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98.43KB ,
资源ID:1226444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2644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当前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与特点.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与特点.docx

1、当前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与特点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前言(3)1研究缘起(3)1.1研究背景(3)1.2研究意义(3)1.2.1理论意义(3)1.2.2实践意义(3)1.3概念界定(4)2研究综述(4)2.1理论研究概况(4)2.1.1偶像崇拜的类型(4)2.1.2偶像崇拜的成因(5)2.1.2.1心理学不同流派的观点(5)2.1.2.2社会学(5)2.1.2.3历史文化学(6)2.1.2.4进化生物学(6)2.1.3专注成瘾模型(6)2.2实证研究概况(7)2.2.1偶像崇拜对象的调查研究(7)2.2.2偶像崇拜的年龄、性别、代际差异等影响因素研究(7)2.2.3偶像崇拜与自我(7)2

2、.2.4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水平(8)2.2.5偶像崇拜与依恋方式(8)2.2.6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8)2.2.7偶像崇拜与宗教信仰(9)3研究设计(9)3.1研究目的(9)3.2研究方法(9)3.2.1被试(9)3.2.2工具(10)3.2.3统计方法(10)4研究结果(10)4.1初中生偶像崇拜类型分布结果(11)4.1.1偶像类型分布的性别差异(11)4.1.2偶像类型分布的年级差异(12)4.1.3偶像类型分布的学校差异(12)4.2初中生崇拜的偶像特征分布结果(13)4.2.1偶像特征分布的性别差异(13)4.2.2偶像特征分布的年级差异(13)4.2.3偶像特征分布的学校差异(14

3、)4.3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理性与非理性倾向(14)4.3.1性别差异(14)4.3.2年级差异(15)4.3.3学校差异(15)4.3.4偶像类型差异(16)5分析与讨论(16)5.1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特点(16)5.1.1关于初中生崇拜的偶像的类型(17)5.1.2关于初中生所崇拜的偶像的特征(18)5.2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理性与非理性倾向(18)5.2.1性别因素(18)5.2.2年级因素(19)5.2.3学校因素(19)5.2.4偶像类型因素(19)6研究结论(19)7本研究的不足(20)8参考文献(21)致谢(23)附录(24)摘 要偶像崇拜是初中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颇受关注与争议的现象。本研究

4、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初一至初三共300名学生作为被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运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事后多重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偶像类型和偶像特征上的分布结果以及理性崇拜得分与非理性崇拜得分在各因素上的差异,研究当前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与特点,为中学生生偶像教育提供心理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初中生都有崇拜的偶像。2.影视歌明星和体育明星是初中生们崇拜的主要对象。偶像类型分布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3.初中生们更注重偶像的内涵而不是外表。所崇拜的偶像特征存在性别和学校差异。4.性别、学校、偶像类型在理性崇拜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年级在非理性崇拜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关键词:初

5、中生 偶像崇拜 特点 现状 AbstractIdol worship is a popular phenomenon concern abou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ir growing,and is also controversial. In this study, 300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selected from grand one to grand three as projects. Information was collect through questionnaire. T

6、hrough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processing and analysis,like Chi-square test,ANOVA and Variable comparison,the distribution results of the typ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dol were shown,as well as the results of rational points and irrational point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h

7、aracteristics of idol worship is studied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psychology basis for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s idol educ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1.Most of th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have the idol. 2.Singers ,stars and sport stars are the main target of their wors

8、hi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s and grades.3.Junior school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rather than the appearance of their ido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s and schools.4.Different genders, schools and types of idol have different points in t

9、he rational dimension. Different grades have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irrational dimension.Keywords: Junior school students,idol worship,features,status前言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偶像崇拜是几乎贯穿这一过程的始终、以青少年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情绪体验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现象。对偶像崇拜的研究是顺应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的,这应当成为当今社会中对青少年的心理研究方面的重要部分。1研究缘起1.1研究背景随着

10、社会的不断发展,偶像崇拜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已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与思考。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管理者甚至记者等都探讨过这一问题,一些关注青少年成长和心理健康的专著、读物、教科书等等也开始涉及这一问题。我国对偶像崇拜的关注和研究大约开始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1。八十年代以来,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追星”的热潮。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偶像崇拜”这样一个新名词。二十世纪过后,中国传统的“榜样”似乎有被“偶像”取代的趋势。而近些年来,偶像崇拜、追星文化及其功能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至今,关于初中生偶像崇拜问题的研究大多隶属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和中学生偶像崇拜研究之中,单单

11、以初中生这个群体命名的文章并不多见。在研究内容上,虽然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不乏有研究,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领域的偶像人物层出不穷,现在的初中生们在崇拜怎样的人物呢?现在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情况又如何?本研究以初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一定区域偶像崇拜的现状,丰富了这方面的理论认识。1.2.2实践意义本研究从实证角度探讨偶像崇拜,掌握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关注初中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能够引导初中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合理地崇拜偶像,同时为有针对性地改良学校的偶像教育、榜样教育提供有效的心理学依据,合理地引导其健康成长。1.3概念界定偶像:指个体或群体自主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欢

12、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2。崇拜:崇拜是崇拜者对被崇拜者怀有的一种尊敬、钦佩的情感和心态,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行为表现3。一般来说两者之间存在不可比的情况,反映了崇拜者期望成功、追求完美的渴望。偶像崇拜:偶像崇拜是个人或群体对喜好人物给予认同,并有一种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向往的情感依恋,并通过一定的行为表达这种认同和依恋。这样的人物可以是在世的或是逝去的,可以是真实存在的或假想虚构的,可以是已经成功或是将来可能成功的。初中生:在本研究中,初中生是指年龄在“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间、在初级中学就读的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处于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交错矛盾的青春发育期。文中凡涉及“初中生”一词,均指此

13、范围内的学生。2研究综述2.1理论研究概况2.1.1偶像崇拜的类型偶像崇拜一般包括宗教偶像崇拜、政治崇拜、名人崇拜4。学者岳晓东则提出了两种偶像崇拜模式:表层性偶像崇拜和实质性偶像崇拜5。还有学者将偶像崇拜分为社会英模崇拜与明星崇拜6。美国学者Adams Price Greene发现,青少年对偶像有两种依恋类型,分别是浪漫式依恋和认同式依恋7。2.1.2偶像崇拜的成因2.1.2.1心理学不同流派的观点根据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偶像崇拜理解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性冲动转移8。青少年将增强的欲望转向偶像而不是父母以及身边的朋友。逐渐增强的性欲与社会文化的冲突使他们把对偶像的崇拜也当成一种防

14、御手段。荣格把对偶像的崇拜理解为对自己的崇拜。霍妮认为追求偶像就是追求理想自我,人们对理想中的自我有所憧憬和追求,于是有了追求偶像、崇拜偶像的行为。弗洛姆认为,偶像崇拜是对幻想的人物的一种依恋,它的根源是“逃避自由”9。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则认为,偶像崇拜是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寻找自我同一性、克服自我角色冲突的过程10。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也可以习得偶像的某些行为和价值观。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青少年在日常耳濡目染地接受媒体等各种传播途径的信息并不断强化,同时又受到周围人崇拜行为的影响和强化,逐渐有了崇拜偶像的行为。班杜拉认为,偶像崇拜是对自己所认

15、同的人物的直接模仿,他们会对偶像表现出的行为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模仿和学习11。认知流派把偶像崇拜看成是青少年思维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性表现,正是由于他们缺少批判性的思维,所以会产生对偶像的崇拜。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正常需要一般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精神上的痛苦时,他们会在偶像崇拜中寻求内心的平静。2.1.2.2社会学社会学中强调偶像崇拜形式上的特征,偶像崇拜被看做是一种人际竞争模式。偶像崇拜是人们以真挚的热情,去效仿某种高尚的品格与行为而做出的各种努力12。这个对象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该对象与自己的理想、观念、价值判断

16、都相近。而偶像崇拜比竞争更具有系统性和选择性,它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以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为手段。2.1.2.3历史文化学学者李欣复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了剖析,他把偶像崇拜抽象化与泛化了,带有一种社会现象批判的意味。偶像崇拜最初始于原始的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排他性、愚妄性、自大盲目性的心理现象。历史表明,偶像崇拜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救治之道则在于培养科学质疑和探索求真的精神13。2.1.2.4进化生物学一些人猜想,我们对名人的兴趣是天生的,是为了促进生存而进化得来的直觉。由于我们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人生经验、能体验到快乐,所以这种进化对我们是有益的。另外,人们对那些有

17、较高配偶价值的人的兴趣有进化上的意义14。2.1.3专注成瘾模型McCutcheon(2002)等人提出了“专注成瘾”模型来解释对偶像的崇拜。根据该模型,一些个体,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折中的身份认同和薄弱的心理边界结构有利于他们对名人的心理吸收,从而试图建立一种身份感、满足感、群体认同感和成就感。而该动机力量又反过来强化了吸收并成瘾,这种成瘾导致了更加极端的行为。偶像崇拜的基础原因在于心理上的吸收(导致了与名人有现实关系的错觉)和沉迷(助长了日益增强的、卷入与名人联系的感受中)15。基于这种模型,L.E.McCutcheon、R. Lange与J. Houran设计了量表Celebrity At

18、titude Scale (CAS),来测量崇拜者对所喜爱偶像的态度。崇拜的心理、行为有从轻到重三个水平:低水平崇拜者仅仅为社会娱乐价值,崇拜者被明星的娱乐能力所吸引;次高水平崇拜者有更多个人紧张情绪感受,倾向于难以摆脱的强烈的感受;高水平崇拜者则表现出边缘型病态。2.2实证研究概况2.2.1偶像崇拜对象的调查研究姚计海等学者(2003)的研究表明,有偶像的中学生人数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中学生人数,他们的崇拜主流是歌星、影星和著名人士16。宋兴川的研究中,父母、政治家、文体明星是中学生主要崇拜的偶像17。Emanuel(1990)的调查中,影星是美国的年轻人崇拜的主导群体,许多年轻人把摇滚歌星看成

19、是自己的“绝对英雄”18。青少年的偶像中,男性多于女性。Boonetal的研究中,青少年列举出的偶像中有85%为男性19。邓丽芳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最崇拜的偶像是非名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而大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公众界名人,如政治名人、科学家等等20。2.2.2偶像崇拜的年龄、性别、代际差异等影响因素研究岳晓东、严飞(2007)通过将偶像划分为明星偶像和杰出人物偶像,提出了年龄作用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欲望成反比,与青少年杰出人物偶像崇拜的欲望成正比21。他们还提出了性别上的差异:女生更倾向于欣赏明星而男生更倾向于欣赏杰出人物,女生多表现表层偶像崇拜而男生多表现实质偶像崇拜22。另外,偶

20、像崇拜有代际差异:上一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在内地基本上表现为榜样崇拜,在香港则基本上表现为师长崇拜;近几十年来时,两地青少年多崇拜影星、歌星、体育明星,而如今内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又多了民星崇拜23。2.2.3偶像崇拜与自我李强和韩丁(2004)24、姚计海、申继亮(2004)25、梁旗(2005)26、李丽兰(2007)27、王楠(2008)28等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的量化研究分别对偶像崇拜与自我评价、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解释。研究发现,偶像崇拜对学生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对自我概念的某些方面、以及自尊等心理特征方面有一定的消极影响。2.

21、2.4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水平姚计海与陈阳(2003)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在有无偶像崇拜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崇拜不同类型偶像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没有显著差异29。而John Maltby与Liza Day等人(2004)发现,崇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非崇拜者低,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负相关是由于试图逃避现实、逃避应对或逃避加强努力而导致的30。这样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与文化差异有关。2.2.5偶像崇拜与依恋方式David C.Giles和John Maltby(2003)发现,排除年龄因素,偶像崇拜兴趣与高同辈依恋和低父母依恋正相关31。Jonathan Cohen(2004)发现,

22、对偶像的依恋风格影响崇拜者的反应,焦虑-矛盾型依恋风格的崇拜者反应方式最消极32。Karl A. Roberts(2007)研究发现,焦虑型依恋、逃避型依恋的崇拜者与“接近偶像行为的频率”分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和显著的负相关33。2.2.6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岳晓东从青少年自主选择的角度研究了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间的关系34。他认为,偶像一般是个相当理想化、完美化、非凡化和浪漫化的人物形象,榜样则更多是是现实化、理性化和相对化的。章洁等人发现,偶像选择具有自主性,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且相对于榜样来说缺乏态度和信念的内化,这都是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明显区别35。潘一禾认为,崇拜偶像更多地是娱乐活动,这与

23、榜样学习不同36。2.2.7偶像崇拜与宗教信仰Jindra(1994)把崇拜者比作宗教信徒,Giles(2000)认为崇拜者们上瘾的本质是他们对偶像的崇拜具有排他性和幻觉。Maltby发现,名人崇拜与宗教崇拜负相关37。目前对二者的研究不多。3研究设计3.1研究目的通过对大量初中生的问卷调查,深入考察初中生有无偶像崇拜、偶像的类型、崇拜的偶像特征等,分析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的差异,从而看清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发现其特点,为初中生的偶像教育及对其的管理和引导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学依据。3.2研究方法3.2.1被试本研究以初中学生为被试,随机抽取无锡市两所初级中学(江南中学和教育附中)。其中,江南中学为省重点中学,在该校初一至初三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中的重点初中样本;教育附中为非省重点中学,在该校初一至初三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中的非重点初中样本。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除去无效问卷46份,有效问卷为254份,问卷有效率为84.7%。有效问卷中有14人表示没有偶像,就无需回答涉及偶像崇拜情况的相关问题。因此,实际进入统计分析的有效问卷为240份,240名被试的具体构成见表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