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1.72KB ,
资源ID:1238305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3830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x

1、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1、怎样抬高讲台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木尺、若干同样的铁圈、火柴盒、牙签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杠杆实验装置1.在火柴盒的盒面中央放上一根牙签;2.把木尺横放在牙签上,使牙签在木尺的中间,使木尺平衡;3.如果木尺的平衡点不在木尺的中央,可用在木尺上翘的一端加橡皮泥的方法使木尺保持平衡。2.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法1.在木尺左边第二道线上放两个铁圈,那在木尺右边该怎样放铁圈就能使木尺保持平衡呢?2.提醒实验注意点:放铁圈时要轻、如有多个铁圈要垒起来放,不能分散

2、开来放;强调每一次只能在木尺右边一个地方放铁圈,不能分散放在右边的两个地方;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3.实验总结根据杠杆平衡的不同方法,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离支点越近就越省力。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斜面能省力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斜坡的启示实验器材:平板测力计、小车、光滑的长木板、长方形木块(可用长方形仪器盒代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测出垂直提升小车所需的力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小车;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2.测出在不同坡度斜坡上

3、拉动小车所需的力1.利用同一块长方形木块,想办法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长、宽、高)2.提醒实验注意点:提升小车时要匀速、缓慢向上运动;平板测力计要与木板保持平行;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读出读数;木板每次搭在木块上的位置应相同。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数据;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3.实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斜面省力的秘密。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轮轴的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拧螺丝钉的学问实验器材:两个钩码、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

4、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测出提升两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两个钩码;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2.测出用轮轴提升两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演示组装轮轴:把一根粗棉线的一头拴在轴上,让线沿轴槽绕过,并在线的另一头挂上钩码;把另一根粗棉线的一头拴在轮上,让线沿轮槽绕过,并在线的另一头向下挂上测力计;2.提醒实验注意点: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用大轮、小轮做三次实验,求平均数;读数时应在拉动测力计过程中读出,不能在刚拉动或拉动停止后读数。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数据;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3.实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轮轴省

5、力的秘密。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一定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滑轮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4、国旗怎样升上去实验器材:组装滑轮的部件、一个钩码、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测出提升一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用平板测力计垂直提升一个钩码;2.读出实验数据,注意读数时,眼睛应与测力计平视。2.测出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1个钩码所需要的力1.演示组装滑轮:定滑轮:把定滑轮用棉线(或螺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另一根棉线沿轴槽绕过滑轮,一头挂钩码,一头挂测力计;动

6、滑轮:把棉线的一头系在铁架台上,将棉线的另一头沿动滑轮下方的沟槽绕过,在棉线的另一头挂上测力计,在动滑轮下方挂上一个钩码;2. 提醒实验注意点: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做三次实验,记下平均数;拉动时保持动作轻缓、匀速;拉动时不要让线绳脱离滑轮沟槽;读数时应在拉动测力计过程中读出,不能在刚拉动或拉动停止后读数。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数据;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3.实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使用滑轮的秘密。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小学五年级科

7、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5、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实验器材: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链条圈(瓦楞纸条圈)、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链条传动装置1.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放在桌面上,用链条圈(或瓦楞纸条圈)套在两个齿轮的外围;2.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向两边拉,使齿轮绷紧链条圈(或瓦楞圈)2.观察链条传动的特点1.在两个齿轮上分别用记号笔画出一条半径;2.转动一个齿轮,仔细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3.用文字或示意图记录结果。3.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准确描述链条传动特点。

8、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实验器材:齿轮组及支架(也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组装齿轮传动装置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轮放在桌面上,注意两个齿轮的齿与齿咬合。2.观察齿轮传动的特点1.在两个齿轮上分别用记号笔画出一条半径;2.转动一个齿轮,仔细观察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和圈数;3.用文字或示意图记录结果。3.实验总结对实验

9、结果进行分析,准确描述链条传动特点。4.整理器材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齿轮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搭建支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题:2、搭支架实验器材:吸管、透明胶带、剪刀、1块木块、若干盒钩码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设计支架图1.提出要求:吸管限定20根、搭建时间限定10分钟,支架高度不低于15cm;2.画出支架设计图,考虑如何提高支架的稳定性。2.搭建支架1.利用限定材料,根据设计图搭建支架;2、提醒实验注意点:用透明胶连接固定时,建议用透明胶带先在一根吸管上绕一圈,然后

10、再绕到另一根需要连接的吸管上,这样连接较方便;吸管不能用剪刀剪断;小组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强合作。3.比较稳定性1.小组上讲台展示作品,并用加钩码的方法检测作品的稳定性,在检测的时候,将木块放在支架上,然后将钩码放在木块上;2.计算支架能承受多少钩码时,要用压垮支架的钩码数减1。3.实验总结对所观察到的不同支架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整理器材将所有实验器材整理好。实验结论:三角形结构越多,支架越稳定。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研究不同桥梁的承受力(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题:3、建桥梁实验器材:A4纸1张、小纸盒1个、钩码若干、木块2个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

11、桥梁设计与制作1.讨论:用1张A4纸设计不同的桥梁。2.演示:平板桥、拱桥、槽形桥(斜拉桥操作难度大,建议制作槽形桥)3.学生分组制作平板桥、拱桥、槽形桥。2.探究不同桥梁的承受力1.预测:哪种桥梁的承受力最大?2.讨论实验注意点:桥墩间的距离要一致;放钩码的纸盒子要放在桥梁的中间,放钩码时要轻;计算桥梁能承受多少钩码时,要用压垮桥梁的钩码数减1;3.学生边实验边记录4.汇总学生实验数据。3.实验总结结合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4.整理器材将实验材料整理好。实验结论: 不同形状的桥梁承受力是不同的。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的厚度、栏杆的高度都有关系。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

12、岩石标本(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常见岩石实验器材:岩石标本若干、放大镜、稀盐酸(也可用醋代替)、烧杯、滴管、镊子、白纸、小木锤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操作要点1.提出观察要求1.让学生明确观察要求: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科学地观察岩石标本的特点。2.观察岩石特征1.介绍科学器材及药品。2.讨论:我们利用这些科学器材及药品在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滴稀盐酸:稀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要滴在衣服、皮肤上,所以实验时要在岩石下垫上一张纸(或培养皿),并用滴管在岩石上小心地滴一两滴稀盐酸即可。(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盐酸应该是稀释以后的稀盐酸,在稀释稀盐酸时,要将盐酸倒入水中,边倒边

13、搅拌,切不可将水向盐酸中倒,以防意外。)实验完毕后,应用镊子夹住岩石在清水杯中清洗,将用过的垫纸(或培养皿清洗干净)放进纸篓子。放进水里:岩石应沿着烧杯壁轻轻放入,以免打碎烧杯。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实验总结交流观察结果,认识岩石的主要特征。4.整理器材清洗相应的器材,并进行整理,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遇酸反映等方面各有特征。实验名称:杠杆平衡实验班级: 实验时间: 杠杆平衡实验实验器材:杠杆尺、铁架台、钩码 我的猜想: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数 我这样做: 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

14、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 5.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 1.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注意不要把钩码乱丢乱放,不要砸伤。实验名称:杠杆和轮轴实验器材:螺丝刀每组一把、扳手每组一把。 我的猜想:杠杆和轮轴都能省力 我这样做:1.选几名力气小的同学握螺

15、丝刀的刀柄旋转,力气大得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看谁能取得胜利。 2 让全班力量悬殊的学生进行游戏,再让同桌的学生试一试,让 大家都当一回“大力士”。3.整理桌面 观察到的现象或者测量结果:使用轮轴和杠杆可以省力,在轴相 同的情况下,轮越粗,越省力。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使用螺丝刀小心,在相互比赛时注意安全实验:研究吊车上的“轮子”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线绳、钩码、测力计 我的猜想:滑轮可以省力 我这样做: 1.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测力计指针是否在 0 刻度处 2. 按要求组装定滑轮,在线绳一端挂两个钩码重 1N,在线绳另 一端拉动线绳,用测力计向下匀速拉动,测得拉力为 1N

16、 3. 测出两个钩码加滑轮重量,为 1.1N 4. 按要求组装动滑轮,向上拉动线绳,滑轮随重物一起上升,用测力计向上拉动,提起重物加滑轮 0.55N 的力 5. 按要求组装滑轮组,向下拉动线绳可将重物提起,用测力计 向下拉,提起重物加滑轮用了 0.55N 的力 6. 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1. 定滑轮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不省力 2. 动滑轮省力,不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3. 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我的得与失: 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要归零实验名称:斜面作用实验。实验器材: 测力计一个、木块一块(高 15 厘米) 、斜面三块(长 15、20、 30 厘

17、米各一块) 、钩码一个。 我的猜想:斜面可以省力 我这样做: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2、组装器材。 3、通过测力计将钩码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书上。4、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依次斜搭准备好的三块光滑木板, 通过 测力计沿斜面上拉动钩码, 分别记录钩码被抬高的高度,移动的 距离及用力多少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斜面可以省力,并且在斜面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坡度越小越 省力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实验前测力计记得归零实验名称: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实验器材: 沙子、熟石膏、纸盒、生物材料、一个碗、肥皂水。 我的猜想:化石可能是动物的遗体等,形成要经过很长时间 我这样做:1 将

18、沙子、熟石膏和水,在碗里混合,搅拌成糊状。 2 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 将涂抹过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 分压入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中。3 晾至微干时,再涂上一层肥皂 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 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 去掉外面的纸盒, 敲开石膏混合物, 看看自己的“化石”做的怎么做?5 整理桌面 观察到的想象或测量结果:化石是由于某种原因,经过长时间而 形成的。实验名称: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模拟实验。实验器材:玻璃(或页岩)、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冷水, 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条件许可时准备一些有关不同山脉形态的图片或有关山脉形成的视频资料。 我的

19、猜想:温度变化可能会对山脉造成影响。 我这样做:1 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 记录下来。 2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 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 重复以上过程 3 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5 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温度变化、流水、生物是造成岩石破 碎、山脉变化的原因。本次实验的得与失: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 玻璃伤着。实验名称:沙洲形成实验。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大小不同的石子、2 个托盘、报纸、有 关沙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我的猜想:沙洲是由泥沙构成的。 我这样做: 在实验桌上铺上 2 张报纸, 1 在报纸

20、上放上两个托盘。 2 在被垫起一定角度的托盘中用沙土和小石子的混合物制作一 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3 用喷壶模拟下雨,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的大小,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进行试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6 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沙洲是由上游被水带来的泥沙、石子 等堆积而成的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 托盘中的堆积物的数量及抬起的高度应该注 意。 4 改变“降雨量”5 改变托盘的倾斜角度再次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实验器材】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块、锤子 我的猜想:砖块的棱角可能磨圆 【我这样做】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挑出棱角分明的砖块。 2、把挑出的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

21、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 用力摇晃瓶子,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整 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 摩擦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用锤子敲砖块时注意安全。实验名称:钟乳石形成实验。实验材料:曲别针、玻璃罐、面纱、一个碟子、苏打、蒸馏水等 我的猜想:钟乳石可能会被盐酸溶解 我这样做:1 分别向两个玻璃罐中倒入半罐蒸馏水,然后向其中的放入尽可能多得苏打晶体,直至苏打晶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2 在粗面纱中间打一个结, 然后将面纱的两端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罐 的溶液中,并用曲别针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3 在面纱打结的部位下端

22、放一个碟子,坚持观察 4 至 7 天,看看 会有什么现象发生?4 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一周后会出现自上而下的悬挂物,就 像冬天房檐下所结成的冰凌。 本次实验得与失:线绳一定要选取比较粗而且吸水能力强的,这 样效果会好。实验名称:金属特点的实验【实验器材】铁、铜、铝、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 放大镜、砂纸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 我的猜想:金属应该能传热 我这样做:1、把铁、铜、铝分别放在火上烧,观察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铁、铜、铝的硬度。3、把铁、铜、铝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 感觉热不热。 4、用放大镜观察金属的花纹,用砂纸打磨金属观察其光泽。 5、把金属联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亮。 6、让金属从高处落下,观察是否容易碎。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金属不易燃,多数硬度较大,容易传 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用手触摸金属时,小心烫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