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6.27KB ,
资源ID:12360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360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荆州城市规划技术导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荆州城市规划技术导则.docx

1、荆州城市规划技术导则荆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荆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编制、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湖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编制导引、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规划的编制、设计和管理等有关活动。第三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第二章 城市规划编制管理第四条 本市城市规划的

2、编制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需要,可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应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第五条 承担城市规划的编制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第六条 各层次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 第七条 城市规划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要求,明确强制性内容。城市规划一经批准,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论证,重新报批。第八条 在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具有下列情

3、形之一的,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一)经营性项目建设用地大于或等于0.5hm2的;(二)居住区用地;(三)工业项目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3hm2的;(四)其它建设用地面积大于或等于1hm2的;上述情形范围之外的应当编制总平面图。第三章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 第九条 荆州市城市用地性质,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对绿地的分类采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其分类和代号适用于荆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第十条 荆州市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划分为:I类地区、II类地区、III类地区(见

4、附录一:荆州市城区区域划分图)。I类地区(旧城区):荆州古城区:东环路以西、西环路以东、三一八国道以南、“东西堤”街以北区域。沙市中心区:长港路以南、白云路以东、豉湖路以西、荆江大堤以北的区域。II类地区:指荆沙大道以北(含郢城镇区)、南环路以南、西环路以西区域,东方大道两侧的工业新区。III类地区:以上区域以外的区域。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和城市各项用地功能布局要求,不得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选址建设。有机动车交通要求的建设项目在城市道路交叉口选址时,必须满足机动车出入口至交叉口道路红线交点距离不小于70m的要求。第十二条 建设用地范围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5、)建设用地应按照城市路网格局成片地使用,形成完整的用地范围。周边有零星地块的,应纳入项目用地范围内统一规划建设。(二)建设用地邻城市主、次干道及支路的,其用地范围应征至城市道路中心线,代征的道路用地不参与建设用地平衡;相邻其他公共通道(宽度小于15m)的,应征至通道中心线,代征的通道用地参与建设用地平衡。(三)建设用地内包含的保留建筑、管线,需明确他项权利用地时,应依据建筑间距、消防安全及室外管线等要求,明确用地边界线,符合公共退让的要求。第十三条 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内,除公益性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单独建设:(一)高度小于24m的单层和多层公共建筑,建设用地未达到1000

6、m2;高度大于或等于24m的高层公共建筑,建设用地未达到3000m2的;(二)城市住宅小区开发,I类地区建设用地未达到2hm2,II、III类地区建设用地未达到3hm2的。第十四条 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内,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定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可予核准建设:(一)邻接用地已完成建设的;(二)邻接用地为既成道路、河道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三)建设用地因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第四章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第十五条 民用建筑新、改、扩建建设工程,根据其建筑性质和所在区位,实施容量控制。具体容量控制指标见表一。计算规则见附录二。表一 民用建筑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

7、控制指标表 建筑容量指标 区位 建筑类型I类地区II类地区III类地区荆州古城沙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居住建筑低层350.8-1.0401.0-1.2401.0-1.2多层301.2-1.6301.5-1.8301.5-1.8301.5-1.8高层20-282.2-3.520-282.2-3.520-282.2-3.5办公建筑高度24m351.0-1.5451.5-2.5401.5-2.0451.5-2.5高度24m402.5-4.0402.5-3.0402.5-4.0商业建筑高度60折减值1.0L0.9L0.8L0.9L0.9

8、5L注: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L为荆州市正南向居住建筑的标准日照间距(m)。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三)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四)纵墙面与山墙面(即垂直布置)的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且应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第十九条 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各类学校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应当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有效时间不少于3小

9、时。第二十条 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东侧的,其间距按第十八条执行;(二)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侧、西侧的,其建筑间距按第十八条的要求适当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得超过15%,并应符合消防、环保、卫生防护要求及相应的设计规范;(三)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防火间距的规定控制,但居住建筑山墙有居室窗户的,其山墙间距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第二十一条 非居住建筑(第十九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的,不少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18m;东西向的,不少于较高建筑高度

10、的0.25倍,且其最小值为13m;(二)高层与多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5m;(三)多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0m; (四)低层与高、多、低层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防火间距的规定控制,但最小值为6m;(五)非平行布置的建筑物,其间距为:(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建筑控制;(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小于或等于60时,其最窄处间距不少于南侧(或较高)建筑高度的0.8倍;(3)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60时,其最窄处间距按消防要求控制。第二十二条 建筑物后退用地界线距离,按下列规定执行:(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建设用地边界起计算后退距离。(1)相邻建筑高度

11、等同的,其后退距离不少于本章规定间距的一半;(2)相邻建筑高度不等的,按建筑高度比例计算,各自退让规定距离,并符合日照要求。(二)在现有建筑周边新建建筑,其后退距离应满足现有建筑日照、消防、环保、卫生防护的要求。(三)毗邻公共绿地的新建建筑,其最小离界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1)高度6m以下建筑,不得少于3m;(2)高度6m至20m以下建筑,不得少于6m;(3)高度20m以上建筑,不得少于9m;(4)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少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底部的距离)的0.7倍。第二十三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其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城市主干道,不得小

12、于8m;(二)城市次干道,不得小于5m;(三)城市支路,不得小于3m;(四)I类地区可按上述标准酌情折减。第二十四条 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不得小于15m。第二十五条 临城市主干道修建的围墙,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2m;临城市次干道、支路修建的围墙,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1.5m。第二十六条 临街建筑墙外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外包柱、门廊、踏步、采光井、阳台、橱窗、招牌等,不得超越建筑红线。(二)建筑基础、地下室、工程内部管网、车道变坡线、花台、污水处理设施等,不得超越道路红线。(三)临街不得设置吊厨、外突的防盗网,需设置空调室外机的建筑,必须进行建筑外

13、立面处理。第二十七条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表四规定。表四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 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 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 层503020多 层303020有出入口 5025建筑物山墙面向道 路高 层402015多 层202015围墙面向道路1515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道路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的边缘指便道边线。第二十八条 间距和后退道路红线,应从建(构)筑物底层凸出外墙计算,外挑部分垂直投影线超出底层凸出外墙的,按外挑部分的垂直投影线计算。 第二

14、十九条 在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公路控制建设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任何建筑物。建设控制区具体规定如下:(一)高速公路,边沟外缘两侧各50m;(二)国道,边沟外缘两侧各25m;(三)省道,边沟外缘两侧各20m;(四)县道,边沟外缘两侧各15m;(五)乡道,边沟外缘两侧各10m。第三十条 沿河道规划蓝线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不得小于6m。第三十一条 铁路线路两侧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沿铁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不得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实施。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

15、m;(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m;(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m;(四)其它地区不少于15m。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铁路干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最外侧钢轨距离不得小于20m;(二)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最外侧钢轨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三)铁路两侧的围墙与最外侧钢轨的距离不得小于12m,围墙高度不得大于3m;(四)涉及铁路道口、桥梁、隧道、高切坡路段的工程设计,须符合铁路管理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二条 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国家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第三十三

16、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有关规定,并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规划设计方案,确定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第三十四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W+S)。第五章 城市道路和交通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管理第三十五条 荆州市城市道路按照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划分为三级,即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第三十六条 城市各级道路规划指标,应符合表五的规定。表五 城市各级道路规

17、划指标道路类别设计车速(km/h)路网密度(km/km2)道路中机动车条数(条)道路宽度(m)主干路40-600.8-1.24-640-50次干路401.2-1.44-630-45支 路303-4215-20第三十七条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小于20m;(等同支路)(二)小区路路面宽度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为1014m;(三)组团路路面宽度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为810m;(四)宅间小路路面宽度不小于2.5m。第三十八条 平面交叉口的进出口应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为3.5m

18、,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进口道展宽段的宽度:当路段单向三车道时,进口道至少四车道;当路段单向两车道或双向三车道时,进口道至少三车道;当路段单向一车道时,进口道至少两车道。(二)展宽段的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后展宽5080m。(三)出口道展宽段的宽度与进口道展宽段的宽度相同,其长度在交叉口出口道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前延伸3060m,当出口道车道条数达3条时,可不展宽。第三十九条 建设用地内的道路与城市道路进行衔接时,其变坡点必须设在建设用地的道路红线之内。第四十条 城市道路、广场等必须遵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有关规定。第四十一条 在城市道路上为满足公共交通需要架设人行天桥时,

19、天桥的宽度宜为3.54.5m,当天桥桥下为机动车道时,净空高度不得少于5.0m。天桥上及其梯道下,均不得设置经营性的设施以及其他与人行交通无关的设施。第四十二条 城市公共汽车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港湾式停靠站应至少有23台车位的长度。第四十三条 公交车站的同侧站距在市区内宜为500m至800m;郊区线宜为8001000m。第四十四条 公交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二)长途客运汽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交车站。第四十五条 城市公共停车场,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

20、人口每人0.81.0计算。市区宜建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第四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体育中心、宾馆、公园、办公楼、影剧院等,应在建设用地范围内配套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库)。停车场(库)配建的标准应符合表六的规定。表六 配建停车场(库)的标准建筑物类型级 别单 位机动车自行车住宅高级住宅(包括别墅)泊位/户0.511-2一般住宅泊位/户0.20.5商业类市区商业中心泊位/100m2建筑面积0.30.53-7.5其他地区商业中心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0.6普通零售泊位/100m

21、2建筑面积0.30.5独立超市泊位/100m2建筑面积13蔬菜农贸市场泊位/100m2建筑面积0.30.5批发超市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0.6餐饮、娱乐泊位/100m2建筑面积12普通旅馆泊位/100m2建筑面积0.30.40.4-1高级旅馆泊位/100m2建筑面积0.40.6办公类行政办公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1.00.4-2中心区商务办公/其他地区普通办公泊位/100m2建筑面积0.30.5其他地区高级商务办公公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1.0文教卫体 类博物馆、图书馆泊位/100m2建筑面积0.20.41.5-2.5展览馆泊位/100m2建筑面积0.50.7市级影剧院

22、泊位/100座位3510-20一般影剧院泊位/100座位1.02.0大型体育场馆泊位/100座位2.53.0小型体育场馆泊位/100座位1.01.5公园泊位/1公顷占地面积2.04.03-10中学泊位/100学生0.40.620-60成人教育泊位/100学生0.30.5医院泊位/100 m2建筑面积131.0-2独立门诊部泊位/100 m2建筑面积0.50.6厂房仓库类厂房泊位/100 m2建筑面积0.40.60.4-1仓库泊位/100 m2建筑面积0.50.60.2-1注:本表机动车停车车位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 其他各型机动车辆停车位的换算办法参照相关规范; 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宜为2

23、530 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每个停车位宜为3035m2;地面自行车停车位宜为0.81.2m2/辆;地下1.51.8m2/辆。第四十七条 停车场(库)的建设应和建筑主体工程同时交付使用;停车场(库)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不得任意占用。第四十八条 居住区内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20%,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10%。第四十九条 汽车加油、加气站应位于车辆进出便捷,易于通行的地段,其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有关规定。第五十条 城市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为9001200m。加油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为主,其用地面积应符合表七的规定。表七 公共加油站用地

24、面积昼夜加油的车次数3005008001000用地面积(hm2)0.120.180.250.30第五十一条 铁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道路与铁路交叉宜采用正交,斜交交叉角应大于等于45。(二)城市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型应为直线。直线段从最外侧钢轨外缘算起应大于等于30m,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等于30m。(三)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自最外侧钢轨外缘到最近竖曲线切点间的平台长度应大于等于20m,平台纵坡度应小于等于0.5%。(四)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应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有关规定。第六章 城市管线工程建设规划管理

25、第五十二条 管线工程系指给水、雨水、污水、燃气、强电、弱电、热力、输油等各种地上或地下管线建设项目。 第五十三条 管线工程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符合城市基础设施各专业规划的要求。 第五十四条 管线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埋后浅埋的原则。第五十五条 在城区重要地段、主要干道的道路工程建设时,各有关管线单位应按照管线综合规划配套的要求,同步建设。第五十六条 管线的敷设 (一)凡在城区道路、郊区公路及规划道路红线内埋设管线,均应按管线综合规划布置断面。各类管线应在道路规划红线内,平行道路中线敷设,应符合各专业规范标准要求。除旧城区道路狭窄、现状管线繁多的地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确

26、定管线的位置外,管线平面布设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规定。(二)管线具体位置按下列规定排列:(1)在车行道下敷设雨水管、污水管;(2)在人行道下敷设给水管、燃气管、强电及弱电管孔(沟)。(三)郊区主要公路的车道范围内一般不埋设地下管线。确需设置的,须与有关部门协商,经同意后,才可在规划车道内、现状车道外敷设。(四)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其专用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占用道路规划红线。(五)在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得新建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不得新建架空的通讯光缆。新建的电力线路,弱电通讯线路应采用地下电缆沟道管道埋地敷设

27、。公用电缆分接箱、箱式变压器、变电台区、通讯电缆配线箱、光缆分接箱原则上设置在道路红线外。在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架空敷设的10KV以上电力线,其电力线之间及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和交叉时的垂直最小净距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六)地下管线检查井的横向尺寸应尽量缩小,不得建在其他管线之上,不得在道路交叉口布置其他附属设施。(七)管线的竖向埋设应根据道路结构、标高、管线的技术要求以及与其他管线交叉的相对位置等因素确定。除在旧城区现状地下管线繁多的地段,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管线交叉的相对位置外,地下管线交叉的垂直净距必须符合表八的规定:表八 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m)序号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