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6.47KB ,
资源ID:12519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519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几种学习理论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几种学习理论总结.docx

1、几种学习理论总结学习理论总结方面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社会情境主义学习理论1. Thorndike(桑代克“试误说”)2. Pablov(巴甫洛夫)3. Watson(华生)4. Guthrie(格里斯)5. Hull(赫尔)6. Tolman(托尔曼)7. Skinner(斯金纳)1. Koffka(考夫卡)2. Kohler(苛勒猴子与香蕉)3. Lewin(勒温)4. Piaget(皮亚杰)5. Ausubel(奥苏贝尔)6. Bruner(布鲁纳)7. Gagne(加涅)1. Maslow(马斯诺)2. Rogers(罗杰斯)1. Bandura(班杜拉)2. Lave and We

2、nger(莱夫温格)学习加工论点行为的改变内部精神建构(包括观察,信息加工,记忆,概念)完成潜能的个人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观察,从边缘向实践传播中心的运动学习的地点外部环境的刺激内部认知结构情感和认知需要学习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目的产生预期的行为变化开发更好学习的能力和技能自我实现和自发学习在社区实践中全面参与和对资源的利用教师角色创设达到预期反应的环境学习活动内容的建构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对话发生的建立实践的传播成人学习现象行为目标基于技能的教育技巧开发与培训认知发展智能学习年龄起作用的记忆学习如何学习社会参与交往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基本观点 认为心理学

3、家主要应关注行为而不是心和意识人和动物之间并无分界线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应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要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包括情绪反应 2.学习律 频因(frequency)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华生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近因(recency)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所以这种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在华生看来,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但华生在以后的著作中又推翻了自己的频因

4、律。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理论著名的实验: 1.囊袋实验 巴甫洛夫把狗胃的一部分组织切开,接着在躯体一边切开一个洞口,外面再连接一个囊袋(“巴甫洛夫囊袋”),此囊袋分泌情况与胃的分泌活动一样,且其内部是可观察的。巴甫洛夫借助这一囊袋发现,实验的狗以一种非常精确的方式随胃里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胃液分泌。另外,引起胃液分泌活动的,还可以是嘴里的食物,狗原先吃过食物的盘子以及喂过狗食物的人。2.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巴甫洛夫将狗用一幅套具固定,用联结在狗鄂外侧管道收集唾液。他先把原来只会引起探索性反射的中性刺激即铃声与无条件刺激(引起本能固有反应的刺激)即肉进行一系列配对尝试,然后只给出铃声不提供肉。并在此过

5、程中,研究狗的唾液分泌情况。实验结果是: 条件作用之前,给出铃声(条件刺激)并无唾液分泌给出肉(无条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条件作用期间,铃声+肉(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条件作用之后,给出铃声(条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得出的规律学习律习得(aquisition)律 通过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可引起条件反射。消退(extinction)律 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如肉),条件反射逐渐消弱直至消失的过程。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种主动的抑制过程,但条件反射可自发恢复,自发恢复的生理基础是抑制的解除。泛化(generalization)律 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确立

6、,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引发。辨别(discrimination)律 当条件作用过程开始时,有机体需要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通过辨别学习,有机体有选择地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作出反应。辨别是与泛化相反的过程。高级条件作用(higher-order conditioning)律 巴甫洛夫在实验中发现,可以用其他各种刺激来替代原来的条件刺激,以唤起已确定的那种条件反射,换言之,原来的条件刺激可以在后来的尝试中起无条件刺激的作用。 有机体对替代原来刺激的另一种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也就是高级条件作用的过程。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著名的实验:迷箱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设有打

7、开门闩装置的迷箱,迷箱外有一盘食物。在猫第一次偶然打开门闩逃出迷箱之后,又将它放回迷箱,进行下一轮尝试。“逃出放回”如此重复多次。 桑代克记下猫每次逃出迷箱所需要的时间,发现经过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至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就能打开门闩,跑出迷箱,获得食物。桑代克由此否定了顿悟类型的学习,指出如果猫是突然获得观念的话,那么学习曲线应呈一种突然改善之势,但是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由慢到快的渐进过程。猫学到的不是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结。行为改进是通过一种机械过程自动地完成的,不需要观念和顿悟。学习是在一种几乎没有意识和思维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

8、结的过程。在此实验的基础之上,桑代克提出了他的试误学习理论。1.基本观点: 学习即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境,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并感到满意人是伟大的学习者,主要因为人可以形成很多的联结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是他对各种刺激情境及其各种要素作出反应倾向的总和。2.学习律 准备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做好准备有关效果律。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练习律。包括使用律(law of use)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

9、变会增强;失用律(law of disuse)。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变会减弱。但是桑代克也指出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练习律就被消融于效果律中去了。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效果律)之外,桑代克还提出了一些从属的附律,或称为学习的原则。多重反应律。 学习者对同一刺激情境可能会作出多种多样的反应。当某一反应不能产生满意的效果时,就会作出其他反应,直到有一种反应最终导致满意的效果为止。学习者的学习之所以成功,原因便在于此。在桑代克看来,多重反应的原则至少遍布动物和人类的90%的学习中。

10、定势律。或称“态度”或“顺应”的原则。桑代克在实验中发现,动物可能会以某种特定的态度对待某种外部情境,这取决于它的年龄、饥饿状态、精力状态或瞌睡程度等。反应是学习者态度的产物。选择性反应律。桑代克发现,有机体在学习时往往会有选择地对刺激情境中的某些要素作出反应,而对其他要素不予理会。鉴于在学习过程中,刺激情境的部分要素便能有效地引起反应,桑代克有时又把这一学习律称为“部分活动”的原则。同化律。或称“类推”的原则。当有机体对新的刺激情境作出反应时,这种反应往往是与他(它)在以往类似情境中习得的反应像类似的。联想性转换律。有机体已习得的对一组刺激的反应,可以逐渐转换成对一组新的刺激的反应。具体的做

11、法是:先在刺激情境中加上一些新的刺激成分,然后减去原来的刺激成分,直到只需新的刺激,完全没有原来刺激时也能唤起这种反应为止。上述几条学习附律都是从动物学习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桑代克还是把它们作为人类学习的基础。另外桑代克还提出了所属律,这是从以人做被试的语言学习实验中概括出来的。此原理是指,如果学习者认识到两个项目在某一方面彼此具有相属关系,那么在它们之间就比较容易形成联结。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实验:斯金纳箱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阴暗的隔音箱,箱子里有一个开关。早期斯金纳用老鼠做实验。老鼠或快或慢偶然的按下一个开关(杠杆),食物就掉进盘内,老鼠就得到了强化,老鼠的行为是通过操作环境(按压杠

12、杆)而获得食物的,即强化物只有在条件反应出现后才会出现。操作性活动受到强化后,其明显后果是这一操作活动频率增加了,而在反应之后不予强化,则反应就会减弱,这使斯金纳认识到强化作用在操作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总结出两类反应,由刺激引发的“应答性反应”和有机体发出的“操作性反应”。前者往往是一种不随意的行为;后者大多数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在应答性行为中,有机体是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而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经典条件作用只能用来解释基于应答性行为的学习,斯金纳把这类学习称为“S(刺激)类条件作用”。另一种学习模式,即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作用的模式,则可

13、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他称为“R(强化)类条件作用”。强化原理 (1)强化类型 强化物是指“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除了对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作出区分外,斯金纳还区分了强化的两个来源: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包括所有在没有任何学习发生的情况下也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食物和水等满足生理基本需要的东西。二级强化物包括那些在开始时不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如权利、财富等。(2)强化安排可选择(

14、1)连续强化:即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2)间歇强化:即并非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又分为间隔强化(根据时间间隔予以强化):固定间隔强化、可变间隔强化。比例强化(根据反应次数予以强化):固定比例强化、可变比例强化。(3)不同强化安排的效果 对习得速度的影响。习得速度在连续强化下较间歇强化快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第一,一般来说,比例强化安排比间隔强化安排的反应速度要快些。第二,固定间隔强化安排中反应的速度是从这一次强化后到下一次强化前有规则地逐渐加快的,出现“扇贝型”效应。在固定比例强化安排中,强化次数与反应次数比例低,在强化后反应速度不大会减慢;而比例高的强化安排,在强化后反应会有较长时间的暂停。第三,在两次强化之间反应速度的这些变式,只表现在固定强化安排中,在变化强化安排中则没有呈现这种现象。因为在变化的强化安排中,不论是早是晚,都有机会得到强化,所以反应速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对消退速度的影响,不给强化后:连续强化安排导致消退速度快于间歇强化安排;固定强化安排导致消退速度快于变化强化安排;比例强化安排中强化次数与反应次数比例愈高,消退速度愈快。(4)迷信的强化安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