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7.56KB ,
资源ID:122823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2823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近现代史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近现代史教案.docx

1、中国近现代史教案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学分2.5总学时40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8课程性质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任课教师刘养卉职称副教授授课时间第4学期授课对象本科各专业教 学目的与要 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该课程着重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

2、想政治理论教育。教 学基 本要 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教 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主要参考资料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系或导师审阅意见主任(导师)签字: 年 月 日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讲课实验小计备 注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1反对外

3、国侵略的斗争3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3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2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3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3为新中国而奋斗33辉煌的历史征程2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3合计32832教 学 进 程节次授课内容(章节)学时1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2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4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5翻天覆地的三十年26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7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8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9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10为新中国而奋斗211为新中国而奋斗212辉煌的历史征程2

4、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4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15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16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合 计32章 节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主矛盾和基本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意义的认识。2.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重点、

5、难点分析重点: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布置专题(如“谈谈你是这样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再组织学生登台作学术报告,并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当场答辩。或组织学生观看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的音像资料(如电影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组织学生讨论。2实施步骤:本讲在教材内容上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6、,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后补遗阅读: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和日本第一、第二卷;列宁:中国的战争,见列宁选集第一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知识点和习题习题与作业: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章 节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要求: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人民群众的风侵略斗争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

7、争失败的原因。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近代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近代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贫困原因;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的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和具体表现。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0.5学时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重点、难点分

8、析重点: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难点: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 “谈谈你是这样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为题,组织讨论,并写出小论文。 2实施步骤:本讲在教材内容上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后补遗第一章知识点和习题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

9、章 节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掌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重大意义。2、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深刻认识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道路。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学时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重点、难点分析

10、重点: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2、洋务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难点:1、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为什么走不通。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讨论式教学。2实施步骤:本讲在教材内容上是上编中的最为重要的章节之一。它概述了在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紧急历史关头,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一些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对中国的出路进行艰苦探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历史本科专业课“中国近代史”教材不同,新教材在叙述时,在内容选择与详略安排上主要是围绕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的。该讲教学

11、内容的逻辑结构:分为2节讲授,内容安排上逐次展开与深化。课后补遗第二章知识点和习题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章 节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封建帝制的覆灭的历程;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理解: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掌握: 三民主义学说、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

12、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1学时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2、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难点: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 以“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题,再组织学生登台作学术报告,并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当场答辩。2实施步骤:本讲教材内容上是上编中的最为

13、重要的章节。在中国完全被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的紧急关头,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举起武装排满反清的革命旗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是继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与义和团运动之后的第三次革命高潮,在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该讲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为2节讲授,内容安排上逐次展开与深化。课后补遗1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三章知识点和习题习题与作业:1、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

14、变化?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章 节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背景;了解外国在华资本垄断地位的形成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膨胀,以及民族资本所面临的困境。掌握: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三种政治力量与三种建国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选择和两个中国的命运,熟悉: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两个中国之命运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

15、择?难点:对于“三座大山”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启发式教学。采取原著学习(论联合政府和中国之命运)和观看录象资料(有关四大家族、重庆谈判)和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法。2、实施步骤:本讲在教材内容上是起着总领全编的作用。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主要是两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第二部分介绍帝、官、封“三座大山”施之于中国人民身上的重压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使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为何成为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力量。第三部分介绍三种政治力量及相应的三种建国方案

16、及两种命运之间的斗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只能是建立人民共和国。课后补遗阅读:知识点和习题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革命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章 节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认识它的意义以及局限性。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17、结合的产物,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掌握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

18、思主义?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2、实施步骤:该讲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为2节讲授,内容安排上逐次展开与深化。第一节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口号、意义及局限,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历史特点,揭示它为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接着论述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的队伍、特点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从而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第二节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况,论述中共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其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

19、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从而展现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课后补遗第四章知识点和习题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章 节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明确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政权作坚决的斗争。2、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历程,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内容。3、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

20、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国民党政权的性质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阅读毛泽东选集的重要篇章,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反对本本主义等,参观革命纪念地、亲历“长征”;课堂讨论: 关于长征和长征精神 2实施步骤:本讲分两节。第一节阐述中国共

21、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探索的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了在全国范围的统治,实行的是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革命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探索,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第二节阐述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遭受的严重挫折,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的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发生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并总结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课后补遗第五章知识点和习题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

22、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章 节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要求:了解: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以及日本在其战占领区的残暴统治;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防御阶段的国民党正面战场爱国将士表现出的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以及抗战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了解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迎来最后胜利。理解:残暴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原因和意义;防御阶段的国民党正面战场退却、失败的原因;中国共产党

23、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的提出及其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掌握: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开始全国性抗战的意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右消极由片面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原因;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教学内容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24、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对国民党政府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作用的评价。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25、的地位。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阅读毛泽东选集的重要篇章,如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参观革命纪念地等。2、实施步骤:本讲共分三节来讲解。第一节阐述日本发动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及日本在中国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重灾难;阐述国民党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不同阶段的表现。第二节阐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举起抗日旗帜,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全过程;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全面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以及加强自身建设,从而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三节论述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等。 课后补遗参考资料与

26、阅读文献: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D第六章知识点和习题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章 节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要求: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的基本史实。2、领会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纲领和各项基本政策。3、了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史实。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教学内容教学主

27、要内容: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8、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教学难点:教学设计调控对策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阅读原著,如论人民民主专政组织学生讨论。2、实施步骤:本讲共分三节。第一节讲述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的过程;讲述全国解放战争获得胜利发展,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第二节阐述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共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第三条道路幻灭,最终形成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第三节阐述在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下,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中国人民作出历史性的选择,并阐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课后补遗第七章知识点和习题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2、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章 节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辉煌的历史进程。2、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学内容教学主要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