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44.34KB ,
资源ID:122887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2887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长三角制造业与常州制造业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长三角制造业与常州制造业发展.docx

1、长三角制造业与常州制造业发展长三角制造业与常州制造业发展 顾霖霞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龙头区域,制造业的发展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近几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同时地区内城市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城市间经济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常州位于苏南地区,属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与苏、锡联袂成片,昔日有称苏锡常都市圈。但近年来,常州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在与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地级市相比,其制造业竞争力量不突出。本文立足于长三角地区来探讨常州制造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其所具备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长三角 常州 制造业 1引言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正在从

2、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生转变,制造业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全国的制造业基地,各城市之间竞争激烈。位于苏南的常州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处于上海和南京两大经济辐射圈之间,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常州市区北临长江,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沿西北东南方向穿境而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近几年常州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然而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长三角地区中一些城市相比发展滞缓,后劲不足。 2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 从经济地理意义上的来说,广义的长三角地区是指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一般狭义的指上海市、江苏省

3、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泰州、南通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16个城市。本文所指长三角地区即一般狭义上的16个城市,即指以上海为中心,苏南8个城市、浙北6个城市以及浙江东南的台州的经济圈。 2.1全国经济发展龙头,外商投资高地 长三角的地域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占江浙沪两省一市总面积的5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从人口数量来看,长三角16个城市总人口仅占全国的6%,但从经济水平上而言长三角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域。2004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GDP总量为28775亿元,占到全国的21%,占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GDP的84%。2004年长三角人均GDP为

4、35312元。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面临太平洋,大洋彼岸是美国,其北翼是韩国日本,南翼为东南亚、澳洲,区位条件优越。区内城市的经济发展规模、实力在全国较强,城市化程度高,人才素质较高。同时,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和发达。因此,长三角地区成为了全国的外商投资集聚地。2004年,长三角15城市(不包括上海)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269.39亿美元,15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44.5%。 2.2 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 2004年,长三角地区工业GDP占到长三角GDP总量的49.8%,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的发展。长三角16个城市中,所有城市的工业GDP

5、的比重在高于40%。除了上海三产比重高于二产中工业比重,江苏和浙江省会南京、杭州的工业比重和三产的比重相当外,其他城市的GDP总量中工业GDP占了绝对大的比重。 从产业结构来看,2004年全国平均三次产业结构为:15.2:53:31.8,长三角地区平均三 1次产业结构为:4.6:55.9:39.5,长三角地区一产比重明显低于全国一产比重,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状态。长三角的三次产业结构要优于全国平均三次产业结构。 2.3 制造业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主要领域 尽管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服务业外包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但全国制造业的转移仍在持续,并且重心向东半球转移。2002年中

6、国引资规模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世界500强中有400多家来华投资,制造业是主要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化工、机械冶金、纺织服装等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1 长三角地区凭借其特有的区位、劳动力、技术等一系列优势成为了全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尤其是江苏地区的制造业的增量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外资的投入。因此,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转移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也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4 各城市间制造业规模差异大,制造业结构趋同 整个长三角经济圈是全国的主要制造业基地之一,然而从区域内部来看,长三角地区内的16城市的制造业规模相差

7、较大,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 以工业产值为衡量指标,上海从制造业的发展规模上来看,上海在长三角各城市中处于龙头中心的地位。除上海外长三角地区其他15个城市的制造业规模两极差异也较大,2004年苏州的工业产值达7308亿元,工业规模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占到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的14.9%,而居于末位的舟山,2004年工业总产值在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仅占到0.4,可见长三角地区内部各城市的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不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州、无锡的制造业发展在长三角地区遥遥领先。尤其是苏州近年依托上海的经济辐射,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其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迅猛。其次,浙江的杭州、宁波和江苏的南京的制

8、造业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地位。常州和绍兴、嘉兴、南通、台州等城市的制造业规模院落后与苏州、无锡较大距离,在长三角地区处于中游之列。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在中国转移的主要领域,各城市都在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接受产业转移,同时加上各城市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要素禀赋类似,相同的比较优势,造成了一个问题,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长三角目前的产业布局结构同构化已达到70%。2 同样在表1根据2003年长三角地区15个地级市各工业大类行业的产值统计的长三角地区15个地级市的前5位制造业行业来看,受国际产业转移和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影响,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主要集中于电子通信、纺

9、织业、化工和机械制造。整个长三角地区内部由于受行政管辖的分割,产业布局和发展又缺乏区域机制,竞争相当激烈,产业呈现水平分布,缺乏合理布局和错位的剃度分工。 表1:2003年长三角地区15个地级市前五位制造业行业 城市 前五位主要行业 苏州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2.2%);纺织业(10.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1%) 无锡 纺织业(1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0、业(7.5%) 南京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8.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7.8%) 2常州 纺织业;(11.0%)通用设备制造业;(1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6%) 南通 纺织业(20.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1.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1%);通用设备制造业(7.7%);农副食品加工业(7.4%) 泰州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11、工业(16.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2%);通用设备制造业(9.8%);医药制造业(9.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0%) 扬州 化学纤维制造业(11.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8.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6%);纺织业(7.0%) 镇江 (14.3%)(13.3%)(10.1%)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杭州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2%) 纺织业(14.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0.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8%);

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8%);通用设备制造业(6.0%) 宁波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3.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1.5%);通用设备制造业(8.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 绍兴 纺织业(37.5%);化学纤维制造业(6.7%);通用机械制造业(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5.8%) 嘉兴 纺织业(17.1%);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1.7%);皮革、毛皮、羽帽(绒)及其制品业(11.4%);化学纤维制造业(1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2%) 台州 交

13、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9%);通用设备制造业(10.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8%);其他制造业(8.9%);塑料制品业(8.6%) 湖州 纺织业(2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6.8%);医药制造业(6.0%) 舟山 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9.0%)(13.4%)(11.1%)化学纤维制造业(4.7%);纺织业(4.6%) (该表根据各城市2003年各制造业行业的产值计算而得,括号内为该行业03年占当地制造业的比重。数据来源:各市2004年统计年鉴。) 2.5 制

14、造业的发展处于重工业化的深加工,技术创新能力弱 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即重工业化过程、深加工化过程和技术集约化过程。重工业过程是指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的过程;深加工化过程是指制造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加工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技术集约化过程是指在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3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主体是机械、电子、纺织、化工产业,说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的发展是工业化的中期,处于重工业化过程中的深加工阶段。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势头虽然良好,但绝大多数城市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16城市中上海产业技术

15、创新能力相对较高一些。其他城市包括苏州,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偏弱。虽然苏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具备一定的实力,但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 3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并不多。相比而言,上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就比较多。如,国内首条拥有自主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上广电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展讯通信公司成功开发的全球第一块3G手机芯片TD-SCDMA。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海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复旦微电子的32位CPU、交大汉芯的32位DSP,作为最先进的“中国芯”被市场采用。4 3. 常州制造业发展现状 3.1 常州经济、制造业发展水平位于长三角中位,发展相对缓慢 过去,常州是江苏

16、乃至长三角的传统工业强市。长三角地区各地发展势头迅猛。江苏省各地依托招商引资促进制造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果,而浙江省各地的民营企业发展繁荣,板块经济特色突出。虽然现在常州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地位在长三角地区,但客观上常州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在长三角地区中发展相对滞缓,地位的提升不明显。 常州曾和苏州、无锡两个城市被并称为江苏的三大强市,但近几年,苏州、无锡依托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取得了长足的经济跨越,南通也成为了江苏省的后起之秀。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常州的经济发展地位处于中游位置。 图1:2004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GDP总量比较8000700060001级(7000亿元)5000GDP2级(20

17、00-2600亿元)400030003级(10001500亿元)2000100004级(1000亿元)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绍兴台州常州嘉兴扬州镇江泰州湖州舟山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的经济规模来看,以04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GDP为考虑指标,常州的GDP总量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处于第10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位,分为4级阶梯水平(见图1)。常州的GDP总量位于长三角地区的第三级经济发展水平阶梯之上,与绍兴、南通、台州、嘉兴的经济规模相差不大。第4梯队中除了舟山GDP总量(212亿元)与第三级经济发展水平阶梯中的城市GDP总量相差距离较大外,其他4个城市与第三级阶梯中的城市相比,从GD

18、P总量上而言,经济规模相差不大。 从2000年到2004年5年间,长三角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以2004和2000年各城市两年的GDP比值来看,各城市的2004年GDP比值均在1.5倍以上,均高于全国2004年GDP与2000GDP比值(1.5倍)。常州2004年GDP总量是2000年的1.83倍,但与苏州(2.24倍)相比相差较多。 表2: 2004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GDP情况 级别 城市 4一级 上海(7450) 二级 苏州(3450、杭州(2515)、无锡(2350)、宁波(2158)、南京(1910)三级 绍兴(1314、南通(1226)、台州(1174)、常州(1101、嘉兴(1051

19、)四级 扬州(788)、镇江(781)、泰州(705)、湖州(591)、舟山(212) (数据来源:2005年浙江统计年鉴、2005年江苏统计年鉴、2005年上海统计年鉴(括号内为2004年各城市的GDP,单位:亿元) 城市的经济实力与城市本身的基础规模(城市的土地面积、人口和资源基础)有关,但城市的经济实力的发展主要依托的是制造业的增量发展,因此,常州的经济实力与前两梯队的城市存在一定距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与常州的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是离不开的。这一点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 从16个城市的制造业总产值来看,常州的制造业规模与其GDP总量一样处于长三角地图2: 2000年和2004年长三角地区1

20、6个城市工业总产值比较1400080.0%1200070.0%(亿元)1000060.0%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工业总产值50.0%8000600040002000040.0%30.0%20.0%10.0%0.0%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南京绍兴常州嘉兴南通台州扬州镇江泰州湖州舟山2004年2000年增长幅度区的中游,2004年常州的工业总产值为2012亿元低于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与苏州、无锡、杭州相比落后较大,2004年苏州的工业总产量是常州的3.6倍,无锡和杭州分别是常州的2.3倍和2.1倍。常州近5年的工业总产值的增幅相对其他城市而言发展缓慢。尤其是苏州、无锡、嘉兴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

21、常州。 3.2产业结构与长三角高度相似性及产业规模和优势弱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1. 制造业产业结构与长三角地区具有高度相似性 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背景来看,从制造业的总产值上而言,常州的制造业规模处于长三角的中等水平。以2004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制造业总产值数来看各城市的制造业规模,上海的制造业总产值(12885亿元)是长三角地区平均制造业总产值(3065亿元)的4.2倍。因此在下文重点分析常州的制造业特征与长三角其他的地区的分析比较中仅以除上海外的15个城市为分析对象。 通过统计2003年长三角15个城市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值,计算长三角15个城市制造业各行业产值的和作为整个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各

22、行业的总产值。本文总共统计了各城市制造业的29个行业,包括其他各种行业为一类行业。按各行业的总产值,统计出整个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中排位前十个行业。若以3.5%为29个行业的平均比重,在该前十行业中前9位行业 5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占到3.5%以上。 表2: 2003年长三角前10制造业行业的总产值及在制造业中比重 排位 制造业行业 在制造业中占比 1 纺织业 12.5% 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4% 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7% 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7.1% 5 通用设备制造业 6.3% 6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9% 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4%

23、 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4.5% 9 金属制品业 4.3% 10 专用设备制造业 3.0% (数据来源:根据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2004年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表3:2004年和2003年常州前10制造业行业的总产值及在制造业中比重 排位在制造业中占比在制造业中占比制造业行业 (2004) (2003) 1 纺织业 13.4% 14.2% 2 通用设备制造业 11.0% 10.4% 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0.9% 11.0% 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1% 8.6% 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0.0% 8.4% 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6.7% 8.6% 子设备

24、制造业 7 专用设备制造业 5.4% 7.5% 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9% 4.7% 9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4.3% 4.9% 10 金属制品业 4.0% 4.1% (数据来源:根据常州2005、2004年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常州2004年的前十位制造业行业绝大多数在2000-2004年5年间在常州制造业中比重起伏不大,均保持在前十位之内。 将常州主要制造业行业比重与长三角地区各行业比重比较可以看出,常州与整个长三角 615个城市的总体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具有相似性。常州的传统纺织业同样位于常州制造业中的首位,常州前十位的制造业行业与长三角总体制造业中前十位行业相同。从制造业主要行业

25、的所占比重上而言,两者也具有相似性。以2003年数据来看,常州和长三角地区两者的纺织业(14.2%和1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7%和5.9%)、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9%和4.5%)、金属制品业(4.1%和4.3%)所占制造业比重极为相近。常州其余6个制造业行业比重与长三角地区对应的行业比重由上下浮差,但两者比重相差不大。可见,常州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在发展中存在着整个长三角地区各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通病,即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高度相似性。 2. 主要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在长三角地区相对较弱 常州的制造业规模目前与苏州、无锡、杭州等前列城市相比较为落后,同时,常州的各个主要制

26、造业产业的现有规模和竞争优势与这些前列城市相比也较弱。这一点可以从附录:2003年常州主要制造业产业总产值及占制造业比重在长三角地区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基本上常州的主要制造业产业从规模上来看,大多处于长三角地区的中间位置,缺乏在长三角形成具有“拳头效应”的产业。 而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业、电子通信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产业上,存在具有相对领先实力的生产地区。例如,绍兴的纺织业和苏州的IT产业的发展遥遥领先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南京和无锡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了领先地位。 常州在众多产业中,只有机械制造业的专用设备

27、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15个地级市中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与无锡和苏州三个城市占据了该产业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大部分比重。常州的主要要产业纺织业、电子通信制造业、机械产业和化工业在长三角的规模都处于中游层。 产业高度的相似性不利于大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形成,城市的产业发展较为困难,可能会面临地区产业间过度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常州的制造业现状规模弱,产业结构与长三角地区相似性高,产业竞争优势低,成为制约常州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3.3 产业配套能力弱和生产性服务业未成熟阻碍制造业的发展 产业的配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配套仅指整个生产链条中以一个主要生产环节为核心,其它生产环节跟进配合而形成的生产技术联

28、系。所有这些生产技术联系既可以发生在一个企业内部,也可以发生自相互企业之间,包括不同地域企业间。广义的配套除了包括上述外还涵盖为了本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诸要素的供给,包括技术、人才培养、政策环境、中介服务,即生产性服务业。5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产业链的延伸,一可以吸引投资、聚集企业;二可以打造企业的竞争能力;三可以增强产业和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6 浙江的绍兴依托“中国轻纺城”的区域集群、专业市场的形成促成了纺织业的集聚,成为长三角地区纺织业的领头羊。同样,苏州以招商引资为渠道,培育IT产业园内的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形成了长三角地区IT产业的制造业基地。 生产行服务业的发展则能够带动制造业的

29、能级提升。常州要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为支撑,尤其是在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是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显著增强的依赖性。 目前,常州的制造业的产业配套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产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也相对较弱,常州的第三产业中,占主要地位的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金融、保险、咨询、工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很滞后。因此,较弱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不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使得常州的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发展以及承接国际产业上的进程难以加快。 73.4 企业加工生产为主,缺乏创新技术 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特征相同,常州的制造业仍处于重工业化过程中的深

30、加工阶段。制造业发展的表现为企业加工生产,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并且缺乏创新技术。例如,纺织业在常州是传统的强势产业,知名的黑牡丹牛仔布生产就位于常州,常州的天宁开发区的纺织工业园发展完善,但常州的纺织业以原料生产加工为主,产业的能级不高。一味地发展无技术含量的加工生产活动难以使得常州的制造业取得长足地、持续地进步和发展。而技术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把技术转化为利润的基本途径是技术创新。因此,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能级才能取得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4. 把握机遇发展制造业 要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区赢得一席领先之地常州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但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同时也存在着常州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关并不是一蹴而就取得的,键就在于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加快制造业的发展。 4.1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中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工业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也相对较高。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常州,虽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但面临竞争的同时,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基础、对国际产业的吸引力也赋予了常州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