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09KB ,
资源ID:123915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3915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docx

1、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 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实录一、课标要求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和三国鼎立的形成。2.理解以少胜多战役中的智慧。二、教材解读(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同时本课内容明确,脉络清晰,主要分为三部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其中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

2、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条理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设身处地,讨论战争胜败原因;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客观评价此时期的历史人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曹操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能凭个人喜好而定。(

3、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三、教学准备(一)学情分析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所以本节课学生思维肯定很活跃,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对历史事件间因果联系的分析能力也较弱,同时由于思维的散乱,往往不注重阅读书本知识,不肯从教材中提取与归纳信息,凭主观意识学习,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容易现出单一和绝对的偏向。(2)教学策略1.表格教学法:主要用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等自主学习中,学生自己设

4、计表格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2.对比教学法: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曹操胜败原因分析对比、三国鼎立形成的进步性与东汉末年政局、经济发展等对比,有效的解决重难点问题。3.探究式教学法:本课内容学生比较了解,结合重难点,在授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探究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关键人物的关键作用。(三)课时分配:1课时(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声音很大)师:哇老师从教学到现在,还没在上午第一节上过历史课呢,今天来了一看,同学们学习状态非常的棒!所以你们成功勾起了老师的“战意”, 老师想和同学们赛一场,如果大家胜利,那么

5、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但如果老师胜利,大家送给老师一首歌。你们敢不敢?生齐答:敢(此时全班气氛高涨,学生反映良好)师:好!有自信(双手点赞)同学们请看第一题:歇后语大比拼(大屏幕展示)生争抢回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不量力;有借无还。师:你们的知识积累真不错!(鼓掌奖励)那请看下一题:知识抢答(大屏幕展示)生1:罗贯中生2:刘备 关羽 张飞师:哎呦,还难不倒你们,那请看老师的杀手锏脑筋急转弯:历史上谁跑的最快?生齐答:曹操师:棒!棒!你们真棒!看来老师低估了你们,那老师愿赌服输,一首林俊杰的曹操送给大家。(此时全班同学脸上充满自信和喜悦,积极性较高)师:那同学们知道,刚才老师所出的这几道题,都

6、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那一时期的事呢?(生齐答:三国)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三国时期是一个传奇时期,各路英雄层出不穷,那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三国,走进这一英雄齐聚的传奇时代。第16课:三国鼎立(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师:首先先来看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大家齐读一下学习目标。(学生齐声朗读学习目标)师:首先来到的是我们历史之旅的第一站:“东汉末年之景象”,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则材料。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生1:人少了很多;生2:死了很多的人,战争频发;生3:百姓的生活很苦,民不聊生;师:同学们说的都很不错,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统治黑暗,引发了农民起义。

7、东汉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领兵权下放给地方官,使他们成为称霸一方的军阀。我们来看当时的形势图(动态显示)。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是袁绍,盘踞河北,人多粮足。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老熟人曹操。他占据河南,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大增。而这两个人都有着统一中国的雄心抱负,所以相互看对方不顺眼,不顺眼怎么办呢?打吧!所以第一场PK战就开始了,这就是生齐答:官渡之战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0-81页,完成下面这个表格:官渡之战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影响(找单个学生回答)生答:200年;曹操PK袁绍;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师:这位同学看书归纳的能力非常

8、强,回答的也非常棒,大家鼓掌奖励。(教室响起掌声)那同学们能否看着官渡之战的示意图讲一讲这场战役呢?生举手回答:200年,袁绍十万大军进攻曹操与曹操三四万军力在官渡相持,曹操听取谋士许攸的计策,率精兵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曹操趁机大败袁军,而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师:这位同学看书很认真。那同学们知道官渡和乌巢在哪吗?(有个别的同学能答出来)这几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乌巢就是在现在的河南延津东南;官渡在现在的河南中牟。是不是离我们很近呢。而这次战争的结果一目了然,但我们学习历史,更应该注重探究事物的原因。下面这个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四个人一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看哪个组表现最好。”(

9、出示问题:比较一下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曹操胜利的原因)。小组讨论,代表1:曹操善于用人,战术得当;袁绍骄傲,不听别人的建议;代表2: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军事上,战术得当;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在这次战争中曹操处于劣势,但善于用人,采纳许攸的建议;袁绍虽然实力占优,但骄傲自满不听谋士建议。曹在经济上鼓励垦荒,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最终获胜。这次战争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作用?生齐答: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师:很好。如图(曹操统一北方图),曹操在消灭袁绍残部和其他军阀后,统一了北方。这时的曹操,又在想些

10、什么呢?也许下面这首诗,能反映他的心声。(播放曹诗龟虽寿)。这首诗是曹操在207年北征乌桓凯旋时所作,那时他已经52岁了。哪位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这首诗?生:(解释)师:很好。诗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么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呢?生:统一南北。师:对,统一南北。(演示:剑指南方)平定了北方的曹操,同样不能满足现状,带领号称百万的雄师,一路南下。于是,历史上又一次惊天动地的PK战拉开了序幕,这就是发生在208年的赤壁之战。现在,谁来充当一次评书表演艺术家,把这段历史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生: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孙刘联军组成五万大军大败二十多万曹军,曹操逃回北方。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学生只能

11、简单的回答出来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和最后的影响,不能完整的把事件叙述清楚。)师:回答的很清楚,我们是不是鼓励一下?(全班响起掌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当时的情况(演示赤壁之战示意图)。曹军南下,刘备从樊城逃到樊口,派诸葛亮南下柴桑联络孙权。孙权最终同意共同抗曹,并派周瑜率军参战。两军在赤壁交锋。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烧掉曹操连成一体的战船,大获全胜。曹操败走华容,孙刘联合追击。曹操败回北方,短时内再也无力南下。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描写了很多这期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演示:连环计、借东风、黄盖诈降等图片)。但这里有个问题,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吗?谁能发表意见?生:(学生七嘴八舌,认为真的多、假的少)师:很

12、遗憾,所有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很多情节都是艺术化了的。我们学历史,一定要分清历史故事与史实的区别,不能把所有故事都当真。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生:孙刘联军大胜曹操。师:那问题来了,在官渡之战中豪情万丈的曹操,何以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回呢?按刚才的分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代表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曹操太骄傲了;代表2: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师:为这两个小组鼓鼓掌(全班响起掌声)官渡之战,曹操善用人才,发展经济,实力大增。而曹操此时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再加上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因此失败。当然,我们也要从曹的对手方面找原因。袁绍骄傲轻敌,一意孤行;孙

13、刘联军却利用有利的天气、地利和正确的战术,所以他们赢了战争。所以这两次战争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答:不能太骄傲,要采用合适的战术。师:对,就是告诉我们骄兵必败,战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及正确的战略战术。我们前面学过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又有什么历史作用?生: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师:回答得非常棒!曹操退居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而刘备占据湖南湖北及四川等地,有相当实力。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三国建立的情况。(演示:三国建立表)谁来完成这个任务?生答:师:关于三国建立的情况,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呢?那好,下面这个问题可以考大家的眼力,看谁能在最短时

14、间内找到正确答案。(演示:找错图)生:(改正示意图中的错误内容)师: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这是一个乱世,只有不断发展自己,才能有生存空间。各国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自己的?生1: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生2:蜀国的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生3: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州,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三)合作探究:师:到此为止,我们展开的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收起来了。通过学习,你记住了那些人物?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是谁?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一系列的三国人物,但大家一致认为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曹操”师:其中,曹操是最具有争议(出示曹操脸谱)。京剧脸谱里,

15、白色代表什么?我们该怎么评价曹操呢?(展示百姓眼中的曹操和一些名人眼中的曹操进行对比)生1:我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诗人,从他的观沧海中我们能体会他的才华,而且曹操非常爱读书,登高必赋、手不释卷。生2:我认为曹操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表现出来,虽然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否定他的军事才能。生3:我不同意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因为在戏剧和文学作品中,我看到的曹操是一个奸诈多疑和杀人成性的形象,例如,他杀掉杨修和华佗就是最好的证明。师: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以一分为二的原则,要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分析,所以历史上的曹操与艺术形象之间是不

16、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夸张性,我们不能和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划等号。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这样的标准:看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四)课堂小结:师:不知不觉中,这节课也接近尾声了,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把我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构化,加强大家的记忆。(师生共同完成)多媒体展示(五)板书:16. 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2、赤壁之战魏国3、三国鼎立 蜀国吴国(6)课后练习:师: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有一首记忆歌送给大家。(课件展示)生齐读加强记忆师:最后,检验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请完成下面的习题。(演示习题)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 A.赤壁之

17、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D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生:(做题,回答)师:(点评答案。) 师:快乐的学习时间总是这么短暂,那伴随着下课铃声,我们就结束今天的历史之旅吧!下课,同学们再见!五、 教学反思三国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熟悉,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问题由老师提出,然后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之下,学生自然地主动地说出答案,而不是老师自问自答,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是

18、教学的主体,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学设计内容偏深。如: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可以简化一些,介绍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是正面人物这一点即可;有些问题讨论不充分。其中两次战争对曹操一成一败的原因分析过于粗糙,应当加以更详细的探讨;两次战争最好列表进行比较,以便学生清晰的认识与掌握。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探索形成富有个性特点的新型有效教学方法,使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光明。点评:这节课一是导课新颖,用三国中的事件为谜面,让学生猜谜语,学生兴致很高,教师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三国鼎立;二是重点突出,紧紧围绕三个有深度的问题:官渡之战曹操获胜的条件、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及对曹操的评价施教;三是教学理念新,不仅让学生合作探究,还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评价曹操进而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四是基本功扎实。教师情趣饱满,普通话流畅,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圆满完成了的本节教学目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