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7 ,大小:61.27KB ,
资源ID:122905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2905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各章练习有答案已修改.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各章练习有答案已修改.docx

1、教育学各章练习有答案已修改绪论与教育概念章节思考题 (已经修改的,加黑的答案为更正的)一、选择题1、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 D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B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B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4、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ABD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中介系统 E教育形式5、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B)A模仿性 B目的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6、下列哪些有关教

2、育的论述出自论语?(ADE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BCD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8、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9、教育的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B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10、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D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11、

3、“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 ( D )。A强迫性 B民主性 C.基础性 (D)阶级性1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B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13、学校教育产生于( 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14、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 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二、填空题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的出现,是教育走上独立形态的标志; 近代班级授课制 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

4、表征。2、教育民主化包括 教育机会均等 和 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的扩大,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三、判断题1、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的现象。 ( Y )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 N )3、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两大教育思潮。 ( Y)4、教育要为社会服务,所以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 N )5、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的现象。 ( Y )6、“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特征。 ( Y)7、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 N )8、一般所说的培养人才,就是指培养大专毕业以上的专门人才。 (

5、 N )四、名词解释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一门科学。) 2、教育规律(目的在于解释规律,主要表现为学科基本知识、原理、规律等,如概念、本质、特点、教育人物、教育事件(事例、实验、历史过程)、规律、要素等。) 3、学记(是世界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1229字,写作于战国末年。该书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4、现代教育流派()5、学校教育(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

6、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6、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在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

7、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8、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五、简答题1、古、现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现代学校教育与古代学校教育的异同:(1)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囿(yu)于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

8、封闭式的教育。 (2)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促使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教育是从古代教育发展来的,与古代教育有某些共同特征。但现代教育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形成发展的,具有区别于古代教育的特征;同时由于现时代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差别,因而也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在商品经济占主体地位、科技高度发展、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因而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生产性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民主性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

9、垄断,而是逐渐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科学性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的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发展性现代学校教育更注重智力发展,重视人各方面的潜能,重视人的个性发展。2、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答: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有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3、为什么说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答:人类教育起源于劳

10、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六、论述题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界是一种本能活动,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映系统列。法国,卢梭,认为: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

11、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瑞士,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德国,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称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研究这些转化活动的规律。*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使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答: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教育观呢?我认为是有两方面的内容

12、:老师的方面: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生方面: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测试题一、选择题1、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A )。(A)、遗传素质 B、成熟机制 (C)、环境 D、活动 个体能动性2、( D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A、主体因素 B、主观努力 C、环境 (D)、教育3、( A )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 D、后天因素4、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

13、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A)、阶段性和顺序性 B、整体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不均衡性和差异性5、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了人的发展的( C )A、整体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D、阶段性和顺序性6、学生观在教育史上主要有( AC )两派迥然不同的主张。(A)、学生中心论 B、教学中心论 (C)、教师中心论 D、折衷论7、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进行及个体的发展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 ),是发展的( B )。A、主宰、决定者 B、主人、主体C、主导、主体 (D)、接收者、主体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学对“人”的理解就意味着( A BCD

14、)(A)、人具有发展的本质 B、人具有抽象性和超现实性C、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规定” D、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10、人的活动主要包括( D )A、社会实践活动 B、生理活动 C、心理活动 (D)、以上三个都是二、名词解释1、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这既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幼儿向成年人,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致人类的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2、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发展的个别差

15、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遗传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增强趋势。( N )2、客观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N )3、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Y )4、教育对人来说,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起着一定的指导,而非主导作用。( N )5、教育等于发展。( Y )6、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Y )7、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Y

16、 )8、“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Y)1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任意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律师、医生或者成为气丐、盗贼。”(N)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答: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2、教育者是学有专攻、教学有方的教师 3、受教育者多是未成年的一代,可塑性大。2简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答: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人的身心发展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不均衡性3、人的发展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4、人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个别差异性3为什么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答:1.人的主观

17、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4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积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5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答: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

18、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测试题一、选择题1、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BCE )。A、面向学生 (B)、面向未来 (C). 面向现代化 D、面向21世纪 E、面向世界2、教育功能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划分为( B )。A、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 (B)、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C、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D、正功能与负功能3.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D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4. 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 A )。(A). 教育 B. 文化 C. 科学技术 D

19、. 政治经济制度5.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C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 文化6. 杜威所讲的对文化的简化、净化、平衡作用,就是教育对文化( D )。(A).传递功能 B.传播功能 C. 交流功能 D. 选择功能7. 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说明了教育( C )。A. 生产性 B. 阶级性 (C). 民族性 D. 历史继承性二、填空题1、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 西奥多W舒尔茨 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人力资本理论。2、在政治影响着教育的同时,教育也反作用于政治,并对政治具有 舆论 作用。3、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速度、结构,归根到底是由

20、社会生产力 和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所决定的。三、名词解释1、教育社会制约性(是指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均要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2、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中义的文化:专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包括语言、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3、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

21、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4、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四、简答题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制约作用。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培养人的规模与速度;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2、怎样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答:1.是劳动力和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可以直接生产科学技术4.具有经济效

22、益 3、怎样理解教育的政治功能。答:1.通过培养人才直接为政治服务2.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促进青年一代政治社会化3.现代教育可为政治制造舆论 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答:1.现代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保存2.现代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交流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更新 5、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答: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2.主要体现为:(1)教育具有自身的社会职责,是培育人的活动(2)教育具有继承性(3)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五、论述题: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的战略地位?怎样落实这一战

23、略地位?答: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它行业和部门而优先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2)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先导性,是指教育

24、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同时又面对知识社会时代的来临。我国的工业化不宜走也不应当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应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含量,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掌握核心技术,让教育引领经济发展。它要我们必须从昔日先经济,后教育的发展思路,转变为先教育,后经济。所谓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教育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

25、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教育的发展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大师级的人才还很少,制约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所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落实这一战略地位,必须做到:第一,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

26、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第二,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第三,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第四,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第五,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第六,加快构建终生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第四章教育目的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A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D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

27、年颁布的( D )。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B.戊戌变法纲要 C.天朝田亩制 D.奏定学堂章程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5.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D )。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状 B.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D )。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当代中国教育的战略主题是( B )。A.应试教育 B.

28、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方法 C.教育的效益 D.教育的规模9.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的法规是( D )。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1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C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2.素质教育是

29、以( B )为重点的教育。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1.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 AC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2.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CE)。 A. 定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 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3.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ACD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ACE )。 A.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 B.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C.检查学生的发展质量 D.教育

30、方法的选择 E.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5.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应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应包括(ABCDE)。A.德育 B.体育 C.美育 D.智育 E.劳动技术教育三、解释名词狭义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所谓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31、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四、判断题( N )1.培养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 Y )2.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作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Y )3.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 Y )4.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Y )5.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五、简答题 1.简述“应然的教育目的”与“实然的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答:理论形态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亦称“应然的教育目的”。 实践形态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称为“实然的教育目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