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是什么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是什么?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2、。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 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 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 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 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
3、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 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SUNYIHAO2008 2009-04-01 13:56:48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
4、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
5、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黄欲飞 2009-04-01 15:06:17 授课课题: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2 、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来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课题类型:单一课 教具安排:投影机、投影片、录像机、录像带。 教法运用:阅读、讲解。 教学过
6、程: 引入:以著名的“白马非马”中的哲学故事引入。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思想家公孙龙的 “白马非马”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公孙龙故意夸大白马的个性、特殊性,而否认 白马作为马的共性、普遍性,显然是很荒谬的。从而,指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 证统一关系。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板书) 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怎样理解这一关系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板书) 学生阅读 P98 最后三段。 思考:为什么矛盾的普遍
7、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归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讲解: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它只能存在 于各种特殊性之中,而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 例如: 普遍性 特殊性 水果 苹课、橘子、雪梨 马 白马、黑马、黄马 人 张三、李四、王五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讲解: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 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出示投影材料加以说明) (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
8、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阶级斗争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说是矛盾的特殊性,而对于阶级社会来说,则 是矛盾的普遍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完整地概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一: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方 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是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第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表现为两种情况: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 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也一样;从时间上看,在一 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
9、在另一发展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也一样。两者 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 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过渡):学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有重要 意义。(板书) 学生阅读 P99 倒数第二段 P100 第三段。 问:学习了这个原理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归纳: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学生运用: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 剖麻雀”“抓好典型”的道理。 3 、矛盾
10、普遍性与特殊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板书) 讲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问:怎样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 据? 归纳要点: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鲜明地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放录像,农村改革和特区建设) 课堂小结:教师再次简述归纳本节的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针对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
11、、桔子,并喊道:“我要吃水果!”此病 人错误在于( ) A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 、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C 、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 、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2 、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段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道理是( )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C 、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D 、不同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 1 、椐 1999 年 7 月 6 日
12、中国青年报载文,现代物理学认为,物质世界具有基本的对称性,每 一个粒子场存在着相应的反粒子。继发现反电子、反质子之后,欧洲科学家在实验室制造出 9 个反 氢原子。 1999 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借助美国发射的康普顿伽马射线观察卫星,探测到宇宙中由 反物质形成的粒子云。上述材料表明。( ) A 、世界上的现象都是物质的。 B 、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C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 、矛盾的双方共存于统一体之中 2 、“任何个别(无论如何)都是一般”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C 、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13、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 D 、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有通过个别而存在;个别也离不开一般,不包含一般的个别也 是不存在的。 八九七十二8972 2009-04-01 15:38:13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中国
14、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戴尔音响 2009-04-10 22:37:06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其他思想家,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 和谐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
15、。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西周太史史伯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西周将要灭亡,原因是周王亲小人、远贤臣,不顾人民的意愿,且“去和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最早出现的和谐思想或观点。在这里,史伯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列出,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它们之间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呢?史伯下面举例来分析:“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总之,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配合,协调组成新的事物,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内在的包含多样性、差异性、矛盾甚至冲突,但是,事物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即和
16、谐。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就是“以他平他”,即不同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多样性的统一。同时,史伯也论证了和谐的作用,在他看来,“和实生物”,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就没法进行优劣的比较。相同的事物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同则不继”。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和乐、祥和、柔和、温和、亲和等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17、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自然人的状态,而“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和谐状态。 和谐思想要求人们坚持和谐的原则。就是说,要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甚至是矛盾性。人们不能用整齐划一的,绝对化的思想看待事物。要正确的认识事物,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孔子认为能不能坚持和谐的原则是区分和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反对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随声附和的思想作风。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经典,它构建
18、了一个贯穿阴阳相互作用的和谐宇宙模式。它告诉人们,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整体。“易”是变易,也内在的包含着和谐的含义。它认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就是说,日月的变化、寒暑的交替等等自然现象,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都必须遵循阴阳变易的法则。阴阳二性具有本源性和功能性,乾坤(阴阳),既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本(“元”),又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因(“生”“成”)。易传一方面指明了乾坤(阴阳)“始”“生”万物的本源性特征,另一方面还指明了其“始”“生”万物的功能性意涵。六十四卦揭示了阴阳运作的过程,展示了天道运行、化生万物的一个秘密,即“阴阳合德”,“刚柔相推”。“天地交而万物通”;“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19、”;“天地相遇,品物咸章。”阴阳交合在天地万物生化流行中的作用。阴阳“合德”(交合),万物流行,系辞又称之为“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则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传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刚柔相推的结果。所以系辞传又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总之,周易认为,阴阳与刚柔的和谐作用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 天道是没有意识的,但是,天
20、道有规律。自然按照规律和谐的运行。恒卦彖传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久、恒常就是法则,就是常规,也就是规律。所以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就是说,天地按照规律而动,即和谐的运动。日月周转不会偏离轨道,四季更替不会出现差错。天地万物,有盈满就有亏损,都是因应着时光的流转,或消衰,或生息。自然界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有序运动,不相紊乱。易传还常常把这种“不相紊乱”的自然变化称为“阴阳不测”之“神”。如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里的“神”就是规律,就是和谐。 史伯以后,和谐概念被政治家用来处理政治关系,他们主张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对于统治者维护统治至关重
21、要。比史伯晚200多年的齐相晏子继承了史伯的和谐思想并加以发展。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在回答齐侯“和与同异乎”的时候,晏子以做羹和音乐为喻揭示了“和”与“同”的区别。晏子认为厨师做羹要用各种不同的味来调制,才能得到美味;乐师要融合不同的音乐元素,协调不同特色的声音,才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他联系到君臣关系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可见,晏子的和谐思想针对性更强,提升到了实践层面,成为一种政治理念。他要求君主治国理政要更合理更科学。君主治理国家要坚持和谐的原则:制定决策,发布命令,要善于多方倾听不同的意
22、见,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要听,兼听则明。使君臣之间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老子创立了道的理论,他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道是无为的。他告诉人们要“唯道是从”,爱道,循道,无为而无不为。他的“自然和谐论”的政治思想体系就是上述思想的体现。根据这种思想,统治者的作为应该顺应自然,是自然而然的事。统治者要很好地进行统治,还得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保持自然的秩序不变。一句话,应该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这是老子提出的根本原则,也是最高原则。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等同于我们现所说的大自然或自然界,而是一种自然状态。老子所关心的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和人类社会,是与人类社
23、会生存有关的状态,是一种类似于自然无为、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自然状态包含事物自身内在的发展趋势,是原有自发状态延续的习惯和趋势。老子眼中的“自然”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是事物自发状态的保持与延续的习惯与趋势,或者说是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老子所描绘的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人类社会,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自是互不干扰,相安自得,怡然自乐,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田园式理想状态。 老子从万物的本原“道”出发,推演出其治世良方,在原则上要求“道法自然”,按事物自身应有的规律办事,不要人为地干涉事物的发展;在实践层面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为所欲为,利用手中的特权横加干涉老百姓的生活。统治者应该是“我无为
24、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在政治统治的操作上做到“无为而治”,从而达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相安无事,和谐共存。老子反对统治者干预民众的生活,而倡导让民众按其自然本性而活。 老子认为,只要顺应自然,坚持无为的原则,就会取得成功。统治者如果能够惟道是从,万物便自然道化。不能干扰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无所适从,那样,最终只能失去天下。因此,高明的统治者应以无为来对待世事,以不言来实施教化。“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就是这个道理。总的来说,统治者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要以清静无为为原则,以安定不扰民为上,只有这样,才能各守其静,天下也就相安无事,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就是
25、老子的“内政”方略。 在“外交”上,老子更能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深谋与远见。针对“国际”上常出现的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情况,老子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所应遵循“谦下” 的基本原则。大国对小国谦下,小国就如百川汇之于江海,自然就能聚拢于大国之中;小国谦下就能被大国所容纳。这样,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皆得其欲”,从而能做到和平相处。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的理念。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仁者,爱人”。和谐是仁的理念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的“礼”,“孝”,“恕”,“诚”等等,都是和谐之道的工具。孔子的弟子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可见“礼”与“和”
26、的关系,礼是从属于和谐的。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里的“人和”指人民的团结,人民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将“和”视为取得快乐的根本,有“和”才有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无间,那么就会其乐融融,怡然自得。荀子则认为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是因为人能“和”,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与人之间和睦协调就能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力量就强大,力量强大,就能战胜外物。 先秦思想家把“和”作为最高的政治伦理原则,作为政治理念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尚书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
27、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强调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使之团结和睦,上下一心;然后治理自己的诸侯国并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天下臣民都友好如一家。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社会形态,家庭和睦,国家安宁,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彼此没有冲突。正像礼记礼运中描述的那样:“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这真是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一个美好的人间乐园!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正如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老子认为生态是整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来源于自然,人也来源于自然,人和生物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求得生存。生态系统是道循环运动的产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缔造了生物,德养育了生物,周围环境使它成为一定的形态,各种力量制约它的成长。生态遵循道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生态变化的动力来自它的内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的相互作用是生态变化的内在动力。 道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