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65.55KB ,
资源ID:123081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3081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考试病理学复习点4.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考试病理学复习点4.docx

1、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考试病理学复习点4病理学4泌尿系统疾病考点一、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主要发病机制一、基本概念:肾小球肾炎是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侵犯部位是肾小球,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或轻重不等的肾功能损伤。【解析】肾小球肾炎是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侵犯部位是肾小球(即肾小球发生损伤),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或轻重不等的肾功能损伤。二、病因发病机制: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肾小球基膜抗原、足细胞、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细胞膜抗原等)和非肾小球性抗原(DNA、核抗原、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和甲状腺球蛋白等)外源性抗原细

2、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和螺旋体等生物性病原体的成分和药物、外源性凝集素、异种血清【解析】病因发病机制:1.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肾小球基膜抗原、足细胞、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细胞膜抗原等)和非肾小球性抗原(DNA、核抗原、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和甲状腺球蛋白等)。2.外源性抗原: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和螺旋体等生物性病原体的成分和药物、外源性凝集素、异种血清。【强化练习】判断:现已确定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许多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由免疫机制引起,抗原抗体反应是肾小球损伤的主要原因。A.正确B.错误【解析】现已确定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许多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由免疫机制引起,抗原抗体反应是肾小球损

3、伤的主要原因。表述正确。【选A】考点二、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病理学分类原则一、基本病理改变细胞增多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可导致肾球囊内新月体形成。基膜增厚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炎性渗出和坏死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毛细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可伴有血栓形成玻璃样变和硬化均质的嗜酸性物质沉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为各种肾小球病变发展的最终结果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间质可发生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间质发生纤维化【解析】1.细胞增多: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可导致肾球囊内新月体形成。2.基膜增厚: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还会出现“继发性固缩肾”。3.炎性渗出和坏死:中性粒细胞等

4、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毛细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可伴有血栓形成。4.玻璃样变和硬化:均质的嗜酸性物质沉积,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为各种肾小球病变发展的最终结果。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间质可发生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间质发生纤维化。考点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类型,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类型发病机制光镜电镜免疫荧光临床表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循环或植入的抗原弥漫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上皮下驼峰状沉积物系膜区颗粒状IgG和C3沉积急性肾炎综合症快速进肾小球肾炎抗GBM型免疫复合物型免疫反应缺乏型新月体形成无沉积物有沉积物

5、无沉积物线性IgG和C3颗粒状阴性或极弱急进性肾炎综合症膜性肾小球病自身抗体与抗原原为反应弥漫性GMB增厚,钉突形成上皮下沉积物,GBM增厚基底膜颗粒状IgG和C3肾病综合症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免疫复合物型自身抗体,补体替代途径激活系膜细胞增生、插入,基膜增厚,双轨状型内皮下沉积物型基膜致密沉积物型IgG+C3;C1q+C4型C3,无IgG、C1q或C4肾病综合征或血尿、蛋白尿或慢性肾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系膜细胞增生,系膜系膜区有沉积物系膜区IgG、IgM和C3沉积蛋白尿、血尿或肾病综合症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不清,肾小球阴离子丧失,足细胞损伤肾小球正常,肾小管脂质沉积上皮细胞足

6、突消失,无沉积物阴性肾病综合症【解析】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免疫复合物。(2)弥漫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3)上皮下驼峰状沉积物。(4)系膜区颗粒状IgG和C3沉积。(5)肾脏表面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或蚤咬肾之称。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光镜下新月体形成。3.膜性肾小球病(也称为膜性肾小球肾炎):(1)抗原抗体反应。(2)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主要特点),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侧出现含免疫球蛋白的电子致密沉积物。(3)电镜观察显示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基膜与上皮之间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形成钉状突起。(4)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白肾”之称。光镜观

7、察早期肾小球基本正常,之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强化练习】单选题:1.“大白肾”的病理类型是()。A.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膜性肾小球肾炎D.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解析】1.“大白肾”的病理类型是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选D】2.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B.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底膜增厚C.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D.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解析】2.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变是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选C】多选题: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常呈现(

8、)。A.大红肾B.蚤咬肾C.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D.大白肾【解析】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常呈现大红肾、蚤咬肾。【选AB】考点四+五、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肾盂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是肾脏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急性肾盂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多与尿路感染有关。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其他细菌和真菌也可致病。大部分尿路感染的病原体为肠道菌属,属内源性感染。病理变化:上行性感染引起的病变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组织学特征:灶状间质性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解析】急性肾盂肾炎:1.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注意和肾小球肾炎区分,肾小球肾炎是变态反应),多与尿

9、路感染有关。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其他细菌和真菌也可致病。大部分尿路感染的病原体为肠道菌属,属内源性感染。2.病理变化:上行性感染(大肠杆菌居多)引起的病变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3.组织学特征:灶状间质性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会出现脓尿。蛋白尿是肾小球肾炎。4.血行感染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随着血液流动,到了肾脏之后,生根发芽,导致肾盂肾炎。2.慢性肾盂肾炎病变特点:慢性间质性炎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常伴有肾盂和肾盏的纤维化和变形。慢性肾盂肾炎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解析】病变特点:慢性间质性炎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常伴有肾盂和肾盏的纤维化和变形。慢性肾盂肾炎是

10、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肾盂肾炎不侵犯肾小球。【强化练习】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A.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B.肾脏出现不规则的瘢痕C.肾小球球囊周围纤维化D.肾小管-间质的慢性炎症【解析】1.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A项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选A】2.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A.肾小管B.肾间质C.肾盂粘膜D.肾乳头E.肾小球【解析】2.上行性感染的肾盂肾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肾小球。因为不侵犯肾小球,所以肾小球的病变程度最轻。【选E】3.急性肾盂肾炎的表述,正确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B.血行性感染多见C.脓

11、尿、菌尿多见D.蛋白尿、血尿多见【解析】3.急性肾盂肾炎的表述,正确的是脓尿、菌尿多见,上行感染较多,由大肠杆菌引起的。B项血行性感染多见意味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如果A项正确,则B项同样正确,A、B项均排除。D项是肾小球的特征,排除。【选C】4.下列病变哪些是由细菌直接侵袭造成的()。A.急性肾小球肾炎B.膜性肾小球肾炎C.细菌性痢疾并发的关节炎D.肾盂肾炎【解析】4.下列病变哪些是由细菌直接侵袭造成的肾盂肾炎。A、B项是病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与细菌有关,但不是直接造成的,均排除。C项是肠道感染性疾病,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情况,排除。【选D】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考点一、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概

12、念及特点子宫颈癌前病变即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指子宫颈上皮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病变由基底层逐渐向表层发展。CIN多无自觉症状,肉眼观亦无特殊改变,子宫颈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是发病的高危部位。如要确诊,需进一步进行脱落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解析】1.子宫颈癌前病变即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指子宫颈上皮被不同程度异型性的细胞所取代。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病变由基底层逐渐向表层发展。2.CIN多无自觉症状,肉眼观亦无特殊改变,子宫颈

13、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是发病的高危部位(重点)。如要确诊,需进一步进行脱落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考点二、子宫颈癌的病因、病理特点及扩散转移途径(一)病因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说明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是子宫颈癌发病的最主要原因,经性传播HPV的感染可能是子宫颈癌致病主要因素。(二)病理变化1.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2.子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分为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溃疡型【解析】1.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说明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是子宫颈癌发病的最主要原因,经性传播H

14、PV的感染可能是子宫颈癌致病主要因素。2.病理变化:(1)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2)子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分为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溃疡型。(三)扩散1.直接蔓延癌组织向上浸润破坏整段子宫颈,向下可累及阴道穹隆及阴道壁,向两侧可侵及宫旁及盆腔组织。2.淋巴道转移癌组织首先转移至子宫旁淋巴结,然后依次至闭孔、髂内、髂外、髂总、腹股沟及骶前淋巴结。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3.血道转移较少见。【解析】1.直接蔓延癌组织向上浸润破坏整段子宫颈,向下可累及阴道穹隆及阴道壁,向两侧可侵及宫旁及盆腔组织。宫颈往下走是阴道,

15、往上走是子宫,往前走是尿道,往后走是直肠。清楚直接蔓延的所对的位置。2.淋巴道转移癌组织首先转移至子宫旁淋巴结,然后依次至闭孔、髂内、髂外、髂总、腹股沟及骶前淋巴结。这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3.血道转移较少见。1.73岁宫颈癌患者,近期出现血尿、尿急、尿频及尿痛等刺激症状,查体发现肿瘤组织已侵及膀胱,宫颈癌的这种扩散方式为:A.直接蔓延B.血道转移C.种植性转移D.淋巴道转移【解析】1.73岁宫颈癌患者,近期出现血尿、尿急、尿频及尿痛等刺激症状,查体发现肿瘤组织已侵及膀胱,宫颈癌的这种扩散方式为直接蔓延。【选A】2.子宫颈癌最主要的病因是()。A.HIV感染B.HBV感染C.HPV感染D

16、.HCV感染【解析】2.子宫颈癌最主要的病因是HPV感染。【选C】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改变特点一、非典型增生: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增生,子宫内膜在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的基础上,腺体上皮细胞伴有异型性,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增加,核染色质浓聚,核仁醒目,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解析】1.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增高引起的子宫内膜腺体或间质增生,子宫内膜在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的基础上,腺体上皮细胞伴有异型性,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增加,核染色质浓聚,核仁醒目,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2.子宫内膜的癌前病变即为非典型增生;非典型

17、增生由于雌激素增高引起的。二、子宫内膜癌:是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期和绝经期后妇女,以5565岁为发病高峰。病理变化:分化程度腺体成分腺体形态异型性高分化腺癌95%腺体排列拥挤、紊乱细胞轻-中度异型,形态似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腺体中分化腺癌50%94%腺体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向腺腔内生长可形成乳头或筛状结构,并见实性癌灶异型性癌细胞分化差明显,核分裂象易见低分化腺癌50%癌细胞分化差,腺样结构显著减少,多呈实体片状排列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解析】子宫内膜癌:是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期和绝经期后妇女(正常情况:雌激素慢慢减少,子宫慢慢萎缩),以55

18、65岁为发病高峰。有些女性为了维持美丽,从而服用一些雌激素,适量服用雌激素是可以的,但是有癌变风险。1.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较低)。2.中分化腺癌。3.低分化腺癌(恶性程度较高):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分化差,腺样结构显著减少,多呈实体片状(腺体形态较复杂)。【强化练习】单选题: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癌前病变是指()。A.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B.增殖期子宫内膜C.分泌期子宫内膜D.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解析】例.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癌前病变是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非典型性增生)。【选A】乳腺增生性疾病的病理改变特点特征危险性普通

19、型导管增生流水样分布为特征乳腺癌的前驱病变非典型导管增生分布均匀、单一形态的上皮细胞增生为特征有进展为浸润乳腺癌的中度危险性【解析】1.普通型导管增生(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流水样分布为特征,乳腺癌的前驱病变。2.非典型导管增生(更有可能变成乳腺癌):分布均匀、单一形态的上皮细胞增生为特征,有进展为浸润乳腺癌的中度危险性。乳腺癌的病理改变特点乳腺癌是来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的恶性肿瘤。癌肿半数以上发生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腺中央区和其他象限。【解析】1.乳腺癌是来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的恶性肿瘤。2.癌肿半数以上发生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腺中央区和其他象限。3.乳腺:乳头正下方15度

20、画一条线,正中间穿过乳头的位置再画一条线,将乳房一共分为4部分。检查的顺序:外侧上方-外侧下方-内侧下方-内侧上方,靠近腋窝的叫做外上象限。首先检查外上象限(有淋巴管道,最容易发生乳腺癌的位置)。乳腺癌组织形态大致上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一)非浸润性癌导管内原位癌导管明显扩张,癌细胞局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膜完整小叶原位癌扩张的乳腺小叶末梢导管和腺泡内充满呈实体排列的肿瘤细胞,小叶结构尚存;细胞体积较导管内癌的细胞小,大小形状较为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象罕见。(二)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排列成巢状、团索状,或伴有少量腺样结构。癌细胞大小形态各异,多形性较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21、。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形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癌细胞小,大小一致,核分裂象少见【解析】乳腺癌组织形态大致上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原位癌:很小、没有扩张,是“肿瘤宝宝”。1.非浸润性癌:(1)导管内原位癌:导管明显扩张,癌细胞局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膜完整。(2)小叶原位癌:扩张的乳腺小叶末梢导管和腺泡内充满呈实体排列的肿瘤细胞,小叶结构尚存;细胞体积较导管内癌的细胞小,大小形状较为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象罕见。2.浸润性癌(重点,因为预后差):(1)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的类型):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癌细胞排列成巢状、团索状,或伴有少

22、量腺样结构。癌细胞大小形态各异,多形性较明显,核分裂象多见。(2)浸润性小叶癌:恶性程度不高,癌细胞呈单行串珠状或细条索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之间,或环形排列在正常导管周围。癌细胞小,大小一致,核分裂象少见。3.外上象限与腋窝淋巴结非常接近,所以容易转移,发生淋巴道的转移。【强化练习】单选题:1.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A.髓样癌B.鳞状细胞癌C.胶样癌D.浸润性导管癌【解析】1.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选D】2.乳腺癌好发于()。A.乳腺外上象限B.乳腺外下象限C.乳腺内上象限D.乳腺内下象限【解析】2.乳腺癌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靠近胳肢窝的地方)。【选A】考点一

2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和相关临床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常存在多系统受累表现,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SLE的患病率因人群而异,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器官。【解析】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常存在多系统受累表现,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SLE的患病率因人群而异,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细菌进入人体会有抗体

24、,想要杀死病毒和细菌,将异物赶走,身体恢复健康。自己身体里的抗体不认识自身组织,出现“自家人打自家人”的情况,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器官抗体的损伤。与变态反应没有区别,变态反应的抗原都是外源性的,如对于粉尘过敏。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原是机体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原存在细胞核中的核抗原,是多系统受累的表现。2.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器官。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是:苏木紫小体(细胞核受抗体作用变性为嗜酸性团块);“洋葱皮样病变”,即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脾中央动脉,以及心瓣膜的结缔组织反复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而形成赘生物。此外,心包、心肌、肺、神经系

25、统等亦可出现上述基本病理变化。【解析】1.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是:(1)苏木紫小体(细胞核受抗体作用变性为嗜酸性团块)。(2)“洋葱皮样病变”,即小动脉周围有显著向心性纤维增生,明显表现于脾中央动脉,以及心瓣膜的结缔组织反复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而形成赘生物。2.此外,心包、心肌、肺、神经系统等亦可出现上述基本病理变化。考点二、移植的概念人体移植是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身体的某一部位,以恢复被破坏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移为移植术。【解析】1.人体移植是将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身体的某一部位,以恢复被破坏器官或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移为移植术。输血是最早的细胞移植

26、,如烧伤的患者作皮肤移植,医美有脂肪填充、脂肪移植。移植的过程中,移植物来自自身,如输血(供体和受体都来意一体,不会有排斥反应);同种异体:双胞胎兄弟姐妹,双胞胎比较少出现排斥反应,独生子女需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有缘人。2.异种移植:在移植过程中,身体会有移植排斥反应,即宿主抗移植物反应考点三、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的病理变化(一)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原因:受者血循环中已有供体特异性HLA抗体存在,或受者、供者ABO血型不符。本质:III型变态反应特征:广泛分布的急性小动脉炎、血栓形成和因而引起的组织缺血性坏死。肉眼:移植肾色泽迅速由粉红色转变为暗红色,伴出血或梗死,出现花斑状外

27、观。镜下:广发的急性小动脉炎、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解析】1.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原因:受者血循环中已有供体特异性HLA抗体存在,或受者、供者ABO血型不符。2.特征:广泛分布的急性小动脉炎、血栓形成和因而引起的组织缺血性坏死。3.肉眼:移植肾色泽迅速由粉红色转变为暗红色,伴出血或梗死,出现花斑状外观。4.镜下:广发的急性小动脉炎、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后果很严重)。(二)急性排斥反应:较常见,数天到数月或数年后突然发生临床表现镜下细胞型排斥反应骤然发生的移植肾功能衰竭肾间质明显水肿伴CD4+和CD8+T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可引起局部肾小管坏死血管型排斥反应亚急性的

28、血管炎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泡沫状巨噬细胞增生引起内膜增厚,常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解析】急性排斥反应:较常见,数天到数月或数年后突然发生(过一段时间突然发生)。1.细胞型排斥反应:骤然发生的移植肾功能衰竭。肾间质明显水肿伴CD4+和CD8+T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可引起局部肾小管坏死。2.血管型排斥反应:(1)亚急性的血管炎: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泡沫状巨噬细胞增生引起内膜增厚,可能会引起肾功衰,常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2)考试中会给出病例,一定要区分细节。(三)慢性排斥反应:由急性排斥反应延续发展而来。病变:血管内膜纤维化,引起管腔严重狭窄,从而导致肾缺血。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萎缩、纤维

29、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间质中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解析】慢性排斥反应:由急性排斥反应延续发展而来。1.病变:血管内膜纤维化,引起管腔严重狭窄,从而导致肾缺血。2.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萎缩、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间质中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强化练习】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主要病理特点是()。A.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B.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引起小动脉内膜增厚C.小动脉内膜高度纤维化D.血管玻璃样变性【解析】例.主要病理特点是,细胞型(CD8+T)和血管型(血管中沉积,引起血管增厚),对应B项。A项:“坏死”是超级性排

30、斥反应,排除。C项:“高度纤维化”是慢性排斥反应,排除。【选B】【注意】系统系红斑狼疮:苏木紫小体;洋葱皮样反应。【注意】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重点)。【注意】1.反流病:食管下部粘膜慢性炎症,形成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在齿状线数厘米以上,单层柱状上皮化生。2.消化性溃疡:区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部位不同。(1)胃溃疡:胃小弯、幽门、胃窦部,进餐-疼痛-缓解。(2)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的前壁或后壁,疼痛-进餐-缓解。(2)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胃溃疡容易癌变,十二指肠溃疡不容易癌变)。3.良性溃疡(小且深)和恶性溃疡(不整齐,容易癌变)的区别。4.阑尾炎:由于阑尾感染和阑尾管腔阻塞引起的。蜂窝织炎性:(1)化脓性阑尾炎。(2)有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注意】消化系统疾病:1.病毒性肝炎: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坏死与凋亡: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2.病理变化:细胞水肿、嗜酸性变。3.病理类型:普通型、急性重型肝炎(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