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4.44KB ,
资源ID:12320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320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球化对当代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球化对当代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影响.docx

1、全球化对当代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影响全球化对当代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影响作者: 日期:全球化对当代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影响全球化对当代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影响自2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欧洲“福利国家”普遍存在经济竞争力下降、财政赤字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 福利难以为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用英国学者罗德利克的话说,就是“全球化提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它增加了对国家提供社会保险的要求,同时也 减少了国家有效地实现这一作用的能力。”如何看待这一命题,探究相对于美国“盎格鲁-萨克森”模式的“福利国家”模式的现实危机与未来 走向,这是近十多年来欧洲国家各政党、各

2、社会利益集团、各阶层居民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 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欧洲“福利国家”现实困境,即所谓的“全球化危机”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视角。一就经济层面而言,“福利经济”是福利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失败,导致“福利经济”陷于困境,是导致福利国家“全球化危机”的经济原因。129-1933年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凯恩斯经济学和庇古福利经济学临危受命,力主摒弃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 并以“逆经济风向行事”原则扩大政府公共

3、开支,增加“有效需求”(社会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战后西欧各国吸取世纪3年代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一 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和管理,并进而形成了以混合经济、充分就业、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协调并进为基本理念的 “福利经济”模式(德国称之为“社会市场经济”)。这是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等手段,涉及所有制和再分配领域的一套“需求管理”政策和措施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在国有化或国家对私人企业其他形式参与的基础上,由国家对私人收入和消费进行干预,在经济萧条和失业严重的时候,就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即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收,扩大 社会福利支出,以刺激私

4、人投资和消费需求;在失业减少以后,出现通货膨胀时,就朝着相反的方向,实行紧缩政策,即提高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政府开支,增加税收,缩小社会福利支出,以压缩投资和消费需求。“福利经济”的实质是西方20世纪30年代反危机措施的长期化和普遍化。“福利经济”在国家层面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控和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干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和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 盾,为二战以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德国著名左翼人士哈贝马斯指出,在西方混合经济中,国家可以在社会总产值中支配很大的份额, 因而拥有转移支付、补贴,乃至实行有力的基础设施政策、就业政策和社会福利政

5、策的活动余地。国家能够对生产和分配的框架条件施加影响,以便达到增长、价格 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目标。简言之,就是“调节式的国家可以一方面借助刺激增长的措施,另一方面借助社会福利政策,同时促进经济的活力,保障社会一体化。” 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福利经济”却开始步入困境。这主要是因为,在二战后的初期国民经济相对封闭的情况下,由于“有效需求”主要来自国内,资本不得不认可高福利、高税收政策相对降低资本利润率的现实,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资本可以随意跃 出国界,西欧国家中原来的需求导向政策就逐渐失去了对资本的吸引力和制约力。在这种情况下,工会对福利的

6、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被资 本看作“单纯的成本因素”,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迫使政府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和进一步提 高税率,而这又进一步促使资本的“外逃”。这样,“福利经济”就越来越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另外,“福利经济”自身的一些问题也削弱了其生存能力:一是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限制了国内生产性投资的扩大,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引发西欧福利国家长期的“福利病”和经济 效率不高等问题;三是跨国资本在国内不断推行“生

7、产合理化”运动,导致“无就业增长”这一奇异现象的出现,使“福利经济”陷于“釜底抽薪”的被动境地;四 是“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福利经济”的困境动摇了福利国家的经济基础,导致福利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转向。如西方学者所言,在全球化的经济条件下,“在一个国家单独实行凯恩斯主义”已经行不通了;民族国家要想保持其“经济基地”的国际竞争力,只能走国家自我限制塑造力量的道路,即采取有害于社会团结、使社会的民主稳定性面 临严峻考验的“削减”政策。二就社会层面而言,福利国家是针对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福利制度模式;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欧国

8、家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变化,造成这种制度模式的相对滞后,是导致福利国家“全球化危机”的社会原因。福利国家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针对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模式。工业社会是以工厂为中心的大规模、集中化和标准化机器大生产为基础,在产业结构、就业模式、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以及社会福利需求方面具有整齐划一的特征。这种整齐划一的特征为福利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组织奠定了基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西方社会逐渐显现灵活化、分散化和非标准化等“信息社会”特征。美国学者托夫勒指出,“信 息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同工业社会

9、相比,“生产形式和组织形式”都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出现“金融的高度集中和生产中心的日趋分散现 象”;小型生产单位的数目将越来越多,而且将出现“具有细胞特点的公司组织”;“有薪全日制雇员的普遍模式将被多种工作新形式所取代”。换句话说,“工业 革命造成的人们所熟知的群体社会以及它对群体生产、群体交往、群体教育和群体政见的严重依赖正向着非群体化演变,价值观念、家庭形式、联络交 往、宗教、技术,从政治到诗歌一切方面的多样性将会开始取代工业社会的统一性。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这种结构性变化,必将对基于传统社会结构的福利国家制度模式提出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劳动就业市场灵活化和“弹性化”趋势的挑战

10、。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人人就业、全日制就业和终身就业既是福利国家追求的目标,也是福利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的现实依据。福利国家就是强 调在大规模、集中化的就业基础上,由国家统一提供社会福利保障。但是,西欧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表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就业模式正在逐渐失去 它的统治位置,而新的就业岗位大多集中于服务业,工作时间非全日制化,工作地点分散化,就业方式灵活化,薪资水平悬殊化。劳动力市场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无疑会对福利国家制度模式形成冲击。二是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变化的挑战。西欧国家的福利保障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和其稳定的家庭关系奠定了福利国 家经济

11、和社会政策的微观基础。但是,随着妇女就业不断增加和市场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传统家庭模式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以夫妻双方同时拥有工作为基本特征的 新型的家庭模式开始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在这种新型家庭模式中,由于缺乏“依附”和分工,家庭关系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目前,整个西方社会普遍面临着家庭 关系松散、离婚率急剧上升以及单亲家庭和非婚子女问题日趋严重的状况)。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化,从微观基础上冲击了福利国家制度模式。三是一些新问题和新风险的挑战。这主要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跨国资本全球自由流动,使大规模失业和经济波动成为常态,并由此带来社会成员的不安全心 态;为了引进资本,世界各国围绕削减福利展开国

12、际竞争,由此造成福利国家的压力;随着跨国移民和跨国就业的增多,社会福利的“代际契约”问题受到冲击;退 休人员与在职者人数的大体持平,冲击了福利国家现行的“现收现付”转移支付政策,等等。这些新的问题和风险,在提出新的福利需求同时,也对福利国家制度模 式提出了挑战。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结构和福利需求,西欧社会福利系统的传统设计显示出明显的缺陷:一方面,适用于老式工作概念和家庭关系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模式所提 供的保护,大多数是针对曾经存在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目前已不存在或不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对于不断产生的新风险和更为紧迫的新需求,现有社会福利体系却越来越不能提供帮助。针对这种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结构“

13、脱节”与“错位”的情况,西方学者评论说,“被大多数人看成是社会民主政治之核心的福利国家如今 制造出来的问题比它所解决的问题还要多。”三就政治层面而言,福利国家是在阶级力量对比和相互权力制约处于平衡状态下的资本和劳工之间“阶级妥协”的产物;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权力的膨胀打破了这一平衡,是导致福利国家“全球化危机”的政治原因。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由于资本的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生活极其艰苦。尤其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前夕,在仅仅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欧先后发生了 两次深刻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873年危机和1929-933年危机),三次大规模战争(8年普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的统治、经济危

14、机和垄断资本发动的战争,急速地加剧了欧洲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激起他们的大规模反抗斗争。在9世纪0、80年代,在一战前夕,在20世纪30年代大 危机期间,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斗争浪潮。无产阶级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引起资本主义国内的政治危机,使垄断资本和一般小资产阶级惶恐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瓦解,作为总资本家的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不得不出面,对资本和劳工进行“居中调停”,促成两者之间的“阶级妥协”。“妥协”的主要内容就是“经济民主化”和国家主 导下的大规模社会福利。对此,个体资本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也不得不予以接受。由此可见,无论是19世纪后半叶德国俾斯麦

15、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和二战以后西欧以“贝弗里奇计划”为蓝本的福利国家制度,都不过是阶级力量对比和大规模冲突威胁到整个资产阶级统治时的一种“阶级妥协”产物。马克思指出,“一般说来,社会改革永远也不会以强者的软弱为前提;它们应当是而且也将是弱者 的强大所引起的。”6()进一步说,阶级力量对比和冲突,以及在福利国家内部资本和劳工相互权力制约达到的平衡,是这种“妥协”的前提和关 键,而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P170)对个体资本的制约和“阶级合作”政策的推行,也是维持福利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政治权力发展的不平衡,打破了福利国家内部的权力平衡格

16、局,削弱了国家继续推行“阶级合作”政策的能力。吉登斯指 出,“在出现全球化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之前,也就是大约0世纪70年代初之前,西方社会是一个个政治化的阶级体系,在其中,福利国家基本上是 劳资双方之间阶级力量的一种平衡。从那时以来,由于全球化的不断强化,资本的流动性使劳工被远远抛在后面,使这一平衡失衡了。一俟这一平衡改变,政治上的组合就越来越多地偏离阶级间的划分,福利国家受到巨大压力。”经济全球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资本和产品的全球自由流动。资本和产品的全球自由流动,弱化了国家自然疆域和主权对资本自由流动的束缚和制约,使资本 成为“无冕之王”,可以在全球范围攫取高额利润,因而重新增大了资本固有的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