主的感情,使得君主对他们深信不疑,并且亲近他们。等到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便用祸与福来威吓控制君主。(这时,)即使朝廷有忠臣贤士,可是君主却认为他们离自己很远,不如侍奉起居饮食、跟随在前前后后的宦官可靠。所以,皇

22、帝与身边的宦官日益亲近,与忠臣贤士日益疏远,于是君主的地位也日益孤立。君主势力孤单,害怕祸患的思想就日益急切,宦官对君主的控制就日益稳固。国家的安危由他们的喜怒来决定,人君的祸患就隐藏在宫廷之中,那么先前认为的可靠的人,现在却成了为患作乱的原因啊。当祸患已经很深,君主才觉察到,想要跟疏远的臣子谋划除掉常在身边的宦官,这样做要是过于迟缓,就会养成更大的祸患,如果操之过急,宦官就会挟持君主作为人质。这时,即使有大圣大智的人,也无法给君主出谋划策。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去做,做了也不能成功。到事态严重时,就会两败俱伤。所以祸患大的,就要亡国,其次也要丧身,从而使奸雄借助这个口实来起事,直到搜捕宦官的同党,并全部杀掉,使天下人心大快才罢休。以前史书上记载的宦官祸患,常常是这样的,不是一代了!作为君王,并不是想在宫廷里面滋养祸患,把忠臣贤士疏远在外面,这是逐渐积累造成的,而且是形势逼使他这样的。对于女色的迷惑,不幸而又不能醒悟,那么祸患就会临头;如果君主一旦醒悟,揪着头发丢出去就行了。宦官的祸患,君主虽然想悔悟,可是却有不能够除掉他的形势。唐昭宗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宦官造成的祸害比女色造成的祸患更深远,就是指这种情况。做君主的怎么能够不警惕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