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9.67KB ,
资源ID:1231964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3196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要求与计划单元说明:本单元共五课,以成长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单元要求: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2用心揣摩和理解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并尽可能地积累下来,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3积累文学常识和字词。4正确地看待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痛苦,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健康的成长。单元重点课:12 单元难点课 2一文,应引导学生了解插叙和伏笔的巧妙运用,理解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5一文,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字词障碍,通其大意,并强化背诵;其次应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説理的写法,理解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

2、力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内容及课时(共计16课时):1 3课时2 3课时 3 2课时4 2课时5 3课时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1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 2课时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词语;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把握作品主题。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联系自我实际,思考自己如何走好成长途中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内

3、容的理解困难;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拓展延伸、作业练习)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二、了解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

4、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1、解题:我们一起来看到这个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想一想,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明确: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2、理清结构: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3、口语表达:形式:一个 的童年(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形容词,并阐明理由)4、思考与交流:、百草园在我心中是什么地位呢?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句子?(“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那时”指什么时候?(在百草园学习的时候) 、“乐园”

5、乐在何处呢?明确: A、有趣的景物; B、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C、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二、品味感悟:、有趣的景物:、我们共同来朗读第二段,请大家思考:你认为百草园里哪些景物写得最生动?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示要点:词语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角度方面形、声、色俱全;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分析:这一段写了这么多的景物,重点是写哪个地方的景物?(泥墙根一带)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都是静物)“也不必说

6、”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鸣蝉、叫天子、黄蜂;写的都是动物)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景物到动物)大家再仔细观察观察,从菜畦到桑葚,在空间高度上有什么变化呢(从低到高)“也不必说”后,鸣蝉到叫天子呢(从高到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中,哪个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单是就有”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我们来看,泥墙根一带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呢?(从动物到静物).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体现有趣的景物很多).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百草园中还有什么值得“我”“乐”的呢?明确:冬天雪地捕鸟

7、、美女蛇的故事齐读课文第7节,划出生动形象写出捕鸟方法的一连串动词,并讨论:这些动词的位置可否调换或可删去部分?大家想想,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好处?(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三、总结: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而实际上百草园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四、拓展:(口语表达)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时美好的记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肯定也勾起了同学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能否说说你心中的那个“百草园“那些趣事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作业布置:写一篇随笔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景物百草

8、园 捕鸟 乐园美女蛇的故事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那么在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来研讨三味书屋的部分。二、默读10-24段 ,思考: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点拨:第10段的描写。第17段的描写。)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他吗?(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三、讨论交流: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活的热爱,

9、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三、讨论文章的主题 从文中看来,作者觉得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四、拓展延伸:你喜欢百草园还是更喜欢三味书屋?说明理由。课堂小结: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并运用肿胀、叮嘱、恐惧等词;2、找出插叙部分,理解伏笔的暗示作

10、用,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4、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情感的语言,丰富语感。情感与德育:5、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父女深情,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2、4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完成目标1,夯实基础 2、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教学步骤:一、导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但也有的童年因不幸而令人伤神。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林海音的记忆,缅怀她的童年心情。二、初步感知1、从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

11、我们可以想象这篇文章是写趣事呢还伤神的?2、从注释中可知本文选自城南旧事,有谁看过这部分电视剧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3、快速浏览全文,印证你刚才的想法,完成本文的生字词过关,试着复述课文。三、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二)知人论世1、 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四、文本学习(一)整体感知1、解题 本文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你从这个题目想到了什么? 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2、快速阅读课文,请同学有自己的话概述课文。3、分析文章结构 从复述中,同学们发觉到作者是不是只叙述了眼前事呢?那还运用了什么呢?(插叙)五、本堂小结 在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童年既有欢快的,

12、也有哀伤的,但本文作者所叙哀而不伤,而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强。同时也表现亲情的浓厚,下一节课我们就将具体的段落来分析这份亲情,请同学们课后再读一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研读课文重点段落 2、完成余下目标及练习教学步骤:一、导入:二、文本学习研读重点段落1、研读学习爸爸逼“我”去上学部分(1)抽生朗读“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这学校里啦!”。指导与思考:这件事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这件事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从哪些语句要可以看出?由这段回忆联系全文回忆部分,并结合爸爸的语言说说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

13、充满爱心;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转入爸爸的语言描写及情感流露,完成下表爸爸的语言流露的感情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希望女儿勇敢、坚强,不被困难吓倒。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希望女儿自强、自立,并且要自己长大成人。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希望女儿不断锻炼自己,早日承担起照料家庭的重任。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

14、迟到!对女儿要求很严格,希望女儿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2、研读学习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部分 (1)齐读“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指导与思考: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请把这句话找出来。文段中哪些地方直接刻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文段中有一处用了省略号,分析其作用是什么?(表示话还没说完。)文段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侧面烘托我的懂事、我的长大)从文段中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文段中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深入探究讨论:文章没有正面提

15、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你能找出伏笔并分析吗?三、课文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3、丑小鸭安徒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并运用“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词; 2、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过程与方法:3、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童话的思想意义。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情感与德育:5、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速读法、小组自学练习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16、比如说皇帝的新装讲述了一个爱虚荣又愚蠢的皇帝受骗上当、当众出丑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话言简意赅地说说你所喜爱的安徒生童话吗?如果你认为同学说的不够精彩,也可以用更出色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最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追寻丑小鸭的成长足迹。二、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一个多么伟大而知名的人呀,但,你知道他当初多么,我们暂且不谈,还是先看看课文。三、文本学习(一)整体感知从题目我们就知道本文肯定讲的就是丑小鸭,那么,请同学们以较快的速度浏览本文吧。进行小组研究性学习: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以丑小鸭的流浪足

17、迹为线索)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老太婆家:(被嘲笑)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老农家:(被追打)花园里:(被赞美)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艰难困苦。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经过不懈追求,努力进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幸福一定会来到身边。当变成天鹅后也不骄傲。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

18、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关键句子: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二)研读重点段落研读“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完”部分学生练习,稍作点拨:1.选段第段写丑小鸭“认出这些美丽的动物”时,为什么“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2.丑小鸭为什么拼死拼活也要飞向美丽的天鹅?3.选段第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找出选段第段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在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6.丑小鸭变成天鹅后,处境有怎样的变化?7.面对赞誉,丑小鸭表现如何?8.面对丑小鸭的生活经历,你得到

19、了哪些启示?四、课文小结五、作业练习板书设计丑小鸭 理想、追求 丑小鸭 歧视、打击 白天鹅 不屈、抗争教学后记4、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教学难点: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课时安排:一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我会说。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并导入新课:二、我会读。师生共同赏读诗歌,

20、整体把握:.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教师和学生一起明确朗读节奏:三、我会品。品读诗歌,合作探讨: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道出人生体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感觉。诗人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体验应该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有利于把握人生。)四、我会背。学生背诵全诗。 未选择的路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2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教学难点: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课时安排:一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简介作者背景,导入新课:二、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标出朗读的停顿,然后让学生自由读。2、点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思考(1)、这首诗是写什么,他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让学生讨论。(2)、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

22、山的那边、行道树等。问:比较象征与比喻的区别。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三、合作探究,交流领悟。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未选择的路每一小节的意思。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2、诗人为何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迹更少的一条道路?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也因为人迹更少,需要人们

23、去开拓,从而拓展成为一条大道;正因如此,这条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见作者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3、 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4、 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仔细的想一想,我们应怎样选好我们的人生道路。试列举你曾作出的一次选择。2、读了这两首诗后,请回答,你最喜欢那一首诗,并简述你的理由。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记五、伤仲永教学目标:

24、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家作品简介:1、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达了作者

25、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三、整体感知: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谒: 谒: 扳: 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4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5、齐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4)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想?6、 说你的人才观。四、小结 五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小记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1)大胆言说自己成

26、长中的烦恼。(2)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重复。、能力目标:(1) 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2) 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帮朋友解忧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3、情感目标: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教学时间:三课时一、片断播放,设场导入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二、联系生活,倾诉烦恼1、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过哪些烦恼? 2、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三、课外

27、调查,了解烦恼 某报社要开展一次讨论,话题是“回首成长的烦恼”。现在请你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你周围的成年人,如妈妈、爸爸、老师等。采访内容:你在少年时期曾经有过烦恼吗?是怎么对待那些烦恼的?现在重新审视,你怎样评价当年的那些烦恼?如果可能,你也可以找一找当地有名望的人或你仰慕的人,通过采访,就这个问题与他们作些交流,然后写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四、认识烦恼,化解烦恼: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五、格言表达,高声诵读1、让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2、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的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六、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请把你遇到过的烦恼列个清单,选择自己最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仔细作些分析,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然后写一篇作文,记下自己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