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习题 第五章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A自然B社会C实践D现实3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A高度的政治觉悟B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C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D良好的人际关系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时期的人。A最迅速B中速C最慢速D静止5就教
2、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6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7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问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动力B前提C条件D基础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9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A依赖性B向师性C背师性D示范性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A必要保证B必然结果C必然要求D必然趋势1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3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是()人员。A专门B专业C职业D研究1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有极大的关系。A设
4、计B安排C认识D设想1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6教师或学校不得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A身心健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17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A关健作用B桥梁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19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A人身自由权B受教育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20在教育史上,两种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
5、是()。A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B内发论与外铄论C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D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21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A自然化B现实化C社会化D自由化22规定:“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2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系统化B专业化C专门化D多样化24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5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A原始
6、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2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27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体现了教师职业的()。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28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学科专业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政治思想素养D人格特质2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无歧视原则D无差别原则30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
7、人D开拓创新31作为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的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实现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学习活动32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33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A教师申诉制度B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事故D法律救济34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和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A名誉权B荣誉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3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热爱学生B热爱教
8、育事业C热爱劳动D不断提高自身修养36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教师应具有()。A组织能力B调控能力C管理能力D教育能力3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A朋友角色B示范者角色C研究者角色D,服务者角色38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良好的()。A同学关系B同事关系C师生关系D上下级关系39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条件B前提C任务D途径40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儿童权利企约颁布于()。A1980年B1986年C1989年D1990年41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42教师对学
9、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43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4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月1日为“教师节”。A1984B1985C1986D198745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A人格培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46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4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的关系。A授受B民主平等C相互促进D依附48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4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
10、()。A人人关系B人物关系C授受关系D朋友关系50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51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52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A管理学生权B科研活动权C教育教学权D民主管理权53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A可爱性B可敬性C权威性D厌恶性54当代教师的质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方面。A政治素养B教育素养C专业素养D道德素养5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了()。A朋友关系B互助关系C授受关系D平等关系56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愿发展B自动发展C自主发展D自由发展二、
11、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_。2教育活动是一种_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_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_是最基本的要素。3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和_的总和。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关系。6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_。7学生具有发展的_性与_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8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_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的作用。9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和_
12、。10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和_等方面。11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_、_、_、_。12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13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和_。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15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因为学生具有_的特点。16_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17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_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18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和_。19教师职业是一种_职业,教师是_人员。2
13、0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_的职业。2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之间的相互作用。,22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_。2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包括_,_,_,_,_,_。24_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25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_、_、_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6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27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28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_。29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关系。30教师职业
14、从性质上来说属于_职业。31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32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_。33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_上的、_上的影响。34严格要求的_师生关系,不仅师生关系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5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_。3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关系。37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_和_两方面。38良好的_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三、简答题。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内容?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除
15、了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之外,教师的职业角色还包括哪些方面?4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5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能力。6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7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8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9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10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11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12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13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14我国对中小学学生身份是如何定位的?15孔子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6学生有哪些本质属性?17对教师概念应如何界定?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18目前应如何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19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2
16、0当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哪几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四、论述题。1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2怎样理解“学生的发展”?3阐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4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说法是否合理?试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加以分析。5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6分析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7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些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近年来,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有些家长认为学校
17、不能提供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担任教师,借助互联网等的帮助,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现象引起很大的争议。(1)结合教育学的知识,试对上述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2)“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或要求?8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一、选择题1B2B3B4A5B6C7A8C9B10B11A12A13B14B15B16D17C18D19B20A21C22C23D24D25B26C27A28A29D30C31C32D33A34D35A36D37D38C39A40C41B42B43A44B45C46D47B48A49A50D51D52
18、C53C54C55C56C二、填空题1师生关系2培养人,人的集合,学生和教师3道德规范,行为准则4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5平等的6教育教学权7可能,可塑,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8培养人,主导9坚定的事业心,较强的荣誉感10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1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12人身权,受教育权13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14多样性15向师性16教师17六周岁18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19专门,专业20促进个体社会化21个体与环境22独立意志23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
19、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24教师的专业素养25个性、情绪、健康26师生关系27未成年公民28受教育权29人一人30专门31专业素养32教育专业素养33思想、人格34民主的35教师资格制度36授受37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38师生关系三、简答题1(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3(1)示范者角色;(
20、2)管理者角色;(3)朋友角色;(4)研究者角色。4(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5(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6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7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
21、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8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9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10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
22、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难于达到的师生之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11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12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指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三类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1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
23、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有极大的可塑性。14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有关法律的相继颁布,初步明确了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从有关涉及学生的法律法规看,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三个层面进行的:(1)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2)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3)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15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
24、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他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育人的前提条件。(2)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3)诲人不倦。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有高度责任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4)以身作则。孔子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教师身教的示范,对学生有重大感化作用,因此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5)爱护学生。爱护关怀学生
25、表现在要学生们努力进德修业,成为具有从政才能的君子,为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目标而共同奋斗。(6)教学相长。孔子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16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有:(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界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教
26、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18首先,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上,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经济收入是决定教师获得正常的社会地位的重要保证;其次,从学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再次,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同。作为专业人员,教师队伍自身的资格认证制度应当健全,这一方面可防止教师队伍混进一些达不到专
27、业要求的人士,损毁教师队伍的社会声誉;另一方面,资格认证和培训制度也有助于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19教师聘任作为教师任用的基本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2)以自愿平等、“双向选择”为依据;(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20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要素。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