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64.50KB ,
资源ID:12550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550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业微生物学.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业微生物学.doc

1、课程名称:工业微生物学课程编码:04043100英文名称:Industrial Microbiology学 时:54 学 分:3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教 材:微生物学 路福平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工业微生物学是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长、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以及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

2、中的地位、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发酵与制药工业中的实际应用等,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虽然工业微生物学是我校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生物学课程,但因为学习时间有限,因而本课程不能详尽无遗地讲解微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要注意做到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创造有利条件。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工业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以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营养、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微

3、生物的遗传育种为主,同时适当介绍微生物的生态学、微生物的分类以及传染与免疫等知识。考虑到学生已经在生物化学课中学过各种物质代谢的知识,所以在工业微生物学中不再讲解,只介绍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如呼吸和发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长、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以及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发酵与制药工业中的实际应用等,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适应相应专业的发展,还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发酵专业中有关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培养、鉴别、检出、筛选、保藏等方面的知识;了

4、解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营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具有选择与配制培养基的能力;掌握灭菌的原理与方法;了解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关系、了解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呼吸与发酵之间的关系、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寻找新菌种的途径。通过对遗传变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分离、筛选和培育微生物新菌种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基本内容: 1.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介绍微生物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既给人类带来无数益处,又给人类带来灾难。2. 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五大共性。3. 微生物学的分科及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4. 微生物学发展史:介绍微生物学发展的五个时期,

5、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发展的做出的重要贡献。5. 微生物学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介绍医疗保健上六大“战役”,微生物在工业发展中的六个里程碑,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6. 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重点:1.微生物的定义、特点;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难点:1.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尤其是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2.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本章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熟悉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和微生物学的分科,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发展的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功能第一节 细菌

6、第二节 放线菌第三节 蓝细菌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教学基本内容:1.细菌:主要介绍细菌的形态和大小、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的菌落特征及工业上常见的有益菌和有害菌。2.放线菌:介绍放线菌的形态与构造、放线菌的繁殖方式、菌落形态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放线菌。3.蓝细菌:简单介绍蓝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特性和重要经济价值。4.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简单介绍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基本结构、特性和致病性。重点:1.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繁殖方式、菌落特征及工业上常见的有益菌和有害菌;2.放线菌的形态与构造、繁殖方式、菌落形态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放线菌。难点:革兰氏

7、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在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和相关功能方面的异同。本章主要教学要求:此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细菌、放线菌的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培养特征和繁殖方式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发酵和制药工业中常见的细菌和放线菌,并了解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特性和与人类的关系。第三章 真菌的形态、构造与功能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第二节 酵母菌 第三节 霉菌教学基本内容:1.真核微生物概述:介绍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2.酵母菌:主要介绍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和大小、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及工业上常见的有益和有害的酵母菌。3.霉菌:

8、介绍霉菌菌丝的种类与构造、菌丝体的功能和特化形式、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霉菌。重点:1.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2.霉菌菌丝的种类与构造、菌丝体的功能和特化形式、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难点: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构造的异同;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生活史; 3.霉菌菌丝体的功能和特化形式、繁殖方式、生活史。本章主要教学要求:此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培养特征、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发酵和制药工业中常见的酵母菌和霉菌。第四章 病毒第一节

9、 概述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第四节 噬菌体第五节 真细胞病毒第六节 亚病毒第七节病毒与实践教学基本内容:1.病毒:主要介绍病毒的特性、病毒的培养与纯化、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周期、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并介绍发酵工业中噬菌体污染的检测和防治措施,病毒杀虫剂的应用。2.亚病毒:介绍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和朊病毒的主要特性和致病性。 重点:病毒的特性、病毒的培养与纯化、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难点:病毒的复制周期、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本章主要教学要求:此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病毒的特性、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复制周期、噬菌

10、体与宿主的关系等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发酵工业中噬菌体污染的检测和防治措施,病毒杀虫剂的应用,亚病毒的种类和主要特性。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与营养要素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第四节 培养基教学基本内容: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要求:重点介绍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要素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功能和供给形式。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介绍根据碳源和能源划分的四种营养类型,即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介绍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四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运输特点。4.培

11、养基:介绍选用设计培养基的原则、根据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和培养基的用途所划分的培养基的种类,重点介绍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选择鉴别性原理和应用。重点:1.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要素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功能和供给形式;2.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4.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选择鉴别性原理和应用难点: 1.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的划分和主要微生物种类;2.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四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运输特点;3.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选择鉴别性原理和应用。本

12、章主要教学要求:此章为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学生了解六大营养要素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功能和供给形式、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主要方式、选用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培养基的种类。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代谢概论 第二节 糖代谢 第三节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 第四节脂类代谢 第五节微生物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教学基本内容:1.代谢概论:简单介绍新陈代谢的概念,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2.微生物的产能代谢:重点介绍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介绍乙醇发酵(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途径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

13、甘油发酵、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及丁二醇发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并介绍无氧呼吸中硝酸根(反硝化作用)、硫酸根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特点,介绍不同呼吸类型的微生物。介绍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特点,光能自养微生物的光合磷酸化途径(循环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和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重点: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介绍乙醇发酵(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途径和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甘油发酵、丙酮丁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及丁二醇发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难点:.化能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三种产能方式,即发酵

1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由于学生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已经学过各种代谢途径,因此在微生物学中不再作为重点讲解。本章内容主要使学生了解呼吸与发酵作用,重点讲解微生物代谢的特殊性,联系在食品和发酵生产上的应用,注意体现微生物不同发酵类型及代谢的特点。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第一节 个体细胞生长概述 第二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第六节 病毒和真菌的控制 第七节 微生物抗药性和新型抗微生物药物的筛选教学的基本内容:1.微生物生长的测定:介绍计数法、质量法和生理指标法测定微生物生长量。2.微生物的生长

15、规律:重点介绍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并了解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介绍同步培养的方法(机械筛选法和环境条件控制法);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的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3.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介绍温度、pH、水活度和渗透压、氧气、辐射等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微生物生长的控制:介绍消毒、灭菌、防腐和化疗四个相关术语;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各种加热法、辐射法和过滤法;常用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及其用法;两类化学治疗剂包括抗代谢药物和抗生素的定义以及它们作用于微生物的机理。重点:1.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2.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3.同步培养的方法(机械筛选法和环境条件控制法);恒浊连续培养和恒化连续培养的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4.温度、pH、水活度和渗透压、氧气、辐射等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消毒、灭菌、防腐和化疗四个相关术语;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各种加热法、辐射法和过滤法;常用的防腐剂和消毒剂及其用法;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