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2.31KB ,
资源ID:1219644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1964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新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新大纲.docx

1、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新大纲政 法 与 经 管 学 院“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教学大纲2008年至2009学年下学期 供法学本科使用大 理 学 院 教 务 处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1200217课程中文名称: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课程英文名称:Civil Procedural Law and Arbitration课程类别:限制选修课适用专业:法学开课学期:秋总学时:90学时(理论课80学时+实验10学时)总学分:5预修课程:民法并修课程:刑事诉讼法课程简介: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这门课程以民商法基本的实体法为基础,主要研究解决法律争议的程序法制度,本课程是

2、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理论知识,并运用民事诉讼程序或/和仲裁程序进行法律实践的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及相关法律实践,了解民商事法律争议解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提高处理民商事纠纷的能力二、 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商事法律争议解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程序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公正民主的法律意识,提高处理民商事纠纷的能力。三、 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要求上编:民事诉讼法(共80学时)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一)教学目的了解民事纠纷、

3、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点,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任务和效力范围。理解民事诉讼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熟悉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相关原理并能够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第二节 民事诉讼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第二章 诉与诉权(一)教学目的了解诉的概念与特征、反诉的特征。理解诉的要素、诉的种类、诉的合并与分离。熟悉划分诉的种类的标准、反诉的条件,并能够结合实际确定反诉的构成。(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民事之诉第二节 反诉第三节 民事诉权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的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含义与作用、知晓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理解

4、民事诉讼法各特有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熟悉民事诉讼法各特有的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并能具体举例说明。(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 当事人平等原则第三节 辩论原则第四节 处分原则第五节 诚信原则第六节 检察监督原则第四章 基本制度(一)教学目的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的含义与作用、知晓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基本制度有哪些。理解民事诉讼法各特有的基本制度的基本内容。熟悉民事诉讼法各特有的基本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并能具体举例说明。(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合议制度第二节 回避制度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第四节 两审终审制度第五节 陪审制度第五章 受案范围(一)教学目的理解民事诉讼受案范围(主

5、管)的概念。了解确定民事诉讼主管的原则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主管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受案范围概述第二节 法院受案范围的立法规定及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法院受案范围的界定第六章 管辖(一)教学目的了解民事诉讼各类管辖的概念、管辖权异议和管辖恒定的概念。理解确定民事诉讼管辖的原则、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民事诉讼各类管辖的具体内容、不同类别管辖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类管辖适用的条件,并能够结合实践情况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管辖概述第二节 级别管辖第三节 地域管辖第四节 裁定管辖第五节 管辖权异议第七章 诉讼参加人(一)教学目的了解民事诉讼各类当事人的概念、特点。诉讼代理人的概念与诉讼代

6、理人的种类。理解司法解释中对当事人地位确定的相关内容。诉讼代理人的诉讼代理权的取得、诉讼代理权的权限范围、诉讼代理权消灭的情况。熟悉各类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并能够结合实践确定不同的民事主体在诉讼中的地位。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第二节 当事人能力与诉讼能力第三节 当事人适格第四节 诉讼辅佐人第五节 共同诉讼第六节 代表人诉讼第七节 实验性诉讼第八节 团体诉讼第九节 诉讼第三人第十节 诉讼代理人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一)教学目的了解民事证据的概念与特征、证据保全的概念与适用的条件。理解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证据、理论上对证据进行划分的标准。熟悉各种证据的特点

7、,并能结合实践情况判断某一材料属于何种证据。(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证据概述第二节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第四节 证据的种类第五节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一)教学目的了解证据对象的概念与范围、证明标准的概念和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理解司法解释对举证时限、证据交换的规定,质证的程序、证明责任的基本内容。熟悉证明责任的分配,并能结合实践情况运用证明责任制度。(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概述第二节 证明对象第三节 证明责任第四节 证明标准第十章 法院调解(一)教学目的了解法院调解的概念。理解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和为什么某些案件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熟悉调解协议与调解书及其

8、效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法院调解概述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第四节 法院调解的效力第十一章 临时性救济(一)教学目的了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概念与意义、财产保全的措施。理解诉前保全、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条件。熟悉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财产保全第二节 行为保全第三节 先予执行第十二章 诉讼保障制度(一)教学目的了解期间的概念、期间的种类、期间的耽误和延展及送达方式。理解期间的意义与送达的效力。熟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的诉讼期间。了解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性质、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理解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

9、。熟悉拘传与拘留的适用。了解诉讼费用的概念与诉讼费用的种类、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及适用的情形。理解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与诉讼费用的负担情形,注意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新的相关解释。(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期间第二节 送达第三节 强制措施第四节 诉讼费用与司法救助第十三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一)教学目的了解普通程序的概念、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理解起诉的条件、各种不予受理情形的规定、撤诉与缺席判决的条件、诉讼中止和终结的法定事由及法律效果。熟悉起诉制度、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内容、撤诉制度、缺席判决制度以及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制度并能加以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普通程序概述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第三节

10、 审理前的准备第四节 开庭审理第五节 撤诉与延期审理第六节 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第十四章 简易程序(一)教学目的了解简易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简易程序的特点、简易程序的调解、简易程序的判决。理解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简易程序的特殊规定。熟悉有关简易程序的特殊规定并能加以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简易程序总论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中的裁判(一)教学目的了解裁判的种类、判决的概念、判决的种类、判决的内容、判决的效力、裁定的概念以及适用对象、决定的适用对象。理解判决与决定的差异、判决对人的约束力、判决对事的确定力。熟悉判决效力制度并能加以运用。(二

11、)教学内容第一节 裁判概述第二节 裁定与决定第三节 判决第十六章 上诉程序(一)教学目的了解第二审程序的概念、上诉的提起、上诉的撤回、上诉审理的范围、上诉审理的方式、上诉的裁判。理解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关系、上诉撤回的效果、上诉审理方式的特点、上诉裁判的几种情形及效果。熟悉关于上诉的条件、上诉审理的方式、上诉的裁判的规定并能加以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上诉程序概述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第十七章 再审程序(一)教学目的了解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基于审判监督权提起的再审、申诉制度、抗诉制度、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理解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再审提起与当

12、事人申诉、检察院抗诉的关系,申请再审和抗诉的理由。熟悉再审提起的规定以及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并能加以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再审程序概述第二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第三节 法院决定再审第四节 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第十八章 特殊程序(一)教学目的了解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各类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的审理程序。理解特别程序的特点以及各类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了解督促程序的概念、适用的范围,支付令的概念、内容、条件、对支付令的异议。理解督促程序的意义、督促程序的特点。熟悉关于适用督促程序和支付令的规定并能加以运用。了解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公示催告程序申请的提起和受理、公示催告程

13、序案件的审理和裁判。理解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和公示催告程序案件的裁判及效果。熟悉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和公示催告程序案件的审判程序,并能加以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特殊程序总论第二节 民诉法第十五章 规定的特殊程序第三节 督促程序第四节 公示催告程序第十九章 强制执行通则(一)教学目的了解执行的意义、执行程序的特点、执行的原则、执行的一般规定、执行的开始、执行措施、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理解执行与审判的关系、申请执行与移送执行的关系、执行和解与诉讼调解的区别、执行担保与执行和解的关系。熟悉各种执行措施及实施程序、执行异议的程序及处理、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的规定,并能加以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14、 民事执行概述第二节 执行主体与执行标的第三节 执行依据与执行管辖第四节 执行和解与执行担保第五节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第六节 妨害执行的强制措施第七节 执行竞合与执行救济第八节 执行的开始、终止和终结第二十章 强制执行措施(一)教学目的熟悉各种强制执行措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给付金钱的执行之一:查封、扣押、冻结第二节 给付金钱的执行之二:拍卖、变卖、以物抵债第三节 给付金钱的执行之三:参与分配第四节 交付物和完成行为的执行第二十一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一)教学目的了解涉外民事诉讼的概念、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涉外民事诉讼中关于期间、财产保全和送达的特殊规定

15、、一般司法协助和特殊司法协助(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理解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涉外民事诉讼程序规定的特殊性。熟悉涉外民事诉讼管辖和特殊司法协助的规定并能加以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第二节 司法协助第二十二章 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一)教学目的类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涉港、澳民事诉讼程序第二节 涉台民事诉讼程序第三节 区际司法协助下编:仲裁制度(共10学时)第一讲:(一)教学目的了解仲裁的概念和特点、仲裁法的调整对象。理解仲裁与司法的关系、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有什么优势。熟悉仲裁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适用。了解仲裁机构和仲裁协

16、会的性质、设立条件、组成。理解仲裁委员会与仲裁协会的关系、仲裁法与仲裁规则的区别与联系。熟悉仲裁规则的适用。了解仲裁协议的概念、类型和内容。理解仲裁协议的作用、仲裁协议与合同的关系。熟悉法律和司法解释中关于仲裁协议效力的规定,学会如何订立仲裁协议,能够认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无效和失效。(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仲裁概述第二章 仲裁法概述第三章 仲裁组织与仲裁员第四章 仲裁协议第二讲:(一)教学目的了解仲裁程序中的当事人、代理人、启动程序、保全程序、仲裁组织、仲裁庭处理案件的方式、仲裁时效。理解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的关系、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主要区别、通常程序与简易程序的主要区别。熟悉仲裁程序的全过程,

17、能够适用仲裁程序的各种主要规定分析和解决问题。了解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条件和申请理由。理解撤销仲裁裁决的制度意义。 熟悉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撤销仲裁裁决的有关规定并能够正确适用。了解仲裁裁决的执行机构和方法、仲裁裁决执行程序的中止、终结和恢复。理解仲裁裁决执行和不予执行的制度意义。熟悉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相关规定并能够正确适用。了解涉外仲裁的概念、机构和仲裁过程。理解涉外仲裁与普通仲裁的区别、对涉外仲裁的司法监督和执行。熟悉涉外仲裁的主要程序并能够适用。(二)教学内容第五章 仲裁程序仲裁协议_第六章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第六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不予执行第八章 涉外仲裁涉外仲裁_附:

18、教学内容各部分学时分配表民事诉讼法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1第二章 诉与诉权3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第四章 基本制度2第五章 受案范围4第六章 管辖5第七章 诉讼参加人10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5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5第十章 法院调解1第十一章 临时性救济2第十二章 诉讼保障制度3第十三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7第十四章 简易程序3第十五章 民事诉讼中的裁判2第十六章 上诉程序5第十七章 再审程序5第十八章 特殊程序5第十九章 强制执行通则3第二十章 强制执行措施3第二十一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2第二十二章 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2仲裁制度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 仲

19、裁概述第二章 仲裁法概述第三章 仲裁组织与仲裁员第四章 仲裁协议5第五章 仲裁程序第六章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第七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不予执行第八章 涉外仲裁5四、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考试(二)成绩记载:课程成绩100分,其中期末笔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五、 其他说明(一)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1) 道德规范:应遵守学校大学生手册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如若触犯,可能将受到高至“开除学籍”的严厉制裁。2) 行为规范:请予上课前准时在教室等待上课;上课期间,所有手机都要关掉;如果你又紧急事情的话,请坐在靠近门口的座位,以便尽快离开教室而不影响正常的授课秩序;缺席时你需要自己负责获取

20、所有课上使用的资料和讲授的信息。3) 作业规范:交给老师的所有作业必须书写清楚、很好地组织和归类、并装订好;字迹模糊将会被退回,你必须重新提交一份清晰的版本,虽然第一次的作业我们不会给你打分,但是你可能会受到迟交作业的处罚;提倡并鼓励与同学讨论作业,但是最终的作业必须是独立完成的,抄袭或复制其他同学的作业违背学术道德,情节严重者将提请有关纪律检查部门处理;如果由于特殊情况不得不缺课的话,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允许你在下一次上课时补交缺课当天的课堂作业。(二)课外学术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和相关资料约为 18 学时。六、 建议教材江伟: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1、乔欣:仲裁法研究,法律出版社,最新版。七、 参考资料1. 陈桂明主编: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2. 张冬:仲裁法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 宋朝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系列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3-1。4. 俞兆平等:民事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系列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7-1。5. 杨秀清、史飚:仲裁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系列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8-1。6. 刘金华:公证与律师制度(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系列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5-1。7. 田平

22、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理(第3版)(21世纪民事诉讼法学前沿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8-1。8. 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则制度篇 (21世纪民事诉讼法学前沿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1-1。9. 李祖军:民事诉讼法:诉讼主体篇( 21世纪民事诉讼法学前沿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8-1。10. 田平安:民事诉讼法:诉讼证据篇 (21世纪民事诉讼法学前沿系列),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1。11. 廖中洪:民事诉讼法:诉讼程序篇 (21世纪民事诉讼法学前沿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5-1。12. 汪祖兴主编:民事诉讼法:涉外与仲裁篇(21世纪民事诉讼法

23、学前沿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6-1。13. 侍东波编著:民事诉讼法、仲裁法(2007司考法规关联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1。14. 中国人民大学主持出版的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5. 司法考试辅导教材民事诉讼法部分。其它资源: 1最高人民法院 2最高人民检察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4中国仲裁网http:/www.china- 5中国国际仲裁委员会 6法学空间http:/lawsky.org/ 7诉讼法律网 8西南刑诉法律网 9中国民商法律网 法律法规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1年4 月9日中华

24、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4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 法发19922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若干规定 (1994年12月22日发布) 法发19942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79次会议讨论通过) 法发19931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02次会议通过 自1998 年9月15日起施行) 法

25、释19982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若干规定(1993年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602次会议讨论通过) 法发19933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95次会议通过 自1998年7月1 1日起施行) 法释1998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1998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92次会议通过 自1998 年7月18日起施行) 法释(19981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l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

26、次会议通过2001年12月21日公布 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法释20013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3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80次会议通过 2003年9月10日公布 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法释20031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2004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1次会议通过2004年9月16日公布 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法释20041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2004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0次会议通过 200

27、4 年11月4日公布 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法释200415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2004年10月26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0次会议通过 2004年11月15日公布 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法释200416号诉讼费用交纳办法(2006年12月19日国务院令第481号公布 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 自2000年7 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公布 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5次会议通过 2006 年8月23日公布 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 法释20067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学法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2005年1月11日修订并通过 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编写人:杨秀清 教研室负责人: 学院领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