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125.95KB ,
资源ID:1258314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5831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技术管理体系.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技术管理体系.docx

1、技术管理体系西安绿色家园住宅小区技术管理体系 北京六建集团公司陕西分公司2010年3月19日目 录1、编制依据 21.1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21.2主要图集 31.3主要法规、条例 41.4其他 52、工程概况 63、技术管理体系图 64、技术管理要求 64.1施工图纸会审管理 84.2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94.3文件管理 104.4技术核定制度及设计变更制度 104.5技术标准管理 114.6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124.7计量管理 135、技术职责 185.1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技术职责 185.2 总工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技术职责 185.3质量员技术职责 195.4 施工员技术职责 195.5

2、技术员技术职责 205.6 安全员的技术职责 205.7 材料员技术职责 205.8 成本核算员职责 215.9 预算员职责 21 1、编制依据1.1主要规程、规范、标准类别序号名 称编号国家1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2007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国家5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

3、02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1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62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1通风与空调工程

4、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2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6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2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2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30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320013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行业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

5、920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7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8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069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JGJ11320091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6、33200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2主要图集类别序号名 称编号备注国家1钢梯02J401国标2常用建筑色02J503国标3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FJ01-03国标4建筑无障碍设计03J926国标5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国标6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国标7钢筋混凝土过梁标准图集03G322国标8防空地下室出入口部结构设计04FG02国标9防空地下室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07 FG03国标地方1建筑用料及做法陕02J01地标2公共建筑节能构造图集陕2007J13地标3外保温构造图集陕2005J12地标4建筑专业(二)陕02J0

7、4-13地标5建筑专业(三)陕02J05-12地标6建筑专业(四)陕02J06-12地标7建筑专业(五)陕02J06-35地标8建筑专业(六)陕02J07-15地标9建筑专业(七)陕02J08-11地标10建筑变形缝构造图集陕2006J15地标11外装修陕02J03地标12屋面陕02J02地标13防水陕02J10地标14住宅防火型烟气集中排放系统(一)(五)陕2007J14-15地标15给排水工程02S2地标16供暖工程02N14地标17通风与空调工程02N2地标1.3主要法规、条例序号名 称编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主席令28号(1995)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91号(1997)3中华

8、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70号(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15号(19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04号(19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28号(1994)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2号(198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15号(1996修)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32号(200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31号(2004)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主席令77号(2004)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90号(1997)1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主席令11号(1988)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

9、53号(1998)1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2002)1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2003)17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80号(2000)18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2009年10月19日修正版19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80号(2000)20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21重大危险源工程 建质200987号文1.4其他序号名 称备注1综合管理手册Q-E-OHSMS6JAX2程序文件Q-E-OHSMS6JAX3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建质200526号4陕西省关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文件及规定2、工程概况西安绿

10、色家园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18370.00平方米,分为北区1#、2#、3#楼,南区4#、5#、6#、7#、8#、9#、10#、11#楼,东区12#、13#楼。本次施工1#、2#、3#、13#楼,建筑面积为85264.92平方米。1#楼地上30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7786.7m2,建筑高度88.07m,桩基础。2#楼地上16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2649.4m2,建筑高度48.00m,伐板基础。3#楼地上17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3510.3m2,建筑高度51.00m,伐板基础。本工程1#楼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2#、3#楼采用CFG复合地基,筏式基础。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地

11、处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太白南路西侧,科技六路南侧。3、技术管理体系图技术管理体系图4、技术管理要求 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全过程管理,是保证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和控制投资的重要环节。a.认真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选择能力强,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对施工总平面进行设计,合理配置大型机械,严格按施工组织总设计组织好施工。b.认真组织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严格图纸会审制度,领会设计意图。在收到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后,应立即组织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展开图纸会审工作,先进行内部初步会审,再认真配合业主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对会审中提出的设计问题和优化方案应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及时办

12、理。c.严格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施工前应认真组织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要全面、详细,并落实到人,并在交底书上签字,没有参加技术交底不允许参加施工,每项工程不进行技术交底不允许施工。d.严格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各分部分项工程和特殊施工过程及重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方式,如基础土方施工、基础及框架施工、防水施工、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施工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提交给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接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内容应详实完整,具有可操作性,对施工起到指导作用。e.严格施工过程技术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随时随地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做好施

13、工技术记录,记录应真实、齐全、完整。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各部门联系,尽快处理,并通过工程联系单保证问题的解决。f.及时进行隐蔽工程签证,每一项隐蔽工程应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及有关部门,经各部门检查验收允许后方可进行,并及时办理隐蔽工程签证。施工过程中各级技术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检查规程、规范、设计图纸的执行情况,严格按规定执行验槽,中间检查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g.现场施工必须作好记录,施工记录必须真实、及时、齐全、完整,并及时整理汇总,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要深入现场,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h.做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对技术难点进行技术攻关,采用新技术、

14、新工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i.建立质量管理计算机网络,本工程质量、技术管理全面实施计算机管理,各类施工技术记录、质量验评记录,质量验收控制、不合格品管理、物资管理及往来技术设计文件、工程联系单、工程反馈单等全部进入计算机系统,并利用数据库进行质量控制统计技术,并将统计分析后质量控制情况及时向项目经理、业主和监理单位汇报,使整个工程处于受控状态。j.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要做到及时整理,及时发送,及时存档,要求做到完整齐全,笔迹清晰,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存档管理。工程完工后,技术记录和质量验评将保证用文字资料和软盘完整、正确地移交竣工资料。k.技术管理流程见下图:4.1施工图纸会审管理施工图纸是施工

15、和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通过施工图纸会审,尽早发现设计图纸中的问题或差错并及时得到处理,使设计和施工达到最优化。图纸会审重点:施工图与材料、设备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设计与主要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相适应。图纸表达能否满足施工需要。设计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施工技术、机具和物资供应上是否可行。设计标准、技术要求和概算费用是否相符。施工图之间与总分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图纸会审要求:图纸会审前,主持单位应事先通知参加人员熟悉设计,准备意见,进行必要的核对和计算工作。图纸会审应作出详细记录。综合会审由主持单位作出会议记要,发送有关单位,对原设计的变更按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办理。委托外单位

16、加工用的图纸由委托单位进行审核后交出。加工单位提出的设计问题由委托单位提交设计单位解决。4.2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交底能够使作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工程规模、工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施工作业方法、工程进度、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要求等,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实现预期的目标。职责: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组织总设计的交底。工程技术部负责各单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长负责对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班组长负责向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程序:施工组织总设计交底:在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进行批准后的施工组织总设计交底,总工程师参加、工程技术部组织有关部室人员、项目部各级施工技术人员,并填写技术交底

17、记录。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文明施工管理及环境管理部分内容的交底。单项施工方案的交底:按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的交底内容,由项目总工程师参与、工程技术部主持并组织质管人员、技术人员、安管人员、班组长进行单项施工方案的交底,并填写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单项施工方案及各分项工程交底的主要内容:工程范围,施工作业量,工程特点。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施工进度要求。主要设计变更、材料代用情况。经批准的重大施工方案措施。主要施工操作方法、要求和安全质量措施。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应做好的技术记录内容及分工。4.3文件管理为了加强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联系以及与本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的互相交流和传递,保证项目各职能部门的

18、信息收集渠道畅通,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本工程现场将建立项目局域网。为保证计算机全面管理现场施工,我们将配备各种先进管理软件,并将现场各施工过程及各种施工管理资料都存在微机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法律、法规与部门的规章制度;施工合同;工程造价计算书;施工组织总设计、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及作业指导书;项目机械、人力、材料、成本管理信息;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年度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每天对计划的监控情况);施工技术交底、技术复核等技术管理资料;各永久水准点和控制桩的测量文件记录,主要建构筑物定位线放线测量记录,沉降观测记录、变形记录;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级记录;设计变更通知,材料

19、代用清单及签证;施工缺陷处理明细表及附图;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及签证、中间验收检查记录及签证、竣工验收等;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往来的技术文件;本工程人工、机械台班、材料实际消耗量统计表;工程录像及照片资料;项目考核评价信息等。4.4技术核定制度及设计变更制度凡在图纸会审时遗留或遗漏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属于设计产生的,由设计单位以变更设计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属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工程变更通知单,并通知有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图修改时,由施

20、工单位提出技术核定单。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重大问题须报公司总工审核,核定单应正确、填写清楚、绘图清晰,变更内容要写明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原设计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等。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办理签证,经认可后方生效。经过签证认可后的技术核定单交项目资料员登记发放施工班组、预算员、质检员;技术、经营预算、质检等部门。4.5技术标准管理(1)技术标准管理职责集团公司技术部负责技术标准现行版本信息的收集及发布。陕西分公司技术部门负责本单位所需的技术标准配备(购置)。各级技术部门应设专人负责本单位技术标准的管理。集团公公

21、司技术部负责对各单位技术标准管理的监督、检查。陕西分公司应针对单位工程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目录。(2)技术标准的标识技术标准要进行标识管理。标识管理分为有效版本标识管理、保留资料标识管理、作废版本标识管理。技术标准正处于实施期间,进行有效版本标识管理。有效版本章采用长方形,蓝色印章,标识时,盖在封面空白处或首页空白处。技术标准已废止执行,但对本单位工程曾经处于该文件实施阶段或仍有其它保存价值,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盖保留资料章。保留资料章盖在原有效版本章上面,斜交留印。盖保留资料章后,按有效版本资料管理。技术标准已废止,且无保留必要,在原有效版本印迹或保留版本印迹上斜交加盖作废版本章进行标识并进

22、行销毁处理。(3)技术标准的收发技术标准发放时,应首先标识分发号,加盖单位公章且标识齐全,才可下发。技术标准标识需变更(如有文件已处于废止阶段)时,由技术标准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标识管理,再行发放或销毁处理。技术标准的收发,均要做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收发时间、部门、记录人员、文件内容、文件分发号、文件数量等。4.6工程技术档案制度(1)工程技术档案管理职责集团公司技术部负责各单位的技术资料过程监督检查,竣工审核。各单位技术部门负责对单位工程的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2)技术资料档案的装帧技术资料档案采用资料盒存放,资料盒正面、侧面标签参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规程Q-BCEG101-

23、2004打印。技术资料每册均应有封面、目录、封底,页次(用铅笔在资料右下角标注),左侧装订。技术资料统一采用A4纸打印,凡不足A4纸大小的合格证等资料,用A4纸衬托,托纸左侧留出2.5厘米的装订线。资料保存要平整、干净,打印字号大小、字体要适合、美观。(3)技术资料的编制与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与整理按照陕西省及西安市标准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所有记录与试验均应与工程同步,并确保其填写正确、真实、有效、签字齐全。试验单非试验数据部分如有笔误需更改,必须加盖试验室人名章,试验数据部分不允许改动。各种技术资料必须编制目录,资料目录包括总目录、盒内目录、分项目录等。目录格式可参考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质量

24、管理规程Q-BCEG101-2004中的要求或自行设计,内容应尽量齐全、详细,能反映资料的主要内容。技术资料中所有的附图,必须标注图框、指北针、轴线号、轴线尺寸(总尺寸)、图签栏(图名、图号、比例、审核人、制图人),并应签字齐全。施工物资资料,按“一试一证”整理,即一份复试单,附一份检测报告及出厂合格证等。确保合格证与复试单上的产品名称、规格、出厂(进场)日期、数量相一致。合格证上内容不得空缺或涂改。对实行分包的工程项目,分包单位应负责其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资料的编制、收集与整理。施工前总包单位应对分包单位的资料整理提出明确要求,并在合同中给予约定;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分包单位进行检查;分包项目完

25、成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分包项目资料进行详细核查,确认齐全无误后,与分包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并由总包单位统一汇总;按规范的要求,需单独组卷的要单独组卷,装帧与整理要求与总包单位一致。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应根据国家及地方标准的中有关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的规定及要求,实行100%见证取样和送检。凡是申报竣工雁塔杯、国优的工程,技术资料(包括总包和各分包)在工程竣工后必须按档案要求用小线装订,有封面、卷内目录、分目录、备考表(备考表要求签字齐全),卷内目录及分目录上的页次必须与资料右下角的页码相互对应,并提供一套完整的竣工图备查,竣工图按城建档案馆要求绘制、整理。检查前需准备一份内容详细的

26、技术资料总目录,总目录格式及内容可参考技术资料辅导中的要求编制。4.7计量管理(1)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本公司实行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和彩色标识管理。凡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在使用前,都应送市技术监督局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经第一次检定后,便按照下表中所列的分类与检定周期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计量器具管理与分类标识管理分类代号适用范围检定要求强制检定A依法实行强制检定管理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或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定点定期检定。周期检定B非强制检定中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送有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计量

27、检定机构进行的定期检定一般管理一次性检定C1使用前一次性检定由使用单位自己依法进行的定期检定须有检定合格证书外观查看C2定期外观检查,确定能否使用根据各自要求,检定方法自行掌握,但要科学合理定期比对C3国家目前还没有检定规程管理的与有效检定的计量器具进行比对或用准确度更高的器具自行检定不定期检定C4根据各自使用情况,不定期检定检定方法自行掌握封存较长时间不用的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的原件由使用单位保存,公司技术部、各分公司存档检定合格证的复印件一份,检定合格证上应标注本单位仪器编号。对于C2、C3、C4类的计量器具由使用人员按周期进行校准,填写计量器具校准记录表(附表5),本单位计量员负责监督与资

28、料保存。木质自制计量器具须选质地密实、干燥、变形小的木材进行制作。自制靠尺和自制托线板必须满足其长度方向两对平行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1mm/m,校准时可凭借经纬仪观测,外观主要看是否弯曲变形;自制方尺可按传统方法制作,其直角偏差不大于0.5计量器具的彩色标识按照附录12的规定, 由各单位计量员负责粘贴,并保证有效日期和编号的标识准确。(2)计量器具的封存各单位对于计划较长时间不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及时进行封存,在计量器具卡片上登记,并将相应标志粘贴在计量器具上。封存后的计量器具由各单位计量员负责保管,未经计量员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自行开封使用,如有违者将追究其责任。已封存的计量器具,再次使用

29、前,应送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办理登记手续或未经检定合格就投入使用的计量器具,公司技术部、各分公司一旦发现将予以封存,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3)计量器具的降级和报废计量器具(属于固定资产的)在修理、调试后仍达不到原来的精度时,使用单位可向公司技术部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交检测部门的检定结果通知单,经公司技术部审核同意后,可降级使用。经有关检定部门检定,对无法修复或没有使用价值的计量器具,可报废处理。报废的计量器具,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将其销售或处理。报废的计量器具严禁流入生产中使用,违者承担全部责任。(4)计量器具使用的有关要求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器具的性能并按操作规程工作,发现量具有失准或其他问题时应立即报告计量员,送有关部门检定,不得擅自拆卸。计量器具应由专人妥善保管,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乱动。使用计量器具的环境条件必须符合计量检定规程或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