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8.73KB ,
资源ID:1227660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2766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猪场建筑物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猪场建筑物设计.docx

1、猪场建筑物设计猪场建筑物的设计在建筑物内实行舍饲猪的主要理由是通过为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来提高生产力和改善其健康和舒适状况;建筑物还可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利于粪便管理和防治鼠、虫害。建筑物是控制诸如太阳辐射、降雨、泥浆、风、温度、相对湿度和污染物这些重要环境因素的第一道设施。 对场地的需求 建筑物需有一定的大小,以给猪群(圈栏空间)、猪的运动区域(通道)、冲洗猪的区域、病猪隔离区域、饲料贮存地和办公地点等提供足够的空间。猪圈的面积过小会导致应激,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力,恶化健康和舒适状况。表20.1和表20.2列出推荐的完全舍饲猪舍内每头猪需要的圈栏面积。表20.3列出带室外运动场的开放式

2、猪舍所推荐的猪圈面积和室外场地面积。表20.4列出为减少应激问题而推荐的每个圈中可饲养猪数的最大限量。每间猪舍允许饲养的最大限量猪数为300头,以减少疫病传播之虞。猪舍通道通常宽约0.9米,但用于喂料车的通道宽度可定为1.2米。根据上列表格推荐的母猪产房、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建筑物的布局图例示于图20.1。 表20.1全漏缝或部分漏缝地板饲养生长猪所需要的圈栏面积 猪的生长阶段 猪的体重(千克) 地面面积(平方米/头) 培育前期仔猪 5.513.5 0.180.23 培育期仔猪 13.534 0.280.37 生长猪 3468 0.56 育肥猪 68100 0.74 表20.2 种猪所需的圈

3、栏面积 种猪类型 猪的体重 (千克) 实体地面总面积 (平方米/头) 全漏缝或部分漏缝地板面积 (平方米/头) 繁殖后备母猪 115135 3.7 2.2 繁殖母猪 135225 4.5 2.8 公猪 135225 5.6 3.7 怀孕新母猪 115135 1.9 1.3 怀孕母猪 135225 2.2 1.5 表20.3 带运动场的开放式猪舍所需的猪舍及运动场面积 猪的种类 猪的体重 (千克) 猪舍面积 (平方米/头) 运动场面积 (平方米/头) 培育期仔猪 13.534 0.280.37 0.560.74 生长、肥育猪 34100 0.460.56 1.11.4 怀孕母猪 148 0.74

4、 1.3 公猪 182 3.7 3.7 配种母猪 148 1.5 2.6 表20.4 每圈养猪数的最大限量 培育前期仔猪 1016 培育期仔猪 1620 生长猪 2025 肥育猪 2025 种母猪 6 怀孕母猪 612 公猪 1 在一个系统生产的猪场里,所有的建筑物都需要按一定的规格营造,为的是每幢建筑物容纳家畜的能力都与整个猪生产系统的家畜容量匹配,否则猪场内就会有某些建筑物的尺码太大,而另一些建筑物则偏小。精确地决定每幢建筑物容纳的动物数量需要对猪由小到大辗转各级猪舍的过程作非常详尽的分析,并准确地估计猪的受胎率、出生率、生长率、死亡率及测定诸如清洗等管理操作所耗费的时间。猪场每座建筑物在

5、动工之前应对其容量精确的大小作出详细的设计规划。然而,由表20.5能够粗略地估测各猪舍的动物容量。 表20.5列出的每月分娩计划,每期每10头分娩母猪需要一间有10个产仔栏的产房。按每周的产仔计划,可能至少需要4间(总共40个产栏)这样的产房。有5 间(每个产房10个产栏)可能更好,以便在每两批分娩期间有一星期的清洗消毒期。“乘数”可以用来乘以这些数值以确定每间产房所需的产栏数量。 表20.5猪舍容纳动物数的估算表 每期每10头产仔母猪所需的动物容量 这些数值应用的“乘数” 分娩 计划 怀孕母猪 容量 公猪 容量 培育猪 容量 生长猪 容量 育肥猪 容量 每年 每月 48 6 160 160

6、160 960 每周 168 7 640 640 640 4160 注本表设受胎率为80%;每窝育成出售8头猪;猪出售时平均为26周龄;管理方式为“全进全出”。猪在培育、生长和育肥猪舍内各待8周左右。因为采取“全进全出”管理,即使猪生长缓慢,也不能将它们留下;因此,某些猪从一间猪舍内迁出时,全群同时迁出。 “乘数”是将每期实际的产仔母猪数除以10得出。例如,若按每周产仔计,每星期实际产仔母猪为12头,并非表20.5中的基数10头,因此,乘数为12/101.2。为了估计猪场内其它建筑物的动物容量,表列出的数值均应乘以倍数1.2:妊娠母猪的容量1.2168202;公猪的容量1.279;培育猪的容量

7、1.2640768;生长猪的容量1.2640768;肥育猪的容量1.2640768;每年出栏猪数1.241604992。本例的设施可能需要一幢至少有4间、每间应有1.21012个产栏的产仔舍。更佳的设计应为一幢5间产房的产仔舍,每间有12个产栏,这样在两批产仔间有一周的清洗消毒时间以减少猪病问题。按照表20.4所列,保育舍内每两窝仔猪并一栏(2816头),而生长肥育舍内可3窝猪并一栏。若遵循图20.1的推荐,每个宽1.83米长3.20米的圈内能放16头猪,则每周每断奶96头仔猪就需6个圈。6个保育猪圈需要一间宽7.31米长5.49米的猪舍。每个面积为宽2.44米长7.62米的生长猪圈或肥育猪圈

8、能放3窝猪(3824头),则每间猪舍需有4个圈。这4个圈需有一间宽8.53长4.88米的猪舍。 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不同年龄的猪群并不放在同一间猪舍里。因此,同窝内所有的猪都养在一起;同样地,它们被一起转移至保育猪舍、生长猪舍和育肥猪舍。结果,为了将所有的不同年龄组的猪分隔开,总共需要保育猪舍、生长猪舍和育肥猪舍各8间。 配置猪场内各建筑物时,须考虑猪舍间猪群搬迁的便利性。母猪的周转是从配种怀孕猪舍迁到产仔舍,然后返回配种舍。仔猪则从产房转到培育舍,再到生长舍、肥育舍,最后被出售。建筑物和各间猪舍的布置即需符合这种动迁流。产仔猪舍通常置于配种妊娠猪舍与保育猪舍之间,以有利于母猪和仔猪分别向

9、两个方向迁移。 每个圈总应提供至少两个饮水器,以防止某头猪独霸一个饮水器。对于体重达34千克的仔猪, 每个圈应安装足够的饮水器,应使每个饮水器负担的猪不超过10头。对于体重34100千克的,每个饮水器负担的猪不超过15头。为减少采食时的竞争应激,每个圈应配置的饲喂器(槽位),数量请参见表20.6。表20.6 每个圈推荐的饲喂器槽位数量 自动饲喂器每头母猪的槽位宽度0.3米 群饲时每头猪的槽位宽度0.6米 培育前期仔猪(5.513.5千克) 每个槽位最多2头猪 培育期仔猪(13.523千克) 每个槽位最多3头猪 培育期猪(2334千克) 每个槽位最多4头猪 生长、育肥猪(34100千克) 每个槽

10、位最多45头猪 环境控制 人们根据养猪的需求和本地的气候来设计不同环境控制水平的猪舍。各生长阶段的猪,为获得最佳的生产力,需要不同的环境;因此,每幢猪舍,都需要专门设计,以适合其所养猪的类型。越年幼、越小的猪对环境越敏感;在提供更精细环境控制的、高度绝热并实施机械通风的猪舍里的生产成绩最好。较大的、成熟的猪养在未绝热的、较敞开的自然通风的几乎无气温控制的猪舍里常常也能获得优良的生产成绩。炎热气候中的种猪群是个例外,尤其是种公猪,热应激会大大降低其受精率,对它们往往要用降温系统。中等大小的猪群常饲养于良好隔热、自然通风的猪舍里,在这里对气流稍加控制,从而使气温也稍受调控。由猪舍提供的环境控制越精

11、细,则购置设备及维持其运转就越费钱。当地当时的气候对控制环境到何等程度有重要的影响;越是严酷的气候,与温和的气候比较,就越需要环境控制。 生长猪、肥育猪、母猪和公猪在气温1620左右表现的生产性能最佳。保育前期仔猪(3周龄)在断奶后常圈养于约30温度中数天。保育仔猪(约5周龄)养在约26温度中较好;然后的数周内保育温度应逐渐降低,直至8周龄时降至约21为止。如用褥草,舍内温度可降至约5。流经猪体的风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控制参数。小猪应该置于风速很低的环境中,尤其是当气温较低时。较大的猪在温热天气里需要一定的风速流经身体以散体热。猪越大和/或天气越热,需要的风速越大。大猪在热天需要高达每秒1米

12、的风速。为提供约4070%的相对湿度,还应调整通风率。相对湿度较高会促使病原体的生长,并引起建筑物表面的冷凝作用。相对湿度高对炎热气候中的猪特别危险。相对湿度低于40%,则空气中的灰尘量容易增多。 隔热 控制猪周围环境的首要手段之一是在猪舍的屋顶、天花板、墙壁及地基装置隔热层。在想要控制温度的地方,诸如寒冷气候中饲养小猪和中猪的猪舍,总是需要隔热的。隔热可将猪体散发的热量留在猪舍内,有助于增温。隔热对饲养成年猪的猪舍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它减少辐射热对猪的负担,并减少水汽冷凝在猪舍的内表面上。从屋顶或天花板投射到猪体的辐射热是个重点问题,特别是在炎热的烈日当空的天气。当太阳照射到屋顶表面时,可使屋

13、顶表面温度达到65之高。这种热量传到屋顶内面,然后直接辐射到猪的身上。如在屋顶下面安装隔热层,就能大大减少抵达猪体的热量。假如猪舍有天花板,则屋顶将热量辐射到天花板,天花板还会将热辐射到猪体;除非天花板是绝热的。 表20.7列出推荐的不同猪舍类型和不同气候的绝热水平。除了屋顶、天花板和墙壁的隔热之外,猪舍周围的地基设置隔热层也是有帮助的。对隔热来说,这是个重要的区域,因为猪就生活在这个区域而混凝土或砖块地基的隔热性能很差。在紧靠地基外侧地面下约60厘米处设置防水泡沫绝缘体(厚约5厘米)有助于使猪的睡眠区域保持一定的温度。在猪睡眠的区域上方约12米处安置一套保温器,使得猪在寒冷的气候中更为舒适;

14、这样可减少贼风及减少冰冷建筑物表面辐射给猪体的寒气。 表20.7 推荐的猪舍绝热水平(绝热值为所示建筑物部位的传热系数)。单位:W/(m-K) 气候 无温度控制的 完全敞开的猪舍 带温度控制的 自然通风的猪舍 机械通风的猪舍 冷 屋顶0.91 屋顶0.23 天花板0.17 墙0.48 墙0.29 温和 屋顶0.91 屋顶0.33 天花板0.23 墙0.91 墙0.40 热 屋顶0.91 屋顶0.40 天花板0.26 墙0.91 墙0.40 通风 所有的猪舍都需要不断地通风,以移除热量、水汽、灰尘、气体及病原体;在寒冷的气候中亦然。欲达到良好的通风设计,需考虑两个重要的因素:(1)通过猪舍的恰如

15、其分的气流(通风)速率;(2)均匀地散布清新空气到猪舍的所有区域,并使新鲜空气与室内原有空气充分地混合。通风率必须足以移除热量、水汽和污染物,而又不至于使室内气温降幅过大。换气率取决于舍养猪的种类、大小和数量,以及外界气温。 换气靠两种方式实现,一为自然换气(风及温差气流),二为机械换气(电风扇)。自然换气的猪舍,建造和运作的价格较底廉,但不能精确地控制猪的环境。自然换气的猪舍对进出建筑物的气流率控制较少;与机械换气的房舍相比,建筑物的绝热性也可少讲究些。其结果,温度和气流速率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剧烈变化,这样,对幼年娇弱的猪是有害的。机械换气的猪舍具有精细的气流控制,良好的隔热性,并往往拥有加

16、热和/或降温系统,因此能够提供均匀和精确的环境条件。当然,机械换气的猪舍建造和运作时费用多一些。所以,机械换气的建筑物仅用于产仔猪舍和培育仔猪舍内幼年娇弱的猪;有时也用于炎热气候中的配种猪。带有若干可调节通风孔门、它们启或闭可调控气流的、绝热良好的自然换气猪舍被典型地应用于生长猪和育肥猪,特别在严酷的气候中。隔热性很差的或根本无隔热的敞开的自然通风的猪舍可用于配种猪群。 自然通风的设计 自然通风猪舍主要依赖于穿越建筑物的气流,即风,所以猪舍设计和安置必须考虑充分利用自然风,尤其是在炎热的气候里。猪舍要安置在开阔的高处,远离任何可能挡风的高大障碍物。建筑物、墙及树木等障碍物会大大地减少气流,直接

17、影响到障碍物下风处距离相当于障碍物高度23倍远的地方,在距离相当于障碍物高度的地方风速降低达10倍。例如,一道高3米的无缝隙的栅栏将影响远离至少69米的猪舍之自然通风,甚至会影响远离30米的猪舍。在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应把猪舍设置得尽量隔开些,猪舍之间的距离较大既可改善自然通风,并可减少不同猪舍之间疾病传播的机会。应将猪舍的方向定为:使其长轴与当地的主风向相垂直。为增加炎热天气时穿越猪舍的气流,这一点尤其重要。自然通风的猪舍宽度应不超过15米。如果猪舍太宽,处于下风侧的猪群就会比上风侧的猪接受更多的热量、水汽和污染物。 通风口的设计至关重要。通风口的大小务必合适,以给猪群提供适量的空气;并且必

18、须安置在正确的位置,以便进入的新鲜空气均匀散布,并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对于寒冷天气的通风,最好沿着屋顶脊部和屋檐两侧连续设置较小的换气孔。吹经屋脊的风将猪舍内高处的空气抽出,而猪舍高处聚集了舍内温暖和潮湿的空气。接着新鲜空气就沿着屋檐两侧的孔道被吸入猪舍;屋檐两侧的孔道应该开得高些,以令进入舍内的冷空气与舍内温暖的空气混合之后再沉流到猪体。如果猪舍有隔热良好的天花板,则可不开屋脊换气孔,整个冷天的换气就只得靠屋檐侧开的孔列来实现。 对于温暖和炎热天气的换气,则由沿着两边墙壁连续开的风槽来实现。在炎热的天气里,沿着端墙开孔也很有用。应用表20.8可设定换气孔的尺寸。屋脊和屋檐侧开孔通常没有门或其

19、它可调节其大小的关闭物。但若年幼的小猪舍养于自然换气的猪舍内在冷天可能需要某些类型的关闭物,以减少寒冷且风大的日子里穿越猪舍的气流。切勿完全关闭所有的换气孔,即使在寒风凛冽的日子里;因为要移除热量、潮气和污染物,一定程度的换气总归是需要的。边墙的大开孔应该有门或幕帘,以便对开孔进行调节或关闭,请参见图20.2。在温暖的气候里舍养成年大猪是这种情况的唯一例外。这些换气孔随着外界温度和风势的变化需要经常地调节。已有自动窗控制系统,可使调节更为精确。 表20.8 自然通风猪舍的最小通风开口 猪舍宽度(米) 屋脊开孔(厘米) 屋檐侧开孔(厘米) 边墙开孔(厘米) 边墙高度(米) 6 1015 6 76

20、 2.5 7 1315 7 92 2.5 9 15 8 108 2.5 10 18 9 122 2.5 12 20 10 150 2.75 13 22 11 154 2.75 14 23 12 180 3 15 25 13 185 3 为了把新鲜的空气均匀地散布到所有的猪身上,进风口应尽可能做成连续的。像窗户之类的间断开孔,相隔较远地排列,靠近窗孔的区域会换气过度,而两窗之间的区域则通风不足。如应用窗户,所有的细纱窗都应撤除;因为细纱窗可使气流减少达50%。纱窗对猪舍控制苍蝇侵袭没有多大裨益,反倒会使猪舍过热。大网眼(1.52厘米方孔)纱窗常被用来防止鸟类的入侵,鸟类可能携带病原体;而且这样的

21、大网眼纱窗不会阻档气流太多。绞链式翻窗必须能够对着猪舍的墙壁转向180度。如果只能转向90度,则它们会在相对于猪舍的某个角度阻挡风的进入。最好有围绕换气孔的光滑的圆形边缘的窗缘。可转到相反方向的窗缘(半径至少5厘米)比直角窗缘可增加穿过换气孔的气流达35%。 为了在热天让畅通的风吹遍猪身,务必限制猪舍内的各种障碍物。温暖天气时从一侧边墙开孔流入的通风气流穿越猪舍的宽度直达对侧主墙的开孔。任何沿着猪舍长轴走向的实体圈壁或大型饲槽,都会减少靠近猪体的地面区域之气流量。要有直立的钢管制成与猪舍长轴平行走向的开放式的圈栏,以让气流轻易地穿越右猪圈。与猪舍宽度平行走向的圈栏可以是无缝隙的,除非使用管道式

22、通风降温装置。 机械通风的设计 机械换气系统需要适当地选择风扇,以提供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通风率;适当地选择进风口,以令进入的新鲜空气均匀地散布和混合。通风率必须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动。外界气温低时,风扇或风扇组应该如表20.9所示,实施最低的通风率,以移除舍内的湿气和污染物,但不至于丧失大量的热量。随着外界气温逐渐上升,需要较多的换气以使猪舍凉爽,因此应开启较多的风扇组,逐渐地将换气率从最小增至最大。通常选用1台或2台较小的风扇实施最小的换气率,全年连续运转。另需2台或更多台的温度调控电扇,其启闭由恒温自动控制装置来控制。当舍温超过所需舍温约2时,第一台温度调控风扇即行启动,所有其余的风扇随着

23、舍温每升高约2逐一被开启。当猪舍内所有的风扇运转时,其总气流应该符合或超过表20.9所列的最大通风率。恒温自控启闭装置应放在接近猪舍中部高于地面约1.5-2米处;这样,它们就能测得具有代表性舍内温度。不要把恒温自控启闭装置放在墙上或天花板上。因为墙面或天花板表面的温度有别于猪舍内的气温。所有的风扇和控制器都需要精心设计,以对付猪舍内恶劣且具腐蚀性的环境。对于用于贮粪区排气的风扇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风扇的功能和能量转化效率可能变幅颇大,甚至是同样大小的风扇。我们宁可使用被某单位试用过的风扇,不要单凭制造商的担保,仅按其说明书的指示来操作而使用其风扇。 表20.9 机械通风系统的通风率 猪的类型

24、 猪的体重(千克) 最小换气率,(立方米/小时、头) 最大换气率(立方米/小时、头) 带仔母猪 180 34 850 培育前期仔猪 5.513.5 3.5 43 培育期仔猪 13.534 5 60 生长猪 3468 12 130 育肥猪 68100 17 205 怀孕母猪 145 20 255 公猪及配种母猪 180 24 510 *对于母猪和公猪,应有较高的通风率上限,以便让这些成年猪在热天降温。对于成年母猪和公猪,若除了换气系统之外,还提供了良好的降温系统,则表列的最大换气率可降低至如下数值:如果猪舍内安装了合理设计的空气循环风扇系统或蒸发降温系统,其最大换气率可降低至40%;对于带机械空

25、调空气的局部降温系统,其最大换气率可降低至50%。 现有的用于猪舍的进风槽在市场上有多种类型,选择一种优良的进风系统是很不容易的。进风装置务必能将新鲜的空气分配到整幢猪舍,使得每头猪都能获得等量的清新空气。它们也必须使进入的空气先与舍内的空气充分混合,然后才抵达地板上的猪体,以减少寒冷天气时凉气直袭猪群。进气口还必须是可调节的,如此就能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需改变通风率时可控制不同的气流速率。气流速率从最小至最大可提高1020倍。一种常用的进气孔是沿着猪舍两边侧墙天花板上的连续式进风槽,在风槽的上方有可调挡板,如图20.3。进风槽通常安置在猪舍的两侧,这样可均匀地将空气分布到整个猪舍。调节进风槽挡

26、风板使得进入的空气沿着天花板以高速(35米/秒)产生许多乱流,并与温暖的舍内空气相混,然后再沉降到猪在地面居住的区域。这些挡风板必须很易调节,以便进气孔的开张程度能随换气率的变化而调节。每次通风速率改变时调节进风槽是很重要的。否则,从进风槽出来的气流速度不正确,从而导致空气混合不良和/或直吹猪身。挡风板必需是隔热的,以减少水汽凝结在挡风板上,此处为外界冷空气与舍内暖湿空气的交会点。不要把灯、进料器、管道或其它天花板上的障碍物置于进气孔的前方,因为这些障碍物会将冷空气直接偏转吹向猪体,使猪受冷。任何天花板上的阻挡物应该放在离进气孔至少2米远处。 另一类常用的进风孔是一系列断续的箱式进气口,均匀地

27、安置在天花板区域的周围。这些箱式进风口让空气从猪舍的顶室进入舍内,并沿着天花板使空气分布至四面八方。许多这类进气箱装有有挡板,挡板上挂有起平衡作用的重物,从而挡板能随着换气率的变化自动调节开口的大小。箱式进气口的主要缺点是顶室的空气被屋顶上的太阳照热。还有一类进气口是带孔眼的薄壁塑料管道,空气沿猪舍的长度轴降下。管道内有一风扇,将进入的新鲜空气与大量舍内空气相混,然后再吹入管子去分布。这些管子是非绝热的,这样,进来的冷空气就需与部分舍内空气充分混合,以增高气温和减少水汽冷凝。 加热与降温系统 加热系统通常提供给较小的猪,特别是在寒冷气候里。较大的猪需要降温系统,即使是在暖和的气候中。给猪加热和

28、降温的第一步是提供隔热良好的猪舍和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加热及降温系统可以是整舍式,也可以是局部式。全舍系统依靠房式加热器或湿帘降温系统控制整个舍内的温度。局部系统包括箱式或辐射加热器,它们只控制猪周围的环境而不是整幢猪舍,因而显得更加有效。对较大的猪可能只需要取暖器、垫草和/或舍式加热器就行了;而小猪最好是其全身表面(背部和腹部)都被加热。地板加热或垫草,从上投下的辐射热和小室圈栏等都能给小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使猪降温的首要步骤之一是通过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可能是空气循环风扇,为猪提供流经其身体的足够的空气流速。空气循环扇可以悬吊在天花板上,把风水平方向横吹到猪身上;它们也可以是天花板上的

29、桨片状风扇,把空气向下吹到猪体。水平状风扇可使猪舍的空气流动循环。这些风扇之间所留的间隔应为风扇直径的25倍左右,直径约1.25米的天花板浆片状风扇能够增加风扇周围半经约4米处的气流周转率,因此,全方位上能波及约8米的区域。当应用空气循环扇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气流吹向猪体的各种挡风物。 纵向通风降温系统 纵向式通风是一类并非全年运行换气的降温系统。装有纵向降温系统的猪舍还需把换气系统与寒冷天气时猪舍内的换气区分开。在同一座猪舍里往往是自然换气系统与纵向降温系统联合应用。某幢猪舍在一年的冷季和温和季节用自然换气;当天气趋热时,即关闭自然换气的开口,令纵向降温系统运转,以提供流经猪体的高速气流使之凉

30、爽。 运用纵向降温系统,即在猪舍的一端装有几台大型风扇,而在猪舍的另一端设置几个大开口。空气以高速沿猪舍的长轴流动,犹如气流穿越隧道一样。当这种气流穿越猪舍长轴时,它带走了热量、湿气和污染物;因此最靠近排风扇的猪比靠近进风孔一端的猪要经受较高的温度相对高的湿度和较严重的污染。如果某猪舍太长和/或没有足够量的空气吹遍猪舍,那末,上述三种状况就会发展到不可忍受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纵向降温系统不能用于冷天猪舍换气的原因。在暖和(或)寒冷的天气里所用的气流比热天要少得多,因此就没有足够的气流穿越猪舍来控制靠近风扇端的温度、湿度和污染水平。纵向降温系统的气流速率在夜间或较凉天气时不应降至最大速率的50%以下;当外界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用另一类换气系统了。纵向降温系统对无分隔间的长猪舍最适用,因此对全进全出管理系统不能用。全进全出管理系统需将猪舍分隔成若干小室,以减少猪群间的疾病传染。纵向降温实际上会增加病原体的传播机会,因为它通过气流将病原体遍布到整幢猪舍。 选择用于纵向降温系统的风扇,要使吹到猪身上的风速约为每秒1米。家禽的纵向降温系统常提供比推荐给猪的高3倍的风速;但研究证明,猪对高于1米/秒的风速并未获得多少额外好处。在地面水平靠近猪体的风速由于磨擦而降低,所以流经猪身的风速比整个猪舍横截面的平均风速要慢些。平均风速至少要提高10%,如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