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1. 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情感。2. 品读重要词句,感受诗词的意境。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诵读经典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 了解背景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讽刺了朝廷,
2、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3. 鉴赏诗句上阕: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释句:望:眺望。神州:这里指沦陷的中原地区。北固楼:即北固亭。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悠悠:形容漫长、久远。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讲解:上阕望神州发千古兴亡之叹。“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
3、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千古兴亡多少事?” 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漫长,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下阕: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释句: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万兜(du)鍪(mu):犹言千军万马。兜鍪,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坐断:占领,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
4、止。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曹刘:指曹操与刘备。“生子”句: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讲解:下片引入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议论。“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这句诗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
5、,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词人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作者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词人末句写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这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4. 体会感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6、亭有怀作者通过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过零丁洋1. 诵读经典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 了解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3. 鉴赏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释句:遭逢:遭遇,指遇到朝廷选拔。起一
7、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做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o)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讲解:首联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释句:絮:柳絮。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萍:浮萍。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
8、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讲解:颔联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加以铺叙。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释句: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讲解: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
9、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满纸血泪。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释句: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讲解: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过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
10、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4. 体会感情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押经零丁洋时所作。他在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三、山坡羊潼关怀古1. 诵读经典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文学家。诗
11、、文兼擅,而以散曲尤胜。其散曲以豪放著称。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3. 鉴赏诗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释句: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表里:即内外。潼关:古关口名,地势险要,是历代的军事
12、重地。(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讲解: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怒涛其间那狭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
13、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释句: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伤心”二句: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
14、,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讲解: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释句: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讲解: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
15、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4. 体会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尖锐地指出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达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一、文学常识1.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
16、著有稼轩长短句。2.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3.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二、整体感知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2. 过零丁洋这首诗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
17、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3. 山坡羊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三、名句品析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这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现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2. “山河破碎
18、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风飘絮”来比喻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十分形象恰切。“雨打萍”三字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这两句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十分传神。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书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四、表达技巧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而且都是围绕着“登北固亭”的主题,大处落墨,视野开阔:远眺只写风光无际,近处只写滚滚流水;抒情则只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的悠远难追;议论则也仅仅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能在小令中
19、包含如此重大的题材内容,气势又如此壮阔,古今词中实不多见。(2)全词的层次极为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3)活用典故成语,毫无斧凿痕迹。2. 山坡羊潼关怀古(1)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2)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答题时间:30分钟)一、基础知识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写孙权英雄年少的诗句是: , 。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
20、亭有怀中站在北固楼上,引发千古兴亡之感的句子是: , 。3.过零丁洋中运用谐音和双关,写出自己孤苦伶仃的句子是: , 。4.过零丁洋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6. 山坡羊潼关怀古描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 , 。二、课内阅读(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7. “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
21、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二)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B.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D.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
22、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时值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奉命赈灾,途经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11. 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12.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1.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2.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3.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6. 伤心
23、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8. 开头两句“何处望神州”,以问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千古兴亡多少事”,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此乃人力无法挽回;“天下英雄谁敌手”,将孙权与曹操刘备并称,说明只要励精图治,定能治理好国家。通过这些问句,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9. D 解析: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10. 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意志与决心。“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11. 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12. 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百姓的同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