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88.85KB ,
资源ID:124731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4731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docx

1、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第7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品德、道德、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理想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品德与道德的关系,掌握品德的心理结构。3.通过教学使学生重点理解并掌握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4.借助案例和师生互动是学生理解并掌握青少年品德的培养要求,学会正确分析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并能正确对待。课程导入: 以案例和图片导入,以PPT呈现生活中常见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三月学雷锋,中国最美的三个女人等),让学生评价我们经常碰到的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理解道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养成自己良好的道德品

2、质,首先要从自我做起,而这又必须要掌握品德的有关知识。第一节 品德的结构与发展一、品德与道德的涵义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图片内容,谈谈自己对品德与道德的认识?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给予二者观念性的认识: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即道德的个体化,其特点是具有稳定性和个别性。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既有阶级性也有社会共同性。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区别 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外

3、,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只是道德的一部分。 二者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物质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以力量。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

4、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 促使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与完善自我品德。品德与道德表现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整个社会关系有维持和调节作用;品德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表现出来,对个体品行具有调节和支配作用。2.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道德风气和家庭环境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不能脱离一定的道德环境和规范,心理学对个体品德的研究成果反

5、过来又丰富了社会道德的内容,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发展。 二、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阶段。1.品德的心理因素论 2.品德的心理结构说 由林崇德(1989)提出:三个子系统: 1.深层心理结构(道德动机:利他动机 Vs 利己动机) 和表层心理结构(道德行为方式 ) 2.心理过程与行为活动系统(知情意行) 3.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关系 3.品德的功能结构说 章志光(1990)提出:生成结构

6、,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重点) (一)遗传素质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遗传素质影响智力的发展;二是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遗传素质既给品德发展设置了某种内部限制,又给品德发展提供了某种倾向性,使人虽不大可能向某个方向突出地发展其品德,但容易发展与遗传素质相适应的某些品德。例如:智力对品德的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聪明的儿童在行为动机的道德判断上的得分都比智力中等儿童的高。遗传素质不仅是品德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而且也是品德发展的潜在因素。 但是,遗传素质不是品德本身,它不能决定品德的内

7、容和发展水平,只提供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般可能性(二)现实环境的影响环境是指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条件。它包括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状况、人际交往、社会思潮的影响等等,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个外部条件使品德在遗传素质上提供的可能性逐步地变为现实性,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催化的作用,又分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方面:1.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这是最初对儿童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它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来影响儿童的:(1)家庭的良好气氛如和睦温馨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父母的表率作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儿童品德的形成。(2)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如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获

8、得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促进他们成长;对儿童的品德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对孩子采用说理诱导的方式效果最好;过于严厉的家长作风以及对孩子施行体罚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3)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也有一定的影响。(4)家庭特征的影响,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等2.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1)校风和班风的影响 (2)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 (3)

9、班集体的影响。 3.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各种信息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品德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 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一些观念上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标准。(2) 社会名流、权威人事的传闻轶事,英雄人物宣传报道的力度,都会引起青少年的模仿意向;社会文化、文艺的情趣、情节、思想主题,都会感染青少年品德的形成与发展。(3) 青少年所在社区的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亲身见到的现象、听到的传闻,耳濡目染着他们的身心,这些来自于直接观察的信息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有着更大的影响。(三) 个 体 自 身 的 影 响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都是外在的条件

10、,只有当这些条件被学生所接受,并通过个体主观的努力,才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作用。主观能动性因素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它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可以起到消极的延缓作用。可以看到,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学生品德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主要受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的决定综上所述: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德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可能性逐步变为现实性的桥梁;在这座多层次的桥梁上,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决定因素。在品德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作用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遗传作用

11、较为明显;而随着年龄的增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到了初三下学期和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观能动因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他们已从被控制者逐渐变成了自我控制者,能产生自我发展、自我锻炼的独特动机,给自己规定一些发展某方面品质的主要行动规划,并有意识地注意自己行为的练习。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各种因素在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阶段上的不同作用,同时要认识到,过分夸大或否定任何一个因素的作用对教育工作都是有害的。4.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略讲)讨论问题: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必须通过一个重要考试,请你帮他作弊,你会不会帮他?你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一)道德发展阶段论(侧重道德动机)1、皮亚杰的研

12、究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发展阶段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是重要影响因素2、柯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问题讨论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请问:“汉斯应不应该偷药?为什么?”、“法官该不该判他的罪?为什么?” 前习俗水平:幼儿和违法者的典型特点(1)“他不应该偷药,因为他可能被抓,送

13、进监狱。”(逃避惩罚)(2)“他偷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因为他妻子可能在他出狱之前就死了。”(自身利益)习俗水平:大孩子和大多数成年人的特点(1)“他不应该偷药,因为其他人会把他当成一个小偷。他妻子不会用偷来的东西就自己的命。”(避免别人说不好)(2)“尽管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不应该为了得到它而触犯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妻子的情况并不能使盗窃变得合法。”(守法的传统道德观)第二节 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理论后习俗水平:20左右成人能达到(1)“他不应该去偷药,药剂师应该受到谴责,但还是应该保持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社会契约)(2)“他应该去偷药,接着去自首。他也许会受到惩罚,但是他挽救了一个人

14、的生命,值得。”(由自己选择的伦理准则)思考与分析“说实在的,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命令执行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阶段1。那根本不是我自己的事阶段2 。有什么好认罪的?我只是执行命令而已阶段1。”-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我被迫做出选择:要么屈从于我认为给我的祖国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这个体制,要么惹祸上身 因此,现在我在这里,主动要求和十分高兴地接受可能加之与我的最高惩罚法律认定那是故意犯罪,而我认为那是公民的起码责任。”-印度人民领袖甘地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教育涵义1、培养儿童的优良品德宜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和在适当的场合表现适当的行为2、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3、道德判断所依据的是非善恶标

15、准可由于个人所处道德情景与个人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二)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论(侧重道德行为)1、观察学习: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二)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论2、榜样和示范(身教胜于言教)(二)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论3、强化作用第二节 学生品德发展和培养讲授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然后分别让他们阅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一部分,8分钟的时间,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两名学生(学生自己推荐)发言,向全班的其他人讲述本组的学习心得(学到了哪些东西,以及自己的看法),每个小组发言6分钟,最后老师总结本节的有关内容。(一)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道德概念和

16、信念的掌握:1.学生道德概念的水平:具体的道德概念、知识性的道德概念、内化了的道德概念。我国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复杂化(王炳仁,1982)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能力的特点:是一种价值判断,并包含着情感成分。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从结果到动机、从片面到全面。(二)提高道德认知的措施1.获得道德概念,注意将抽象道理与具体事例相结合。通过提供榜样的形式促进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运用强化手段促进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运用分析道德两难推理事例的形式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2. 形成好的道德信念教育者要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做到言行一致。获得实践

17、经验,形成科学世界观。3.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注意示范,利用事例,紧系评价活动,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一)、发展特点小学生,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二)丰富道德情感的措施注意将儿童的道德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的榜样,引起儿童道德情感的共鸣,扩大儿童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注意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规范,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和深化。通过同理心的训练促进道德情感。三、道德意志的锻炼(一)道德意志的表现控制和调节个人的愿望。以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二)培养道德意志的措施使儿童获得道

18、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锻炼道德意志的愿望。通过实践有意识地锻炼道德意志。培养儿童抗诱惑的能力。加强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训练等。四、道德行为的训练(一)道德行为的发展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行为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行为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行为方式的适当性逐渐增强。(二)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的主要方法有:道德行为方式的讲解榜样的道德行为方式展示道德行为步骤的讨论道德行为方式的练习对比正确的与错误的道德行为方式(三)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从而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组织开展行为习惯训练的练习性活动。对学生的行

19、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进行反馈并及时强化。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第三节 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和矫正讲授方式:以案例和教学短片为手段,学生讨论为主。设计:先看一些案例和视频(20分钟),然后老师和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讨论: 1.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2.如何转化学生的问题行为? 问题一:贝多芬有句名言:“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当身边不断出现“爱心缺失”“爱心麻木症”时,我们发现培养儿童的责任心、爱心是多么重要!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怎样整合教学资源,如何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培养他们的爱心呢? 案例二重庆:20名本科生被“炒鱿鱼”公司称学生

20、修养不及格2004年11月13日 09:37:48记者 田文生 重庆青年报记者 熊黎本报重庆11月12日电 今年7月,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学生。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随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陆续开除了其中的20名本科生,仅仅留下了一名大专生。据该公司反映,这些大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胜任公司的人才需求。 第一批被公司除名的是两名来自某重点大学的计算机高材生。他们在第一次与客户谈完生意后,将价值3万多元的设备遗忘在出租车上。面对经理的批评,两人却振振有辞地说:“对不起,我们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犯错是常事,你就多包涵吧。”两人终因修养不够、“言多语

21、失”而被开除。 据记者了解,像这两名本科生一样,其余十几名本科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也是与个人修养存在缺失有关。 第三个被公司“扫地出门”的是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学生,喜欢睡懒觉,上班经常迟到,还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经多次警告仍置若罔闻,最终被公司“开回家”。 另有3名大学生因“张狂”而被“卷了铺盖”。他们在与客户吃工作餐时,夸夸其谈,大声喧闹,弄得客户和公司领导连交谈的时机都没有。席间,更有一名男生张嘴吐痰,一口痰刚好落在了客户的脚边,惊得客户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该男生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吃饭。结果可想而知。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一次,公司老总带领公司员工到外地搞促销,在海边租了一套别

22、墅,有20多间客房,但员工有100多人,很多老员工甚至老总都只能睡在过道上。而有些新来的大学生却迅速给自己选定好房间,然后锁上房门独自看电视。这些学生好几次走出房门看见长辈睡在地上,竟都视而不见,不吭一声。此事又让几名大学生丢了饭碗。 最后被开除的是一名男生,他没与对方谈妥业务就飞到南京,让公司白白花了几千元的飞机票。当领导问及此事,他却不依不饶:“我没错,是他们变卦,你是领导我也不怕!” 他被开除后,邀约两名同事一起走;接下来,3人又从公司里拉走了几个人就这样,3个多月下来,20名本科生全都离开了公司。 而惟一没有被“炒掉”的“幸运儿”是一位女大专生。 “我只是比别人更清楚,自己比别人少了什

23、么东西。我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是我觉得细微之处见匠心。尤其是在和客户面对面接触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你的一个眼神,或者是你的微笑不到位,就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如果转变成一种对立的话,势必影响到工作,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也可能有很大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在她看来,作为公司的一员,应该懂得自己的言行必须符合公司的正当利益。对自己的前途负责,首先是对自己所在单位负责、对工作负责。在她的工作记录本封面上写着两个字:用心。 她介绍说,因为刚接触工作,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自己就借公司其他员工的资料看,经常看到深夜。“而且我特别喜欢问,几乎公司上上下下的同事都被我问遍了,大家都笑话我是十万个为什么。”

24、正是这份勤奋和谦逊,让这位女大专生笑到了最后。 有专业人士指出,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修养和学识缺一不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应该是首先学会做人。 “有些大学生在刚跨入社会时,其角色转化、人际关系、思想认识等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该公司老总李玉华就此事评论说,这件事可以给大学生们提个醒,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到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在注重调整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把握好处事分寸,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事例三:孔子家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买回来,可以凭“发票”到鲁国国库领取“国

25、家补偿金”。这个法出来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求赎行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子贡是孔子门下最有钱的弟子之一,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周游列国途中,是遇到了一位鲁国奴隶,于是花钱把这个人赎了出来。子贡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高尚一些,于是把那些“收据”“发票”全部当众撕毁,并声称:“我愿意自己承担所有的费用,不向国家报销。”这个行为轰动了全社会。子贡回国去见孔子,孔子哈哈学生说:“子贡来说你们拦住他,因为我不想再见到这个人。”子贡感动很委屈,。于是他冲破阻挡,见到了孔子。孔子说:“你的行为没有损害你自己的行为价值,却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因为你,这个法律再也没有明确的社会效果了。” 子贡的榜样被舆论传播

26、后,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因为后来者再也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国家报销。因为不能有效地实施这种报销制度,所以肯出钱赎买的人越来越少了。视频四:感到中国2004田世国师生讨论10分钟事例五:谢霆锋被判社会服务 2002、10、23青年参考香港艺人谢霆锋案因串谋妨碍司法公正罪,此日在港岛西区裁判法院被判必须做240小时社会服务。裁判官判案时说,串谋妨碍司法公正罪名严重,但由于本案相比同类案件,罪行较轻微。案件本来涉及普通交通意外,但因涉及“顶包”要判处入狱,由于谢霆锋已被押监房两周,所以判他做240小时社会服务。而“顶包”的警员则被判半年刑期。有报道说,这个判决引起哗然,一些网民也认为判决轻了,成了艺

27、人特权。我觉得这样判决结果还是合适的,既体现了司法的尊严,也体现了法律的宽仁。法律难免以剥夺人身自由的严厉惩罚来维护公正,但监狱对人的身心来讲,绝不能说是个好地方。在开放的环境中,以自由之身的无偿劳动来服务社会,补偿自己的罪愆,如果社会确实可以接受的话,那对于犯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实际上,从历史沿革来看,整个世界的刑事法律都有一个从重到轻的进程,这也是法律文明化的进程。我国内地的法律学者早就提出过以“社会服务”来部分代替轻罪的监禁处罚,也有少数判例。事例六:我也作过一次贼背景简介:一个大一学生,由于文学爱好使然,萌发剪报积累资料的念头,但是经济不宽裕,于是下定决心干起了偷剪阅览室报纸的事情。

28、正当我剪最后一份报纸,然后准备乘在关室之前的混乱满载而归时,我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管理员神不知鬼不觉地站在我的身后。我恐慌、羞愧与懊悔,脸先是一阵苍白,接着便是红到了耳根,鼻尖上也冒出了汗珠。我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孩子等待着大人的训斥,甚至处罚。“你能出来一下吗?”他轻轻地对我说,没有惊动周围的同学。在他出去了一会儿后,我忐忑不安地跟了出去。“这里许多报纸是刚换上去的。”他语气平缓地说,“你这样做,考虑过其他同学没有?!显然这样干的肯定不止你一人,但我们应从自我做起,千万不要因为小恶而为之。”他没有大声训斥,但我仍惶惶不安,因为,我真的很害怕他接下来便查问我的姓名和系别,乃至把这事上报到学校

29、去,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仅没有问起那个令我恐惧的字眼,相反,却说出令我感激得几乎要掉泪的话语:“这样吧,阅览室仓库内,有一些拆下来的旧报纸,你剪报就到仓库去剪吧。到时找我就行了。”后来,我真的去了几次阅览室,那位管理员也真的每次都很热情地向我打开仓库门。因而,才使我今天拥有这厚厚一大本一直珍藏的剪贴本。这段事虽已成了过去,但每当翻阅那本剪贴时,我便自然而然想起那个难忘的星期天,以及那个好心的图书管理员,是它和他使我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推荐读物:黄希庭心理学(1997)上海教育出版社。 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莫雷教育心理学(2002)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复习思考题什么是品德?试述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结合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因素,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促进他们的品德健康发展。谈谈如何充分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品德。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分析说明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