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01.24KB ,
资源ID:122193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2193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莫扎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莫扎特.docx

1、关于莫扎特关于莫扎特内容摘要 :文章先在18世纪欧洲的时代背景中寻找莫扎特音乐古典风格的源头;再以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为背景剖析莫扎特音乐的本质和灵魂;最后从疾病、死亡、自由人的“烦”着手,分析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生理和心理背景。 关 键 词 :古希腊 罗马文明 古典风格 启蒙运动 慢乐章 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17561791),三岁弹琴,四岁识谱,五岁开始作曲,小小年纪就名满京都,轰动全欧。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满脑子是音乐”,被誉为“音乐的上帝”。上帝创造了万物,莫扎特则以纯正的心态,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在他

2、短暂的生命中,以其旺盛的创作精力,向世人奉献了大量充满灵性的音乐作品,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空前的。 音乐艺术绝不是原野上一朵独自开放、孤芳自赏的野玫瑰。为了更深地理解、把握莫扎特的音乐,我们有必要揭示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种种背景。 一、时代背景 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正是非洲奴隶贸易最猖獗的时期。因为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数量有限,且由于杀戮已濒于被灭绝的地步,所以那里的甘蔗、烟草、棉花、咖啡和香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迫切需要大量的、廉价的奴隶劳动,为的是向欧洲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奴隶贸易的规模直接影响到欧洲国家的兴衰。欧洲几乎所有在海上从事贸易活动的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普鲁士、

3、丹麦、瑞典)都在非洲大陆参加了奴隶的贩运这项“贩卖人类血肉”的罪恶勾当。其残忍性,不亚于20世纪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18世纪中叶欧洲国家之间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爆发那年,莫扎特刚好出生。开战的原因是普奥争雄与英法争霸。童年莫扎特巡回演出开始于1762年,正是欧洲战争此起彼伏的混乱时期。 18世纪的欧洲,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面纱再度被揭开,特别是在被埋没多年的庞贝及赫库兰姆两座古城的重新发现和挖掘,掀起一股埋没和遗失已久的古典思潮,形成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浪潮,这股新浪潮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创作的风格。莫扎特正好生逢“开明专制”的盛世,开明的君主约瑟夫二世(17411790),于1765年继任

4、“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皇帝推崇伏尔泰等启蒙学者的学说,推行改革,在奥地利历史上开始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商品生产。生活在政治上一个比较宽松、比较自由的时期,莫扎特才得以创作了大量古典风格的音乐,激发了18世纪欧洲对古典风格的热烈崇拜。 莫扎特音乐艺术的根,正如近代欧洲文明的根一样,必须到古希腊、罗马去寻找。莫扎特音乐艺术的古典风格源自新古典主义浪潮的影响,犹如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一样,不仅崇高、庄严、静穆,且华贵、典雅。莫扎特在乐曲中营造出一种心旷神怡的优美氛围,靠直觉来表述自己内心对阳光、月光和星光下的世界人生的种种印题。他把死亡看成是生命的最后归宿,正是死亡刺激了他去紧迫地、

5、频繁地思考生的意义。 在人对生的渴望和死亡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冲突。莫扎特用作曲,用钢琴和小提琴做武器,同死的绝望感进行抗挣。他的最后三首弦乐四重奏便是莫扎特晚期同死的绝望感进行抗挣的“战利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75号),创作年代是1789年夏天;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89号),创作年代是1790年冬;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0号),创作年代是1790年冬。 联想起贝多芬的a小调弦乐四重奏,它的主题思想正是贝多芬对“恒久的孤独生存”的有力对抗和报复。这两位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在行将就木的日子都用了弦乐四重奏来抗击心中的死的绝望感,真是意味深长。 艺术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魅力:

6、即使是痛苦、悲哀和绝望,一旦经过艺术处理,也会升华为审美对象。 做一个自由作曲家的“烦” 身为一名音乐神童,莫扎特曾与欧洲贵族交往密切,他认为自己与任何贵族是平等的(正如他在歌剧中所体现的)。但莫扎特仍隶属于萨尔兹堡的统治者施拉腾巴哈大主教及他的继承人科洛里多伯爵。他在这样的从属地位上,常感到局促不安;他容忍不了主仆关系中雇主科洛里多的专横和压制,在经过几次意见纷争以后,终于在1781年(25岁)挣脱了依附关系而走上自由作曲家的道路。他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总在为找寻宫廷里的一个职位而劳碌奔波。不幸的是,当时的观念是贵族赞助者均视作曲家为仆役,莫扎特历经坎坷,仍负债累累;英年早逝,劳生一梦。

7、莫扎特性格中有内向的一面,他善于把同世界的矛盾、冲突掩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将做一个自由人的种种“烦”转化为旋律。他的四首圆号协奏曲是他对“烦”的狠狠报复,因为他觉得用圆号来“笑”劳生一梦是很过瘾、很解恨的一件事,他企图通过圆号那响彻云霄的号声来缓解其内心的“烦”,宣泄出同世界抗争的愤懑。 莫扎特的音乐越往后,越到他的晚期,他反抗世界、自我挣扎的成分越多,乐曲境界就越高,震撼人心灵的力量也越大。到了临死前的三四年,莫扎特的乐曲中透出的人同世界相抗争的“力”就越大。 人类的精神和文明只有发展到了欧洲的18世纪,才能孕育出莫扎特音乐语言符号系统。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使18世纪的欧洲为

8、之发狂,则是莫扎特的伟大功绩。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对人生世界的感触和理解的主题有两个:人类的互助和无助,其最高美学和哲学境界最后都是不可 究诘的形而上的惆怅和朦胧:“缘源不可极, 远树但青葱。”是的,听莫扎特的音乐,感觉到他的明朗,欢快,好像处处 是阳光灿烂。但是,他的音乐还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对死 亡,对人生,对世界的惆怅。正是这样,才造就、构成了莫扎特 艺术的无比伟大。莫扎特的音乐既有辉煌震撼的一面,又有悲 戚哀伤的一面。神,通过莫扎特的音乐同人类对话;人类,通过莫扎特的音乐同神交谈,于是,音乐有了意义。首先来看一下莫扎特对死亡的惆怅。莫扎特最后一部“天鹅之歌”安魂曲的主题是:“死, 即是真正哲学

9、意义上的听天由命。”莫扎特在致父亲的信中说: “我对死的印象不再是恐怖,而是慰藉与安详。” 莫扎特已 做好捐弃自身肉体的准备,他把肉体生命看得很淡,对死认为 这是“天意”。莫扎特深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及不可逆性,即使 他非凡的才华和声誉也不能帮助他延缓这一结果。他时时处 处都感觉到这不可逆过程的存在。但这种普遍的根本存在是 上帝的意志,违背不得,所以,他恸哭。他把对心脏停止跳动而 灵魂永存的惆怅全部渗透到他的作品中,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到 精神世界当中。莫扎特的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古典曲目中的经典之 作,完成于1791 年。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将技巧性的因素与诗 意的内容相结合,并赋予它的旋律精美、真

10、挚、富有歌唱性。作 品的结构是莫扎特为协奏曲这种体裁确立的固定的结构原 则双呈示部,即赋有技巧性的华丽乐段以及三乐章的套曲 结构,具有温和、柔顺、甜美、真挚的特点,令人如沐浴在明媚的 春光里,明朗而清新。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在乐章里具有主导意义,且反复出 现. 主题以下行音阶和三度音程为主,表现了作曲家柔美的忧 伤,对人生凄怨的感慨。第二乐章,柔板,是所有木管文献中最 美的柔板之一。该乐章速度给人以动的感觉,笔者认为本乐章 的速度应该定在每分钟5258 拍这个范围内。主题表现出莫扎特对生的沉思和死的默念。呈示及再现即132 和6098 小节,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每小节一个宽广的三拍,这一典 型的

11、三拍子节奏是莫扎特表现其音乐深奥严谨而又虔诚性格 的独特方式,表现出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油然而生的是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惆怅。莫扎特最后几年的作品的每个音符都带有直面死亡、无畏 前行的脚步声,这意味着他跟上帝越来越近,交谈越来越密切, 传达出的惆怅心绪是文化的、心理的,也是哲学的。作为生活在基督教文化大背景下的音乐家,宗教观念对莫 扎特有很大影响,其中更主要的是基督教文化精神中的积极影 响,它渗入莫扎特的深层意识。圣经旧约中写道:“你的慈 爱比生命更好。”基督教文化把死作为走向“上帝之城”进程中 的一个预定环节,为完成使命而死是“善”的境界。“上帝的意 愿,也就是我的意愿”这是莫扎特在许多书信中一再表述 的一句自白。用抽象的音乐语言说出他的宗教信仰,并不断加 以变奏,或天风海涛,或对影独坐,是莫扎特最大艺术成就之 一。他的音乐之所以可亲可爱可敬,是因为在他的音乐里有可 亲可爱可敬的上帝。在莫扎特的作品中是灵魂与上帝的对话,这种交谈是平和的,是宁静的,是庄严肃穆的。1788 年他在信中写道:“只要我往床上一躺,也许我第二天 就不在人世了(虽然我还这样年轻) 。” 可见,莫扎特晚期 的作品越来越多地渗透了他对死神和对上帝的严肃思考,但又 是根本的无可奈何和根本的惆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