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逐步聚合汇编 第七章 逐步聚合 习题参考答案1. 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单体有何相同与不同?解答:连锁聚合单体的主要反应部位是单体上所含不饱合结构(双键或叁键),在聚合过程中不饱合键打开,相互连接形成大分子链。需要有活性中心启动聚合反应,为此多需用引发剂,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相对分子质量高。逐步聚合单体的主要反应部位是单体上所带可相互反应的官能团,在聚合过程中官能团相互反应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分子链。不需活性中心启动反应,但反应活化能高,为此多需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慢,受平衡影响大,相对分子质量低。2. 在高分子化学中有多处用到了“等活性”理论,请举出三处并给予简要说明。解答: 推导自
2、由基聚合初期聚合反应速率,自由基活性与链长无关。 推导共聚合共聚组成方程,活性中心活性与链长无关。 研究线形缩聚反应速率:在缩聚反应中反应物官能团的反应活性是相等的,与分子链的大小、另一官能团是否已经反应无关。3.名词解释(1)反应程度与转化率(2)平衡逐步聚合与不平衡逐步聚合(3)线形逐步聚合与体形逐步聚合(4)均缩聚、混缩聚与共缩聚(5)官能团与官能度(6)当量系数与过量分数(7)热塑性树脂与热固性树脂(8)结构预聚物与无规预聚物(9)无规预聚物与无规立构聚合物(10)凝胶点与凝胶效应解答:(1) 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与起始官能团的数目的比值。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物质与起始物质
3、的比值。(2) 平衡逐步聚合:或称平衡可逆聚合反应,通常系指平衡常数小于103的逐步聚合反应。 不平衡逐步聚合:或称不可逆聚合反应,通常系指平衡常数大于103的逐步聚合反应,(3) 线形逐步聚合:参加聚合反应的单体都只带有两个官能团,聚合过程中,分子链成线形增长,最终获得的聚合物结构是可溶可熔的线形结构。体形逐步聚合:参加聚合的单体至少有种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在反应过程中,分子链从多个方向增长,形成支化的或者交联的体形结构聚合物。(4) 均缩聚:只有一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称为均缩聚这种单体本身含有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的两种官能团。混缩聚:混缩聚是指两种单体(a-A-a和b-B-b)分别含有两个相同
4、的官能团,聚合反应是通过a和b的相互反应进行,聚合产物的重复单元含有两种结构单元。共缩聚:均缩聚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二种单体,或混缩聚反应体系中加入第三种甚至第四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共缩聚。(5) 官能团:逐步聚合单体所带可相互反应的基团。官能度:一个单体分子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6) 对两单体非等当量比,其中B-B稍过量体系:当量系数:NA/NB ( 1) 过量分率: (7) 热塑性树脂:双官能团单体缩聚得到线型聚合物,产物可以在加热时熔融,在溶剂中溶解。热固性树脂:当一种双官能度单体与一个大于两官能度单体缩聚时,其缩聚反应首先产生支链,然后将自行交联成体型结构或通过外加交联剂交联成体
5、型结构,这类已经交联了的体型聚合物不溶、不熔、尺寸稳定,被称为热固性高分子。(8) 结构预聚物:可进一步反应的官能团的结构、数量、位置可知的预聚物。无规预聚物:可进一步反应的官能团的结构、数量、位置不可知的预聚物。(9) 无规预聚物:可进一步反应的官能团的结构、数量、位置不可知的预聚物。(逐步聚合概念)无规立构聚合物:聚合物中没有一种立构可以占到多数,且排列没有规律。(配位聚合概念)(10) 凝胶点:出现凝胶化时的反应程度。(逐步聚合概念) 凝胶化:体形逐步聚合的交联反应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变得很大,难以流动,反应及搅拌产生的气泡无法从体系中溢出,出现凝胶或不溶性聚合物明显生成的实验现象。(
6、逐步聚合概念)凝胶效应:自由基聚合中随反应进行体系粘度加大,妨碍了大分子链自由基的扩散运动,降低了两个链自由基相遇的几率,导致链终止反应速率常数随粘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步下降;另一方面,体系粘度的增加对小分子单体扩散的影响并不大,链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基本不变,因而出现了自动加速现象。这种因体系粘度增加引起的自动加速又称凝胶效应。(自由基聚合概念)4. 举例说明下列逐步聚合反应(写出反应式)(1)缩合聚合(缩聚反应)(2)逐步加聚反应(聚加成反应)(3)Diels-Alder反应(4)氧化偶联反应(5)加成缩合反应(6)分解缩聚(7)自由基缩聚(8)环化缩聚解答:(1) 缩合聚合(缩聚反应),PET合
7、成:(2) 逐步加聚反应(聚加成反应),聚氨酯合成:(3) Diels-Alder反应,可溶性梯形聚合物合成:(4) 氧化偶联反应,聚苯醚合成:(5) 加成缩合反应,酚醛合成: (加成) (缩合)(6) 分解缩聚,聚甲撑合成:(7) 自由基缩聚,参上氧化偶联反应,聚苯醚合成,先氧化成自由基,自由基再偶联成聚合物:(8) 环化缩聚,参上Diels-Alder反应,反应结果成环:5. 用“结构特征命名法”命名大分子链中含有下列特征基团的聚合物,并各写出一例聚合反应式。(1)-O-(2)-OCO-(3)-NH-CO-(4)-NH-O-CO-(5)-NH-CO-NH-解答:(1) -O- 聚醚,例:聚
8、苯醚:(2) -OCO- 聚酯,例:PET:(3) -NH-CO- 聚酰胺,例:尼龙-6,6:nHOOC(CH2)4COOH + nH2N(CH2)6NH2 HO-OC(CH2)4COHN(CH2)6NH -n-H + (2n-1)H2O(4) -NH-O-CO- 聚氨酯:(5) -NH-CO-NH- 聚脲,例:脲醛树脂6. 为什么在缩聚反应中不用转化率而用反应程度描述反应过程?解答:在逐步聚合中,带不同官能团的任何两分子都能相互反应,无特定的活性种,因此,在缩聚早期单体很快消失,转变成二聚体、三聚体等低聚物,单体的转化率很高。而相对分子质量却很低。因此在逐步聚合反应中,转化率无甚意义。随着逐
9、步聚合反应的进行,官能团数目不断减少,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加。因此把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与起始官能团的数目的比值称为反应程度,记做p。反应程度是描述逐步聚合反应进程的重要参数。7. 讨论下列缩聚反应成环的可能性(m=38),哪些因素决定环化或线形聚合是主要反应?若反应以线形聚合为主,影响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因素有哪些?(1)HN-(CH2)m-COOH(2)HO-(CH2)7-OH+ HOOC-(CH2)m-COOH解答: 当(1)中的m=3,4时,易成较稳定有5,6元环化合物;(2)为混缩聚,主要成线形聚合物。 从环数与环的稳定性看,存在3,4,8-117,125,6。因此当反应可生成
10、稳定的环时,易发生环化反应,反之易线形逐步聚合。对(1)主要为分子内环化,故提高单体浓度可加大分子间反应,成线形聚合物。 环化反应活化能一般高于逐步聚合,故降低温度利于逐步聚合。 两单体的配比,小分子浓度,反应程度8. 166下乙二醇与己二酸缩聚,测得不同时间下的羧基反应程度如表所示。时间/min1237881702703985969001371羧基反应程度0.24700.49750.68650.78940.85000.88370.90840.92730.9406(1)求对羧基浓度的反应级数,判断属于自催化或酸催化。(2)已知OH0 =COOH0,COOH 浓度以(mol.kg-1反应物)计,
11、求出速率常数。 解答:(1) 设为外加酸催化,则存在:1/(1-P)= kC0t+1 以1/(1-P)对t作图(略) 由图可看出,为一曲线,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线形关系。设为自催化的三级反应,则存在:1/(1-P)2= 2kC02t+1 以1/(1-P)2 对t作图(略) 由图可看出,为一直线, 说明两者间存在线形关系。图中直线的斜率为2kC02。(2) 由:OH0 =COOH= C0 则:2kC02= 0.2092 k = (0.1014/ C02) Kg2/mol2s9. 在外加酸条件下进行缩聚,证明P从0.98到0.99所需的时间与从开始到P=0.98所需的时间相近。解答:由: 则: P =
12、 0.98 t1 = 49/COOH0k P = 0.99 t2 = 99/COOH0k t从0.98到0.99 t = (99-49)/COOH0k= 50/COOH0kt1 /t 1 证毕10. 用碱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均测得21.3g聚己二酰己二胺试样中含有2.510-3mol的羧基。计算该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520,计算时需做什么假定?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其可靠性?如该假定不可靠,如何由实验来测定正确的数均分子量?解答: 按计算值,21.3g聚己二酰己二胺为:21.3 / 8520 = 2.510-3mol,与所测羧基相当。由此可假定每一大分子含一个羧基。分子式为:HO-OC(CH
13、2)4COHN(CH2)6NH -n-H 可用仪器(如GPC、膜渗透等)测产物实际相对分子质量,如大于计算值,说明有可能部分大分子两端均有羧基。如全部大分子两端均有羧基,则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一倍。分子式为:HO-OC(CH2)4COHN(CH2)6NH -n-OC(CH2)4CO-OH11. 对开放体系的逐步聚合,聚合度公式为,试解释公式中各因素对聚合度的影响。从数学上讲,反应程度(P)越小,聚合度越大,从高化上讲是否可认为“反应程度越低,聚合度越高”?解答: 对逐步聚合,K为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越向右(生成聚合物方向)进行,当K足够大后,体系由平衡逐步聚合变为不平衡逐步聚合,即反应未到平衡,
14、聚合度己达到要求。CO为起始单体浓度,反应物1:1时,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因此单体浓度越高,聚合度越高。nw为体系中残余小分子的浓度,同样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因此体系中小分子浓度越低,聚合度越高。 P为反应程度。从数学上讲,反应程度(P)越小,聚合度越大。但从高化讲,当体系K足够大或反应未达平衡时,即不考虑K影响时,P与nw互相制约,nw越小,P越大,故分母两因素要一同考虑,实际中要尽可能减小nw,以使P尽可能大,这样分母最小,最后达到聚合
15、度最大之目的。12. 等摩尔二元酸与二元胺缩聚,平衡常数为1000,在封闭体系中反应,问反应程度和聚合度能达到多少?如果羧基起始浓度为4mol/L,要使聚合度达到200,需将H2O降低到什么程度?解答: 由:封闭体系: 则: P=0.97 由: P=0.995 则: nw = 0.1005 mol/L13. 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数均分子量为15000的聚酰胺,反应程度为0.995,计算两单体的原料比。产物的端基是什么,各占多少?如需合成数均分子量为19000的聚合物,其单体原料比和端基比又是多少?解答: 尼龙-6,6的反应式:nHOOC(CH2)4COOH + nH2N(CH2)6NH2 HO-OC(CH2)4COHN(CH2)6NH -n-H + (2n-1)H2O 结构单元相对分子质量为:(112+114)/2 = 11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