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文艺论著选讲马克思文艺论著选讲(第三版) 1. 单项选择题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地点是巴黎。 3. 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写作年代是1844年。 4. “巴黎手稿”指马克思青年时代写成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 马克思观察包括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社会实践。 6. 历史上开创性地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美现象的是马克思。 7. 关于劳动对自然和人的改造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使人和自然相互异化、疏远。 8. 关于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动物也为自己营造巢穴,因此,动物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 9. 下列现象能够说明人“囿于粗陋
2、的实际需要的感觉”的是:贩卖矿物的商人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10. 马克思最早提出并深入阐述“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的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1. 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列廉洁不正确的是:是对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的评论。 12. 关于社会实践与美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客观世界的美都是劳动创造的。 13. 社会实践与美的关系:客观实践的美都是劳动创造的。 14. 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共同撰写的一部论战性著作是神圣家族,它主要评论的作品是巴黎的秘密。 15. 关于神圣家族,下列廉洁不正确的是:是马克思撰写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 16. 神圣家庭是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如何评价
3、欧仁苏的长巴黎的秘密同当时青年黑格尔派进行辩争的论战性著作。 17.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共同撰写的一部论战性著作。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共同撰写的一部论战性巨著。 19.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科学论断,首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论述的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1.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主张文艺创作应该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 22. 每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23. 在一定历史时期,那些策略地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的阶级通常是
4、处于上升期的新生阶级。 24.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批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指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思辩哲学和“真正社会主义”思潮。 2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26.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间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7.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28.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是否能动的变革现实,是区分“新人”和“旧人”的主要标志。 29.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作,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开始趋于成熟。着重阐释: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5、、人的本质和性格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 30.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评论的卡尔倍克的作品是穷人之歌。 31. 恩格斯所评论的穷人之歌的作者是卡尔倍克。 32. 关于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的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深刻揭露。 33. 恩格斯指出,卡尔倍克的穷人之歌并不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 34. 恩格斯通过对卡尔倍克的诗集穷人之歌的评论,全面深入地揭露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这一思潮的实质。 35. 恩格斯指出,倍克歌颂了德国“胆怯的小市民的鄙俗风气”。 36. 歌德心中的斗争是怎样三个人?天才诗人和谨慎的儿了、可敬的魏玛、枢密顾问。
6、37.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阐述的主要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 38. 按照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文学活动是社会意识形态。 39. 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的最后一种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 40. 希腊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发展最完美的艺术,这是因为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41.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阐述的主要问题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42. 马克思认为神话的消失有赖于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 43. 马克思在论述不平衡关系时所举的例证是希腊艺术同现代的关系。 44. 希腊神话表现的是希腊人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 45. 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是希腊神话。 46.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
7、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47.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想象化。 48. 马克思认为艺术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同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49.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50. 马克思认为希腊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 51.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52. 文艺属于一定社会中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学活动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53. 填空题 54. 众的观点论歌德一书的是作者是:卡尔•
8、;格律恩。 55. 关于卡尔•格律恩“众的观点论歌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思想观点的批驳。 56. 下列属于德国文学家歌德的有代表性的小说是少年维特的烦恼 57. 卡尔•格律恩在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中对歌德的评价是把歌德的一切庸人习气颂扬为人的东西。 58. 关于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对歌德的评价,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该书是从抽象的人的观念出发的。 59. 在恩格斯看来,歌德从内心 上说是个天才诗人。 60. 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是:歌德有时居然是个庸人、是“人的诗人”、是“完美的人性”、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 6
9、1. 歌德对鄙俗的德国市民社会表示亲近的作品是:温和的讽刺诗 62. 恩格斯提出的评价作家作品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最早见于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63. 恩格斯在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中声称自己评价歌德时坚持的是:美学的历史的观点。 64. 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下列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观点的是:歌德不能成为民族的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 65. 最先提出评价作家作品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是恩格斯。 66. 恩格斯“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由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论断,说明了:德国社会历史结构的多元性决定了歌德思想结构的复杂性。 67.
10、 恩格斯指出:“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帅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 68. 卡尔•格律恩的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是从抽象的人的观念出来来评论歌德的。 69. 恩格斯说, 卡尔•格律恩“把歌德一切庸人的习气颂扬为人的东西,他把作为法兰克福人和官吏的歌德变成真正的人。 70. 德国小资产阶级政论家卡尔•格律恩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之一。 71. 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诗剧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 72. 恩格斯在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中指出:“歌德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当时的德国社会的态度是带有两重性的。 73. 恩格斯在谈
11、到歌德内心的两重性时说: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 74. 恩格斯在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中谈到对歌德的评价时说:“我们并不责备他不是自由主义者,我们是嫌他有时居然是个庸人”。 75. 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 76. 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 77. 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最早提出了生产的世界性和经济的全球化思想。 78. 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廉洁不正确的是:最先提出并深刻阐释了“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 79. 最早提出生
12、产的世界性和经济的全球化思想的是马克思、恩格斯。 80. 提出关于“世界的文学”的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81.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维护了君权和神的威严。 82.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的历史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3.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84. 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 85. 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和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86. “资产阶级撕
13、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87.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88.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生产的世界性条件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89.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生产的世界性条件下“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90. 共产党宣言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91.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14、的条件。 92.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悲剧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93. 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 94. 马克思、恩格斯致拉萨尔的信,评论的是拉萨尔的剧作济金根。 95. 恩格斯评论济金根时所持的态度是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 96. 恩格斯认为文学批评应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 97. 马克思认 济金根的覆灭是因为他作为骑士和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 98. “一个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99. 恩格斯说:“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100. 马克思认为拉萨尔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人个变成
15、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101. 恩格斯微量作品的最高标准是: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102. 马克思、恩格斯就济金根同拉萨尔展开了关于德国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悲剧问题的论争。 103. “莎化”与“席式”二者的对比着眼于艺术表现生活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 104. “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其中“典型”是指普遍性。 105. 恩格斯认为旧人与新人的主要问题在于人物缺乏个性。 106. “这个”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初见于黑格尔的著作精神现象学。 107. 敏•考茨基的小说旧人与新人具有社会主义倾向 108. 恩格斯称赞敏•考茨基“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
16、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的手法刻画出来了”,这里的“两种环境”指维也纳和柏林。 109. “每个人都是典型,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该如此”。 110. 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恩格斯明确提出“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 111. 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恩格斯评价了她的小说旧人和新人。 112. 恩格斯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113. 恩格斯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114. 在玛哈克奈斯中,恩格斯夸赞女作家表现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 115. 在恩格斯看来,城
17、市姑娘的主要缺陷在于环境不够典型。 116.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集中论述的是现实主义的问题。 117. 恩格斯说“阿瑟格兰特先生是一个杰作”,意思是他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 118. 巴尔扎克能突破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而写出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命运,恩格斯认为这是取得了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 119.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20. 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表现出来。 121. 哈克奈斯为她的城市姑娘拟定的副题是现实主义的故事。 122. 恩格斯夸赞哈克奈斯在小说城市姑娘中表现出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
18、。 123. 在致恩斯特的信中,恩格斯以唯物主义方法为掼评价的作家是易卜生。 124. 恩格斯的致保尔恩斯特阐述的问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研究文学现象。 125. 恩格斯认为形成德国小市民特殊性格的主要原因是失败的革命和三十年的战争。 126. 恩格斯指出可以和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挪威文学相媲美的国家是俄国。 127. 恩斯特在研究北方妇女运动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是把妇女问题看作性别问题。 128. 恩斯特请求恩格斯回信的目的是用恩格斯的威望压服论敌。 129. 恩格斯指出,在易卜生的戏剧世界里,“人们有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 130. 恩斯特的错误在于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
19、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用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 131. 易卜生的代表性剧作玩偶之家人民公敌。 132.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大。 133.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主要阐述的问题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34. 恩格斯认为,考察的历史时期越长,意识形态发展曲线的中轴线同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接近平行。 135. 恩格斯认为归根到底制约历史发展的因素是经济。 136. 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 137. 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 138. 恩格斯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
20、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 139. 恩格斯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阻碍经济发展,三是促使经济沿着另一方向走。 140. 列宁认为“自由的写作”的服务对象是劳动人民。 141. “无党性的写作者滚开!”针对的是党内的无党性的作家。 142. 列宁所说的“写作者一定要参加到各个党组织中去”,意思是党员写作者必须参加党的基层组织及其活动。 143. “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 144. 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列宁把写作事业比作齿轮和螺丝钉来说明写作事业和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关
21、系。 145. 列宁认为自由的写作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 146. 列宁倡导的“自由的写作”是公开同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写作。 147. 列宁认为在写作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148. 列宁论托尔斯泰的第一篇文章是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 149. 下列列宁论托尔斯泰的文章中,写于托尔斯泰逝世之前的是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150. 被列宁称为“我国反革命自由派的正式机关报”的报纸是言语报。 151. 列宁认为,俄国1905年的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152. 列宁为纪念托尔斯泰80寿辰而作的文章是列夫托尔期泰是俄国
22、革命的镜子。 153. 安娜卡列尼娜中,作为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人物的是列文。 154. 列宁认为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应最终归结为19世纪最后30多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 155. 列宁指出托尔斯泰创作的最大特点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156. 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之后,其作品的政治倾向体现的是俄国宗地式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157. 下列对列宁评价托尔斯泰的说法正确的是列宁十分重视从政治上评价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 158. 列宁评论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创作和生活的关系采用的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159. 列宁认为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革命的某
23、些本质的方面。 160. 列宁坚持“两点论”,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对各种政治势力评价托尔斯时所散布的形而上学谬论进行了有利的驳斥。 161. 列宁分析古典作家和作品时善于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62. 列宁称赞托尔斯泰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俄国图画。 163. 托尔斯的处女作童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 164. 同时署名费依林的作品有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和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 165. 列宁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发表于1913年。 166. 列宁指出“两种民族文化”的出现取决于不同阶级的生活条件。 167. 列宁为批判资产阶级“民族文化”这一反动
24、口号而撰写的文章是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168. “民族文化”口号的欺骗性和反动性体现在资产阶级将本阶级的利益冒充为全民的利益,掩盖了其资产阶级文化的实质。 169. 列宁为回击崩得分子李普曼对自由派和民主派对语言问题的态度一文的攻击而撰写的文章是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170. 列宁指出:我们提出“两种文化”这个口号,只是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抽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成分,我们抽出这些成分只是并且绝对是为了对抗每个民族的资产阶级文化、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171. 列宁关于“两种文化”的学说对我们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方法,正确分析、评价阶级社会中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72.
25、 阶级社会中之所以存在“两种民族文化”,是因为民族内部是划分为阶级的,民族文化必然打上阶级的烙印。 173. 列宁指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阶级文化”。 174. 剔队糟粕,吸取精华。只批判不继承的“全盘否定”和只继承不批判的“全盘肯定”都是不妥当的,采取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国粹主义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175. 列宁的致阿马高尔基公开发表于1919年。 176. 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写于1906年。 177. 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的小说是母亲。 178. 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权威”的文学家是高尔基。 179. 列宁认为高尔基在十月革命之后产生不健康情绪的原因是脱离工农
26、兵的革命斗争生活。 180. 高尔基在其从事革命文学活动中,思想上出现反复的次数是两次。 181. 列宁的致阿马高尔基的写作目的是分析高尔基的思想上的反复。 182. 高尔基的思想上的第二次反复出现于1917-1919年。 183. 列宁在致阿马高尔基中,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即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 184. 列宁关于“要观察就应该在下面观察”的思想,对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后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这个思想。 185.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
27、件下创造。这种说法的提出者是马克思。 186. 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演讲是青年团的任务。 187. 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的演说最旧刊于真理报。 188. 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这种说法的提出者是列宁。 189. 所谓旧教育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这些奴化的青年的旧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宗旨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使之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 190. 对旧的教育态度不应持全面否定。 191. 列宁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草案是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192
28、. 列宁认为了解改造旧文化,是创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前提。 19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表于1943年。 19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创作于1942年。 195. “大众化”口号最早提出是在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 196. 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其中“不熟”是指: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 197. 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其中“不懂”是指文艺工作者不懂人民群众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 198. 毛泽东指出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是人类的社会生活。 199. 在普及和提高问题上,
29、毛泽东所指的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是干部所需要的提高。 200. 毛泽东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中所说的“好、坏”是指动机和效果。 201.在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关系上,毛泽东的观点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02. 毛泽东对“鲁迅笔法”的看法是这种笔法在鲁迅的时代环境下是完全正确的,但革命文艺家在使用时要分清对象。 203. 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千夫”,毛泽东的理解是敌人。“孺子”是指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 204. 对批判地继承中外遗产,毛泽东首先着眼的是: 205. 毛泽东所指的汉奸文艺是指为帝国主义的文艺。 206. 毛泽东将人民大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指
30、出文艺第二是为农民的。 20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两个中心问题是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208. 毛泽东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 209. 毛泽东提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210. “大众化”这个口号是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提出的。 211.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212. 毛泽东提醒作家艺术家要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所谓新的人物,就是人民大众首先是工农兵的人物形象;所谓新的世界,就是人民大众
31、的首先是工农兵的斗争生活。 213. 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批判的继承文学艺术遗产的思想,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214. 普及是提出的基础,提高是普及的指导。 215. 所谓普及,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是向工农兵提高。 216.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217. 普及是“雪中送炭”,提出是“锦上添花”。 218. 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是干部所需要的提高。 219. 这里所说的好坏,究竟是看动机还是看效果呢?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 220. 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 221. 毛泽东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