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范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按照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的要求,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设计。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给大家带来了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以供参考学习。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声、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等,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本首诗歌诗歌共6小节,第一至五小节分述,最后一小节总结全诗。其中,第一、二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发出“听听,秋的声音”的邀请,接着聚焦某一事物的动作,然后以拟声词“唰唰”具象地描述声音。诗歌从两方面
2、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如诗歌1-3小节描写的落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如诗歌的第五小节。诗歌用词优美,想象丰富。如:“大树抖抖手臂”,让我们仿佛看到黄叶飞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云”,展现的是秋高气爽、雁群南飞的开阔景象;“秋风掠过田野”,呈现了稻谷飘香、金风送爽的画面。诗歌借声音绘秋景,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突显了秋天的神韵和活力。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天上的一排排大雁和地上农作物丰收的景象,能帮助学生体会秋景的美丽,想象秋天的画面和声音。学情分析:1.本课是本册教材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学生在不懂就要问这课的学
3、习中对略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巩固从不懂就要问一课中学到的略读方法。2.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较丰富,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本诗描写秋天的声音很抽象,所以学生较难感受秋天的意境美。因此,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韵味美和秋天美。教学目标: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1.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4、。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学流程共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走进秋的声音(一)回顾旧知,重温秋天之美复习本单元中前几篇描写秋天的课文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二)揭示课题,指导读好课题1.板书课题,生跟老师书空。2.指导读好课题:(1)读好叠词听听(第二个念成轻声,读出亲切感)。(2)读出题目中的停顿(注意题目中的逗号)。(3)引导学生读好重音(谁的声音)。二、初读课文,聆听秋的声音(一)复习略读课文学习要求:借助“阅读提示”自主学习(二)学习“阅读提示”,明确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三)自读课文
5、,出示初读要求:1.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2.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秋的声音呢?(四)学习反馈:1.六名学生分小节轮读课文,相机正音。2.正音练习。3.交流:你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相机板贴)三、理解词语,想象秋的声音。(一)圈划并全班交流:在这首诗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将学生不理解主要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二)自学课文1-4小节,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1-4小节。2.在黑板上的这些难理解的词中,尝试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我认为()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我是用()的方法理解的。3.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声音,边读边想象画面。(三)在小组里分享交流。(四)随学而导:学生汇报展示学
6、习成果。1.预设第一小节师生活动。(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2)随机点拨: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抖抖手臂”;模拟读黄叶发出的“唰唰”声,读出轻柔可爱的感觉;“道别的话音”读得慢一些,表现不忍告别之情。(4)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读的是文字,而头脑中想象的是画面,这样把文字换成一幅幅画面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词语和课文。2. 预设第二小节师生活动。(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2)随机点拨:蟋蟀跟阳台告别说了些什么?(3)指导朗读:模拟蟋蟀发出的“?”,读得轻快,感受秋天的活力;“告别的歌韵”读出离别的深情;加上振动翅膀的动作表演读。(4)师小结:秋天多美好,黄叶、蟋
7、蟀都不舍得离去,我们一起体会了这分别的依恋之情。3.预设第三小节师生活动。(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2)随机点拨:大雁会叮咛谁呢?会说些什么?谁在秋风里快乐地歌吟?(3)指导朗读:“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处理成重音,读出叮咛的温暖之感和丰收的喜悦之感。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总结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并随机板书。4.朗读第四小节,理解“辽阔透明的音乐厅”。四、模仿写诗,感受秋的声音(一)学习第五小节1.出示第五小节;2.引读第五小节,指导读的声音稍轻,语势要层层加强。3.仿说:秋的声音还在_ (二)模仿写诗1.呈现第 1、2小节,对比发现写作特点;(1)学生交流(2)教师总结对比这两小节,我们能发现,开头都是“听听,秋的声音”。第三句描写的是事物的动作,第四句是声音,第5句是诗人的想象。2.以稻谷为例,指导仿说。(1)观察图片(2)提供象声词和动作(“哗啦”、笑弯了腰)(3)完成创作3.放手练习,完成作业本(1)提供秋雨、青蛙等图片,提供“沙沙”、“呱呱”等象声词,在作业本上完成创作。听听,秋的声音,_ _ (2)交流赏析。五、诗文美读,赞美秋的声音(一)师总结,板画五线谱。(二)师生配乐朗诵全诗。六、板书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